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7年05月17日
出席國家人權館揭牌儀式 總統籲強化人權教育能量 積極推動轉型正義
總統出席「國家人權博物館揭牌儀式」

蔡英文總統今(17)日上午出席「國家人權博物館揭牌儀式」,期許人權館除了要充分運用升格後的資源,強化人權教育的能量,也要拓展國際交流,用人權來做外交。政府會把握真相、責任、和解以及確保不會再犯等原則,用最嚴肅和積極的態度來推動轉型正義。

總統致詞時表示,剛剛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前輩分享的故事讓她印象深刻且感受到當時的情境以及受難者的心情,她要代表國家謝謝他。

總統說,今天選擇在綠島為國家人權博物館揭牌,具有特別的意義。綠島曾經是不分族群的臺灣人受苦受難的監獄。這裡是白色恐怖的縮影,也是我們反省威權、彰顯人權的重要場所。

總統提及,白色恐怖不是離我們很遠的歷史。在綠島,白色恐怖有具體的場景,以及活生生的故事。在「新生訓導處」和「綠洲山莊」,可以看到威權政府如何剝奪人的自由。她說,綠島的「燕子洞」是蔡瑞月老師帶著大家編舞、跳舞的地方;綠島的「三峰岩」則是許多受難者前輩外出勞動都會看到的景觀。已經逝世的歐陽文前輩,當年就曾經在三峰岩前面,留下珍貴的影像。

總統強調,設立國家人權博物館就是要透過這些場景的保存,讓更多人了解前輩們的血淚;讓更多人了解,前輩們在最痛苦的時候,仍然帶著希望,勇敢地活下去。她指出,推動國家人權博物館,最重要的是要讓世世代代的臺灣人,都可以從不自由的歷史當中,認知到自由的可貴;從過去侵害人權的歷史當中,堅持人權的信念。

總統表示,歷經兩任政府的籌備,今天國家人權博物館終於正式成立。人權館將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級人權基地,今天掛牌之後,就是新工作的開始。

總統也表達對人權館的兩個期許。首先,她期許人權館充分運用升格後的資源,強化人權教育的能量。人權館除了要面向社會大眾,也要協助不同政府機關,在政府內部推動人權教育。總統提到,今年四月已經有一些在職的法官到綠島園區受訓。她希望未來這種做法要擴大實施,相信讓公務人員對於人權有更堅定的認識,才能確保現在,以及未來的政府,不會犯下同樣的錯誤。這也是轉型正義的一環。

總統接著表示,第二個期許是人權館要拓展國際交流,用人權來做外交。許多國家都致力於保存不義遺址,像是在歐洲就有很多過去的納粹集中營成為人權教育的場所。臺灣的人權館就是亞洲第一個以不義遺址作為主軸的人權博物館。我們可以藉由人權館這個基地與世界分享臺灣民主和人權發展的經驗,並彰顯我們是一個勇於反省歷史的國家。

總統指出,在場的蔡焜霖前輩當年也被囚禁在綠島,她知道蔡前輩最耿耿於懷的事情,是有一次難友被關進炎熱的碉堡裡,蔡前輩卻錯過了替他送上一杯水的機會。總統請蔡焜霖前輩寬心,不要為了這件事情懊悔,該檢討的是國家的錯誤。當年的許多難友及擁抱理想主義的年輕人,到底為什麼受難?加害體系如何運作?誰該負責?政府一定徹底釐清。

針對政府未來的做為,總統表示,今天是人權館揭牌,接下來「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也要正式運作。受難前輩久等了,臺灣民主化超過三十年,現在政府會把握有轉型正義的機會。她強調,受難前輩的苦難和犧牲,是整個國家、社會必須共同承擔、面對的歷史。政府會把握真相、責任、和解以及確保不會再犯等原則,用最嚴肅和積極的態度來推動轉型正義。

最後,總統感謝在場前輩,在人權館籌備階段提供很多建議,而且還來當義工,帶領許多的年輕人重新認識我們的過去。人權館的成立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所有的人博館同仁,也都辛苦了,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一起努力」。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進行揭牌儀式,見證受難者前輩將象徵和平的彩飄傳承給小朋友,並手持象徵和平、傳承、堅毅的長春花瓣,共同祝福臺灣。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文化部部長鄭麗君、立法委員劉櫂豪、臺東縣縣長黃健庭及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7日
