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8年11月06日
總統肯定後備輔導幹部 擴大後備輔導組織
總統出席國防部後備指揮部「108年後備軍人輔導工作會議」

蔡英文總統今(6)日下午出席國防部後備指揮部「108年後備軍人輔導工作會議」時表示,現役和後備軍人都是一家人,身為三軍統帥,對於後備軍人的照顧,她一定會做到,除了提供現有法規的保障,她也請國防部研究推動具體作為,讓社會民眾瞭解後備輔導幹部對國軍和社會的貢獻;並擴大後備軍人輔導組織的平時社會服務與戰時支援國軍的能量,以落實全民國防理念。

總統抵達後,首先觀看後備軍人輔導幹部深入災區、協助國軍救災任務的紀實影像,並頒發紀念盤予資深後備幹部及績優委顧團長,肯定他們對國家的付出與奉獻。

 

總統致詞內容為:

國軍是守護國家安全的第一線,而後備軍人則是和國軍聯合作戰的重要戰力,而我們後備軍人輔導組織則是肩負全民國防的任務,是國軍戰力的後盾。在這裡,身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我要向各位表達最深的感謝。

剛剛我也將紀念盤頒發給後幹班第一期柯水源先生等9位長期奉獻的資深後備輔導幹部,以及34位委顧團長,表示國家對各位真心付出的肯定。

後備軍人輔導組織,遍布全國,不僅平時協助執行動員演訓、後備軍人服務、推廣全民國防事務,建立國軍和社會間的橋梁。當災害發生時,更可以看見我們後備軍人輔導組織的幹部,身穿「全民國防」的背心進入災區,跟國軍搜救部隊協力救災。

在「花蓮0206震災」時,花蓮市輔導中心吳施鴻主任帶隊前往災害地點,開設服務台提供鄉民和救災部隊熱食。

在「0823豪大雨」時,嘉義朴子市輔導中心洪文賢主任帶隊,協助將物資運送到淹水地區。

在「普悠瑪列車翻覆意外」時,宜蘭蘇澳鎮輔導中心翁正誠主任立即帶隊前往翻覆地點,協助救災部隊並提供熱食。

後備軍人輔導幹部所做的貢獻,這三個例子只是一小部分,你們的努力,讓災民感受到溫暖,讓國軍士氣倍增,彰顯出後備輔導組織在平時能夠協助國軍救災任務,一旦遭逢戰時,後備輔導組織也會是國軍戰力的後盾。

現役和後備軍人本來就是一家人,身為三軍統帥,對於後備軍人的照顧,我一定會做到。後備軍人制度的改革,現在正在縝密的規劃中。

後備軍人輔導組織的同仁們,你們對社會的付出和貢獻,你們對國軍的支持和協助,除了現有法規提供各位「工作保險」、「身障給付」的保障,比照榮民享有「國軍各級醫院」就醫禮遇等優惠外,我在這裡,也要宣布兩項措施,請國防部研究推動。

第一,國防部要有具體作為,讓社會民眾瞭解,後備軍人輔導組織的同仁們對國軍以及社會的貢獻。在每年的軍人節,讓這些無名英雄共享社會對軍人的尊敬,同樣受到民眾的肯定。

第二,在進行後備軍人組織改革規劃時,要落實全民國防的理念,擴大後備軍人輔導組織平時社會服務、以及戰時支援國軍的能量,提高作業經費,深化服務品質,拓展服務區域,要在各鄉、鎮、市、區,設立後備軍人輔導中心辦公室。

現場的後備軍人輔導組織同仁們,你們來自於各行各業,事業有成,卻仍像國軍一樣,堅持愛民愛鄉的初衷,我會期許大家一起,堅持這樣的精神。你們為了國家所做的奉獻與付出,我會努力讓更多的國人同胞,知道你們、肯定你們、支持你們,成為你們最好的夥伴。

 

