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8年03月23日
出席台灣國是會議 副總統感謝海外同鄉一起關心臺灣
副總統出席「第九屆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

陳建仁副總統今(23)日上午出席「第九屆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感謝海外同鄉一同關心臺灣的民主改革、國家安全與當前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並說明政府維護臺灣主權獨立現狀的用心、對維護臺海和平的堅持,以及維護臺灣人過自由民主生活所做的各項努力。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參加由「世界台灣人大會」、「台灣國家聯盟」以及「台灣安保協會」共同舉辦的「第九屆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與大家一起關心、討論臺灣的民主改革、國家安全與當前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副總統說,總統目前正在友邦國家拚外交,雖然無法出席這場活動,但她特別感謝海內外同鄉對臺灣這塊土地的關心與付出,對在場前輩用心舉辦國是會議,對臺灣的國家安全和民主制度提出建言,表達十二萬分的欽佩。

副總統指出,今年「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以「世界新形勢—防中堵中」為主題,不僅和國際社會對中國不斷對外擴張感到憂心的趨勢相契合,而且也代表大家對臺灣國際處境的理解和關心。

副總統提到,總統就任三年來,面對最新國際局勢的轉變,以及中國不斷對臺灣的圍堵與壓迫,除了在國內推動各項改革,讓臺灣的體質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另一方面,在國際上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加強對印太國家的交流與合作,並依照政府既有的外交政策方針,努力強化對美國、日本及歐盟國家的合作關係。

副總統表示,無論是國內改革,或是國際外交上的打拚,目前都已經看到初步的成果。臺灣在總統的領導下,現在已經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希望大家持續支持總統穩健、踏實的改革路線與施政方向。

副總統提及,今年年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所謂「習五點」談話後,總統立刻召開國安會議發表談話,重申臺灣絕對不會接受「九二共識」、拒絕「一國兩制」的嚴正立場。總統也提出「四個必須」,要求中國政府:必須正視中華民國臺灣存在的事實;必須尊重兩千三百萬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必須以和平對等的方式來處理雙方之間的歧異;以及必須經過人民授權,由政府或政府所授權的公權力機構,坐下來談。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總統還強調,臺灣願意在「鞏固民主」及「強化國家安全」的基礎上,進行有秩序、健康的兩岸交流,並建立兩岸交流的三道防護網,也就是民生安全、資訊安全及制度化的民主監督機制。

副總統說,過去有不少人誤解總統「維持現狀」的主張,以為這是消極、不作為的做法,但相信經過這三年的觀察後,一定可以理解總統對於維護臺灣主權獨立現狀的用心,對維護臺海和平的堅持,以及維護臺灣人過自由民主生活所做的各項努力,希望大家能支持總統。

最後,副總統再次歡迎海外同鄉回到臺灣,積極參與台灣國是會議,他也從海外鄉親充滿自信的笑容中,看到臺灣未來的希望。

包括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新興、「世界台灣人大會」總召集人程韻如、「台灣國家聯盟」總召集人吳樹民、「台灣安保協會」理事長陳南天、歐洲議會議員Hans van Baalen、日本靜岡縣立大學教授小川和久(Kazuhisa Ogawa)及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執行長昆布勞(Coen Blaauw)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28日
接見羅省中華會館回國訪團 副總統盼僑領先進扮演臺美重要橋梁
