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6年03月04日
感謝臺灣聯合國協進會為臺灣人權及國際參與打拼 副總統籲支持政府改革
副總統出席臺灣聯合國協進會會員大會

陳建仁副總統今(4)日上午前往雙連教會出席「臺灣聯合國協進會」第七屆第二次會員大會。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臺灣聯合國協進會」成立至今,即將邁入第14年,多年來在歷屆領導幹部和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全心全力為了臺灣的尊嚴、人權和國際參與打拚,這份疼惜臺灣的心,讓人非常感動。

副總統說,他與該會也有很深的淵源,2003年臺灣遭遇SARS疫情時,他有幸擔任衛生署長,即曾與大家一起打拼,讓臺灣這個世界衛生的孤兒,得以控制疫情。

副總統指出,過去十多年來,臺灣聯合國協進會做為臺灣的公民社團,與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灣醫界聯盟等本土社團組成宣達團,每年5月間,都會前往瑞士日內瓦與歐洲的臺僑共同發聲,向國際社會訴求,要讓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這除了是要爭取臺灣2300萬人民的醫療人權,也是希望臺灣加入之後,能夠和世界各國共同為人類更好的未來一起努力,維護每一個人的生命與健康。然而,這條路非常漫長,但再漫長的道路,我們都要堅持下去,有朝一日一定會成功。

副總統也感謝大家去年用選票將他和總統送進總統府。副總統說,過去9個月來,總統和所有的行政團隊,從來沒有忘記689萬票對新政府推動改革的期待與盼望,政府一定會盡全部的力量來推動各項改革,絕對不會讓大家失望。

談到政府推動改革的立場,副總統說,改革確實困難,政府刻正積極推動年金、司法改革及轉型正義等,同時致力發展經濟;因此,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非常重要。就如同在場的監察委員被提名人陳師孟教授所言,陳教授雖然認為目前要廢除考、監兩院很困難,但不能因此不改革監察院,要讓監察院越來越透明、公正,越來越能保障人權、監督政府。副總統強調,改革無論如何艱難與辛苦,都必需繼續打拼,找出所有可能的方法,讓臺灣走向更美好的道路。他相信,只要大家堅定支持,改革一定會成功。副總統也說,大家對於政府會有一些批評與意見,請大家一定要提出來,「我們一定會認真打拼」、「我們會檢討,希望回應臺灣多數民意的期待」。

副總統強調,新政府去年520上任以來,一直積極推動改革,就是希望可以打造一個更理想的制度,讓國家一步步走向更美好的未來。改革已經開始,而且改革勢在必行。在總統的領導下,只要我們相互扶持,堅定走下去,一個更自由、更民主、更繁榮、更公義的臺灣,就在我們的眼前。