包括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李大維、國防部長嚴德發等亦出席是項會議。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9日
總統視導救災動員演練 盼提升全民安全實力應對災害
賴清德總統今(19)日上午前往宜蘭視導「114年國家防災日-大規模震災動員演練」,肯定中央地方共同合作完成高強度複合式災害演練。並表示,除透過平時演練,強化民眾防災意識及訓練防災技能外,國防部也印發新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期盼讓國人更有能力應對天災地變或地緣政治帶來的挑戰。 總統首先前往宜蘭科學園區滯洪池觀看「海嘯救災動態展演」及資通訊設備器材展示。隨後至宜蘭運動公園視導救災支援集結據點,包括指管作業區、智慧化海嘯避難搜救、資通訊作業區、防災協作中心、行動超商、戶外收容、國軍及慈濟救災裝備器材、經濟部緊急避難食品等展示及緊急擴充醫療演練。總統行經各縣市營地時,也與特搜隊隊員們致意。 總統致詞時首先代表國家感謝參與今年「國家防災日」大規模動員演練的所有人員。並表示,臺灣幾乎每年都會碰到數次颱風,每隔一段時間,不同地點也會遭遇地震,最嚴重的是1999年9月21日中部大地震造成重大傷亡,帶給地方與中央很大的衝擊。因此,政府特別將9月21日訂為「國家防災日」,每年從中央到地方攜手民間團體、各領域人士一同進行防災演練。 總統指出,這幾年來的演練已累積數項成績,第一,建立預警系統,爭取寶貴時間,讓民眾事先可從手機收到訊息,電視也會插播,提醒地震即將來襲,應迅速找到保護位置並做好防護動作。第二,強化民眾防災意識及訓練防災技能,保護自己又可以幫助他人。第三,透過持續防災演練,就地震現場做緊急應變措施,將傷害降到最低。中央也會攜手地方修復或重建各項受創的基礎工程,期盼國家更堅韌,更有能力應對天災地變或地緣政治可能帶來的挑戰。 總統感謝所有參與人員投入演練,以及中央與地方的共同合作。並提到,今年災害模擬情境為琉球海溝發生8.5規模地震並引發海嘯,從稍早蘭陽女中、宜蘭科學園區到現在,有地震、也有海嘯的防災演練,更提高強度進行複合式災害演練。此外,每年例行的傳統式災害演練也越做越熟練,值得肯定。 總統指出,為了讓國家更有韌性,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逐步結合各界打造更具韌性和防衛力量的國家,演練時也特別留意飲水的供應,此次特別肯定慈濟研發可攜式行動淨水器,實際解決飲水問題。 總統也提到,今年丹娜斯颱風來襲,造成斷水、斷電及通訊中斷,3項公共服務中,自來水首先恢復供應,耗時約5-6天,其次是電力,約12-13天後搶修完畢,最後則是通訊,在電力和基地台修復後才恢復。對於此次消防署與民間電信業者共同合作,結合公私力量發展5G通訊,同時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及台灣大哥大的夥伴也都參與演練,也給予肯定,並期盼未來通訊韌性應比照自來水和電力,全力投入搶救,盡速恢復三大重要公共服務。 總統也肯定國防部軍醫局、國防醫學大學與廣達電腦合作開發資訊整合系統,協助當戰地開設時,也能運用科技連結至服務中心或醫學中心,導入科技、運用創新作法,強化防救災體系。 總統表示,不只臺灣每年會面臨颱風或地震,今年緬甸、俄羅斯、阿富汗也都發生大地震,這是全球性的問題。天涯若比鄰,當臺灣有需要的時候,國際社會給予幫助;當國際社會需要的時候,臺灣也會給予幫助,平時互相學習及合作,共同提升防救災技能。感謝美國、德國、法國、波蘭、日本、韓國、澳洲、以色列、立陶宛、土耳其、英國、芬蘭、斐濟及菲律賓等14國救災人員及各國駐臺使節代表,一同參與演練。 最後,總統提到,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特別委託國防部印發新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提升臺灣全民安全的實力,平時除了演練外,每位民眾家裡至少都應備有一本,當地震、颱風來臨時,才知如何保護自己;當地緣政治變化時,才知如何因應。 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金德、內政部長劉世芳、衛福部長石崇良、國防部次長柏鴻輝、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林飛帆、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縣議會議長張勝德及多國駐臺使節代表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9日
總統視導校園地震避難掩護演練 盼透過災防教育 讓國家更有韌性
賴清德總統今(19)日上午前往宜蘭蘭陽女中視導「114年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期盼透過演練與災防教育,將傷害降到最低,不僅保護自己,也幫助他人,讓國家更有韌性。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陳銓校長簡報本次演練計畫,接著進入班級與學生親切互動。9時21分「強震即時警報系統」警報響起時,總統依序視導學生就地掩蔽動作、全校師生疏散、應變組織開設、大量傷病患檢傷處理、救護處置、人數清點及災情蒐整等演練狀況。 總統致詞時表示,1999年臺灣中部發生921地震造成重大傷亡,對國家各個面向造成嚴重衝擊,因此政府把9月21日訂為「國家防災日」。26年來除推動各項法制建立,同時不斷地進行演練和推廣災防教育,期盼地震來臨時國人可以提早知道、提早應變,以保護個人安全,讓地震傷害降到最低。大家稍早收到的921演習警報訊息附有新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網址連結,希望國人能點進去看。 總統肯定蘭陽女中師生演練相當逼真,並認為,透過不斷演練,讓每個人都具備急救專業技能,包括心肺復甦、簡易包紮,瞭解如何保護自己,也可以幫助他人。期許在地震發生後,國家能迅速進行校舍、道路等基礎設施修復,以免造成民眾生活困擾。 總統提到,臺灣位處太平洋地震帶,臺南、嘉義、花蓮是地震較常發生的地方,因此地震防災工作非常重要。期盼透過一次次的演練,讓國家能更有韌性,全民也更進一步了解地震相關訊息。 最後,總統說,蘭陽平原人文薈萃,人才輩出,感謝蘭陽女中為國家栽培許多優秀人才,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醫學、法律等各方面都有傑出表現,也感謝協助完成今日國家防災日地震演練。 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金德、教育部長鄭英耀、內政部長劉世芳、衛福部長石崇良及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林飛帆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2日