總統出席鄭南榕追思紀念會 盼傳承精神 促進臺灣民主再深化
今(7)天是「言論自由日」,賴清德總統上午出席「鄭南榕殉道36周年追思紀念會」,感念鄭南榕先生為臺灣民主奮鬥的勇氣與犧牲。並表示,身為總統,他的使命就是要延續國家的生存發展、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不被侵犯併吞。他會團結社會各界,發揮民主力量,推動臺灣繼續向前走。期盼每一位臺灣人不分黨派、無論政治立場,共同促進臺灣民主再深化,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彼此的民主、自由、繁榮而努力。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鄭南榕先生殉道36周年,13年前,我擔任臺南市長的時候,率先宣布訂定每年4月7日為「臺南市言論自由日」,9年前蔡英文總統上任後,這天更是宣布為國定「言論自由日」。 十幾年來,我以市長、行政院長、副總統等不同身分,跟大家一起追思Nylon,但心情都是一樣的,充滿敬佩、感謝和不捨。 今年,我第一次以總統身分來參加,我要代表政府和人民,向Nylon以及所有為臺灣民主奮鬥打拚的前輩,獻上最深的感謝和敬意。我也向大家承諾,我會團結臺灣社會各界,發揮民主的力量,推動臺灣繼續向前走。 Nylon反對獨裁、追求民主;他也主張平反二二八、追求轉型正義,他更追求臺灣應該要做自己的主人,讓臺灣與臺灣人成為自由的好國好民。 經過臺灣人民共同的努力,現在的臺灣已經是亞洲的民主燈塔,我們在「自由之家」的「全球自由度報告」中排名第二;根據「經濟學人資訊社」公布的民主指數,臺灣是亞洲第一,被列為「完全民主」的國家,這是我們共同打拚的結果。 各位,我們對民主、自由、人權價值的堅持,已經成為世界的典範。但我們也很清楚,現在臺灣的民主自由也面對來自極權勢力的挑戰。現在,中國所發動的媒體戰、心理戰、法律戰以及強度日益增加的灰色地帶侵擾步步進逼,不斷侵蝕臺灣的民主,更影響整個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像是去年,因共諜案起訴的人數就有 64人,是2021年的4倍。這些人接受共產黨資助、配合中國行動,目的就是危害臺灣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例如,有退役軍人跟共產黨合作,成立「台灣軍政府」等組織,策畫顛覆政府的計畫,要做中共的內應;或是蒐集國軍將官的名冊、勘查軍事要地、刺探政府的機敏資料,協助中共了解我們的軍情;或是接受中共的指示來散播言論、影響臺灣的輿論走向、介入我們的民主。連執政黨的黨工都是收買對象,在野黨也是一樣,各行各業都是中國收買的對象。 中國除了對臺灣持續滲透,也發動對我們網路的威脅,並且鎖定政府部門、關鍵基礎設施。去年,政府網際服務網(GSN),每日平均侵擾數達到240萬次,是前年的2倍。光是今年第一季,臺灣共有134個政府機關和民間機構遭到網路攻擊。 不僅於此,過去幾個禮拜,中國更接連發動了多次的軍事演習,動用大量的海空兵力,威脅臺灣人要放棄對國家的熱愛,放棄自由和民主,這些公然挑戰國際秩序和破壞現狀的行徑,也引起了國際社會接連的譴責。 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政府一定會積極因應。當有人配合中國鼓吹侵略戰爭、顛覆政府或以極端手段破壞我們的民主制度,企圖以臺灣的自由與多元來製造混亂、危害國家安全,政府絕對採取行動。 任何鼓吹剝奪臺灣人民自由,主張讓中華民國臺灣消失的倡議,都不是臺灣社會能夠接受的言論自由。而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更不是利用自由,來消滅自由。 我一再強調,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前提,就是我們國家要有主權。因為民主就是人民作主,有主權才有民主,有民主才有自由,有自由才有人權,如果沒有國家主權,人民就無法作主,自由就無法存在。 身為總統,我的使命就是要延續國家的生存發展、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不被侵犯併吞。