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2年04月23日
副總統肯定嘉義縣市牙醫師公會提供良好醫療服務 盼持續照護民眾口腔健康 打造健康臺灣
副總統出席「嘉義縣市牙醫師公會會員大會晚宴」

賴清德副總統今(23)日晚間出席「嘉義縣市牙醫師公會會員大會晚宴」,肯定嘉義縣市牙醫師公會為守護國人口腔健康提供良好醫療服務,並期許大家持續推動國民口腔健康政策,打造健康臺灣。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他今天非常榮幸能夠再度受邀來到嘉義,與嘉義縣市牙醫師界的好朋友們共聚一堂。他首先要代表蔡總統感謝大家在過去3年站在第一線,與政府一起配合防疫,對守護國人健康做出非常大的貢獻。

副總統說,去年他受邀來到這裡時,特別感謝嘉義縣市牙醫師公會在兒童、老人及弱勢方面的口腔衛生照顧服務。今年,嘉義縣市牙醫師公會不僅在這些面向持續努力,更設立牙醫夜間急診服務,以及口腔保健醫療巡迴專車,開到偏鄉服務民眾,以實際行動滿足民眾的口腔醫療需求及偏鄉資源不足問題,令人感佩。

副總統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國人平均壽命是80餘歲,但不健康年數也達8.4年。換句話說,國人平均10%的歲月是不健康的,可能臥病在床、坐輪椅或生活上需要人照顧。如果我們能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健康臺灣,讓國人的壽命不僅更久、同時也更健康。

副總統表示,他期許未來的國人都能達到「80/20」目標,也就是大家在80歲的時候,都還能夠有20顆牙齒。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必須持續推動國民口腔健康政策,讓國人從小開始加強口腔教育,並加強推廣弱勢、偏鄉、急診方面的牙醫資源。

副總統認為,打造健康臺灣,不僅可以讓國人更健康,同時也能推動健康產業發展。他相信,臺灣健康醫療產業絕對有能力成為臺灣的第二座護國神山,只要國人健康,國家就會更強,也會更有機會讓世界擁抱臺灣。

包括衛生福利部長薛瑞元、嘉義市長黃敏惠、嘉義縣長翁章梁、立法委員陳明文、王美惠、法務部次長蔡碧仲、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彥廷、嘉義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蘇進敏、嘉義縣牙醫師公會理事長張世諴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9日
總統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典禮 期許持續精進醫療服務、傳染病防治與軍陣醫學三大領域
賴清德總統今(19)日上午主持「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典禮」,肯定國防醫學院數十年來在國防醫學發展的深遠貢獻。並對升格後的國防醫學大學提出三點期勉:第一,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第二,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第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為提升國軍戰力,以及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做出貢獻。 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防醫學院於本(8)月1日正式升格為國防醫學大學,國防醫學院歷經數十年的努力,功在國家、社會及人民,深獲肯定,如今升格為大學,更展現國家對國防醫學發展的大力支持。很榮幸能親自主持揭牌典禮,共同見證歷史性時刻,並代表國人祝賀國防醫學大學校運昌隆,相信未來能承接更重大的使命,持續報效國家、服務社會、造福人民。 總統肯定國防醫學大學的前身─國防醫學院全體醫師對社會的貢獻,並指出,金山、萬里、基隆一帶的民眾,在遭遇重大疾病時會選擇至三軍總醫院就醫,可見三軍總醫院的基層醫療服務深獲肯定。此外,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兼具軍事任務與醫學教育的高等學府,是擁有雙重任務的英雄培育基地。身為醫界出身的總統及三軍統帥,將責無旁貸支持國防醫學大學的發展,也期盼在林致源校長的帶領下,能承續歷任院長打下的深厚基礎,讓貢獻更上層樓。 總統期勉國防醫學大學未來能持續精進,栽培具備國際觀、人文素養和「博愛忠貞」校風的醫學生,並深入基層服務。三軍總醫院及各國軍醫院並非單為服務國軍而設立,平時也兼顧照護民眾健康,期盼未來能持續精進、擴大。 總統談到,國防醫學大學是全國唯一具備「生物安全等級第四實驗室」的學校,非常難得。並指出,全球傳染病在1、20年間就會出現一次,規模大小不一,如2002年爆發的SARS或2019年的Covid-19,包括臺灣在內都受到傳染病的威脅。期盼國防醫學大學能善用此資源,持續精進臺灣公共衛生研究與傳染病防治能量,為國家做出貢獻。 總統接著表示,國防醫學大學與一般醫學大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具備軍陣醫學及戰傷救護訓練的專業。如果持續精進,對國軍戰力、甚至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將有很大幫助。