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2年03月12日
總統期許落實前瞻建設計畫 強化水資源建設韌性 邁向永續臺灣
總統出席「112年森活圈植樹節活動」

蔡英文總統今(12)日上午前往南投出席「112年森活圈植樹節活動」,種下臺灣的原生樹苗,並表示,面對全球極端氣候,政府除了透過「前瞻水環境建設計畫」主動開發多元水源、強化水資源建設的韌性,增加供水能力,也努力清淤、加速建置水源跨區調度的聯通管線,更積極投入水利工程建設。她期望大家一起努力,打造更有韌性的環境,邁向永續的臺灣。

總統抵達後,首先觀賞南投民族舞團及莫思樂音樂劇團的演出,隨後致詞時表示,每年3月是林務局的「植樹月」,邀請大家一起種植原生樹種。面對全球極端氣候的挑戰,我們也持續努力,打造更有韌性的環境。

總統提到,兩年前我們才一起度過嚴峻的百年大旱,面對全球極端氣候,政府的做法不是坐等下雨,而是訂定明確的目標,透過「前瞻水環境建設計畫」,主動開發多元水源、強化水資源建設的韌性。從2017年到現在,全國已經增加每天197萬噸的供水能力。

總統說,政府除了努力落實「前瞻水環境建設計畫」,也多管齊下,在枯水期努力清淤,清得多,讓雨季來臨時,水庫就能存更多;政府也加速建置聯通管線,讓水源可以跨區調度;更積極投入水利工程建設,包括現場的鳥嘴潭,已經規劃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人工湖。

總統接著說,這也是即將就任的蔡培慧委員,從擔任行政院中辦執行長開始,就積極投入、協助推動的工程。未來完工之後,可以幫助解決民生用水問題,每天能夠提供25萬噸的水給南投和彰化地區使用。中央也投入兩億多的經費,把周邊的交通做好,讓這裡成為草屯地區新的休閒、旅遊景點,帶動南投的發展。

總統指出,水利工程是國家的百年大計,除了鳥嘴潭的建設,今年,政府在「疫後特別預算」中,編列了141億元的經費,要進一步強化各地的農田水利工程。像是在南投地區,將會配合鳥嘴潭建設,做周邊的烏溪阿罩霧各圳及北投新圳工程,讓豐水期能取水、蓄水,在枯水期能穩定供水,讓南投各地都有足夠的水源,供農業使用。

談到現在的水情及政府的工作進度,總統表示,去年南部地區的降雨量,是過去30年來的新低;政府從去年8月就提前啟動防旱節水措施,從跨區調度水源、增鑿抗旱水井、加強灌溉管理,到落實產業節水,來因應今年上半年的水情考驗,避免水庫發生空庫的現象。

總統說,這陣子中南部水情確實吃緊,經濟部也跟地方政府密切合作,政府會全力調水、找水,也請民眾多節水、省水,一起挺過旱象,降低上半年水情,對民生及產業用水的影響。她強調,從水利基礎建設,到跨區調度水源,每一個環節,政府都會全力以赴,為人民的生活、產業的繁榮努力。