因此,我在上個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臺灣面對中國的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包括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希望以更積極的作為來守護國家主權。 有人說,這會傷害人權,也有人說,這是要恢復戒嚴。事實上,就像所有平時就有軍法系統運作的民主國家,此次修正適用會更謹慎,對廣大的一般民眾以及軍中人權絕不會有任何影響,而我也一直銘記Nylon的精神,他反對威權統治,我更不可能讓臺灣走回當年的威權統治,大家千萬勿受謠言影響。這些相應的防範措施,是因為中國的滲透日益擴大,我們臺灣人一定要團結合作,共同提高警覺。 我必須強調,自由是脆弱的,建立需要多個世代的犧牲奉獻,而要破壞只要一個世代的錯誤就可能造成,如果我們希望讓下一代繼續享有自由的果實,就需要每個人以積極的行動,一起築起堅強的防線,擒賊先擒王,來守護國家主權、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 我們訂定「言論自由日」,是為了促進臺灣民主再深化,我希望每一位臺灣人不分黨派、無論政治立場,都能夠將Nylon和所有民主前輩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因為我們每天在崗位上打拚,都是在為了我們的國家、為彼此的民主、自由、繁榮而努力。 我相信 ,Nylon的犧牲會像鄭竹梅女士所期待的,Nylon的精神會永遠在我們的心中流傳下去,感謝大家。 隨後,總統親自向鄭南榕遺照獻花致意。包括文化部長李遠、次長李靜慧、王時思、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立法委員范雲、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鄭竹梅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2月28日
總統出席二二八事件紀念儀式 承諾將落實轉型正義 追求社會和解 團結臺灣
賴清德總統今(28)日上午出席「二二八事件78周年中樞紀念儀式」,代表國家再度道歉。並表示,政府將加速政治檔案開放、追查真相,進一步落實轉型正義,追求社會和解,避免類似二二八不幸事件歷史重演。 總統強調,人民作主的國家才能避免國家機器再度傷人,他會團結臺灣,不分族群,不論先來後到,只要認同臺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並期許大家一起努力,捍衛國家的主權不變、守護民主自由憲政體制不變、確保人民安居樂業、不容侵略併吞、不容二二八歷史重演的決心不變。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我第一次以總統身分出席二二八事件中樞紀念儀式,首先,我要代表國家再度道歉!並向當年所有勇敢面對威權的受難者表示敬意;向不幸喪失寶貴生命的受難者表示哀悼;向逃過死劫,如今仍然健在的受難者表示關懷;也向所有家屬表示慰問之意,我的心一直都跟你們在一起。 二二八事件已經78年了,當年死裡逃生的受難者,也在無情的歲月中漸漸凋零,最近,使人欽佩,劫後餘生都為轉型正義打拚的彰化縣二二八關懷協會創會長林才壽前輩也離開人世,受難者每一次的離開,都讓我們很不捨。 我在這裡希望每一位離開我們的受難者,都能捨去世間一切勞苦,安享天堂自由自在。 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不是族群衝突,現在追思紀念也不是在製造族群衝突。把整個二二八事件推給族群衝突是毫無反省、毫無歉意,完全不負責任,非常不應該的行為。 二二八發生的原因是當年臺灣社會已經開始享受現代化的文明,夜晚、白日門都不用關;當時的主要交通工具─腳踏車也不必鎖;雞、鴨就一籠一籠飼養在門口,不必煩惱會被偷抓,這是當時的臺灣社會。 但是來自大陸的軍隊,經過北伐、抗日、剿匪,連年戰爭,他們的生活水準當然和臺灣社會無法比較,他們偷、搶、破壞,生活文明的落差引起社會天怒人怨,一片反彈,加上陳儀部隊軍紀敗壞,以及獨裁者蔣介石在大陸戰局節節敗退情形下,為了確保能來臺灣統治,所以犯下滔天罪行,無計其數無辜的人被捉、被關、被打、被殺,造成家破人亡,很多家屬也因此避走海外,臺灣社會損失一個世代的菁英!對臺灣的衝擊無法統計。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社會禁忌,數十年期間,臺灣人有耳沒嘴,不敢談論,因為在高壓政治下沒有人敢言論,表示自己的意見,一直到臺灣人民共同打拚,國家民主化之後,政府才開始道歉、賠償、恢復名譽、立碑、放假紀念,成立基金會,每年舉辦紀念儀式。 