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7年05月14日
總統接受Hit FM聯播網「蔻蔻早餐」節目專訪

蔡英文總統今(14)日上午接受Hit FM聯播網「蔻蔻早餐」節目主持人周玉蔻專訪,針對就職兩週年、經濟發展及年金改革、兩岸關係及國際局勢等議題回應提問。

針對陳菊擔任總統府秘書長事,總統表示,邀請菊姐擔任總統府秘書長確實是她的想法。她說,這件事發想有一陣子,總統府秘書長與國安會秘書長內閣改組後要到第一線,她認為這階段需要菊姐來擔任總統府秘書長,也曾詢問行政院長賴清德的意見,賴院長認為很棒,加強了她的信心。

總統說,她曾和菊姐提到,改革到了關鍵時刻,改革進程還要持續下去,需要一個有政治能量、社會可以信賴的人和社會溝通,對此,菊姐也覺得很重要,但沒有馬上答應。

總統進一步說明,菊姐是選舉出身,身負選民付託,必須取得高雄市民的諒解,也須等到她對高雄市民承諾的事情都在處理,且已到了具體呈現的階段,因此,菊姐考慮了一陣子,這期間也與她多次交換意見。基本上菊姐北上不是問題,唯一變數是時間,等她把高雄事情都處理得差不多,就北上了。

總統認為,菊姐來自高雄市,長期擔任地方首長,很親民,這種親切可以強化總統府這樣嚴肅機構的親切感,「這是我們要創造的感覺」,總統府是大家的總統府,菊姐是很溫暖可親的人,可以強化這印象。

總統提到,總統民選之後很多人想和總統直接溝通,但總統每天行程有很多不同事情,「如果有菊姐在就不一樣」,菊姐份量夠,在體制裡很受大家敬重,且經驗豐富,可以協助做內部溝通。因此,菊姐上任後,不但馬上適應,且她來了之後總統府馬上熱鬧起來。

對於外界稱她、陳菊秘書長和賴院長是鐵三角,總統回應指出,他們是一個團隊,扮演不同角色,賴院長負責行政院,菊姐和她負責總統的業務,彼此相互溝通和補位很重要;此外,執政團隊本來就是從2008年以後發展出來的團隊隊形,這個隊形有時變小有時變大,像有幾個縣市長從幕僚開始,做政務官、選舉,現在是地方首長,整個團隊的可塑性是很高的,是視任務型態來形塑這個團隊。

有關臺灣大學校長遴選事,總統表示,政府在處理教育的問題時需特別謹慎,尤其專業處理是最重要的。這件事情愈不政治化愈好。她覺得這件事情,教育部是依法處理,它是一個法律問題,不是政治問題,若按照管中閔教授的說法,似乎是要求總統作政治介入?這反而是不好的。這件事還是由教育部按照既有的法律程序及權責做專業的處理,她尊重教育部的看法。她注意到,在這個事件中,管教授似乎尚未回應外界所質疑的問題,而將許多問題政治化,也建議管教授可以回到體制按程序表達意見。

關於總統就職前後臺灣的發展變化情形,總統指出,2016年臺灣其實是在一個停滯不前,甚至有往下走的趨勢,這也就是為什麼2016年會有政黨輪替,人民會希望要有些改變。我們不能按照老的方式,舊的思考讓這國家走下去。也有許多人問「總統為什麼要開這麼多戰場?」2016年當時大家的心情是,臺灣是需要做一些改變。她就職前一年,經濟成長率約0.8%左右,就任當時政府的壓力很大,也必須讓臺灣的社會有一些改變,不但經濟要轉型,社會對轉型正義的寄望也很深;而年金改革則是牽涉到政府未來的財政問題。政府不希望年金破產,成為財政上的一個變數,所以種種的事情,我們都必須要儘速去做。2016年底經濟成長率不但保1而且達到1.5%,2017年年底則達到2.8%多。今年我們仍然呈現穩定成長趨勢,有許多人也預測,明年還是一個穩定成長的趨勢,並非大起大落,是呈現一個「V」往上穩定成長的型態。

