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8年09月28日
總統:擴大農機具補助及農民健康保險之適用範圍、推動農民職災保險、農業保險及農民退休制度,保障及照顧農民,共同為臺灣農業努力
總統出席「2019桃園農業博覽會開幕式」及接受媒體相關時事提問

蔡英文總統今(28)日上午出席「2019桃園農業博覽會開幕式」時表示,政府擴大農機具補助及農民健康保險之適用範圍,推動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農業保險及農民退休制度,保障農民;政府一定會是農民最好的後盾,共同為農業努力,讓臺灣的農業更蓬勃發展。

總統致詞時表示,她曾說過,桃園農博很精采,值得一來再來,從2017年試營運開始,她每年都來參加,用行動告訴大家,「桃園農博,真的很讚」!

總統指出,這些年來桃園在鄭文燦市長的帶領,及市民朋友共同努力下,運用城市特有的年輕活力,不斷創新,就像每一次的博覽會,都有不同的突破。

總統提到,今年的農博就創下了兩個第一的好成績,不論是從場館、建材,還是到施工工法,都是經過低碳建築聯盟的計算和審查。因此桃園農博,是全臺灣第一個拿到全園區低碳認證,及第一個低碳博覽會金質獎的園區。對工作人員的辛勞,總統也特別表達肯定及感謝之意。

總統說,剛剛在鄭市長的陪同下,她不僅在水牛造型的「農村故事館」裡,看見農村的精采故事,也在「創新農機」區,看見農業機械的研發製造成果,讓農事生產效率因此再升級。

總統指出,這些小型農機具,跟臺灣農產品一樣,受到世界喜愛,已經外銷到40多個國家,創下百億產值。證明臺灣的農業,絕對有能力走向國際。

總統進一步說明,這些好用的農機具,政府也要讓農友用得到,因此,農委會擴大農機具補助,不僅金額更多,品項也更多。另外,農民辛勞耕作,讓農產品走向全球,政府一定要好好照顧農民。這3年多來,政府規劃推出許多措施,包括擴大農民健康保險的適用範圍、推動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農業保險和農民退休制度來保障農民。

總統說,「天氣會變,但是她照顧農民的心不變」,政府一定會是農民朋友最好的後盾,一起為臺灣的農業努力,讓臺灣的農業更蓬勃發展。

最後,總統說,今天桃園農博正式起跑,她再次向全國民眾推薦,桃園農博真的很好玩,適合全家大小,不僅有學習也有娛樂,好吃、好玩、好拍照,值得大家一來再來,「一定要把握時間,不要錯過」。