蕭美琴副總統今(28)日上午接見2025年羅省中華會館回國訪問團,肯定訪團促進當地僑界團結、彰顯自由民主價值。並表示,期盼僑領先進扮演臺美重要橋梁,共同爭取對雙方經貿長期穩定發展的最大利益;讓民主繼續照亮臺灣,也持續在美國及全世界成為更堅固的力量。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今天能在總統府歡迎羅省中華會館的僑領先進,並代表總統感謝大家長期與中華民國站在一起。羅省中華會館創立至今已經136年,今年適逢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100週年,各位僑領先進籌組訪問團來到臺灣,特別有意義,他要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表達由衷感謝。 副總統提到,羅省中華會館秉持長期傳統、擁護自由民主的精神,在促進當地僑界團結、推動社會公益以及宣揚傳統文化等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功不可沒。尤其是100多年來爭取僑民的權利和福祉,促進當地華埠的發展與繁榮,同時鼓勵華裔二、三代、甚至是四、五代的青年文化傳承,獲得僑社以及美國主流社會的重視,是洛杉磯乃至於全美國各地最重要且具指標意義的僑社之一。每年更是在元旦、國慶等活動舉辦升旗典禮,對於凝聚僑心、彰顯自由民主的價值,意義重大。 副總統指出,中華民國位處於民主第一島鏈的戰略地位,在印太地區扮演關鍵角色,相信臺海的和平與穩定是全世界所有愛好自由和平人們共同的期盼與心聲,也需要我們共同努力。長久以來,臺美關係互利互惠,也是促成印太地區穩定、繁榮的重要夥伴關係。各位僑領長期旅居美國,扮演中華民國與美國主流社會之間的重要橋梁,如今中華民國面臨許多挑戰,不論是要繼續擁護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或臺美之間關稅等經貿議題的協商談判,都希望能在各僑領先進的支持下,一同爭取對雙方經貿長期穩定發展的最大利益。 副總統說,中華民國臺灣對內是以民主鞏固,對外更要以民主和世界交朋友。他在擔任副總統前,曾擔任駐美代表3年多,華府的中華會館也與大家一樣,長期支持中華民國。在會館的各項活動中,他都不斷強調,只要是站在自由、民主的一方,我們就是同一個陣營,尤其美國更是臺灣在民主陣營最重要的夥伴。希望大家基於對自由、民主的愛好,讓民主繼續照亮臺灣,也讓民主持續在美國及全世界成為更堅固的力量。 副總統表示,這次僑委會安排訪團來臺行程相當精彩,除了官方拜會,還有許多文化參訪活動,讓大家可以更進一步認識臺灣,瞭解臺灣多元文化的樣貌及風情,以及臺灣人民的好客及熱情,相信將為各僑領先進持續推動臺美友誼,奠下更深厚的基礎。最後,副總統再次歡迎訪團來臺訪問,也祝福大家有一趟豐富且具建設性的難忘旅程。 訪團一行由羅省中華會館主席聶澤英率領,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阮昭雄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21日
總統接見北美臺灣商會回國訪團 感謝為臺灣發聲 盼共同度過挑戰再創臺灣與臺商經濟高峰
賴清德總統今(21)日上午接見北美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第37屆北美臺商回國訪問暨投資考察團」,感謝該會上月拜會美國國會參眾議員,針對經貿、國防友臺政策積極遊說,獲得極大支持與響應。並提到,因應美國新關稅政策,政府已組成談判小組,積極捍衛臺灣產業權益;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產業則提供9大面向、20項措施支持方案。希望未來大家共同合作、度過挑戰,讓臺灣與臺商經濟成就再創高峰。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在總統府與臺商朋友見面。北美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每年都會組團回國,除了強化北美與臺灣經貿往來,更是深化民間互動重要橋梁,也在北美持續讓世界看見臺灣,他要代表臺灣社會表達十二萬分的感謝。 總統指出,美國與加拿大都是臺灣重要貿易夥伴,在當地行商的夥伴也不少,為了在異鄉聯絡情誼、確保經商權益,北美臺灣商會從1988年成立,至今已有37個年頭,是海外最具代表性的臺商組織之一。長期以來,北美臺灣商會協助臺商事業發展以及鞏固臺商權益,也積極配合政府政策方針,用民間力量協助推動外交工作。 總統提到,去年與今年,北美臺灣商會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颶風災害救援」以及「洛杉磯野火賑災」活動中積極募捐,都展現出「Taiwan can help」的人道關懷精神,令人欽佩。此外,大家在推動臺美關係深化也不遺餘力。上個月北美臺灣商會組團赴華府進行「叩門之旅」,與美國重要國會領袖,針對5項主要的經貿、國防等友臺政策積極遊說,獲得美國參眾議員極大支持與響應,他要再次感謝大家的付出。 總統說,當前美國政府關稅及貿易政策,對全球供應鏈帶來深遠影響,臺灣定會妥善面對,並加強臺美經貿合作;威權主義擴張更顯得臺美加共享的民主、自由與人權的珍貴,我們要共同珍惜。在這個變化更加快速的年代,臺灣更需要臺商朋友在北美繼續為臺灣發聲、為臺灣打拚。 總統強調,因應美國新關稅政策,政府已經組成談判小組,積極捍衛臺灣產業權益;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產業提供9大面向、20項措施支持方案,以減少受影響的企業。