我們要肯定在二二八轉型正義當中每一位參與付出的人,轉型正義目前已經有相當進展。但是像薛化元董事長說的,目前臺灣社會還有聲音,為何只有受害者,並沒加害者;受害真相為何仍然不明。這樣除了無法完全告慰受難者以及家屬,社會也無法得到真正和解。 所以未來,我本人、卓院長、行政院相關部會應該要協助二二八基金會,這幾年來社會各界在轉型正義,特別是在加害者資料這部分,應該要一一完整讓社會知道,在這基礎上,我們來共同打拚,追求社會和解,能夠團結合作。 但是,我們也知道,追查歷史的真相並不容易,像是1980年2月28日發生的林宅血案,至今仍然未破案。不過,近年來,針對林宅血案公布的調查或研究報告,無法排除國家涉入此案,也確實證明情治機關妨礙偵辦,甚至破壞關鍵證據。所以林宅血案政府責任無可推辭,今天我代表政府,向林家道歉! 未來針對二二八事件,我將率領政府繼續打拚: 第一,   加速政治檔案開放,追查真相: 去年,我已經要求國安局針對戒嚴時期,局內約100萬件的檔案資料,以人工方式再次逐一清查其中的政治檔案,預計今年5月以前完成,並在6月之前報請國發會檔案管理局審定,公開、查明真相。 第二,   政府會進一步落實轉型正義: 對於威權統治時期侵害人權事件的發生地,文化部啟動審議程序,保存更多「具有轉型正義意義的場所」,包括林宅血案的發生所在地—義光教會,是在獨裁威權時期,侵害人權的歷史現場。 我要請文化部,啟動審議程序,將義光教會列為「具有轉型正義意義場所」,予以保存、維護。我希望,世世代代臺灣人都能走進歷史的現場,反省、思考威權統治對人權、自由的破壞,共同深化臺灣的民主發展。 第三,避免類似二二八不幸事件歷史重演: 每一年二二八的紀念儀式,不僅僅是追思懷念受難者,慰問家屬,撫平傷痛,同時也是希望以歷史為借鏡,確保歷史不再重演。 我們已經知道,有主權才有國家;有國家才有民主;有民主人民才能作主;人民作主的國家才能避免國家機器再度傷人。 我們也都知道,中國並沒有放棄武力併吞臺灣,臺灣的主權、臺灣的民主、臺灣人民作主,最大的威脅是來自中國。近年來,中國並未放棄武力併吞臺灣,加強文攻武嚇,利用臺灣民主自由、多元開放的環境,吸引國人,黑道幫派、電視名嘴、政黨,甚至現役退役軍警,進行統戰滲透分化,企圖顛覆臺灣。根據國安局的報告,去年,因共諜案起訴人數共64人,是2021年的四倍。 由此可見,臺灣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身為總統,我的使命就是團結臺灣,不分族群,不論先來後到,只要認同臺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我會團結臺灣,希望大家永遠捍衛國家的主權不變、守護民主自由憲政體制不變、確保人民安居樂業、不容侵略併吞、不容二二八歷史重演的決心不變,我們大家一起努力。 包括總統府資政吳樹民、行政院長卓榮泰、內政部長劉世芳、文化部長李遠、國史館館長陳儀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薛化元、立法委員吳沛憶、張雅琳、郭昱晴,以及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家屬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3年12月10日
總統親頒亞洲民主人權獎 強調持續強化臺灣民主防衛能力 與各國共同鞏固全球民主韌性
賴清德總統今(10)日上午出席「第19屆亞洲民主人權獎頒獎典禮」,親頒獎項肯定本屆得主孟加拉「奧迪卡人權基金會」(Odhikar)致力於提高孟加拉公民的人權以及政治權利,在追求民主人權的道路上勇敢前進。總統強調,捍衛民主需要集結每一分力量,未來政府會持續努力,強化臺灣的民主防衛能力,也會與各國深化夥伴關係,共同鞏固全球民主韌性。   總統致詞內容為: 首先,我要代表全體臺灣人民,誠摯恭喜孟加拉「奧迪卡人權基金會」(Odhikar)獲得第19屆亞洲民主人權獎。 臺灣民主基金會秉持臺灣人權立國的立場,從2006年開始設置的亞洲民主人權獎,在歷任董事長和執行長的帶領下,現在已經成為亞洲至高榮譽的獎項,未來也將在韓國瑜董事長的帶領下,持續深化臺灣和世界的連結,透過這個獎項,肯定在亞洲區域促進民主、捍衛人權的個人或團體,傳遞臺灣堅持的價值。 歷屆的得獎主就如同「奧迪卡人權基金會」(Odhikar),是為民主人權奮鬥的勇敢戰士。