包括桃園市長鄭文燦、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國策顧問田詒鴻、秦嘉鴻、立法委員陳賴素美、蔣絜安、鄭寶清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稍早,總統接受媒體聯訪。詢及諾魯總統安格明(Lionel Aingimea)過境臺灣,總統將設宴款待事,總統回應表示,諾魯總統確實是要來短暫停留,我們也特別把行程空下來,晚上有機會與他一起共進晚餐,也談一下臺諾雙邊關係與國際情勢。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8日
總統與養殖產業業者座談 強調政府不會犧牲任何一個行業 一定會持續做農漁業的後盾
賴清德總統今(18)日上午前往嘉義與養殖產業業者座談,針對政府因應美國關稅政策提出相關對策,聽取業者的意見,希望讓政策對農漁業更有保障。並且強調,政府不會為了談判,犧牲任何一個行業,農漁業是各行各業的起家厝,政府一定會持續做農漁業的後盾,相信只要團結打拚,臺灣一定會更強、更勇、更好。 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養殖產業業者們放下手邊工作參與今日座談。並指出,川普總統在臺灣時間4月3日凌晨宣布對全世界的對等關稅政策後,行政院即在4日下午召集各部會舉辦記者會,宣布「9大面向、20項措施,總經費880億元」的產業支持計畫,照顧受影響的產業,其中針對農漁業方面也有3大面向、6大措施、180億元的經費,用來照顧及支持大家。 總統說,他在4月5日及6日下午,分別接見ICT產業及中小型企業代表,聽取他們的意見,並在4月6日以錄影方式向國人說明政府將以五大策略因應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第一、籌組談判小組爭取降低關稅;第二、落實產業支持計畫;第三、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第四、「立足臺灣、布局全球」的同時,加強對美國的投資,讓臺灣產品有機會行銷全世界;第五、他會與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及相關部會,造訪臺灣各地,聽取各產業意見。他也請大家在稍後座談時,可以針對政府所提出的對美談判策略給予意見,讓農漁業更有保障。 總統強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政府不會為了談判,犧牲農漁業,每個行業都很重要,犧牲任何一個行業就會影響社會一部分的人。對政府來說,各行各業都很重要,農業、漁業是各行各業的起家厝,一定要優先照顧。 總統提到,最近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成功培育世界第一批土魠魚人工種魚,土魠魚是很有經濟價值的魚類,過去要到澎湖外海捕抓,現在可以自己養殖,未來順利的話,包括虱目魚、臺灣鯛、鱸魚、龍膽石斑,土魠魚等,對歐美國家都是很好的魚類產品。 最後,總統再次強調,政府做農漁業後盾的決心不會改變,會繼續支持農漁業,相信只要大家團結,一定可以度過難關。就像過去在COVID-19期間,在大家的努力及政府支持下,臺灣鯛占美國市場由6成成長至8成。期盼大家不因眼前的困難就喪志,要將困難、挑戰當作機會,讓我們更強、更勇、更好,「我們大家一起打拚」。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農業部次長黃昭欽及嘉義縣長翁章梁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23日
副總統出席箭筍趣活動 以實際行動支持花蓮農特產品
蕭美琴副總統今(23)日上午前往花蓮光復鄉出席「2025慢遊箭筍趣」活動,參觀在地農特產品攤位,以實際行動表達對活動推廣優質農產的支持。 副總統抵達活動會場後,逐ㄧ參觀現場農特產品攤位,包含稻米、雞蛋及箭筍等。副總統也親自購買箭筍表達對農民的支持與鼓勵,並與現場民眾親切互動,盼透過活動行銷宣傳,將花蓮優質農產推廣出去。 包括花蓮縣光復鄉鄉長林清水、光豐地區農會理事長王金財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07日
臺灣國際蘭展3月8日開展 總統邀請國人前來臺南體會蘭花之美 並盼臺灣蘭花在更多國家綻放美麗 傳達臺灣文化軟實力
賴清德總統今(7)日上午前往臺南出席「2025 亞太蘭花會議暨臺灣國際蘭展」時表示,蘭花是臺灣農產品外銷的旗艦產業,外銷市場遍及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等60多國。臺灣蘭花的育種、供貨、生技研發都位居世界領先地位,中央會和地方攜手努力,整合AI科技,推動智慧農業、精準育種,讓產業再升級,相信未來臺灣蘭花會在更多國家綻放美麗,讓世界看到臺灣的文化軟實力。 總統致詞時表示,每年的臺灣國際蘭展,是全球三大蘭展之一,與世界蘭展、東京蘭展齊名。不僅如此,睽違20年、三年一次的「亞太蘭花會議」,今年也在臺灣盛大舉辦。他要特別感謝大家共同努力,促成這樣的盛事。 總統說,明(8)日雙展將合併開展、爭奇鬥豔,千姿百態、各有千秋。他認為所有的蘭花愛好者、專家學者,以及所有觀賞者都是今年的最大贏家。他要代表臺灣人民誠摯歡迎來自世界各國的貴賓,來到臺南參與這場盛會,相信這些精采的展覽和會議,會讓所有參與者有豐富的收穫,體會臺灣蘭花的魅力。 總統提到,臺灣擁有蘭花王國的美名,因為我們以農立國,過去20年來,在產、官、學界共同努力之下,臺灣的花卉產業,由傳統栽培,逐步邁向科技化、品牌化和國際化。他也要特別感謝農業部、臺南市政府及各界在過程中的共同努力。 