總統出席三軍士官新生聯合開學典禮 期勉精進本職學能 共同守護國家安全
賴清德總統今(12)日上午前往桃園出席「114年三軍士官聯合開學典禮」,期勉學員認真學習,精進本職學能,並發揮陸軍忠誠、海軍忠義、空軍忠勇精神,成為稱職的士官。同時再次強調,臺灣必須展現自我防衛決心,以「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括:「強化國防」、「經濟韌性」、「與民主陣營合作」,以及「在對等尊嚴下推動兩岸交流,促進和平共榮」,共同努力守護國家,透過實力獲得真正的和平。 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主持「三軍士官聯合開學典禮」,歡迎大家投入軍中行列,肩負起保家衛國的重責大任,也感謝家長的支持做為後盾,讓士官們無後顧之憂加入國軍行列。 總統提到,國軍是一個大家庭,在軍中不分官階大小,彼此都是兄弟姊妹,互相扶持成長,一起前進。國軍不僅同袍之間情感深厚,互相關懷,幾十年來,臺灣只要發生天災地變,都站在第一線幫助社會大眾。為展現對國軍的敬重,政府今年協調多家國籍航空國際線航班提供「軍人優先登機」服務,以及2萬多家商店提供現役軍人消費打折優惠。此外,每年都有團體赴軍中勞軍,顯見臺灣社會軍愛民、民敬軍的優良傳統。 總統表示,士官是專業軍人,更是部隊骨幹,除了是軍官的好幫手,也是士兵的領導者,是官與兵之間的橋梁,如果角色成功,軍中各項事務推動就會順利,應以身為士官為榮。期勉士官學員在校期間認真學習,精進各項本職學能,充實自己的實力;也期勉發揮陸軍忠誠、海軍忠義、空軍忠勇的軍風,將士官信條銘刻於心、永不妥協,相信如能做到以上幾點,必然是稱職的士官。 總統指出,當前國際情勢變化很大,包括俄烏戰爭、以哈衝突都還未結束,因此國際社會相當關注臺海的和平穩定,認為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並表示,臺灣除了要向國際社會傳達自我防衛的決心外,也必會善盡守護臺海和平的責任,因此上任之初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認為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對和平有理想、不能有幻想;只有透過實力獲得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不可能靠讓渡主權、也不可能靠一紙協議獲得。 總統並重申「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是強化國防力量,提高國防預算。包括對外軍事採購、對內國防自主,發展國防工業;第二,強化經濟韌性,讓臺灣的企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改變過往產業投資集中在中國大陸的經濟模式;第三,與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區域的威權主義擴張並非單純是臺灣的問題,而是印太地區乃至於全球民主國家當前共同面對的挑戰。第四,只要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臺灣願意和中國進行交流合作,促進和平共榮。最後,期盼大家共同努力守護國家,維護人民安全與社會安定。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國安會諮詢委員劉得金、副秘書長李問、陸軍司令呂坤修、海軍司令唐華、空軍司令鄭榮豐及總士官長黃豐英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08日
副總統主持艦艇命名下水及交船典禮 盼提升艦隊能量 強化海域防線
蕭美琴副總統今(8)日上午前往基隆出席海巡署「1000噸級巡防艦第4艘CG1006花蓮艦交船暨第5艘CG1007命名下水聯合典禮」時表示,政府持續擴充與現代化艦隊,逐步形成一支更強、更現代化、更有韌性的海巡力量。未來將推動下一階段造船計畫,不斷提升艦隊能量,強化海域防線。 副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我擔任副總統以來,第2次主持海巡艦艇命名下水及交船典禮。上一次我們迎來的是600噸級的永康艦與長濱艦;今天則是更雄偉的花蓮艦,以及稍候即將命名下水的艦艇。這不只是臺灣工業的展現,更是對「國艦國造」的承諾與責任。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謝謝台船公司所有夥伴團隊的努力與用心。 我曾經在花蓮擔任立委,服務長達十年,今天看到「花蓮艦」正式交船,對我來說不單只是一艘艦艇的誕生,更是一份情感的連結與責任。我相信「花蓮艦」會把這股力量帶到海上,正如花蓮是迎向太平洋的前線,「花蓮艦」也將成為守護國家海疆的第一道防線。 面對國際情勢的風雲變幻,俄烏戰爭、中東衝突都在在提醒我們,和平從來不是理所當然,而是需要我們共同守護。臺灣要確保穩定的經濟與民生發展,就必須同時強化自身的安全與防衛。 因此近幾年以來,政府大力推動「海巡艦艇前瞻發展計畫」,持續擴充與現代化艦隊。這幾年來,我們看到一艘一艘新艦艇陸續成軍,逐步形成一支更強、更現代化、更有韌性的海巡力量。 今天典禮的另一個重要時刻,是由張忠龍署長夫人李文玲女士擔任擲瓶貴賓。家人的支持往往是最堅實、也是最溫暖的後盾。因為有家屬的理解與包容,海巡同仁才能無後顧之憂,在前線拚搏,把全部心力投入到守護國家與人民的工作。在此我要向所有海巡同仁的家屬,致上最深的敬意與謝意。你們是國家安全背後最無聲卻最關鍵的力量。 未來,政府將持續推動海巡下一階段的造船計畫,不斷提升艦隊能量,強化我們的海域防線。我始終相信,國家安全不只是一艘艦艇的責任,而是一群有勇氣、有擔當的人共同築起的防線。