臺灣應持續精進軍陣醫學,並透過國際合作,借鏡美國或其他國家戰傷救護的經驗。同時,也能利用AI人工智慧、虛擬AR、VR等作為學習工具。 最後,總統再次期勉國防醫學大學升格後,持續精進醫療服務、傳染病防治,以及軍陣醫學與戰傷救護等三大領域的相關訓練,並推廣到全國各地,相信對國家會有很大幫助。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起進行「國防醫學大學」揭牌儀式,並視導戰傷暨災難急救訓練中心及醫學科技教育中心,以及聽取尼泊爾、印尼、柬埔寨、蒙古、印度、馬來西亞國際志工團簡報服務概況,瞭解戰傷救護訓練任務與醫學科技相關課程及教學應用。 包括總統府資政童永、沈榮津、戰略顧問霍守業、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教育部長鄭英耀、衛福部長邱泰源、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軍醫局長蔡建松、國防醫學大學校長林致源等亦出席是項行程。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7日
總統出席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院長永續講堂 盼醫療體系積極邁向淨零轉型
賴清德總統今(17)日下午出席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院長永續講堂」,感謝醫界守護國人健康,積極投入永續行動,展現地球公民的責任與擔當。並表示,政府將積極協助醫療體系邁向淨零,去年開始推動的醫療院所淨零碳排計畫,已完成輔導40家醫療機構進行碳盤查;政府將做醫界後盾,共同促進全民健康福祉。 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醫界先進在臺灣各個角落不眠不休守護國人健康,更在疫情期間站在最前線,深獲國人的肯定與感佩。也感謝簡又新大使成立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對推動醫療及氣候變遷等相關議題深具貢獻,以及臺北榮民總醫院與該聯盟共同舉辦講座,對社會發出醫界守護國人健康及地球健康的共同宣言。 總統表示,氣候變遷是這一代及下一代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因此去年上任後,在總統府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期盼凝聚社會各界力量促進臺灣永續發展。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帶來熱浪、傳染病,也會直接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等,大家應該共同面對。 總統指出,為了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上開委員會也提出國家減碳新目標,相較於2005年,臺灣2030年減量28%加減2,2032年則減量32%加減2,以及2035年減量38%加減2,並已請行政院國發會與環境部負責督導包括能源、製造、住商、交通、農業和環境等6大部門,提出具體減碳行動方案。政府預計在2030年前投入9千億元,帶動民間投資,推動能源轉型更安全、企業轉型更有競爭力、社會轉型更具韌性、生活轉型更永續等四大轉型策略,逐步邁向2050淨零轉型。 總統強調,政府積極協助醫療體系邁向淨零轉型,衛福部從去年開始推動醫療院所淨零碳排計畫,已完成輔導40家醫療機構進行碳盤查;期盼能繼續努力,參考長庚或榮總醫療體系的成功經驗,讓醫學中心、區域、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都能逐步邁向節能減碳,達到更大的成效。 總統認為,氣候變遷的影響跨越世代,今日的減碳行動決定未來的生存條件;而氣候的調適挑戰,將是這一代無法迴避的課題。因此要立即行動,為接下來的淨零路徑打好基礎,讓下一代看見希望,也更有能力和韌性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嚴峻挑戰。 總統表示,2050淨零排放是一場跨世代、跨領域、跨國際的大型轉型工程,感謝醫界全力投入,不僅守護國人健康,更積極投入永續行動;不只是醫者仁心,更展現地球公民的責任與擔當。 總統接著提到,今年健保總額相較去年有一定的成長比例,也參照醫界建議刪除部分不應由健保總額支付的項目。政府也提出癌症防治計畫,規劃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今年先編列50億元預算,未來也會持續編列;亦提高重要癌症篩檢率,包括降低篩檢年齡及增加癌症篩檢範圍等,篩檢經費從去年20多億元,今年增加40億元,達到68億元,期盼達到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此外,政府啟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期限從114年到118年,總經費近新臺幣500億元,希望與醫界共同努力,提升人民健康福祉。 總統指出,生醫領域也是國家發展重要產業之一,未來臺灣醫界、生醫界加上科技界串聯起來,相信定可成為國際矚目焦點。政府近期正推動人工智慧新十大建設,建立自己的主權AI,包括醫療、法律及金融等領域。希望在推動打造醫療主權AI時,也能夠得到醫界的支持與協助。