所有臺商朋友都是臺灣企業跨過太平洋向東開拓市場的功臣,臺灣會持續利用供應鏈新布局,加強產業和美國合作,也希望大家能提供建言、給予協助。 總統指出,從以前到現在,面對危機臺灣企業家從來都不畏懼,而是將危機當作轉機,追求更大成果,政府也將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畫,突破未來經濟挑戰。他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過去兩週也開啟產業傾聽之旅,聽取業界寶貴意見,讓政府政策能更符合產業需求。 總統最後再度感謝海外商會夥伴們長期對臺灣的支持與愛護,並表示,大家一直是守護臺灣的堅強力量,也是「Team Taiwan」成員。我們一起手牽手、心連心,共同合作打拚,相信定能度過挑戰,讓臺灣與臺商經濟成就再創高峰。 訪賓一行由北美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陳世修率領,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阮昭雄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8日
副總統接見海外世界臺灣人團體及臺灣國家聯盟成員 盼繼續共同守護臺灣
蕭美琴副總統今(18)日上午接見「海外世界臺灣人團體及臺灣國家聯盟成員代表」,肯定大家關心及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也期盼大家不論在世界哪個角落,都能繼續關心臺灣的政治發展,共同守護臺灣民主。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代表總統感謝訪賓長久以來關心臺灣的民主自由、也歡迎大家回來臺灣。並表示,多年來,臺灣經過許多起落,對內和對外都有些調整,尤其現在面對中國逐步升高的武力威脅,全世界也十分關心臺海的和平穩定。 副總統提到,不論是與美國的經貿談判、全球布局,或是臺灣產業的平衡發展,如何滿足年輕世代的期待,讓大家能安居樂業,都是總統非常關切的項目。 副總統指出,包括立法院的憲政危機等政治挑戰,需要全民一起關心,讓臺灣政治度過難關、運作更順利,確保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期盼大家不論在世界哪個角落,都能繼續關心臺灣的政治發展,共同守護臺灣民主,他要再次表達感謝之意。 訪賓一行由「世界臺灣人大會」召集人程韻如率領,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及僑委會副委員長阮昭雄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2月03日
總統出席大陸台商春節活動 承諾政府會持續推動「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及建構良好的投資環境
賴清德總統今(3)日上午出席「2025大陸台商春節活動」時指出,政府的責任是要讓企業家有更好的發揮空間,讓臺灣經濟持續進步;除持續推動「投資臺灣三大方案」,也會維持良好的投資環境。總統並重申,他身為總統肩負三項使命,第一是維持國家的生存發展;第二是保護全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第三是照顧2千3百萬人民的生活。政府除了調升基本工資,為軍公教人員加薪,也再度減稅,並擴大對社會的照顧。期盼未來大家一起努力,為國家繼續打拚。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榮幸在春節開工第一天受邀出席台商春節活動,和大家共聚一堂。他要肯定陸委會、海基會及經濟部各單位同仁的工作表現,也要感謝海內外所有企業家對臺灣經濟發展的貢獻。 總統提到,因為2,300萬人在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相較於國際社會,臺灣去年交出一張不錯的成績單,經濟成長率達到4.2%,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也超越美國或歐盟主要國家,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總統指出,政府的責任是要讓企業家有更好的發揮空間,讓臺灣經濟持續進步。因此,促進臺灣經濟發展的「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包括歡迎臺商回臺投資、中小企業加速投資、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等,都會持續推動,延長到2027年。此外,延長投資抵減的方案也送至立法院審議,可望持續推動投資抵減措施,更囊括新創、中小企業,希望大型國際企業、中小企業和新創企業在發展時,都能得到政府的幫助。 總統進一步指出,政府也會維持良好的投資環境,持續檢討水電、土地、人力、人才等要素;也會盡力維持三個經濟發展指標之穩定,第一個是利率,避免企業投資成本增加;第二是匯率,中央銀行與行政院會努力維持穩定的匯率。