隨後,總統種下臺灣原生樹苗、覆土與澆水,並期盼大家一起繼續努力,一起邁向永續的臺灣。包括行政院長陳建仁、秘書長李孟諺、政務委員羅秉成、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吉仲,及立法委員羅美玲、立委當選人蔡培慧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4日
副總統親頒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獎項   盼跨世代和跨領域專業共同為農村創新機會
蕭美琴副總統今(14)日上午出席「第十五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頒獎典禮,肯定年輕學子將創意與熱情帶到農村,讓農村充滿活力。並表示,政府推動各項政策減輕年輕人負擔,也鼓勵青年將臺灣農村的精神帶到國際上,期盼讓不同的世代和產業都能在農村找到新機會,也讓世界看到臺灣。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再次參加充滿活力與熱情的「洄游農村競賽」頒獎典禮,此項競賽已經舉辦15屆,代表這項活動能打動人心,也有越來越多青年踴躍參與。「洄游」兩個字不僅代表「回來」,也是指將外面的經驗、專業及想法帶回農村,注入新的能量和創意後再出發。因此「洄游」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循環,很高興看到這麼多青年夥伴將自己的創意與熱情帶到農村,令人欽佩。 副總統提到,去年參加「洄游農村競賽」時看到許多令人印象深刻、充滿創意的作品,也陸續運用在外交工作上,像是邀請來自愛達荷州的賓客品嚐雲林科技大學運用3D列印技術製作臺灣與美國愛達荷州字樣的馬鈴薯點心;以及基隆暖暖社區的植物染布圖樣,現在也掛在官邸作為裝飾品,吸引許多外賓目光。 副總統指出,國際社會通常因為地緣政治或高科技產業相關議題而認識臺灣,但臺灣最溫暖的地方其實是農村。均衡發展一直是政府的目標,期盼科技與人工智慧能延伸至醫療、服務業、金融業及農業等百工百業。 副總統分享近期參觀「2025 臺灣智慧農漁週」時,看到許多年輕人將不同領域的專業帶到農村,讓農民生活更加有保障,同時提升農業的附加價值,這也是「洄游農村」的目標。並提到,農村發展影響國家的糧食安全,十分重要,期盼農村充滿活力,不僅是長輩所熟悉的溫暖沃土,也是讓年輕人看到希望與未來的地方,讓不同世代、不同產業都能在農村找到新機會。 副總統感謝農業部及農村水保署舉辦這項競賽,展現對農村世代傳承的重視,這對臺灣未來整體農糧安全及均衡臺灣發展非常重要。同時表示,今天除了頒獎,也很期待看到同學們跨越世代,在各地區的農村所激發出的成果,更期盼大家不只將這次的農村參與視為暑期活動,也能將農村當作一個緊密結合各領域、融合創新與活力的地方。 副總統提到,上週臺灣股市再創新高,近期出口產值也超越韓國,經濟蓬勃發展。不過,考量經濟成長的果實未必能惠及年輕人,因此政府推出各項照顧青年朋友的政策,減輕年輕人的負擔和初入社會所面臨的各項生活壓力,例如學費減免、租屋補貼、新青安貸款及育兒補貼等。另外,也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提供年輕人與世界接軌和交流的資源,他並分享臺東縣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的學生藉由「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赴日本與木作職人交流,鼓勵同學們踴躍參加,將不同領域的知識產業化,也將臺灣農村的精神帶到國際上。 副總統表示,「洄游」就像是一條不斷循環的河流,讓年輕人把新的能量帶到社區裡,社區也給予更多支持和溫暖,成為一種善的循環,也是臺灣非常寶貴的力量。並再次感謝同學們的參與,也恭喜所有獲獎的團隊。 隨後,副總統親頒洄游農村金、銀、銅獎,並參觀攤位。 包括農業部次長黃昭欽、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代理署長蘇茂祥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2日
總統出席全國漁民節頒獎典禮 盼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讓漁民過更好的生活
賴清德總統今(12)日下午前往淡水出席「114年全國漁民節頒獎典禮」,肯定漁民朋友的努力和貢獻。並表示,政府會與漁民站在一起,除了以制度照顧農漁民、積極爭取擴大國際市場,也提出「180億元農漁產業支持方案」以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衝擊,期盼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讓漁民過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受邀參加今天的活動,很榮幸代表國家頒獎給模範漁民,表達敬意與感謝漁民的辛勞,並祝福所有漁民朋友豐收及滿載而歸。如同稍早新北市侯友宜市長與農業部陳駿季部長所言,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會與漁民站在一起,共同努力,讓漁民能有幸福的生活。 總統指出,今年漁民節頒獎典禮共有12位模範漁民、23位優秀漁民、2位模範外籍船員、1位績優承銷人及1位特殊功績得獎人,每位得獎人都對漁業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像是屏東的鄭瑞隆先生,由於父母年邁,返鄉承接家族養殖產業,不僅成立水產合作社,更獲得「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登記證」,實現「從漁場到餐桌」的食安目標。澎湖的李美金女士,擔任海女超過一甲子,春夏秋冬每個季節做不同工作,實在很了不起。今年也特別頒獎予兩位來自印尼的好朋友—阿龍與阿利先生,表揚他們的優異表現,也展現臺灣人如同家人般的溫暖。 總統強調,政府一定會與漁民站在一起。首先以制度照顧農漁民,建立「三保一金」,確保農漁民權益。漁民出海抓魚,一定要有更大的保障,無論是保險或救助金都一定要提高。其次,漁獲量有增加,但是要擴大市場、外銷至國際。稍早陳駿季部長提到,去年全國農業總產值突破6千億臺幣,其中漁業產值突破1千億臺幣。 總統同時指出,去年國內養殖的龍虎斑已外銷到日本市場,截至今年4月出口量約3公噸,顯示我國養殖漁業有機會越做越大。此外,對於印度洋大目鮪的配額,政府今年向國際漁業管理組織爭取到增加15%,因此明年度配額將增加1,723公噸,讓遠洋漁民能有更好的銷售成績。 總統提到,為了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政府已提出「180億元農漁產業支持方案」照顧受到衝擊的漁民朋友,農業部相關單位會和漁會合作,提供漁民各項協助。也請立委當作橋梁,協助將農業部的預算用在漁民身上,將美國關稅衝擊降到最低。並再次感謝所有漁民朋友的貢獻與付出,也期盼大家一起努力,過更好的生活。 包括農業部長陳駿季、新北市長侯友宜、立法委員洪孟楷、許宇甄、蘇巧慧、全國漁會理事長謝龍隱、淡水區漁會理事長葉彰師、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代表艾吏福(Arif Sulistiyo)、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勞工中心主任狄大衛(David Des T. Dicang)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0日
副總統肯定環保獎獲獎者展現臺灣百工百業創新能力