最後,副總統拜託「臺灣聯合國協進會」和政府一起打拚、推動改革,讓2300萬臺灣人民都能成為有遠見、有國際觀,能夠幫助大家的世界公民,讓世界更美好。

包括外交部次長吳志中、總統府資政吳澧培、監察委員被提名人陳師孟、「臺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蔡明憲和秘書長羅榮光等均與會。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27日
總統出席健康台灣全國論壇 盼凝聚醫界力量 落實健康臺灣的願景
賴清德總統今(27)日下午出席「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與醫界討論國家健康政策,期盼凝聚醫界力量,落實健康臺灣的願景,讓民眾更健康、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臺灣。他也邀請大家透過論壇參與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並提供建議,讓國家健康政策的推動更成功,也為民眾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總統致詞時表示,去年4月27日,他與醫界相約要每年相聚一次,討論國家健康政策。從那天起,他一直期待今天的到來,也感謝大家撥出寶貴時間出席會議。他是臺灣第一位具醫療背景的民選總統,時常思考如何團結醫界及社會各界,提升全國人民的健康福祉,讓民眾更健康、國家更強;也希望臺灣的智慧醫療和智慧醫院成為世界的領頭羊,讓生物科技產業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讓世界擁抱臺灣。 總統感謝陳志鴻教授成立「健康台灣推動聯盟」,在全國舉辦5場分區論壇,也感謝全國各地的醫界朋友參與論壇,在去年第一屆「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中,提出「十大建言」與「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倡議。並指出,為了實踐這些目標,他在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邀請來自全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起參與,共同推動健康臺灣。 總統表示,政府積極將大家的寶貴意見納入國家政策並推動,以嘉惠全國人民。例如今年的健保總額相較去年增加531億元,如果加計公務預算,還會多181億元,實質成長率超過8%。期盼讓醫界有足夠的經費與服務空間,回饋在病人的健康福祉上,同時提高醫療從業人員的薪資及改善工作條件。 總統提到,從74年至今,癌症一直都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5萬多名國人的寶貴生命被剝奪。因此,政府將癌症列為主要防治對象,擴大篩檢經費40億元,從28億元增加至68億元;同時推動基因定序檢測及精準治療,希望對癌症醫療有更好的幫助。另外,並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今年先編列50億元預算,未來也會持續編列。 談到醫藥韌性,總統指出,全社會防衛韌性中非常重要的其中一項,就是要建立醫藥韌性。在全球化的產業鏈中,包括藥品在內的許多商品,原料、設備、生產製造可能都在不同國家。基於兩岸的特殊情勢,國際社會建議臺灣應具備全社會防衛韌性的觀點,尤其在藥物方面,對原料、製造、成品等都要有全盤規劃。這部分也會在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中討論並推動。 關於健保永續議題,總統表示,關心健保財務是政府的責任,行政院日前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利用歲計賸餘挹注健保及勞保基金,行政團隊會確保健保財務狀況不至出現問題。 總統強調,自古以來,醫療的精神就是「以人為本」。因此,健保體制下的醫療行為也不能脫離「以人為本」的精神。他也和大家分享他對健保制度的想法,可試行由各地區自行管理健保總額,不必再經由健保署核定,由該區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診所互相合作,推動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不僅能協助病人獲得妥適的醫療照顧,也有助於引進健康促進的概念,提升民眾的健康福祉。 總統鼓勵醫界人士踴躍參加一年一度的「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他指出,這個論壇有幾項意義,第一,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讓醫界能發揮公民力量,參與政府決策及監督政策的執行。第二,展示落實健康台灣願景的決心,讓大家檢視過去一年政府作為,針對不足之處予以鞭策並提供意見,凝聚醫界的力量。 總統進一步指出,第三,過去30年來,醫療人員在健保制度下服務病人,獲得全國的肯定與支持,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不過,健保制度仍有需要調整的地方。期待透過這個平台,讓醫界一起參與調整健保制度,相信借助醫界的智慧,能讓健保制度調整得越來越好。 總統感謝臺北榮民總醫院提供活動場地,讓大家有機會每年一度見面交流,也感謝大家的參與,期盼醫界人士經由「健康台灣全國論壇」提供意見,讓國家的資源透過這個平台,讓健康臺灣的推動更加成功,也為民眾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志鴻、副秘書長張惇涵、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及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7日