第三是通膨率,2024年臺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約2%,希望今年能控制在1.8%至1.9%,建構一個更好的環境,讓企業家發揮。 總統表示,身為總統他肩負三項使命,首先是維持國家的生存發展,有主權才有國家,有臺灣才有中華民國,他會延續蔡英文前總統所提出的四個堅持,包括永遠堅持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臺灣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臺灣的前途要由2,300萬人共同決定,這四個堅持約有八成臺灣民眾予以肯定。 總統說,第二個使命是保護全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深信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不過,對和平固然抱有理想,卻不能有幻想。目前國際社會無非都是透過實力求得和平,臺灣也不應例外。他秉持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個支柱是藉由增加國防預算,透過對外軍事採購和國防自主帶動國防產業,以提高國防力量。第二個支柱就是要發展經濟,不像過往一樣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應該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讓經濟好且有韌性。 總統接著說,第三個支柱,臺灣是一個民主國家,與民主陣營共享同樣的普世價值,應與民主陣營站在一起,肩並肩發揮威懾力量,靠實力達到和平,以備戰達到避戰。第四個支柱,只要對等尊嚴,不設前提,臺灣非常歡迎能與中國進行健康有序的交流,希望透過交流增進彼此了解、理解、諒解、和解,達到和平目標。他認為,兩岸應該以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共同敵人是天災地變,共同目標是兩岸人民福祉,因此在國際情勢變化多端的時刻,兩岸應對話交流,朝和平目標前進。 總統也說,他的第三個使命是要照顧2千3百萬人民的生活。蔡前總統任內多次調升基本工資,他就任總統的第1年也調升,現在基本工資最低是2萬8,590元。此外,軍公教人員也加薪,蔡前總統任內最後1年調升4%,今年政府則再調升3%。根據統計,有許多企業也將在今年幫員工加薪。臺灣總體經濟成長,不論是公營或私人單位的員工獲得加薪,社會才會欣欣向榮,內需才會好,才能有一個良善的循環。 總統提到,除了加薪,政府也再度減稅,單身的民眾,年所得44萬6千元以下可以免繳稅;雙薪夫妻年所得89萬2千元以下,以及雙薪育有2名6歲以下幼兒的四口之家,如果年所得146萬1千元以下,也都不必繳稅。 總統同時提到,政府也擴大對社會的照顧,包括「0-6歲國家一起養」減輕年輕夫妻家庭負擔、「長照3.0」加強對長輩及身心障礙者的照顧,以及高中職免學費、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等政策。此外,「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也已經上路,鼓勵臺灣15至30歲的年輕人到國際上圓夢。經由大家的努力,讓臺灣的經濟持續成長,讓政府得以照顧中小企業、弱勢家庭及年輕人。 最後,總統期盼能與大家一起努力,為國家繼續打拚,也祈求老天爺保佑臺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物阜民豐、百業興隆、人民安居樂業。最近臺南與嘉義地震不斷,祈願臺灣新的一年無災無難,臺灣安全、印太穩定、世界和平。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林見松、林凱民、經濟部長郭智輝、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及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潘俊榮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3年12月16日
副總統接受「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LRT)專訪