「奧迪卡人權基金會」(Odhikar)從1994年創立以來,致力於提高孟加拉公民的人權以及政治權利,不僅僅發揮監督與問責功能,每年也發布人權報告,揭露受到忽視的人權迫害事件,讓躲藏在黑暗的惡行,在陽光底下接受審視。 過去,「奧迪卡人權基金會」(Odhikar)的處境十分艱難,團隊成員從事人權工作,必須長期面對騷擾、監禁以及監視等問題。儘管如此,我們看到各位保持堅韌不拔的鬥志,在追求民主人權的道路上勇敢前進,非常令人敬佩。 臺灣也和孟加拉一樣,走過威權帶來的壓制脅迫,因為有許許多多民主鬥士以及人權捍衛者的付出,臺灣人民才得以享有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透過選票,選擇自己國家的未來。 現在的臺灣已經是蓬勃發展的民主社會,也是捍衛民主的最前線。近幾年來,假訊息和認知作戰是每個民主國家的共同挑戰。臺灣也透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不斷擴大跟各國夥伴的合作,一起交流防制假訊息的經驗和策略。 像是今年9月,GCTF海外工作坊首次在立陶宛舉辦,探討如何應對選舉期間,境外資訊的操作與介入。 未來,政府會持續努力,強化臺灣的民主防衛能力,也會跟各國深化夥伴關係,共同鞏固全球民主韌性。 我也要強調,捍衛民主需要集結每一分力量。在「世界人權日」的這一天,很榮幸能夠當面恭喜「奧迪卡人權基金會」(Odhikar),也謝謝各位跟臺灣社會分享理念和經驗,一起凝聚更大的進步力量。 我期盼,世界上有更多像「奧迪卡人權基金會」(Odhikar)這樣的公民團體,讓自由與人權的堡壘可以更加穩固,也相信各位勇敢的信念,未來會與臺灣同行。讓我們一起努力。   包括總統府資政高英茂、立法院長暨臺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及多國駐臺使節代表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3年12月07日
世界人權日 總統:讓臺灣轉型正義的道路持續下去 堅定守護臺灣民主、自由、法治與人權 攜手打造公義永續、民主和平的臺灣
賴清德總統今(7)日上午出席「2024年世界人權日典禮」,向為臺灣民主、自由、人權勇敢付出的受難者表示敬意與感謝。並指出,在民主道路上,轉型正義是至關重要的政策。我們應該要勇敢面對過去黑暗的歷史,同時記取教訓,避免錯誤的歷史重演。政府會採取積極行動,勇於與社會溝通,並堅定守護臺灣民主、自由、法治與人權的生活方式,期待與大家共同打造公義永續的臺灣、民主和平的臺灣。 總統致詞時表示,昨天他剛結束出訪友邦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及帛琉。臺灣與這三個友邦國家都擁有南島語族文化,彼此就像是一家人,令人欽佩的是面對極權主義的威脅,這三個友邦都未曾改變堅持民主、自由、人權的立場。今天前來參加世界人權日也讓他特別有感,此次出訪是開創價值外交的新時代,不論是民主、自由或是人權,都是臺灣與世界交朋友的共同理念價值,更是世世代代要珍惜守護的生活方式。 總統認為,民主自由得來不易,更容易失去,所以我們一定要團結合作、加倍呵護,共同守護民主、自由、人權。他要向為臺灣民主、自由、人權勇敢付出的受難者表示敬意與感謝。因為受難者前輩面對強權政治的壓迫,顯現堅強的意志,見證勇敢堅韌的臺灣人,是壓不扁的玫瑰,這就是臺灣人的精神。 總統說,記得6年前他也來到這裡,以行政院院長身分出席國家人權博物館掛牌,以及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的揭牌典禮;現在身為總統,他要強調,臺灣人權立國,永遠不會改變;也永遠堅持民主自由憲政體制,確保人權繼續深化;民主臺灣要繼續向前行,絕對不會走回頭路。他同時也強調,在民主道路上,轉型正義是至關重要的政策。我們應該要勇敢面對過去黑暗的歷史,從中發掘真相與錯誤,還給受難者及家屬公道,同時記取教訓,避免錯誤的歷史重演。 總統提到,今年解嚴紀念日,他特別前往國家檔案局了解政治檔案開放應用情形,也期勉每一位同仁抱著促進轉型正義的心情,態度上要化被動為主動,徵集各項檔案,協助國家主人了解戒嚴時期歷史。 總統表示,政府必須採取積極行動,勇於與社會溝通,也期望社會各界持續給予支持,讓臺灣轉型正義的道路可以持續下去,確保民主自由人權達到理想目標。就在上個月,行政院卓榮泰院長舉行上任後首次「行政院推動轉型正義會報」,將繼續橫向協調相關單位,加速處理各項問題和挑戰。 