總統指出,蘭花是臺灣農產品外銷的旗艦產業,去年,臺灣蘭花整體產值達到64億元,出口就占61億元,外銷市場遍及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等60多國。現在,臺南的臺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已經是全球非常知名的蘭花產業聚落,在蘭花的育種、供貨、生技研發都位居世界領先地位。 總統進一步指出,今年展覽的主題是「下一個20年」,為了未來20年蘭花產業的發展,他要特別與所有鄉親好朋友及業界報告,第二期的蘭花園區會如期推動,讓蘭花園區更加擴大,蘭花產業更加發展。 總統說,相信臺灣的蘭花未來會在更多國家綻放美麗。自他擔任臺南市長時,就一直希望臺灣蘭花像荷蘭鬱金香一樣,可以養活更多臺灣人,能夠行銷全世界,帶來龐大經濟價值,更讓世界看到臺灣的文化軟實力,將蘭花所代表的堅韌、友誼與自信,傳播到世界每個角落。 總統提到,去年,臺灣國際蘭展吸引了30萬人次參觀,今年臺南市黃偉哲市長已經立下目標,希望繼續突破,成長到35萬人次。他要感謝黃市長和市府團隊、農業部及所有投入蘭展的夥伴,過去幾年,雖然蘭展曾經因為疫情停辦,但大家不斷努力蓄積能量,帶來更精采的展覽。 總統表示,今年「亞太蘭花會議」再次在臺灣舉辦,透過各國的專業交流,有助於未來的創新發展。中央會和地方繼續攜手努力,整合AI科技,推動智慧農業、精準育種,朝向能源高效率應用、花卉循環生產,讓臺灣的蘭花產業再升級。 最後,總統邀請所有國人一起來臺南參觀展覽,這是臺南及全國業者共同努力,要將蘭花的美麗獻給大家,歡迎前來參觀,並祝福所有貴賓滿載而歸、展覽順利圓滿,讓世界欣賞蘭花之美,也讓世界看見臺灣之美。 隨後,總統親頒「全國盃青農教育蘭花景觀佈置競賽第一名」、「全場總冠軍」、「最佳景觀佈置獎」予得獎者,並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動儀式及參觀展區,親身體驗蘭花之美。 包括總統府資政黃崑虎、國策顧問康銀壽、臺南市長黃偉哲、農業部次長胡忠一、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文榮、亞太蘭花會議理事主席高紀清、以及各國駐臺使節代表等均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7日
總統表揚十大神農及模範農民得獎人 強調臺灣農業是百工百業的起家厝 盼轉型成永續韌性的產業
賴清德總統今(7)日下午出席「第34屆全國十大神農及模範農民表揚典禮」,感謝並肯定得獎農民推動智慧農業、環境友善、食品安全等,對臺灣農業轉型做出重要貢獻。並指出,政府積極推動「幸福農業、快樂農民」相關政策,完成農民三保一金福利體系;未來要繼續努力,讓臺灣農業轉型成永續韌性的產業,提供農民、農村及農業最大幫助及生活保障,讓農產品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年全國十大神農及模範農民已邁入第34屆,今天很高興、也很榮幸能與所有得獎人及各位的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共同分享榮耀和喜悅,除了要表達最誠摯的祝賀,也要代表國人感謝所有得獎農民對臺灣農業的貢獻。 總統指出,照顧農民、發展農業、壯大臺灣,一直是他從政以來問政與施政的重點,過去如此,未來也不會改變。他的母親是農民,因此他對農民的辛勞與付出,感受特別深刻。尤其農業是臺灣百工百業的「起家厝」,更是維繫臺灣經濟安全的重要根本,無論臺灣半導體、AI等高科技產業如何在世界嶄露頭角,都需要有農民守護我們的「起家厝」,做為臺灣產業發展的重要根基,臺灣經濟才能起飛。 總統說,在座所有農業先進在臺灣經濟發展扮演關鍵角色,本屆獲獎人更是萬中選一的傑出農民。在這屆「全國十大神農」,看見許多推動智慧農業、環境友善、食品安全以及青年從農的成功典範,包括打造竹筍加工新價值的李星辰先生;帶領臺灣黑豬進軍全世界的李榮春先生;青農返鄉的茶香職人—邱俊魁先生;導入智慧科技,管理設施蔬菜的邱冠鈞先生;以分析數據,養出健康無毒雞的陳立言先生;用科技打造智慧漁場的陳泓碩先生;堅持友善土地,讓有機山苦瓜成為明日之星的曾吉生先生;首創太陽能板鋪頂鵝舍,智慧養鵝先驅的蔡英地先生;創新養殖百變小丑魚的薛雍霖先生;從總鋪師到甘藷產銷神農的蘇嘉益先生。 總統指出,今年還有12位模範農民,包括李美玲女士、林家寶先生、洪兆濡先生、范君諺先生、張勝哲先生、梁正賢先生、許德全先生、許豐立先生、黃哲偉先生、蔡旭志先生、鍾建展先生、簡莉穗女士。他要再次感謝所有得獎農民,在推動臺灣農業轉型道路上做出重要貢獻。 總統表示,近年來,面對極端氣候及數位轉型的挑戰,政府積極推動「幸福農業、快樂農民」相關政策。像是完成農民三保一金福利體系,包括精進「農民健康保險」、開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擴大「農業保險」以及建立「農民退休儲金」,讓農民也享有職業安全及生活保障,讓更多青年願意從農,為農村注入活水。 總統強調,未來我們要繼續努力,讓臺灣農業轉型成永續韌性的產業,提供農民、農村及農業最大幫助及生活保障,讓我們的農產品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將臺灣農業成功的模式,推廣到其他國家,讓臺灣農業不只在臺灣成功,更要走出去,行銷全世界。 最後,總統再次恭喜本屆得獎者,感謝所有獲獎農民家人的支持與辛苦付出,並親頒獎項予十大神農及模範農民得獎人。 包括農業部長陳駿季、立法委員謝衣鳯、蔡易餘及中央畜產會董事長蘇治芬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1月06日
總統出席獸醫師節慶祝大會 感謝獸醫師對於動物防疫、農業發展及食品安全衛生的付出與貢獻