總統出席鄭南榕追思紀念會 盼傳承精神 促進臺灣民主再深化
今(7)天是「言論自由日」,賴清德總統上午出席「鄭南榕殉道36周年追思紀念會」,感念鄭南榕先生為臺灣民主奮鬥的勇氣與犧牲。並表示,身為總統,他的使命就是要延續國家的生存發展、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不被侵犯併吞。他會團結社會各界,發揮民主力量,推動臺灣繼續向前走。期盼每一位臺灣人不分黨派、無論政治立場,共同促進臺灣民主再深化,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彼此的民主、自由、繁榮而努力。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是鄭南榕先生殉道36周年,13年前,我擔任臺南市長的時候,率先宣布訂定每年4月7日為「臺南市言論自由日」,9年前蔡英文總統上任後,這天更是宣布為國定「言論自由日」。 十幾年來,我以市長、行政院長、副總統等不同身分,跟大家一起追思Nylon,但心情都是一樣的,充滿敬佩、感謝和不捨。 今年,我第一次以總統身分來參加,我要代表政府和人民,向Nylon以及所有為臺灣民主奮鬥打拚的前輩,獻上最深的感謝和敬意。我也向大家承諾,我會團結臺灣社會各界,發揮民主的力量,推動臺灣繼續向前走。 Nylon反對獨裁、追求民主;他也主張平反二二八、追求轉型正義,他更追求臺灣應該要做自己的主人,讓臺灣與臺灣人成為自由的好國好民。 經過臺灣人民共同的努力,現在的臺灣已經是亞洲的民主燈塔,我們在「自由之家」的「全球自由度報告」中排名第二;根據「經濟學人資訊社」公布的民主指數,臺灣是亞洲第一,被列為「完全民主」的國家,這是我們共同打拚的結果。 各位,我們對民主、自由、人權價值的堅持,已經成為世界的典範。但我們也很清楚,現在臺灣的民主自由也面對來自極權勢力的挑戰。現在,中國所發動的媒體戰、心理戰、法律戰以及強度日益增加的灰色地帶侵擾步步進逼,不斷侵蝕臺灣的民主,更影響整個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像是去年,因共諜案起訴的人數就有 64人,是2021年的4倍。這些人接受共產黨資助、配合中國行動,目的就是危害臺灣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例如,有退役軍人跟共產黨合作,成立「台灣軍政府」等組織,策畫顛覆政府的計畫,要做中共的內應;或是蒐集國軍將官的名冊、勘查軍事要地、刺探政府的機敏資料,協助中共了解我們的軍情;或是接受中共的指示來散播言論、影響臺灣的輿論走向、介入我們的民主。連執政黨的黨工都是收買對象,在野黨也是一樣,各行各業都是中國收買的對象。 中國除了對臺灣持續滲透,也發動對我們網路的威脅,並且鎖定政府部門、關鍵基礎設施。去年,政府網際服務網(GSN),每日平均侵擾數達到240萬次,是前年的2倍。光是今年第一季,臺灣共有134個政府機關和民間機構遭到網路攻擊。 不僅於此,過去幾個禮拜,中國更接連發動了多次的軍事演習,動用大量的海空兵力,威脅臺灣人要放棄對國家的熱愛,放棄自由和民主,這些公然挑戰國際秩序和破壞現狀的行徑,也引起了國際社會接連的譴責。 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政府一定會積極因應。當有人配合中國鼓吹侵略戰爭、顛覆政府或以極端手段破壞我們的民主制度,企圖以臺灣的自由與多元來製造混亂、危害國家安全,政府絕對採取行動。 任何鼓吹剝奪臺灣人民自由,主張讓中華民國臺灣消失的倡議,都不是臺灣社會能夠接受的言論自由。而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更不是利用自由,來消滅自由。 我一再強調,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前提,就是我們國家要有主權。因為民主就是人民作主,有主權才有民主,有民主才有自由,有自由才有人權,如果沒有國家主權,人民就無法作主,自由就無法存在。 身為總統,我的使命就是要延續國家的生存發展、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不被侵犯併吞。因此,我在上個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臺灣面對中國的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包括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希望以更積極的作為來守護國家主權。 