蕭美琴副總統日前接受「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Lithuanian National Radio and Television, LRT)專訪,針對兩岸關係、立陶宛與臺關係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   專訪問答內容如下: 問:首先我們從立陶宛與臺灣的關係開始。您認為,為什麼維持與立陶宛的夥伴關係對臺灣而言非常重要? 副總統:臺灣與立陶宛有許多共通點。我們都歷經複雜的歷史,也曾為自由民主奮鬥。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當前局勢下,我們看到中國、俄羅斯、北韓等威權政府更加深化合作。此刻最重要的是,臺灣和立陶宛這些過去曾被威權政權欺凌與脅迫,且身處民主前線的國家,應該團結起來,彼此合作,共同捍衛我們珍惜的自由,並保護民主。   問:對立陶宛人民而言,為什麼臺灣在立陶宛的投資很重要?立陶宛社會對此應瞭解什麼? 副總統:正如我所說,臺灣與立陶宛有許多共通點,例如臺灣是一個小國家,但致力發揮超越自身規模的影響力。我們希望在全球科技發展和促成人類進步的技術創新中扮演重要角色。臺灣經過數十年努力,建立了非常強大的科技產業,並供應推動人工智慧(AI)革命的先進半導體晶片。值此世界工業化的關鍵時刻,AI將扮演重要角色,臺灣希望能與全球理念相近的夥伴共同合作。而立陶宛擁有許多優勢,包括勤奮且具創造力的人民,以及在雷射產業、生物和金融科技方面的實力,這些對臺灣而言非常重要,也有許多值得臺灣學習的地方。藉由雙邊經濟合作,兩國可以強化經濟,進而減少對威權政府的依賴。我們終究必須在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下發展,由市場和全球貿易秩序決定經濟合作與競爭力的強度,我們也都反對將經濟和商業關係做為政治脅迫的工具。基於兩國複雜的歷史與人民的優點,臺灣與立陶宛間更進一步的經濟合作與相互投資,的確將會是一個良好的基礎。   問:我聽到您用「將會」(will)這個字,您如何看待臺立夥伴關係的未來與發展? 副總統:臺立兩國在過去幾年建立了非常堅實的關係,大家都知道,愛好自由的朋友應相互支持,愛好自由的朋友也會在最艱困的時期互相幫助,例如在疫情期間,立陶宛捐贈疫苗給臺灣人民,對此我們非常感激,我們在臺灣最高的建築物—臺北101大樓點燈打上立陶宛國旗,並進行無人機表演,感謝立陶宛的友誼。我們期盼進一步深化此夥伴關係,其中包括一項工業技術研究院與立陶宛的合作計畫,工研院是臺灣政府捐助的機構,也是臺灣許多產業與技術發展的基礎。儘管臺灣要歷經數十年的努力,但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臺灣與立陶宛的夥伴關係能進一步取得良好進展,也期盼基於雙方對全球繁榮的共同利益,維持雙邊夥伴關係,降低對威權經濟體的依賴,並尊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市場秩序。   問:臺灣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對雙方非常重要,對此中國如何回應? 副總統:臺灣的國際參與一向非常艱困,許多國家將取得國際組織的會員身分和建立邦交視為理所當然,而臺灣卻必須極力爭取,舉步維艱。我們遭受欺凌、孤立和壓迫,中國也利用脅迫手段對付和臺灣站在一起的夥伴。對臺灣來說,向來都不容易。我們非常感謝立陶宛人民勇敢堅守民主,瞭解支持熱愛自由的人民非常重要。臺灣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除了彰顯雙方共享的民主、和平及自由的價值,也有助於促進民間及產業的認識與進一步合作。例如,立陶宛基於安全考量,希望發展無人機產業,我們也希望在這方面運用民間的實力和技術,強化國防韌性。雙方在許多領域都有合作機會,我們很高興臺立互設代表處,此將成為促進公私部門和公民社會相互瞭解及合作的重要平臺。   問:臺灣的目標是在立陶宛設立大使館嗎? 副總統:在各國設立大使館向來是臺灣和辛苦打拚的外交人員的心願。遺憾的是,臺灣現在只有十多個邦交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斷施壓和威嚇,讓我們難以在國際上運作。面對這些不公義、不公平的困境,我們很感謝許多國家瞭解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遭錯誤解讀。荷蘭、英國、加拿大等國國會及歐洲議會也都通過決議,強調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的重要性,並稱聯大第2758號決議遭錯誤解讀,不公平地阻礙臺灣與其他國家建立正式關係。   問:在臺灣人民瞭解中國的計畫、周遭發生的一切,以及所有軍事行動後,當前臺灣社會的氛圍如何? 副總統:臺灣人民愛好和平,我們不希望與任何人發生衝突。然而,俄烏戰爭提醒我們,和平不能被視為理所當然。我們必須強化自我防衛,讓社會更具韌性,這也是為什麼向其他社會汲取經驗如此重要。過去數十年來,許多歐洲國家發展全社會防衛計畫,除了傳統軍事武力外,也包括具韌性的民間社會。我們的目標是透過強化本身的實力和韌性,以及自我防衛能力,來避免衝突發生。未來我們將持續努力,也會尋求國際夥伴的支持,讓臺灣更具韌性。基於臺灣複雜的歷史和過往的經驗,臺灣人民相信一定能克服挑戰,因為我們的社會極具韌性。 當前臺灣社會的氛圍是希望維護和捍衛我們的民主與自由,同時也需要國際夥伴和友人與我們站在一起。臺灣人民希望成為愛好和平世界的一員,也希望進一步強化國際交流,這對於建立臺灣社會信心至關重要。   問:有人說,當人們感到安全時,才能睡得安穩。因此,我相信臺灣人民信任你們的國軍。 副總統:儘管面對各種假訊息和政治干預,我們仍努力建立人民對軍隊的信心。有些威權國家試圖透過散布假訊息干預政治、分化社會,並破壞人民對政府、軍隊和總統的信心。