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副總統今(12)日下午出席「國立聯合大學50週年校慶論壇」,肯定聯合大學全力配合政府政策,為臺灣培育優秀人才。也期望未來,大學、產業界及臺灣社會共同努力,給我們下一代一個更好的國家,也給國際社會一個更好的臺灣。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聯合大學在1972年創立,是苗栗縣唯一的國立大學。這幾年來,在李偉賢校長帶領之下,秉持創新教學、跨域研究、鏈結產業、接軌國際等四大理念,不斷轉型成長,從早期以工業為主軸的聯合工專,到今日研究及實務並重的綜合大學,50年來為國家培育超過7萬多名優秀人才,貢獻良多。
副總統指出,臺灣必須要參與、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危機,無法置身於國際社會外。聯合大學的研究也非常注重這領域,在中長期校務發展計畫中,以建立智慧化的永續校園為目標,發展液流電池、燃料電池、智慧電網等技術,對臺灣在能源轉型、邁向2050淨零轉型非常重要。此外,聯合大學特別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簽訂「工程科技轉譯醫學學程」合約,希望在醫學工程方面為臺灣作出貢獻,這都是非常值得嘉許的地方。
副總統說,聯合大學也積極參與教育部各項計畫,包括透過參與創新創業教育計畫開設相關課程,培育學生具有企業家創業的精神;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利用假日開設新南向班級,歡迎新南向國家的孩子來臺灣學習;亦配合「2030雙語國家政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
副總統接著指出,聯合大學也積極與臺灣的產業界合作,就是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做中學、學中做」,藉由產學合作,縮短學用落差,對於孩子們的韌性及面對問題的挑戰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副總統提到,蔡總統在今年國慶演說中,特別感謝全體國人共同防疫,守護國人健康,也守住臺灣經濟。事實上,目前國際局勢非常複雜,除了COVID-19疫情在這兩、三年來衝擊全球,地緣政治衝突也越演越烈,包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中國在東海、南海擴軍及在臺海進行軍事演習,面對這樣的挑戰與危機,我們仍然秉持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等4個原則,持續站穩「四個堅持」的立場,希望能團結國人,一起為臺灣的經濟、社會、民主、國防,打造更精實的「四大韌性」。
副總統認為,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必須要靠政府與學界、產業界及臺灣社會共同努力,才有辦法給我們下一代一個更好的國家,也給國際社會一個更好的臺灣。
包括國立聯合大學校長李偉賢、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及聯合大學校友會總會長許能竣等亦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