賴清德總統今(6)日上午出席「第53屆獸醫師節慶祝大會」,感謝全國獸醫師們對於動物防疫、農業發展及食品安全衛生的付出與貢獻。並表示,臺灣現在不僅是口蹄疫及非洲豬瘟的非疫國,今年5月也有望成為傳統豬瘟的非疫國,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未來,政府除建立動物醫師助理的認證制度,協助獸醫師的執業,也將研擬獎金制度提高擔任公職獸醫意願,以持續完善動物醫療制度。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再度受邀出席獸醫師節慶祝大會,他要代表國人衷心感謝全國獸醫師好朋友們站在第一線,推動動物防疫、農業發展及食品安全衛生,並祝福大家佳節快樂、工作順利。 總統認為,獸醫師的角色非常重要,在未來的日子也將更加重要。尤其現在全國寵物狗有150萬隻、貓有100萬隻以上,合計250萬隻,已超過14歲以下小朋友人數,獸醫師們要照顧這麼多的寵物,工作相當繁重。因此他今日出席以行動表示,政府一定會全力支持獸醫師。 總統指出,臺灣現在不僅是口蹄疫及非洲豬瘟的非疫國,今年5月也有望成為傳統豬瘟的非疫國,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他認為,一個國家的偉大不在於土地大小、人口多少或武力是否強大,而是在於社會的文明程度;而社會的文明程度取決於對動物的保護。文明國家不僅照顧經濟動物,對於寵物、流浪動物、甚至是野生動物也相當關心。這些都是獸醫師的工作,對國人、社會及國家都非常重要,他要代表國人表達感謝。 總統提到,政府知道獸醫師的辛苦,目前全臺灣獸醫師執業的人數僅5,000多名,希望未來能透過建立動物醫師助理的培訓、能力檢定和認證制度,讓更多動物醫師助理協助獸醫師執業。 總統接著表示,目前公職獸醫師的人數也越來越少,各縣市缺額逾四成,他也請農業部研議公職獸醫師比照臨床醫師增設不開業獎金。讓公職獸醫師與開業獸醫師的收入差距減少,以提高大家擔任公職獸醫師的意願。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獸醫師的貢獻與付出,並祝福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事業成功。 隨後,總統親頒特殊貢獻獎予獲獎者,感謝資深獸醫師多年來為動物保護與防疫貢獻專業。包括農業部長陳駿季、立法委員蘇巧慧、獸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譚大倫、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薛敦元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6日
總統針對美國關稅政策提出五大因應策略 強調政府會與民間合作 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廣出路
針對近日美國政府以「對等關稅」為名對臺灣加徵32%關稅所造成的影響,賴清德總統今(6)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政府會採取五項因應策略,包括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產業提供產業支持計劃、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形塑「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開啟產業傾聴之旅。並強調,面對當前挑戰,政府會與民間攜手合作,也期盼朝野支持行政院的對策,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大家好。 美國政府近日以「對等」為名,宣布對世界各國加徵關稅,臺灣也名列其中,加徵32%,這勢必對我國造成重大影響。目前,各國已經紛紛回應,有些國家甚至採取報復性措施,預期全球經貿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臺灣是外貿導向的國家,面對未來的挑戰,舉步必然維艱,必須步步為營,才能轉危為安。 這段期間,感謝社會各界提供寶貴的意見,政府極為重視,將列為決策的參考。 然而,如果冷靜、仔細分析臺灣對美國的貿易,我們會發現,去年,臺灣對美國出口金額是1,114億美元,占全體出口總額的23.4%,其他75%以上的產品是銷往美國以外的世界各地。銷往美國的產品,其中具備競爭力的資通訊產品以及電子零組件,就占了65.4%,這表示臺灣的經濟,其實仍具有相當的韌性。只要應對策略適當,公私協力,將可以降低衝擊,請大家不要恐慌。 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臺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但我們要讓美國清楚知道,臺灣對於美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極掌握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加強臺美產業合作,提升臺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在維護臺灣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下,採取以下五項策略來應變。 策略一,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有五點作法: 1、臺灣已經組成談判小組,由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領軍,成員包括國安會、經貿談判辦公室、行政院相關部會,以及學界、業界。