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出席「2025國家MRT搜救犬救援能力認證開幕典禮」 強調強化照護與裝備 打造最堅實人犬救援戰力
蕭美琴副總統今(25)日上午前往南投縣出席「2025國家MRT搜救犬救援能力認證開幕典禮」,肯定所有領犬員與「汪汪隊」是國家的堅定力量,也是人民安心的依靠。並強調,搜救犬在人命救援上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是臺灣提升防災韌性的重要支柱,政府也將持續強化照護制度與科技裝備,打造最堅實的人犬救援團隊。
副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消防署訓練中心主任謝志強簡報訓練中心現況及願景,並視察數位兵棋推演圖台操作及5G虛擬VR、AR消防救災模擬訓練,了解如何透過數位科技進行兵推教育及救災訓練。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首先預祝所有搜救犬和領犬員組成的汪汪隊,順利完成救援能力認證,相信每位生力軍的誕生,都代表臺灣的防災應變能力向前邁進。並感謝搜救人員長期站在第一線,在最險峻的現場用專業及勇氣守護大家的安全;而陪在身邊的搜救犬,憑藉著敏銳的天性、嗅覺以及對人類的信任,成為最可靠、最有默契的戰友,這樣的夥伴關係是世界上非常珍貴的連結。
副總統提到,雖然大家都說他是貓派,但20年前擔任立法委員期間,曾促成軍犬退役後的認養制度。現在不只是軍犬,退役的搜救犬認養制度也相當完善;今天來到現場才發現,蔡英文前總統認養的退役搜救犬「樂樂」是體型最小的一隻,但無論背景或體型大小,牠們都承擔救人救命的重任,感謝每位英雄,不管是搜救人員或搜救犬都應該受到良好的照顧。
副總統指出,今年政府與保險業者提出執行犬專屬保單,同時也修訂「政府部門執行犬照護管理規則」,讓執行犬以及訓練犬能夠進入更多公共場所,也期盼在執行任務之外,能夠獲得更完善也更符合國際水準的照顧。搜救犬的角色不只是專業的一環,更是臺灣整體防災韌性的重要支柱;面對地震、風災,甚至是人為災難,能在最短時間深入危險區域搜尋受困者,爭取寶貴時間,補足科技難以觸及之處,在關鍵時刻成為更強的力量守護生命。
副總統提到,稍早參觀訓練中心了解多項科技輔助救災的新裝備,國家一定會全力支持提升專業設備,讓科技、前線的專業英雄與忠實的搜救犬夥伴三方結合,構成最堅實的守護團隊。
副總統說,過去曾長期在花蓮服務,更深刻理解臺灣面對地震、颱風等災害時所承受的辛苦與壓力,當災害發生時,時間就是生命。尤其在幾次地震現場,搜救犬在狹窄、黑暗、危險的環境中勇敢前進,帶來寶貴希望,讓搜救人員能更快找到生還者。
副總統指出,此次共有20隻搜救犬參加認證,要向牠們與領犬員致以最高敬意。每隻搜救犬都有自己的故事與榮耀,有些甚至遠赴海外參與國際救援,代表臺灣在世界需要時永遠願意在第一時間整備出發,展現「TAIWAN CAN HELP」的精神。
副總統強調,臺灣的訓練中心將持續增添裝備、提升訓練品質,強化國內救援能力,進一步讓臺灣的專業救援能量在國際上發揮更大影響力。相信臺灣優質且專業的救災能量,除了在國內扮演守護家園的重要角色,同時也能為世界做出最即時、最人道的貢獻。並再次向所有領犬員、教官、志工與「汪汪隊」夥伴表達最深的感謝與敬意,肯定大家是國家最堅定的力量,也是人民最安心的依靠。
最後,副總統也特別向今日出席的國際夥伴們表達歡迎之意,並感謝大家長期支持臺灣拓展國際參與機會。並表示,臺灣人民慷慨善良,致力成為一股良善的力量,儘管地緣政治因素限制臺灣的國際參與,但臺灣從未停止努力向全世界展現慈悲、提供協助與維護人道價值。臺灣將與國際合作夥伴攜手合作,不僅持續提升訓練中心成為更卓越的培訓場所,也將提供必要的專業知識與協助,支持全球的人道需求。
隨後,副總統參觀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台灣偵搜犬協會、中華至心慈善關懷協會等展示攤位,了解搜救犬培訓及執行任務狀況。
包括內政部次長吳堂安、消防署副署長簡萬瑤、立法委員張雅琳、國際搜救犬組織(IRO)主席Alois Balog等亦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