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2年02月10日
出席2023論壇暨新春餐會 副總統:期待所有客家鄉親都能秉持義民精神 與政府一起拚經濟、顧民生、強國防、保和平
副總統出席「世界臺灣客家聯合總會 2023客家論壇暨新春餐會」

賴清德副總統今(10)日晚間應世界臺灣客家聯合總會之邀,以「信賴臺灣 榮耀客家」為題進行演講,感謝不同世代的客家子弟為臺灣這塊土地所做的貢獻,也說明政府的各項客家政策,並期待所有客家鄉親都能秉持義民精神,與政府一起拚經濟、顧民生、強國防、保和平。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客家不只是一個族群、一種文化,更是一種驕傲、力量。400年前,客家先民離開原鄉,橫渡凶險的黑水溝,來到臺灣落地生根,建設臺灣,讓臺灣逐漸成長茁壯,成為舉世矚目的民主國家。包括「臺灣歌謠之父」鄧雨賢、「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國家文藝獎」得主李喬、客語詩人曾貴海、「臺灣鄉土文學之父」鍾理和、金曲獎得主林生祥、著名小提琴家林昭亮、客家終身貢獻獎得主徐正光教授、中研院院士廖運範,以及政界大老許信良與林光華等客家鄉親,都在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為臺灣做出許多貢獻,他要藉這個機會向Hakka致敬。

談及政府客家政策,副總統指出,2000年時前總統陳水扁宣布成立中央部會級的客家委員會,並催生客家電視台、客語聯播網、大學客家學院,闢建國家級的客家文化園區,舉辦客家文化節、桐花季、六堆客家運動會及臺灣客家博覽會等各項活動,同時也致力於客家文化教育的推廣。

副總統提到,蔡總統2012年及2016年兩次競選總統時客家政策中最重要的計畫,就是打造「國家級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希望把台三線建設成兼具休閒、旅遊功能,同時保存臺灣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文化及產業,總計2016年至2020年投入超過80億元,帶動地方觀光產業發展。

副總統接著指出,他在擔任行政院長時,除了於2018年設置「伯公醫療照護站」,在客庄設置長照站,改善客庄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照顧所有客庄長輩;也在2018年公布「客家基本法」修正案、2019年1月公布「國家語言發展法」,將客語訂為國家語言。

副總統表示,在2021年,政府將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治理平台,擴大為「客庄369治理平台」,並決定自2021年至2025年將再投入25億元到「客庄369計畫」,將「浪漫台三線」的執行經驗,擴展到高屏六堆及花東臺9線客庄,持續提振客家文化特色產業。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2021年核定的「國家客家發展計畫」,以跨部會協作方式,打造客家政策國家隊,不僅代表政府對於客家語言、文化發展之高度重視,對客家集體權益的尊重,及肯認族群主流化策略思維,更象徵臺灣在多元文化實踐的進程上,邁入新的里程碑。

副總統提到,他擔任行政院長在立院答覆蔣絜安委員質詢時,就承諾要辦理「世界客家博覽會」,讓國際看見臺灣、看見我們的客家文化。現在「世界客家博覽會」已在積極籌備中,預計在2023年8月登場,將是首次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國際博覽會。

副總統以TRUSTING TAIWAN、信賴臺灣,來分享他對臺灣未來應該如何面對新局的一些看法。我們應該要堅持民主價值,讓世界更重視臺灣。臺灣在全球產業鏈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已融入國際社會的「信賴核心」,這些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們應該要珍惜,且繼續努力。未來他也將結合社會各界力量,為新時代完成新使命,就是守護臺灣,並且促進臺灣的民主、和平與繁榮。

副總統表示,2021到2022年的國際政治主旋律,就是臺海和平穩定。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場合,都呼籲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面對中國威權勢力,臺灣並不孤單,我們會跟民主陣營站在一起,捍衛永續和平。然而,真正的和平應該建立在對等與尊嚴基礎上,除透過不斷對話、協商與合作外,更應強化自身的實力,所謂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

談及兩岸政策,副總統指出,2016年總統當選後,提出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在壓力下屈服、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的「四不」。2020年,總統則進一步提出要以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四原則重啟兩岸良性互動。到了2021年,總統於國慶大會上也提出「四個堅持」。2014年他到中國上海訪問,進一步提出兩岸應透過交流,增進彼此的瞭解、理解、諒解、和解,以人民福祉為最重要的目標。未來,他將站穩總統的「四個堅持」,持續推動兩岸發展。