總統指出,因為臺灣歷經38年的戒嚴統治,社會、經濟、法制、人權都受到極大傷害,影響到當今社會,直到真正邁向民主,歷史真相才慢慢揭開,我們也一定要繼續發掘真相。面對過去不義的歷史,政府要以謙卑的態度面對,也要努力讓民眾瞭解威權統治的本質,讓臺灣人團結,避免臺灣再受到極權主義的侵略與迫害。只有知道真相、瞭解彼此,才能展開有意義的對話;臺灣社會不分族群、地域,彼此展開對話,才能重建社會信任;臺灣一定要團結繼續向前行,才能邁向光明未來。 總統認為,歷史的錯誤,我們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而對抗歷史遺忘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發掘真相、不斷記錄形成故事,以及臺灣這塊土地的歌曲。我們要不斷向外傳播、代代流傳,才能發揮文化潛移默化效果;以全民為轉型正義教育對象,才能達成轉型正義工程長遠的目標;團結全國人民共同面對各項挑戰,讓臺灣繼續發展下去,這也是轉型正義最主要的目標。 總統表示,在座受難者和家屬們,每一位都是歷史的見證者,提醒我們歷史的錯誤,絕對不能再犯。除了要再次以最誠摯與緬懷的心,向所有為臺灣人權理念,付出生命與青春歲月的前輩致上最深敬意;也會繼續努力,堅定守護臺灣主權、民主、自由、法治與人權的生活方式,期待與大家手牽手、心連心,打造公義永續的臺灣、民主和平的臺灣。 包括文化部長李遠、次長王時思、監察委員田秋堇、受難者代表陳中統、周弘奇、王文宏、陳顯宗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3年09月12日
《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60周年 總統感念民主前輩貢獻 將繼續打拚讓下一代子孫享受自由滋味及民主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12)日上午出席「世代流轉、民主承啟」《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60周年研討會,感謝所有民主前輩對臺灣的貢獻,展現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和人權的決心。並指出,未來我們要繼續為臺灣民主自由打拚,建立繁榮的社會,讓下一代子孫都能繼續享受自由的滋味及民主的成果。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他懷抱感恩的心情,參加《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60周年研討會。看到許多民主運動前輩、專家學者及青年有志來到現場,內心非常高興。代表臺灣不同世代都有同樣的心情,就是要探討過去的因果,同時也要追求未來公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 總統指出,60年前,在專制獨裁的黑暗年代,彭明敏教授、謝聰敏先生、魏廷朝先生不畏生命危險,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行動,深深影響臺灣後來的民主發展,也讓我們感受到那個年代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決心。 總統說,60年來,經由民主運動前輩一棒接一棒,及臺灣人民的共同努力,除了廢除黨禁、報禁及刑法第100條,爭取百分之百言論自由,也推動總統直選、國會改選,促進民主自由發展。現在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民主、自由、人權已深深烙印在每一個人心中。國際社會也讚許臺灣是亞洲民主的燈塔,這一切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他要代表國家,向彭明敏教授、謝聰敏先生及魏廷朝先生為國為民的勇敢表達欽佩,並感謝他們對臺灣偉大的貢獻。 