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對國艦國造的支持,尤其謝謝立法院在預算上的協助及支持,我也要期勉海委會以及台船公司繼續努力,務必如期、如質、如預算完成後續建案,為臺灣打造海上防線,讓守護,不只是承諾,而是真實的行動。 就如同「花蓮艦」面向海、迎向風浪,在挑戰中展現勇氣與韌性;唯有如此,臺灣才能更穩健、光榮地屹立在世界的舞台。 隨後,副總統為「澎湖艦」(CG1007) 頌命名詞,並見證該艦下水擲瓶及「花蓮艦」交船儀式。接著登上「花蓮艦」參訪。 包括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副主任委員黃向文、副主任委員兼海巡署署長張忠龍、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董事長陳政宏、立法委員蘇巧慧、王正旭、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04日
副總統肯定「防災女力」培訓工作 盼共同打造更具安全韌性的臺灣
蕭美琴副總統今(4)日上午出席114年度防災士培訓融入合作教育開訓典禮,肯定「防災女力」讓臺灣社會的防災工作更健全完善,期盼一起努力打造更安全、更韌性的臺灣。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能來到由內政部輔導、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舉辦的「防災士培訓融入合作教育開訓典禮」,這是臺灣第一場以女性為主的防災士培訓課程,今年共舉辦10個場次,感謝所有防災士學員的參與,相信「防災女力」可以讓臺灣社會的防災工作更健全、完善。 副總統感謝主辦單位主婦聯盟長期以來對永續環境及保障消費者權益的付出與貢獻。並指出,政府持續推動許多照顧弱勢族群的工作,但仍有很多角落需要主婦聯盟這樣的社會力,將安全帶入家庭與社區。總統府在去年也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防衛韌性不只是國防,而是讓社會更安全的一股力量。 副總統提到,臺灣與美國經常透過防救災領域的各項交流合作,進一步強化相關能力,提升防災韌性。此外,美國及歐洲很多國家也推出防災小冊,告訴大家當災難發生時如何應對,未來也將推出臺灣版本防災小冊。 副總統表示,臺灣有許多天災風險,當面臨不同型態的災害時,國人都應具備防災的韌性及能力。除了災後應變,更重要的是事前預防。透過專業課程,讓國人能辨識社區及家庭的潛在風險,進而預防因應,提升整體社會的安全。 副總統同時表示,讓國人有安全感是政府的責任,同時也是全民的期待。唯有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才能持續進步。面對災害,最重要的資源不只是物資,而是專業知識以及互助精神,期勉學員透過培訓學習到更多保護自己、家人及朋友的技能,一起努力打造更安全、更具韌性的臺灣。 隨後,副總統視察防災士學員急救操作以及智能消防演練情形。 包括內政部部長劉世芳、消防署署長蕭煥章、新北市政府副市長劉和然及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彭桂枝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3日
總統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賴清德總統今(23)日晚間於總統府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總統表示,投票結果是人民意志的展現,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總統說,關於能源議題,人民要的是安心及穩定供電,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此外,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括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調整施政順序,將重心放在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確保財政穩定。期盼國人團結一致,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我要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我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我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我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只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我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我要請核安會廣納社會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各位國人同胞,我上任已經一年三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我請辭。但此刻,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工作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所以,我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臺灣,推動福國利民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今天也是八二三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臺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 我會以八二三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