副總統認為,義民精神就是團結愛鄉愛民的精神,希望所有客家鄉親未來持續做為帶領臺灣團結的力量,一同團結守護臺灣,造福人民,推動國家大步向前行。他也期待,所有客家鄉親都能秉持義民精神,信賴臺灣,一起拚經濟、顧民生、強國防、保和平,讓經濟發展的果實由全民共享,建立更和諧的社會。

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李永得、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世界臺灣客家聯合總會總會長鍾振乾、總召集人陳明真及世界臺灣客家聯合會理事長蔣絜安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24日
總統接見臺灣客家聯盟協會 肯定「客家六箭」已具初步成果 盼持續努力讓客家成為全球多元文化珍寶
賴清德總統今(24)日上午接見「臺灣客家聯盟協會」時指出,「客家六箭」包括「公共客家」、「飲食客家」、「青年客家」、「創生客家」、「區域客家」及「國際客家」,目前在推廣客語、打造「客食(Ha-Food)」品牌、提供客家青年創業補助金等方面,已有初步成果。希望未來大家繼續一起努力,讓客家文化不斷傳承創新,讓客家成為全球多元文化的珍寶。 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能在總統府歡迎大家,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真的非常親切。並提到,感謝黃仁杼理事長及各位夥伴,長年以來努力傳承、發展客家文化。鍾肇政先生說過:「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客語的俗諺也說:「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莫忘祖宗聲」,這些都提醒我們不能忘本,不能忘記自己的文化和語言,這不僅僅是客家鄉親的信念,也是我們長期的堅持。 總統指出,他在選舉期間提出「客家六箭」政見,包括「公共客家」、「飲食客家」、「青年客家」、「創生客家」、「區域客家」以及「國際客家」,希望透過推動六大面向的政策,讓客家文化不僅僅是臺灣的文化,更是世界的文化。 總統表示,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客家六箭」政策已有初步成果,包括客委會已經開發適用手機和電腦的客語輸入法,讓大家可以在LINE上顯示客語字。我們創立「客食(HA-FOOD)」品牌,研發出至少21款創新產品,例如桔醬漢堡和擂茶磅蛋糕等,與企業合作販售,讓客家飲食文化與時俱進,也讓更多臺灣人民享受客家美食。 總統說,我們也舉辦「重返客庄」說明會,提供創業補助金,未來還要成立客家青年諮詢委員會,並且計畫舉辦海內外客家後生交流營,讓客家青年一方面更在地、一方面也更國際。同時,以客庄鄉親的需求為出發點,在12個縣市增設複合式空間,並且將六堆圖書館示範計畫推廣到全國,提升鄉鎮圖書館的功能。 總統提到,上禮拜登場的「2025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其中兩站「浪漫台三線站」以及「美麗新六堆站」,都從客庄出發,透過網路直播和國際媒體轉播,讓世界更了解臺灣客庄的自然風光與特色魅力。我們也跟Discovery國際頻道合作,製播「六堆新意象」專題節目,並且透過多種媒體平台,推廣客語及文化,提升客家文化的國際能見度。 總統表示,所有振興客家文化的工作,都需要民間跟政府共同努力,才能發揮最大成效。他要再次感謝臺灣客家聯盟協會的付出、投入以及協助「客家六箭」政策的推動,讓客家文化不斷傳承創新。相信只要我們繼續一起努力,一定能讓更多人認識客家、喜歡客家,讓客家成為全球多元文化的珍寶。 訪賓一行由臺灣客家聯盟協會理事長黃仁杼率領,客委會主委古秀妃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及副秘書長何志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3年12月28日
全國客家日青年論壇 副總統期勉大家持續累積成果 為客家文化發展努力
蕭美琴副總統今(28)日上午出席「2024全國客家日-客家青年論壇」時表示,政府長期透過語言、藝術和文化活動推廣,促進客家及客庄的社會經濟發展,推動客家傳統價值的傳承與創新;未來除持續支持臺灣各族群在文化傳承所做的努力,也要擴大支持客家青年參與公共事務,強化客家青年的培力。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大家犧牲假日,來到現場就客家議題交換意見,讓她受到非常大的鼓舞。大家共同激發創新思維與建議,並分享不同看法,讓政府在政策制定時,能更貼近客家族群及青年朋友的需求,是十分有意義的活動。 副總統提到,今天前後任客委會主委都在,圓山大飯店董事長葉菊蘭也曾是客委會主委,稍後也會針對以客家身分投入公共事務的經歷進行專題演講;現場也有來自各領域傑出客家青年的分享與交流。今天的主題是「世代共好‧航向未來」,相信透過不同世代的視角,分享文化的保存、推廣、地方創生以及產業創新等各面向的實踐經驗,能夠相互激盪出新的收穫。 副總統認為,文化保存刻不容緩,每個世代都有不同的使命。她看到許多客家青年用不一樣的方式做文化傳承,不管是語言、農業、音樂等各項領域,都讓人非常欽佩。她相信,這些文化傳承也是創造臺灣多元豐富、更精采的力量。剛剛客委會古秀妃主委提到,希望能創造屬於臺灣客家青年的驕傲及精彩文化,相信這也是今天交流最重要的精神。 副總統說,不管是蔡英文前總統,或者是賴清德總統,青年政策一直都是政府施政的重點。因為我們相信,投資青年的未來就是投資臺灣的未來。