這些都是假訊息攻勢的一部分,也是威權政權常用的手段,而這些手段不只發生在臺灣,更擴及全球。儘管如此,我們仍有許多工作要完成,以繼續建立全民對安全及自我防衛能力的信心,而深化國際夥伴關係也是建立信心的重要一環。   問:我們確實在深化彼此的文化關係,這相當重要。您認為分處地球兩端的兩種文化,彼此相互連結的關鍵為何? 副總統:我們的地理距離的確非常遙遠,亦有著全然不同的文化,但我認為文化交流可以真正促進雙方人民的理解,欣賞彼此的歷史之美和人民的多元性,例如立陶宛室內樂團在臺灣的演出,還有去(2023)年舉辦的籃球熱身賽等,立陶宛人身材高大且擅長打籃球。對我們而言,雖然在國際上面臨挑戰,但這類友誼賽有助促進民眾彼此認識並深化友誼。棒球對臺灣人非常重要,我們是棒球冠軍,而立陶宛則在籃球和其他運動方面實力堅強。運動可以凝聚社會,也是奧林匹克友誼精神的展現,大家基於友誼在平和環境下競爭。還有其他立陶宛文化,比如立陶宛國會議員Emanuelis [Zingeris]送給我的立陶宛藝術家手工製作的貓—他知道我自稱戰貓。我擔任駐美大使時,曾展示一件由立陶宛藝術家以華府「雙橡園」為靈感創作的「雙橡樹」作品。我們都有許多藝術家和創作者,藉由藝術即有機會相互瞭解,這是非常好的事。我也要強調,藝術是軟實力的一部分,來自於創新的真正自由和創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共同維護創意和創新的自由,並分享和平與美的精神特別重要。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6日
總統針對美國關稅政策提出五大因應策略 強調政府會與民間合作 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廣出路
針對近日美國政府以「對等關稅」為名對臺灣加徵32%關稅所造成的影響,賴清德總統今(6)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政府會採取五項因應策略,包括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產業提供產業支持計劃、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形塑「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開啟產業傾聴之旅。並強調,面對當前挑戰,政府會與民間攜手合作,也期盼朝野支持行政院的對策,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大家好。 美國政府近日以「對等」為名,宣布對世界各國加徵關稅,臺灣也名列其中,加徵32%,這勢必對我國造成重大影響。目前,各國已經紛紛回應,有些國家甚至採取報復性措施,預期全球經貿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臺灣是外貿導向的國家,面對未來的挑戰,舉步必然維艱,必須步步為營,才能轉危為安。 這段期間,感謝社會各界提供寶貴的意見,政府極為重視,將列為決策的參考。 然而,如果冷靜、仔細分析臺灣對美國的貿易,我們會發現,去年,臺灣對美國出口金額是1,114億美元,占全體出口總額的23.4%,其他75%以上的產品是銷往美國以外的世界各地。銷往美國的產品,其中具備競爭力的資通訊產品以及電子零組件,就占了65.4%,這表示臺灣的經濟,其實仍具有相當的韌性。只要應對策略適當,公私協力,將可以降低衝擊,請大家不要恐慌。 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臺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但我們要讓美國清楚知道,臺灣對於美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極掌握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加強臺美產業合作,提升臺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在維護臺灣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下,採取以下五項策略來應變。 策略一,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有五點作法: 1、臺灣已經組成談判小組,由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領軍,成員包括國安會、經貿談判辦公室、行政院相關部會,以及學界、業界。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2、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行政院已經完成盤點對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計劃,國防部也已經提出軍事採購清單,各項採購都會積極進行。 