關於年輕人低薪問題,總統表示,這是政府要面對的,每個執政的政府都要面對未來的挑戰,臺灣的未來都是在年輕人的手上,所以必須要替年輕人打好基礎,這是每一個政府執政時的重點。替年輕人打基礎,也要解決他們眼前的低薪問題,年輕人在都會中的生活是困難的,找不到自己喜歡做的工作,勇敢創業的人找不到人來協助他們,這些都是現在年輕人面臨的問題,不但生活壓力很大,還需要養兒育女,家中若有長輩,照顧的成本也很高,這些都必須替年輕人處理。處理低薪,我們透過政府帶頭加薪,鼓勵民間企業一起為員工加薪;第二,我們利用稅改減輕年輕世代的賦稅負擔,例如年薪在40萬元以下,基本上是不用繳稅的,一家四口如果是在123萬元以下是不用繳稅的。養兒育女的費用,有許多是可以抵扣的。

談到長照2.0,總統指出,我國長期以來在長照制度裡,對失智者方面的照顧並不足夠,這對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相當大的負擔。因此我們的長照2.0,特別強調失智者及失能者的照顧,希望能夠減輕這些民眾的家庭負擔,也可以讓年輕人走進長照2.0。

針對政府如何減輕年輕世代負擔的具體措施,總統指出,我們開始做社會住宅,讓年輕人可以在都會地區,找到安適,且負擔得起費用的房子。行政院本週將推出改善低薪的全套方案,也會針對少子化,以及減輕年輕世代養兒育女負擔等議題,找尋具體的協助方案。接下來,政府將以系統性的方式來處理年輕人的低薪問題。

總統提到,前一陣子,她剛結束了「5加2產業創新計畫」參訪的系列行程,我們希望這個計畫的產業轉型過程,可以創造青年喜歡的未來,讓更多優質的工作機會出現。以國防產業來說,中科院因為這個計畫,提供了2,000個工程師的缺額。也因為政府的決心夠,讓許多國際大廠都到臺灣設立研發中心,讓臺灣開始培育下一個世代的人才,給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有一個新的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及就業機會。

針對如何讓人民對過去二年的諸多政績有感,總統表示,因為有時間的壓力,所以過去二年幾乎是以急行軍的姿態在執政,因此好像有些該說清楚的沒說清楚、該溝通的沒溝通,或姿態不太好看。其間壓力真的很大,我們都可看到初期成果,而這些成果的深化及廣化是需要時間的。

有關是否後悔因推動年金改革而得罪了許多人,總統強調,她不後悔,這是很痛苦的事情,但也是執政者必須要做的事。歷任總統也都覺得這很重要,她和馬英九前總統交接時,馬前總統也提到這個問題,他也覺得這件事必須要做,否則會墜入懸崖。總統認為,在墜入懸崖前,把這個國家拉回來,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該做的事。

對於最新的民調結果顯示,執政不滿意度較去年還高,總統指出,這要看趨勢,也要看現在在做什麼事情。現在是許多改革事務到了最關鍵的階段,很多人試圖要把她拉回去,也有人要把她往前推,但她必須穩穩的往前走。因此,想把她拉回去的人不滿意,想把她往前推的人也不滿意,在行進之中,滿意度不會太高。但必須讓他們覺得我們在平衡中持續的往前走,當事情做完之後,大家會比較理性的回頭來看,就會知道我們往前走了,而且大致上也達到了我們設定的目標。要快或要慢的人都不滿意,只有堅定支持你的人會跟著你,再加上民調會受事件因素的影響,也有表態率及機構效應的問題,有些選民選擇不回答、暫不表態。

總統接著表示,520是時間點,但這不是絕對的時間點,她認為只要心頭拿得定,認為所做的事是對的事情,而且對這個國家是有用的,我們就應該穩穩的往前走,不會受雜音的干擾。我們要有覺悟,在改革行進中,因為還沒看到任務達成的景象,因為有人要把你往前推、有人要往後拉,就會出現目前的民調滿意度情況。