更重要的是,投資青年不但要有各方資源,還要趁早開始。因此,賴總統特別提出「0-22歲投資未來世代」政策,近期也推出「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讓原本資源不足的青年,也能有機會用不同視角認識世界,期許年輕人不只要貼近土地、認識自己的文化和歷史,更能有自信面對全球。 副總統表示,除了投資年輕族群之外,政府長期透過語言、藝術和文化活動的推廣,促進客家和客庄的社會經濟發展,推動客家傳統價值的傳承與創新,讓更多客家及非客家族群了解、尊重並參與其中;同時也在保存、推廣跟發展客家文化投入相當程度的努力。 副總統說,今天看到這麼多客家青年來參與、討論客家族群的未來,提供多元的建議和看法,她認為是非常有意義的交流活動。未來,政府除了會持續支持臺灣各個族群在文化傳承做的努力,也要做青年朋友的後盾,強化青年與客家文化的連結,擴大支持客家青年參與公共事務,並在不同的教育階段,提供政策以及資源,強化客家青年的培力。期待大家能繼續提供政府建議,讓現有的成果持續累積,為客家文化的發展共同努力。 最後,副總統祝福今天活動圓滿、成功,並充滿建設性。期許每一個人都能從別人的經驗中啟發新的想法,在不同的崗位上投入客家文化與族群的發展。 包括客委會主委古秀妃、副主委范佐銘、圓山大飯店董事長葉菊蘭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3年05月04日
出席《李喬全集》發表茶會 總統感謝李喬老師將青春奉獻給臺灣文學 卸任後繼續和大家一起推廣客家文化
蔡英文總統今(4)日下午出席「《李喬全集》出版發表茶會」,感謝李喬老師將青春都奉獻給臺灣文學,讓世界上更多讀者看見臺灣人民對於土地、平等自由的追尋。並指出,客委會在過去這幾年,推動、落實許多客家政策,讓客庄發展越來越好。未來她卸任後,會繼續和大家一起推廣客家文化。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是李喬老師的大日子,因為許多讀者引頸期盼的《李喬全集》,終於要跟大家見面了。李喬老師在超過60年創作歲月中,完成將近8百萬字作品。客委會也從2021年開始,邀集臺灣文學館、臺灣李喬協會,並且在黃美娥教授率領下,用3年時間完成編纂共45冊《李喬全集》。去年先行出版30冊小說卷,今年則有評論、詩、戲劇、散文等作品15冊,完整呈現李喬老師創作軌跡。 總統認為,李喬老師將青春都奉獻給臺灣文學,他不但打造「臺灣人的原型」,深化以臺灣為主體的文本,也持續和不同時代對話,引領讀者從土地的角度,思考人生課題。其中像是大家熟知的《寒夜三部曲》、《埋冤一九四七埋冤》,李喬老師都在書寫過程中,召喚臺灣這塊土地的歷史記憶。 總統指出,李喬老師的作品,也翻譯成日語、英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讓世界上更多讀者看見臺灣人民對於土地、對於平等自由的追尋。 總統表示,過去這幾年,客委會除啟動客家文學作品翻譯與海外推廣計畫,也編輯出版多位客籍文學家經典作品,結合在地文學館舍,舉辦閱讀活動。接下來,客委會還會啟動和影視產業的合作。臺灣第一部客語連續劇《寒夜》,就是改編自剛才提到的《寒夜三部曲》。期待在國際串流平臺上,看到更多客家文學改編的影視作品,讓世界看見臺灣客家文化多元樣貌。 總統再次感謝李喬老師,為臺灣歷史進行這麼長時間的創作和書寫。李喬老師曾說:「我的文學始終志在反抗」,這是他身為一個公共知識分子,最讓我們敬佩的精神。她認為,李喬老師是客家文學最重要的代表性人物,在她擔任民進黨黨主席、經歷艱困的時期,李喬老師都支持著我們,在每一次重要的時刻,都能看見李喬老師坐在台下,默默地給予支持與鼓勵,不僅要感謝李喬老師對臺灣文學的貢獻,更要感謝他對臺灣民主與自由發展的貢獻。 總統也感謝客委會,在過去這幾年,推動、落實許多客家政策,讓客庄發展越來越好。未來她卸任後,會繼續和大家一起推廣客家文化。 包括李喬老師夫人李蕭銀嬌、總統府資政葉菊蘭、蕭新煌、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及客委會主委楊長鎮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3年03月30日
出席義民爺春祭大典 總統:團結發揚義民爺忠義精神 讓世世代代繼續守護臺灣
蔡英文總統今(30)日上午出席「新竹縣褒忠亭113年義民爺春祭大典」時表示,義民信仰所強調的精神就是團結,客家鄉親團結協助政府推動各項客家政策,不僅讓客語列為「國家語言」,也推動「客庄369幸福計畫」,延續浪漫台三線的經驗,將全臺客庄打造成更有在地特色的文化生活圈,讓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期盼凝聚客家人的力量,團結發揚義民爺的忠義精神,讓世世代代繼續守護臺灣。 總統致詞時表示,過去8年她參加過許多客家活動,新竹褒忠亭義民廟更是她常來的地方。每一年褒忠亭義民廟舉辦的春祭大典,不僅是臺灣珍貴的文化資產,更讓我們一起緬懷義民爺當年捨身為家園的奉獻。 總統指出,義民信仰展現對家鄉的「忠」、對鄉親手足的「義」,所強調的精神就是團結。過去幾年,因為大家團結打拚,臺灣才能克服疫情的挑戰,經濟可以持續穩健發展,這樣的好表現更讓臺灣受到世界的關注和肯定。 總統說,同時也因為客家鄉親的團結,協助政府推動各項客家政策,我們不僅讓客語列為「國家語言」,也推動「客庄369幸福計畫」,延續浪漫台三線的經驗,將全臺客庄打造成更有在地特色的文化生活圈,並且加強行銷,讓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 總統提到,像是在這個月,有38個國家的選手來臺灣參加「2024年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褒忠亭義民廟成為「浪漫台三線站」的起點,選手們從這裡出發,跨越新竹縣、苗栗縣和臺中市,經過客庄,也認識客庄。 