3、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目前臺灣累計對美國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約40萬個工作機會,未來,除了台積電加碼投資,其他產業,例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以加碼投資美國,深化臺美產業合作。臺灣政府協助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對等整合「美國投資臺灣隊」,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共創未來的經濟黃金時代。 4、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因此,我們將積極解決已經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談判更加順利。 5、解決美方長期所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傾銷商品違規運轉,也就是洗產地的問題。 策略二,提出產業支持計劃,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給予及時且必要的支持與協助,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已經於前日率領團隊公布九大面向,20項措施。未來會針對各個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並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策略三,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此時此刻,政府必須同時提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策略,這也是突破未來經濟挑戰的根本途徑。 政府將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既開拓多元市場,也可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讓臺灣產業生態系更完整,也推升臺灣產業升級轉型。我們也要善用半導體製造、IC設計,資通訊產業、以及智慧製造等產業優勢,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島,推動食衣住行以及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大健康等種種應用產業的發展,邁向智慧、永續、繁榮的新臺灣。 策略四,臺灣加1;亦即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是臺灣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立足臺灣,臺灣一定要站穩腳步,不因為這次風波而動搖。因此,政府會獎勵投資,鬆綁法令,並且持續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積極滾動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各項問題,來協助企業根留臺灣,加碼投資臺灣。另外,也要幫助臺商的海外生產基地做必要的調整,形塑臺灣加1,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調整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利用供應鏈的新布局,加強臺灣產業和美國產業合作,也進一步進入美國市場。 策略五,開啟產業傾聽之旅: 產業不分類別,不管大小,美國一旦開徵對等關稅,不論多少都會帶來衝擊,我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率領的團隊,將分頭傾聽業界的心聲,隨時解決問題,也讓政策更符合需求。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半個多世紀,臺灣經歷兩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以及疫情衝擊等,一次又一次的嚴酷考驗,我們不但能夠克服困難,而且化危機為轉機,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更上層樓,也更具韌性。面對當前的挑戰,政府會和民間攜手合作,行政院的對策也希望立法院不分朝野都能夠支持,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讓我們一起加油,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