針對未來是否尋求連任,總統提到,這都還言之過早,在做事的當下必須要完成任務。當任務完成時,民眾會回頭來看你有沒有盡力、有沒有做事、做的事是不是對國家好的。

有關兩岸關係發展,總統強調,我們要維持穩定的現狀,才能進行很多改革,如果我們每天都忙於在這些議題打轉,就無法從事經濟轉型、轉型正義、年金改革等改革事務,我們必須專注在這些改革事務上,兩岸現狀維持外部的穩定,做好內政。她說,前幾任總統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外部問題,以致於許多需要總統花心思,要付出政治能量、政治代價的改革,都沒有做好。在多變的情勢當中,也不能以不變應萬變,亞洲的局勢確實在變化當中。

有關中共軍機繞臺,總統認為,臺灣是一個民主社會,中國大陸應該多花一點心思,了解臺灣這個民主社會裡面,有不同的想法及眾多意見的表達。而終歸在最後意見的形成過程中,大家會形成一致的態度及立場。

被問到賴清德院長的談話是否可能造成兩岸關係之間新的紛爭,總統認為,若仔細解讀賴院長的談話,其實他要強調的是務實的那一面。賴院長並不是一個心存惡意或有什麼其他特別的想法,他就是一個蠻誠實的人。

針對92會談,總統指出,92會談是真的有會談,雙方各說各話也是事實,只是各方對事實有不同的解讀,不同的解讀是共同存在的。她強調,事實就是1992年發生了這個會談,但會談之後各說各話,「就只有這兩件事情」。至於這說法是否代表對中國釋出善意?總統認為,可以解釋為善意,因為這就是還原事實,「我們從事實出發」。

談到近來「文金會」結束、「川金會」即將登場,外界認為總統應退一步與習近平見面,總統表示,金正恩放棄的是北韓核武,核武的發展對區域穩定是有傷害的,而朝鮮半島無核化也是該區域的共識。但總統質疑,「要我在哪些事情退一步」?「92共識是中國可以接受的東西嗎?」事涉主權問題,不能輕易讓步。

有關「蔡習會」是否有機會舉行,總統認為,基本的互信要恢復,而互信要恢復就必須要溝通。既然兩韓都可以坐下來溝通,整體國際情勢也朝此發展,中國大陸也應該坐下來,大家好好溝通。兩岸之間溝通管道非常多,包括許多民間交流,且在不同層次都有訊息交換,但可以進一步強化。不過,她也強調,一定要符合對等且不設政治前提的基礎,「大家不要預設立場。」

針對兩岸情勢,總統指出,兩岸之間雖有波折,但基本上還算穩定,希望可以持續強化穩定度。若要強化穩定度,雙方如何進一步強化溝通強度,大家必須要坐下來討論。她認為此事有彈性,但也再次強調,必須符合對等及不預設政治前提。

被問及「川金會」對臺灣可能造成的影響,總統表示,我方對整體情勢都有密切掌控,也盡一切所能收集相關資訊。更重要的是,臺灣在美國的朋友非常多,各部門都有,他們對於美國政府政策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整體而言,川普總統對臺灣是友善的,我與美國都是民主國家,而且是自由度很高的民主國家;尤其臺灣是本區域的典範,這種典範的價值在美國人的心裡相當重要。