總統表示,今天我們齊聚在這裡,就是希望可以凝聚客家人的力量,團結發揚義民爺的忠義精神,讓世世代代繼續守護臺灣。她要感謝褒忠亭義民廟林光華董事長及新竹縣楊文科縣長,在地對客家文化的建設及規劃,相信在她剩下的任期及下一任總統任內,都會持續地推動,讓一代傳一代,客家文化永遠是臺灣文化的主流。 最後,總統祈求義民爺繼續保佑臺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祝福活動圓滿成功。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范振修、客家委員會主委楊長鎮、新竹縣長楊文科、褒忠亭義民廟董事長林光華、褒忠亭義民中學董事長黃茂實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2年12月31日
2023歲末 副總統與民眾共賞客家親子劇《雨馬》 以行動支持臺灣本土創作藝術
賴清德副總統今(31)日傍晚觀賞「紙風車劇團客家親子劇-《雨馬》」新北場,以實際行動支持臺灣本土的表演藝術作品,並與現場觀眾一起歡度2023年的最後一天。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來到這裡跟大家一起觀看《雨馬》,與大家跨年。他衷心祝福每一位家長及小朋友,在新的一年平安、順利,新年行大運,並祝福今天的表演圓滿成功。 接著,副總統與現場觀眾一起欣賞紙風車劇團帶來的精彩表演。 《雨馬》由客家委員會與紙風車劇團攜手合作,以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遠(小野老師)的兒童繪本改編,內容以客、國語交錯演出,並含各種客家元素。讓臺灣各族群的孩子藉由欣賞表演的體驗,接觸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自然而然認識臺灣的多元族群環境。 包括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立法委員蘇巧慧、羅致政、張宏陸、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遠、創辦人李永豐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6日
總統針對美國關稅政策提出五大因應策略 強調政府會與民間合作 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廣出路
針對近日美國政府以「對等關稅」為名對臺灣加徵32%關稅所造成的影響,賴清德總統今(6)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政府會採取五項因應策略,包括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產業提供產業支持計劃、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形塑「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開啟產業傾聴之旅。並強調,面對當前挑戰,政府會與民間攜手合作,也期盼朝野支持行政院的對策,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大家好。 美國政府近日以「對等」為名,宣布對世界各國加徵關稅,臺灣也名列其中,加徵32%,這勢必對我國造成重大影響。目前,各國已經紛紛回應,有些國家甚至採取報復性措施,預期全球經貿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臺灣是外貿導向的國家,面對未來的挑戰,舉步必然維艱,必須步步為營,才能轉危為安。 這段期間,感謝社會各界提供寶貴的意見,政府極為重視,將列為決策的參考。 然而,如果冷靜、仔細分析臺灣對美國的貿易,我們會發現,去年,臺灣對美國出口金額是1,114億美元,占全體出口總額的23.4%,其他75%以上的產品是銷往美國以外的世界各地。銷往美國的產品,其中具備競爭力的資通訊產品以及電子零組件,就占了65.4%,這表示臺灣的經濟,其實仍具有相當的韌性。只要應對策略適當,公私協力,將可以降低衝擊,請大家不要恐慌。 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臺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但我們要讓美國清楚知道,臺灣對於美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極掌握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加強臺美產業合作,提升臺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在維護臺灣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下,採取以下五項策略來應變。 策略一,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有五點作法: 1、臺灣已經組成談判小組,由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領軍,成員包括國安會、經貿談判辦公室、行政院相關部會,以及學界、業界。