蕭美琴副總統今(10)日下午接見「第7屆國家企業環保獎」獲獎企業暨114年模範環境保護專責及技術人員,肯定得獎者透過臺灣百工百業的創新能力,投入各領域改善社會,展現企業責任的典範,並盼共同持續推動淨零轉型及產業智慧化。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不只是對得獎者過去努力及專業成就的肯定,更要代表國家及社會表達謝意,感謝大家運用專業及責任感,讓臺灣更美麗、更乾淨。他也肯定從百工百業中精挑細選而出的獲獎者,以創新、專業投入各領域改善社會,為展現企業責任的典範。 副總統感謝獲獎企業暨人員讓臺灣更美好,並盼繼續借重大家的專業。他指出,這次獎項具多元性,含括半導體、傳統產業、醫院、學校、農業及服務業等許多不同產業領域;獲獎者的成就也相當多元,包括廢水處理、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能源管理、減碳及創新發明等,在ESG及減碳轉型的過程中,展現臺灣百工百業的創新能力。 副總統也提到,對於部分中小微型企業而言,推動淨零轉型及產業智慧化的雙軸轉型並非易事,政府將鼓勵以大帶小的模式,讓大家都可以跟上腳步,這不只是一份對國際的承諾,更是守護美麗家園的共同責任及使命感。 訪賓一行由環境部長彭啓明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09日
副總統期勉「玉山永續講堂」成為企業與學術合作新典範 共同守護臺灣永續發展
蕭美琴副總統今(9)日上午前往臺北大學三峽校區出席「玉山永續講堂」動土祈福典禮,肯定玉山銀行與臺北大學用教育孕育永續力,也期許「永續講堂」除了是教育創新的新地標,更能成為企業與學術攜手合作的新典範。盼共同努力,用知識和行動守護臺灣的永續未來。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永續講堂」這座嶄新的建築不只是一個空間的誕生,更象徵產業、學術與政府在永續發展這條路上寫下合作新篇章。並向玉山銀行及臺北大學在永續教育領域上的貢獻,致上最深的敬意與感謝。 副總統說,玉山銀行長期深耕臺灣,不僅是金融界在永續金融領域的領航者,更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典範。這份堅持是企業的成就,更是對社會及未來的責任。玉山銀行捐建「玉山永續講堂」並提供後續的營運和維護基金,落實對跨世代的承諾。這種用教育孕育永續的力量,也展現玉山銀行對教育的熱情以及對永續價值的堅定信念。 副總統接著提到,臺北大學在公共事務、商管和法律領域深耕多年,成立「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積極推動企業永續發展和經營,透過課程和國際交流,培育具有永續視野的專業人才。永續發展需要技術創新與政策支持,更依賴人才的培育與知識的傳承。期盼「玉山永續講堂」能成為孕育永續人才的重要基地,讓這份知識與責任跨越世代延續。 副總統指出,「永續講堂」這座建築符合對淨零、環保的期待,不僅導入雨水回收、節能空調與智慧燈控系統,更朝向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ED)、臺灣綠建築與智慧建築的認證邁進,與民間和政府推動的「綠色建築」及「智慧校園」方向高度契合,更是跨界合作的實踐場域,也是孕育知識、凝聚行動、連結產業的重要搖籃。 副總統認為,教育和產業的連結是讓永續力量持續擴散的關鍵,期許「永續講堂」未來除了是教育創新的新地標,更能成為企業與學術攜手合作的新典範。期盼一起努力,用知識和行動守護臺灣的永續未來。 隨後,副總統與現場貴賓共同為動土典禮進行祈福儀式,並參觀工程看板,了解工程相關資訊。 包括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建築師安藤忠雄、玉山金控創辦人黃永仁、董事長黃男州、臺北大學校長林道通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05日
副總統參觀臺灣智慧農漁週 盼持續推動農業智慧永續創新發展
蕭美琴副總統今(5)日上午前往臺北南港展覽館參觀「2025 臺灣智慧農漁週」,了解在氣候變遷與勞動力有限的挑戰下,農漁業智慧科技的最新發展。並肯定大會提供交流平台,推動農業智慧永續的創新發展,創造商業發展與環境永續的雙贏。 副總統抵達後,由農業部黃昭欽次長陪同,先後參觀農業韌性創新科技館、臺灣漁業青年品牌館、水產試驗所、工研院養豬產業韌性加値暨資源永續發展館及農業部智慧農業館等展區。 臺灣智慧農漁週結合「SMART」─永續(Sustainability)、市場(Market)、前瞻(Advance)、韌性(Resilience)與科技(Technology)五大核心價值,以「智慧科技」串連農業科技、畜禽暨飼料科技、漁業科技、農業生鮮冷鏈及農業永續科技,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智慧農漁業科技展。 包括貿有展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光球、總經理劉苑玲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3日
總統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賴清德總統今(23)日晚間於總統府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總統表示,投票結果是人民意志的展現,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總統說,關於能源議題,人民要的是安心及穩定供電,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此外,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括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調整施政順序,將重心放在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確保財政穩定。期盼國人團結一致,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我要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我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我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我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只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我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我要請核安會廣納社會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各位國人同胞,我上任已經一年三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我請辭。但此刻,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工作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所以,我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臺灣,推動福國利民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今天也是八二三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臺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 我會以八二三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