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仁副總統今(25)日上午出席「登革熱、茲卡、屈公病鑑別診斷國際研習營」開訓典禮時表示,對抗傳染病和確保全球公共衛生,國際合作絕對必要,臺灣將持續扮演國際社會防疫與維護公衛不可或缺的夥伴。
副總統以英文致詞時首先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向遠道而來的參與佳賓表達誠摯歡迎,並表示,很高興這次研習營有來自全球18國總共35位實驗室專家,大家除了向經驗豐富的專家學習,也分享自身經驗,並學習最新技術。
副總統說,回顧2003年臺灣爆發SARS疫情時,他是衛生署長,當時的疫情十分嚴重,但從抗SARS的經驗中,我們學到最寶貴的一課就是,為了對抗傳染病和確保全球公共衛生,國際合作不僅必需,而且絕對必要。像在臺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lobal Cooperation and Training Framework, GCTF)下所做的努力就十分有必要,經過三場成功的登革熱、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及茲卡病毒研習營後,我們的努力將會持續下去。
副總統也特別感謝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在2003年SARS期間,派出代表團來臺協助,對臺灣的疫情控制有很大幫助,此事也說明了國際合作對促進全球公衛的重要性,正是雙贏的做法。
副總統指出,瘧疾及登革熱等蚊蟲媒介傳染疾病,每年約導致75萬人死亡,使蚊子成為最致命的害蟲。在登革熱與屈公病持續威脅亞洲國家之際,2015年4月,茲卡病毒首先在巴西出現,接著快速擴及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海及亞洲。副總統說,除非各國都具備快速診斷與治療受傳染者的能力,否則這些疾病可能成為另一場大流行,造成人類浩劫,我們現在就是要處理這樣的風險。
副總統說,去年蔡總統上台後,我們調整了臺灣的外交政策,重新聚焦在為臺灣人民及我們的夥伴國家創造具體的利益。在這方面,結合各國力量一起對抗對公共衛生構成的威脅,無疑是最佳方法。
最後,副總統再次感謝美國政府及美國在臺協會、我政府各部會同仁,以及參與國家及每位參與者的努力,並保證,臺灣將持續扮演國際社會防疫與維護公共衛生不可或缺的夥伴,繼續對國際社會做出貢獻。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衛福部長陳時中、外交部次長李澄然、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及處長梅健華(Kin Moy)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