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2、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行政院已經完成盤點對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計劃,國防部也已經提出軍事採購清單,各項採購都會積極進行。 3、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目前臺灣累計對美國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約40萬個工作機會,未來,除了台積電加碼投資,其他產業,例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以加碼投資美國,深化臺美產業合作。臺灣政府協助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對等整合「美國投資臺灣隊」,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共創未來的經濟黃金時代。 4、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因此,我們將積極解決已經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談判更加順利。 5、解決美方長期所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傾銷商品違規運轉,也就是洗產地的問題。 策略二,提出產業支持計劃,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給予及時且必要的支持與協助,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已經於前日率領團隊公布九大面向,20項措施。未來會針對各個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並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策略三,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此時此刻,政府必須同時提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策略,這也是突破未來經濟挑戰的根本途徑。 政府將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既開拓多元市場,也可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讓臺灣產業生態系更完整,也推升臺灣產業升級轉型。我們也要善用半導體製造、IC設計,資通訊產業、以及智慧製造等產業優勢,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島,推動食衣住行以及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大健康等種種應用產業的發展,邁向智慧、永續、繁榮的新臺灣。 策略四,臺灣加1;亦即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是臺灣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立足臺灣,臺灣一定要站穩腳步,不因為這次風波而動搖。因此,政府會獎勵投資,鬆綁法令,並且持續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積極滾動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各項問題,來協助企業根留臺灣,加碼投資臺灣。另外,也要幫助臺商的海外生產基地做必要的調整,形塑臺灣加1,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調整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利用供應鏈的新布局,加強臺灣產業和美國產業合作,也進一步進入美國市場。 策略五,開啟產業傾聽之旅: 產業不分類別,不管大小,美國一旦開徵對等關稅,不論多少都會帶來衝擊,我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率領的團隊,將分頭傾聽業界的心聲,隨時解決問題,也讓政策更符合需求。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半個多世紀,臺灣經歷兩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以及疫情衝擊等,一次又一次的嚴酷考驗,我們不但能夠克服困難,而且化危機為轉機,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更上層樓,也更具韌性。面對當前的挑戰,政府會和民間攜手合作,行政院的對策也希望立法院不分朝野都能夠支持,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讓我們一起加油,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