總統提到,《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前言一開始就寫道,一個堅強的運動,正在臺灣急速開始,這是一千兩百萬人不願意接受共產制度統治,也不甘心被蔣介石毀滅的自救運動,所以大家應該要共同奮鬥,為臺灣的民主自由,合理繁榮的社會共同打拚,這是每一個人的權利,同時也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總統說,他重讀《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的心得是,第一,這項運動還在繼續,並沒有停止,雖然很多理想已經實現,但還有很多主張並未過時,甚至更加突顯現代的意義,同時也有目標尚未實現,所以我們要繼續共同推動這項運動。第二,60年前彭明敏教授、謝聰敏先生及魏廷朝先生揭穿20世紀反攻大陸的騙局,現在我們也要有這個勇氣,揭穿共產主義要併吞臺灣的騙局。第三,我們要繼續為臺灣民主自由打拚,建立合理繁榮的社會,讓下一代子孫都能繼續享受自由的滋味及民主的成果,才不枉費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最後,總統感謝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謝聰敏教育基金會及魏廷朝人權文教協會共同舉辦這項研討會,60年非常難得,他也特別前來與大家共同追思、懷念及感謝三位前輩,「我們大家繼續打拚、天佑臺灣」。 包括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義和、謝聰敏教育基金會董事陳俊宏、魏廷朝人權文教協會理事魏新奇、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董事長楊黃美幸及國史館館長陳儀深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01日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 總統強調將持續爭取對臺更合理稅率 並透過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於總統府針對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發表談話,向國人說明與美談判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尚未進行,所以20%為暫時性關稅,後續仍會持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再進行談判。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 總統致詞時表示,稍早美國政府通知我國談判代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臺灣暫時性關稅為20%。自4月2日美國對世界各國進行新的關稅政策後,臺灣積極和美國政府進行四次實體談判及多次視訊談判,過程雙方均展現誠意,秉持解決臺美貿易逆差、創造臺美互補互利的方向進行談判。 總統指出,談判截至目前為止,雖然已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但20%稅率從一開始就不是臺灣談判的目標,希望在後續談判爭取對臺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臺灣進行談判。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稅率,這也是暫時性關稅的由來。 總統感謝行政院鄭副院長及楊珍妮政務委員率領的談判團隊,這幾個月來非常辛苦,不管是在臺灣或美國都隨時待命;他以及蕭副總統、國安會吳釗燮秘書長、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總統府潘孟安秘書長等相關首長,也都在臺灣隨時支援美國談判代表的談判工作。 總統表示,不管稅率最後如何,對臺灣產業勢必會帶來衝擊,非常感謝行政院卓院長在4月4日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並且進行20多場產業座談,特別預算亦由880億元提高至930億元,此項特別條例已送立法院審議完畢,希望行政院盡速將預算需求送至立法院審議,讓特別預算盡速執行,協助中小企業因應此次新的美國關稅政策。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楊珍妮等亦出席是項記者會。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