談及部分網友議論總統在接見海軍儀隊蘇祈麟上兵時,他的女兒蘇小妹妹在會場跑來跑去,總統指出,一開始,蘇小妹妹是由她媽媽抱著,當大家開始談一些大人的事情時,蘇小妹妹看到綠廳地毯上的蝴蝶圖案,於是就開始追著蝴蝶跳來跳去。她覺得蘇小妹妹很可愛,難得來一趟,放開輕鬆一下,小孩本來也就比較有自由度。對於網友的批評,她認為蘇小妹妹的媽媽不需要把這件事情太放在心上。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6日
副總統接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 盼深化臺日夥伴關係
蕭美琴副總統今(16)日上午接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隅修三乙行」,感謝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多年來持續扮演臺日交流與民間情感的重要橋樑。面對當前動盪的國際情勢,期盼該協會在隅修三會長帶領下,臺日兩國持續深化夥伴關係,為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貢獻。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表達歡迎之意,並表示,隅修三會長甫就任「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在日本產業界深具影響力,臺日多年來在經濟、貿易、科技、教育、文化以及防災等各領域都有非常深入的交流合作,也感謝該協會多年來持續扮演臺日各項交流及人民情感的重要橋樑。 副總統提到,臺灣對日本好感的民意始終居高不下,有相當高的民調結果顯示,臺灣民眾對日本感覺親近,最喜愛旅遊的地方也是日本。在面臨地震、風災等各種天然災害或是疫情期間,臺灣深刻感受日本的幫忙;當日本有需要時,臺灣人民也在第一時間慷慨伸出援手,彼此患難見真情的友好關係,在世界錯綜複雜的戰略環境中難得一見。 副總統指出,當前臺日面臨許多共同挑戰,包括世界貿易秩序重整、威權主義擴張及地緣政治等,都讓臺日處於動盪的國際環境中,但相信臺灣人民和日本人民同樣希望能為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貢獻。並期待「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在隅修三會長帶領下,臺日能持續推動在各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深化夥伴關係。 訪賓一行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隅修三率領,「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片山和之、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及「臺灣日本關係協會」副秘書長林郁慧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6日
總統接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訪團 盼持續深化臺日交流合作 為印太地區和平繁榮做出貢獻
賴清德總統今(16)日下午接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隅修三乙行」,期許以豐富的經驗及遠見帶領「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讓臺日關係有更好的發展,並盼持續深化雙方各項交流合作,為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做出更多貢獻。 總統致詞時首先恭喜隅修三會長在今年6月就任「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也歡迎上任後首次來臺訪問,祝福此行收穫豐碩、圓滿順利。 總統肯定隅會長以老子《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作為人生座右銘,並將以此精神帶領「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加深各領域的臺日友情。並提到,如果世界各國領導人也能秉持「上善若水」精神來處理和周邊國家的關係,相信世界和平自然水到渠成。 總統表示,臺日之間兩國人民都秉持善意、像家人一樣相互扶持關懷,加上「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與「臺灣日本關係協會」長期扮演雙方交流的重要角色,一起克服各種困難與限制,讓臺日情誼成為世界各國雙邊關係的典範。 總統同時表示,隅會長長年活躍於日本工商界並擔任許多重要職位,擁有豐富的經驗及遠見,相信在隅會長卓越領導下,臺日關係必定能有更好的發展,也希望持續深化各項交流與合作,再創新局。無論是經濟安全、科技創新、文化觀光、青年交流等各層面或是加速洽簽臺日「經濟夥伴協定」(EPA),都希望能和隅會長攜手並進,為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做出更多貢獻。 