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陳志鴻國策顧問及醫界的大力支持與協助,和衛福部共同推動「健康台灣」相關計畫,希望未來帶領政府做醫界後盾,讓大家在第一線服務民眾時無後顧之憂,共同促進全民健康福祉。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志鴻、無任所大使暨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理事長簡又新、衛福部長邱泰源、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及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李飛鵬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8日
總統出席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開幕 強調將鞏固三大健康支柱 讓臺灣成為全球高齡化國家幸福指標
賴清德總統今(8)日上午出席「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開幕典禮」時表示,政府積極推動「健康台灣」的重要關鍵就是照顧好高齡長者的健康,並強調將鞏固三大健康支柱,包括精進醫療品質、提供更符合需求的長照3.0及多元完善的高齡健康產業,期盼攜手努力為高齡族群提供更好的生活支持與品質,讓臺灣成為全球高齡化國家的幸福指標。 適逢父親節,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全國辛苦的父親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並祝福父親節快樂。另並感謝生策會王金平創辦人、翁啟惠會長、各位副會長及歷任幹部的努力,積極搭建政府與產業之間的橋梁,啟動醫療、科技與生技三大領域整合的超前部署。並提到,今年博覽會在王院長、翁會長的號召下,由總統府沈榮津資政策劃,無論是參展廠商還是展位的數量、規模,都比去年更盛大。祝福今年活動圓滿成功,對未來臺灣的高齡健康產業奠定更好的基礎。 總統表示,作為臺灣首位醫師出身的總統,國人的健康是重要職責之一,希望能跟醫界、社會各界共同打造「健康台灣」,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臺灣,要達成這項目標的重要關鍵就是要照顧好高齡者的健康。目前臺灣65歲以上人口約457萬,佔人口比例約19.6%,今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此更要團結用心共同面對高齡者的健康問題。 總統認為,要照顧好高齡長者的健康必須強化鞏固三大健康支柱。第一,是不斷精進醫療品質,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並提到,去年上任後,除了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精神推動健保改革,大幅增加健保經費,改善醫療人員的工作環境之外,也啟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期限從114年到118年,總經費近新臺幣500億元,也提高重要癌症篩檢率,包括降低篩檢年齡及增加癌症篩檢範圍等,篩檢經費也從去年28億元,今年增加40億元,達到68億元,期盼能達到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另外為解決癌症病人經濟上的問題,更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 總統也同時提到,高齡者除了會面臨癌症的影響外,其實也會面臨慢性病,特別是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帶來的包括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因此「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提出「三高防治888計畫」,希望三高病人至少要有8成能接受醫療服務,並讓8成病友的病情能獲得控制。 總統指出,第二支柱是更符合需求的長照3.0。在蔡總統努力下,政府已建立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2.0,滿意度高達9成以上。2026年開始政府將推動長照3.0,透過提升機構量能、導入智慧照顧、納入預防保健、健康促進,讓醫療與長照更緊密結合,讓服務更符合需求,達成健康老化、在地安老、安寧善終的願景。 總統進一步指出,第三支柱是多元完善的高齡健康產業。長者的健康除了醫療、長照外,無論食衣住行育樂都需要更完善的配套服務,才能讓生活更充實、生命更完整。並肯定本屆博覽會以「再青春」為主題,從健康照護、財務安全、高齡就業、宜居城市到樂活人生等,面面俱到;參展廠商從科技大廠到食品品牌,從金融金控到智慧建築業者,包括地方政府今天都在現場,展現大家對高齡者健康的關心,也代表臺灣高齡產業未來的發展欣欣向榮。 總統說,據統計,2025年臺灣高齡產業商機將達3.6兆元;如何在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時,從高齡者的需求角度出發,善用科技、AI、長者的智慧與勞動力,營造友善高齡者的環境,為高齡者提供創新服務,這不僅是業者的目標,也是政府的責任。