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2、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行政院已經完成盤點對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計劃,國防部也已經提出軍事採購清單,各項採購都會積極進行。 3、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目前臺灣累計對美國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約40萬個工作機會,未來,除了台積電加碼投資,其他產業,例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以加碼投資美國,深化臺美產業合作。臺灣政府協助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對等整合「美國投資臺灣隊」,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共創未來的經濟黃金時代。 4、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因此,我們將積極解決已經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談判更加順利。 5、解決美方長期所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傾銷商品違規運轉,也就是洗產地的問題。 策略二,提出產業支持計劃,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給予及時且必要的支持與協助,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已經於前日率領團隊公布九大面向,20項措施。未來會針對各個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並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策略三,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此時此刻,政府必須同時提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策略,這也是突破未來經濟挑戰的根本途徑。 政府將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既開拓多元市場,也可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讓臺灣產業生態系更完整,也推升臺灣產業升級轉型。我們也要善用半導體製造、IC設計,資通訊產業、以及智慧製造等產業優勢,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島,推動食衣住行以及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大健康等種種應用產業的發展,邁向智慧、永續、繁榮的新臺灣。 策略四,臺灣加1;亦即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是臺灣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立足臺灣,臺灣一定要站穩腳步,不因為這次風波而動搖。因此,政府會獎勵投資,鬆綁法令,並且持續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積極滾動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各項問題,來協助企業根留臺灣,加碼投資臺灣。另外,也要幫助臺商的海外生產基地做必要的調整,形塑臺灣加1,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調整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利用供應鏈的新布局,加強臺灣產業和美國產業合作,也進一步進入美國市場。 策略五,開啟產業傾聽之旅: 產業不分類別,不管大小,美國一旦開徵對等關稅,不論多少都會帶來衝擊,我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率領的團隊,將分頭傾聽業界的心聲,隨時解決問題,也讓政策更符合需求。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半個多世紀,臺灣經歷兩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以及疫情衝擊等,一次又一次的嚴酷考驗,我們不但能夠克服困難,而且化危機為轉機,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更上層樓,也更具韌性。面對當前的挑戰,政府會和民間攜手合作,行政院的對策也希望立法院不分朝野都能夠支持,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讓我們一起加油,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