總統也再次感謝日本政府,多次公開重申臺海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性,反對任何片面以武力改變現狀的意圖,並長期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組織。這些立場與行動不僅彰顯日本對區域和平的堅定承諾,更讓臺灣深受鼓舞。最後,總統祝福臺日友誼更堅定、更緊密、更上一層樓。 隨後,隅修三會長致詞時談到,今年6月正式就任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前,即與臺灣有許多商務交流,期盼未來可以在各種不同領域促進臺日發展。 隅修三會長說,臺日共同面臨極為不穩定的國際環境,包括企圖以武力或威嚇方式片面改變現狀的國家,以及國際貿易發展受到極大衝擊等。過去以自由、民主、法治作為普世價值的基本理念也受到影響,但世界事務並非非黑即白,應建立多元包容的國際社會。日本與臺灣以共享的普世價值為基礎攜手發展至今,兩國均重視協調與調和的精神,期盼此信念能推廣至世界其他地方。 隅修三會長指出,臺日有許多相似的困難與課題,像是國際貿易互動緊密複雜,也同時面臨少子化、高齡化、勞動力不足、年金福利、社會發展,以及如何建構完備醫療制度等問題。此外,兩國也經常面臨颱風、地震等天災,如何建立健全的防災體系、因應地球暖化和能源供給等議題,期盼未來就各項挑戰加強合作,相互集思廣益,共同尋求解決之道。 隅修三會長表示,根據該會最新「台灣民眾對日本觀感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6%臺灣人民最喜愛的國家是日本,赴日觀光旅遊人次也突破六百萬人次,顯示臺日情誼深厚且基礎穩固,相信定能持續深化雙邊關係,並承諾在其會長任期中,會全力推動臺日關係更上一層樓。 訪賓一行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片山和之、外交部次長葛葆萱、「臺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6日
總統接見以色列國會友台小組訪團 盼攜手深化各項合作
賴清德總統今(16)日下午接見以色列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杜伯斯基(Boaz Toporovsky)訪問團,感謝以色列國會對臺灣國際參與的堅定支持。並表示,盼雙方攜手深化半導體、資通訊、數位安全及國防新興科技等領域合作,共同拓展全球市場,強化供應鏈韌性,邁向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杜伯斯基主席再次來到臺灣。並表示,杜伯斯基主席是深化臺灣和以色列雙邊關係的重要推手,不只三度率領跨黨派議員來訪,今年7月更在國會發動連署,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要代表臺灣人民感謝杜伯斯基主席以及各位訪團貴賓,以實際行動展現對臺灣的堅定支持。 總統指出,臺灣和以色列有許多相似之處,都身處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深刻理解國家安全不能只仰賴軍事防衛,更要結合科技及創新能量,提升國家整體韌性。因此臺灣和以色列除定期舉辦經貿、科技、農業等領域對話,也簽署34項合作協議,持續深化交流。另外,透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雙方在防制跨境犯罪、數位經濟以及國家安全等議題,為全球民主陣營提供更多協助。 總統提到,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本周六將舉辦國際論壇,已邀請以色列紅大衛盾會(Magen David Adom, MDA)分享戰傷醫療經驗,充分展現臺灣和以色列共同守護生命、提升社會韌性的決心。 總統指出,在臺南市長任內曾受邀前往以色列參加全球市長會議,對於以色列做為「新創大國」的多元、創新及堅韌留下深刻印象。隨著全球AI及先進科技快速發展,期待臺灣能發揮全球半導體產業重鎮優勢,借鏡以色列新創研發經驗,雙方攜手深化半導體、資通訊、數位安全以及國防新興科技等領域合作,共同拓展全球市場,也強化供應鏈韌性。 最後,總統再次歡迎訪賓來到臺灣,期待臺灣和以色列能有更多交流與合作,攜手並進邁向更繁榮的未來。 杜伯斯基主席致詞時首先代表以色列人民向臺灣致上深切謝意,也很榮幸以以色列國會友台小組主席的身分呈遞支持民主臺灣國際參與的聯合宣言。此份宣言由72位以色列國會議員簽署,佔國會多數,充分展現對臺灣的強健支持。 杜伯斯基主席提到,此刻心情十分沉重,因為至今仍有48名以色列人質被囚禁於加薩,自發生恐怖攻擊已過708天,這些人質及其家屬忍受無數個充滿痛苦與不確定性的夜晚。訪團時刻惦記著這些人民,同時也懷抱著感激的心情來到臺灣,感謝臺灣人民對以色列展示真摯的友誼。 杜伯斯基主席指出,2023年10月7日許多以色列公民的生活被摧毀,由於臺灣的協助,已經開始重建他們的生活。其中,協助以色列興建的「台灣韌性中心」就是一個堅定友誼的象徵,有超過一千名倖存者因此受惠。這不僅是援助,更凸顯人性和友誼的珍貴,同時展現出臺灣和以色列除了共同利益,也共享自由、民主及人性尊嚴等核心價值。 杜伯斯基主席表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局勢下,臺灣與以色列印證了勇敢善良的人能並肩昂首而立。相信雙方夥伴關係將越來越強健,在科技、創新、人道援助、教育等方面加強合作,並堅守公平正義與自由。最後,並代表以色列人民再次感謝臺灣與以色列肩並肩、成為真正的盟友,他們將永遠記得這份友誼,期盼雙方關係日益深化。 訪賓一行包括以色列國會議員希閣蔓(Michal Shir Segman)、碧彤(Debbie Biton)、丹尼諾(Shalom Danino)、德拉(Eli Dallal)、羅本茉希(Yael Ron Ben Moshe)等,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及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游瑪雅(Maya Yaron)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3日