期盼與大家攜手努力,為高齡族群提供更好的生活支持與品質,開創更多高齡產業商機,讓臺灣成為全球高齡化國家的幸福指標。 隨後,總統頒發十大高齡友善科技、產品與服務獎項予獲獎機構,並與現場貴賓一同為活動進行揭幕儀式。 包括總統府資政沈榮津、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創辦人王金平及會長翁啟惠、經濟部長郭智輝、衛福部長邱泰源、教育部長鄭英耀、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杜張梅莊Adralriw Abaliusu 、 農業部次長黃昭欽、交通部次長林國顯及雲林縣長張麗善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130週年院慶 感謝引領臺灣醫療進步 盼共同打造「健康台灣」">詳細內容
114年06月16日
總統出席臺大醫院130週年院慶 感謝引領臺灣醫療進步 盼共同打造「健康台灣」
賴清德總統今(16)日午間出席「臺大醫院130週年院慶活動」,感謝臺大醫院為民眾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持續引領臺灣醫療進步。也期盼未來該院在智慧醫療、癌症防治等領域繼續努力,讓民眾健康更有保障,醫療服務更有效率,共同打造「健康台灣」。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榮幸受邀出席臺大醫院130週年院慶活動,與大家共聚一堂慶祝這個非凡時刻,並代表全國人民感謝臺大醫院130年來對國家、社會及人民的貢獻。臺大醫院平時是人民健康的守護神,疫情來臨時更守護社會定安與人民健康,尤其在教學研究上也一直走在最前端,引領臺灣醫療進步。 總統說,身為醫界的一分子,期盼結合醫界及社會各界共同打造「健康台灣」,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強,讓國際擁抱臺灣。並提到,國人平均餘命雖有延長,但不健康年數也在增加,政府已訂定目標要在8年內將民眾平均餘命從79歲提升至82歲,不健康年數占平均餘命比例從10%下降到8%。 總統同時提到,為了完成這些目標,政府要推動許多事項,第一是癌症防治工作,從民國71年至今,臺灣十大死因都是癌症,因此政府強化國家癌症防治策略,降低篩檢年齡及增加癌症篩檢範圍等,除了口腔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外,增加肺癌及胃癌,篩檢經費也從去年28億元,今年增加40億元,達到68億元,期盼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總統談到,之前他曾訪視臺大醫院癌醫中心,感謝臺大醫院的大力支持,在此領域的研究、教學、治療等方面,都持續投入許多人力、物力,社會也寄予厚望,希望未來藉由臺大醫院的努力,在臺灣癌症防治上獲得成效,達成目標。 在智慧醫療方面,總統指出,臺大醫院成立智慧醫療中心,在此領域執臺灣之牛耳,未來希望透過雲端科技,全面整合在宅醫療、遠距醫療,讓醫療體系各環節都能透過科技的發展,更緊密團結在一起,讓民眾健康更有保障,醫療服務更有效率。 最後,總統肯定即將卸任的吳明賢院長,領導臺大醫院表現非凡,獲得長足進步,受到國人肯定。並祝福臺大醫院院運昌隆,迎接更燦爛輝煌的130年。 包括衛福部長邱泰源、臺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臺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及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24日
總統接見世衛行動團 重申臺灣願為世界公共衛生健康人權做出貢獻
賴清德總統今(24)日上午接見「世衛行動團」,肯定「世衛行動團」在第一線為臺灣爭取醫療人權,也感謝國際社會直接或間接對臺灣的支持。並強調,為了臺灣的健康人權,以及追求全世界更好的健康福祉,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都是臺灣人民不變的理念。 總統首先聽取「世衛行動團」團長暨衛福部長邱泰源進行成果報告,以及無任所大使吳運東這些年參與「世衛行動團」的經驗分享。 隨後總統致詞表示,熱烈歡迎「世衛行動團」回到臺灣,「大家辛苦了」。並指出,此次「世衛行動團」由衛福部邱泰源部長擔任團長,率領包括醫衛專業團體、醫事青年團、民團、僑團,並在立法委員視導團的監督之下前進日內瓦,站在第一線為臺灣爭取醫療人權,也贏得國際社會對臺灣的肯定。他要代表國家感謝邱泰源部長及各位成員的辛勞。 總統接著感謝吳運東大使過去25年來,造訪日內瓦、日本,以及歐洲各國,遊說各國支持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儘管吳大使已經87歲,仍可以四處為國家奔波,這向國際社會證明臺灣健康工作做得很好、醫療服務也很好。吳大使一站出來,就是臺灣健康的品牌。 總統表示,很遺憾臺灣今年仍未受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加上經費被刪了一大筆,但這並沒有改變我們爭取臺灣健康人權的決心。此次「世衛行動團」在日內瓦舉辦超過40場的雙邊會談、國際論壇及國際記者會等,也首次與日內瓦大學醫院及國際醫院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充分展現臺灣爭取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決心,我們除了顧及臺灣的健康人權,也很樂意參與世界、在世界公共衛生健康人權上做出貢獻。 