賴清德總統今(17)日下午視導臺北市2025城鎮韌性演習時表示,為建構國家全社會防衛韌性,強化臺灣自主防衛能力,政府將以往民安與萬安演習整併為城鎮韌性演習,進行「五實」面向演練,擴大全民參與;並強調,臺灣絕對有守護國家主權、維護民主自由的能力,盼不分朝野黨派、不分族群地域,團結守護臺灣。
總統抵達後,先後視導急救站、救濟站、緊急醫療專區、防空避難室、物資發放儲備區、志工休息區與災民自治會等。隨後致詞時,首先感謝行政院相關部會、臺北市政府各級防災單位以及所有民力夥伴,對這次演習的通力合作與全心投入。並表示,稍早看到的急救醫護中心、傳染病防治隔離中心、物資儲備等區域,展現充分的準備,讓這次演習圓滿成功。
總統說,無論面對天災地變或地緣政治變化衝擊,只要準備得越充分,國家就越安全。自去年上任以來,為建構國家全社會防衛韌性,強化臺灣自主防衛能力,在推動各項演習上有三項重大改變:第一個改變是將過往民安與萬安演習整併為城鎮韌性演習,從今年4到7月,每一個城市都要陸續進行演習。
總統接著說,第二個改變是進行實人、實物、實地、實景、實作等「五實」面向演練,針對現場情境,運用可掌握的資源,讓演習更貼近實際情況。今天也看到民防、替代役及各民力單位與地方政府及社區緊密合作,充分展現「五實」的演練目標。
總統並提到,第三個改變是全民參與,國家團結。今年首次將一年一度在7月進行的漢光演習,與新合併的城鎮韌性演習同時舉行,並將7月定名爲「國家團結月」。透過全民參與,更加了解國防、國安及全社會防衛韌性的重要。此外,今年漢光演習採極限練兵、無劇本、大規模實兵實戰方式進行演練,此次城鎮韌性演習也號召更多民力投入,希望藉由演練強化保護國家的力量。
總統強調,演習的目的是為了找出問題,並從問題中尋求精進方案,藉由每一次演習,進一步提升國家自我保護實力;演習的目的也從不是為了挑釁,而是全社會防衛韌性本來就有其必要,再加上強權威脅不斷,不管是文攻武嚇或是對內的滲透、統戰,每一天都在進行。在這種狀況下,除了做好準備,沒有其他選擇。希望透過備戰來避戰,達到和平的目標。
總統感謝各國駐臺使節及許多國外朋友參與今日演習,共同見證臺灣有守護國家安全、維護民主自由的決心。大家以行動表達對臺灣的支持,也展現一個更具有韌性的臺灣,是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關鍵力量。
總統強調,「有準備、更有力量」。臺灣是民主國家、法治社會,民主並非憑空而得,而是數十年來許多人犧牲奉獻的成果,我們都應該珍惜。臺灣人民有追求深化民主、自由的信念,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讓國際社會知道,臺灣絕對有守護國家主權、維護民主自由的能力。未來困難絕對不會停止,挑戰也會越來越多,相信只要團結,不分朝野黨派、不分族群地域,一定可以克服種種難關。
總統指出,團結不是口號,要有共同信念及具體行動。所謂共同信念就是反共、反併吞、護主權、維護民主。如果沒有這樣的信念,就難有具體行動;而所謂具體行動,就是強化國防力量、經濟韌性,與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積極、全面、循序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讓每個人都了解「保家衛國人人有責」的共同信念,才能對保護國家產生出有實體意義的具體行動,讓中華民國派反共、讓臺派守護臺灣,反共護臺成為守護臺灣必要、真實、具體的行動。
包括「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副召集人: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顧問: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政府機關代表:國防部長顧立雄、外交部長林佳龍、衛福部長邱泰源;委員: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玉晳、社團法人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台灣民主實驗室顧問曾柏瑜、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黃勝雄、社團法人黑熊民防教育協會理事長劉文、中華民國全民國防教育協會理事長廖英熙、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陳信良、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蕭旭君;以及執行秘書暨內政部長劉世芳、執行秘書暨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副執行秘書暨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及臺北市長蔣萬安;以及包含邦交國及友邦,來自24國、共66位外賓亦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