副總統肯定青商為百工百業注入創新、創造及行動力 讓臺灣持續向前
蕭美琴副總統今(13)日下午前往宜蘭出席「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2025年全國年會』開幕典禮」,肯定青年是未來的信念和希望,也是現在的行動力,促使臺灣持續向前、世界不斷改變。並提到,政府會做產業的後盾,加強對青年的照顧,期盼與民間夥伴共同努力,讓青年持續走在時代前端。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再度來到國際青商會全國年會,和大家一起相互鼓勵,也肯定青商會的年輕朋友充滿活力,除在各自的領域打拚,並參與服務社會及保護環境,甚至在國際上提高臺灣的能見度。 副總統指出,國際青商會的核心價值就是今年大會的主題—「激發青年影響力,成就時代新世紀」。青商是臺灣未來的領袖,為百工百業注入創新、創造及行動力,也積極參與社會。這不只是國際青商會的共同承諾,更是臺灣青年對這座美麗寶島的共同使命感和信念。青年不僅是未來的信念和希望,也是現在的行動力,更已經用行動證明,機會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一步一步創造出來。無論是拓展事業版圖、尋求跨國合作,或是把創新和永續理念融入企業經營,大家都是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力量。 副總統提到,世界變化得很快,包括地緣政治的挑戰、新的關稅政策,都為過去數十年來的國際貿易體系帶來突破性的變化,每個國家都以不同的方式應對。臺灣並非首次面臨難題和困境,在臺灣國際處境最困難的70、80年代,就有一群造山者以勤奮和努力,創造出一座座護國群山。 副總統表示,在現今變動的世界中,臺灣擁有新的經濟動能,AI也對全球百工百業帶來突破性的變化和風險,相信每位青商都有掌控AI的把握。上週臺灣股市再度突破歷史新高,上月的出口值也首次超越南韓,這證明了臺灣人總是在不同的挑戰中持續前進,並找到新的機會。而青商會就是將人、資源、產業及世界連結起來的重要橋梁,不僅為地方注入活力,更是促使臺灣持續向前、世界不斷改變的正能量。 副總統提到,有些產業在淨零、數位雙軸轉型過程中步伐較慢,政府希望能成為產業的後盾,並加強對青年的照顧,包括推動租屋政策、稅賦減免、幼托補貼、育嬰照顧及新青安貸款等,期盼減輕青年的負擔。另外,政府也針對在學青年提供學費減免、住宿補貼及各項獎助學金,更推出「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讓下個世代的青年在求學或初入社會的階段能有更豐富的國際體驗與視野。 副總統表示,政府將與民間夥伴共同努力,讓青年持續走在時代前端,也祝福大家在這次年會中交流經驗、分享人脈,找尋新的靈感和舞台,期待持續在世界上看到臺灣青年的力量。 包括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長蔡政諺、國際青年商會執行副總裁Mark Joseph David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12日
總統接受巴拉圭大使呈遞到任國書 盼共榮共好創造更多合作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12)日上午接受巴拉圭共和國新任駐臺特命全權大使傅達耀(Darío Filártiga Ruiz Díaz)呈遞到任國書,歡迎來臺履任,為臺巴關係再創新局。同時強調,兩國在民主價值、經濟合作、教育文化及社會民生等領域,都有深厚情誼和密切合作,期盼未來持續共榮共好,創造更多互利互惠合作成果。 總統致詞時,首先代表中華民國臺灣政府與人民,誠摯歡迎巴拉圭共和國新任駐臺大使傅達耀來臺履新。並表示,傅達耀大使不但獲得貝尼亞(Santiago Peña Palacios)總統委以重任,也獲得巴拉圭參議院跨黨派參議員大力支持,充分展現巴拉圭朝野對兩國邦誼的重視,深信傅達耀大使的到任,將為兩國友好關係再創新局。 總統提到,傅達耀大使曾任卡提斯(Horacio Cartes)前總統的部長級政治顧問,也曾經三度陪同卡提斯前總統訪臺,與臺灣淵源深厚,加上傅達耀大使對區域情勢非常熟悉,相信以大使的卓越才能,必能讓兩國之間合作與情誼成為世界典範。 總統指出,臺灣與巴拉圭就像地球兩端的民主燈塔,彼此遙望、互相輝映。兩國在民主價值、經濟合作、教育文化以及社會民生等領域,都有深厚情誼和密切合作。在教育方面,兩國共同創立「臺灣-巴拉圭科技大學」,為巴拉圭培育電機、資訊等專業人才,讓巴拉圭有更穩固基礎發展高科技產業。 總統同時指出,在經貿方面,2018年「臺巴經濟合作協定」生效以來,加速兩國貿易持續成長。