總統提到,世界衛生組織特別強調「不遺漏任何一個人」,但是很可惜,卻遺漏了臺灣2千3百萬人。總統肯定邱泰源部長及呂建德次長,在日內瓦撐起「三腳椅」的塑像,向國際社會傳達「如果有臺灣,世界衛生組織會像四腳椅一樣更加穩固」的理念,並感謝邦交國貝里斯代表在世界衛生大會上慷慨陳詞,希望國際社會能夠支持臺灣參與,呼應「椅子若有四根腳,會更加周延」。 總統說,不僅邦交國替我國發聲,今年WHA共有26個會員國及觀察員身分的歐盟代表,也直接或間接公開表明對臺灣的支持,我們都非常感謝。今年WHA的主題是「One World for Health」(共創健康世界),臺灣雖然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會員國,也沒有受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但這樣的理念與臺灣的理念不謀而合,我們會持續推動。 總統也說,他是醫療背景,深知健康的重要。健康不分黨派、族群,是社會最關心的議題。除了讓民眾健康,也非常關注像是SARS、COVID-19等全球性未知傳染病,隨時可能威脅全世界及臺灣,這也是上任後在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的原因,期盼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強,也讓世界擁抱臺灣,這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宗旨一致。固然我們今年無法加入,但是不會因此而放棄;也不會因為沒有預算、或是因為美國沒有加入而離開。為了臺灣2千3百萬人的健康人權,以及全世界更好的健康福祉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參與世界衛生大會,都是我們不變的理念,「大家一起努力」。 「世衛行動團」一行包括無任所大使吳運東等,由團長暨衛福部長邱泰源率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外交部次長吳志中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3日
總統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賴清德總統今(23)日晚間於總統府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總統表示,投票結果是人民意志的展現,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總統說,關於能源議題,人民要的是安心及穩定供電,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此外,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括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調整施政順序,將重心放在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確保財政穩定。期盼國人團結一致,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我要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我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我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我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只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我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我要請核安會廣納社會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各位國人同胞,我上任已經一年三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我請辭。但此刻,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工作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所以,我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臺灣,推動福國利民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今天也是八二三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臺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 我會以八二三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