目前臺灣已經成為巴拉圭豬肉、牛肉及芝麻重要出口市場,創造兩國雙贏發展。另外,臺灣和巴拉圭共同推動的「臺巴智慧科技園區」、「電動巴士先導計畫」及「醫療資訊管理效能提升計畫」也大幅提升人民生活品質,這些都是雙方長期努力不懈的合作成果。 總統再次恭喜傅達耀大使榮膺新職,期盼大使就任後,為雙方共榮共好帶來更多新動力,創造更多互利互惠合作成果。並盼繼續並肩而行,共同為世界民主、和平與繁榮做出更多貢獻。 傅達耀大使致詞時表示,受命擔任巴拉圭共和國駐中華民國臺灣大使是一份至高榮耀,因為肩負國家、政府、人民及家人的期待與責任,這也是對其多年耕耘臺巴雙邊關係的肯定。並代表貝尼亞總統及卡提斯前總統傳達敬意與問候,貝尼亞總統也期待賴總統未來至巴拉圭進行正式訪問。 傅達耀大使指出,巴國政府對外政策力求與友邦強化雙邊關係,中華民國臺灣與美國為首要合作夥伴,共同因應各項重要挑戰。臺灣是巴拉圭的盟友及重要經濟夥伴,在高科技產業及全球發展等領域扮演關鍵角色,並在半導體產業居領先地位;臺灣高品質的高等教育及對經濟永續發展的承諾與成就也令人欽佩。 傅達耀大使感謝臺灣全力支持巴拉圭推動各項關鍵發展計劃,顯著改善巴國人民生活品質,讓巴拉圭成為區域及全世界的創新中心。並強調,巴國長期在國際各場域呼籲國際社會承認中華民國臺灣應有的國際地位,讓中華民國臺灣有意義參與所有組織是巴國政府的核心理念,這應是所有尊重自由、民主及人權國家的共同目標,也是維護人民尊嚴及發展的基本價值。 傅達耀大使提到,巴國天然資源豐富、氣候宜人、土地肥沃、水資源豐沛,擁有乾淨的再生能源、高品質的畜牧業及稻米等農產品,期待進一步增加巴國產品出口至臺灣市場的機會。盼在互惠合作的框架下,臺灣企業可以到巴國投資設廠。 傅達耀大使表示,巴國與臺灣之間的兄弟情誼是值得彼此珍惜且鞏固的寶藏,兩國68年以來堅實的邦交關係,已發展為互信、尊重及互助的情誼,及嘉惠兩國人民的密切關係。最後,並再次重申巴國及貝尼亞總統對於鞏固雙邊關係的承諾,未來也將持續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期盼齊心打造繁榮永續的國家。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及外交部次長吳志中等均在場觀禮。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3日
總統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賴清德總統今(23)日晚間於總統府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總統表示,投票結果是人民意志的展現,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總統說,關於能源議題,人民要的是安心及穩定供電,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此外,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括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調整施政順序,將重心放在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確保財政穩定。期盼國人團結一致,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我要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我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我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我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只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我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我要請核安會廣納社會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各位國人同胞,我上任已經一年三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我請辭。但此刻,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工作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所以,我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臺灣,推動福國利民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今天也是八二三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臺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 我會以八二三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