有人說,這會傷害人權,也有人說,這是要恢復戒嚴。事實上,就像所有平時就有軍法系統運作的民主國家,此次修正適用會更謹慎,對廣大的一般民眾以及軍中人權絕不會有任何影響,而我也一直銘記Nylon的精神,他反對威權統治,我更不可能讓臺灣走回當年的威權統治,大家千萬勿受謠言影響。這些相應的防範措施,是因為中國的滲透日益擴大,我們臺灣人一定要團結合作,共同提高警覺。 我必須強調,自由是脆弱的,建立需要多個世代的犧牲奉獻,而要破壞只要一個世代的錯誤就可能造成,如果我們希望讓下一代繼續享有自由的果實,就需要每個人以積極的行動,一起築起堅強的防線,擒賊先擒王,來守護國家主權、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 我們訂定「言論自由日」,是為了促進臺灣民主再深化,我希望每一位臺灣人不分黨派、無論政治立場,都能夠將Nylon和所有民主前輩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因為我們每天在崗位上打拚,都是在為了我們的國家、為彼此的民主、自由、繁榮而努力。 我相信 ,Nylon的犧牲會像鄭竹梅女士所期待的,Nylon的精神會永遠在我們的心中流傳下去,感謝大家。 隨後,總統親自向鄭南榕遺照獻花致意。包括文化部長李遠、次長李靜慧、王時思、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立法委員范雲、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鄭竹梅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7日
總統肯定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得獎人守護兒童健康 期盼持續精進兒科醫療量能與品質
賴清德總統今(7)日上午接見「第十一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得獎人」,肯定得獎人對兒科醫療的貢獻與付出。並表示,政府積極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持續強化兒童各面向的健康照護,提升兒童重難症醫療照護量能。他也期盼與各界共同努力精進兒科醫療量能與品質,讓兒童們都能平安成長茁壯。 總統致詞時首先恭喜大家獲得「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並提到,還記得兩年前在總統府與上一屆的得獎人見面,今天很高興再次歡迎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率團到總統府,與大家一起相互交流。 總統說,他一直很欽佩吳董事長對兒童醫療的付出,不僅在23年前成立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更透過獎項鼓勵投入兒科醫療的專業人員,共同守護兒童健康,他要向吳董事長及基金會的夥伴表達感謝之意。 總統表示,這一屆共有6位個人獎和1組團隊獎。他要感謝所有得獎人的努力和貢獻,從事醫護工作是一種使命,也是一種承擔。大家在崗位上盡心盡力,不但是臺灣兒童健康的最大後盾,更是兒童醫療領域中的優秀領航員,獲得這項殊榮可說是實至名歸。 總統指出,獲得終身貢獻獎的郭耿南教授被譽為「臺灣小兒骨科之父」,高齡85歲依然堅守診間、守護兒童的健康;中流砥柱獎的周弘傑醫師,24年來除致力於急、重、難、罕症新生兒的照護,也積極改善偏鄉及重症兒童的醫療服務;焦點貢獻獎的陳益祥醫師是全球葉克膜醫療先鋒,積極改善小兒心臟急重症患者的照護流程及醫療標準,貢獻良多;兒科新銳獎的洪華希醫師,排除萬難成立臺東兒保中心,制定兒少版驗傷機制及發展線上傷勢諮詢平台,對偏鄉貢獻非常大。 總統進一步指出,兒童護理獎的李依蓉護理長,堅守崗位服務東部兒童24年,提供全方位的兒童照護關懷,充分展現白衣天使的精神;同樣獲得兒童護理獎的范綱翔護理師,致力於提升兒童急重症轉運照護,並且將加護病房照護經驗延伸到全國。 總統說,在場醫療團隊獎的得主,則是由楊永立主任帶隊的臺大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基因檢驗團隊,以創新的基因檢驗技術,推動精準醫療,為兒童提供最佳治療方案,提升兒童癌症治療成功率。他要再次感謝所有得獎人的付出,政府也會與大家一起努力。 總統提到,這幾年來,臺灣面對少子女化,兒科醫療照護人力分布不均、急重症醫療與需求複雜等各種挑戰。因此,政府積極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從2021年開始,建構三層級的兒童健康照護網絡,重要的策略包括完備周產期醫療照護系統,提升重難罕症照護能力與品質、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總統表示,這個計畫今年已經進入第二期,除了持續強化兒童各面向的健康照護,提升兒童重難症醫療照護量能,以及促進人才留任,也希望透過投入更多的資源,讓兒科醫療量能與品質,能夠不斷精進,讓兒童們都能平安成長茁壯。他也期待在政府與各界共同努力下,可以讓更多人重視兒童健康、為兒童健康而努力。 訪賓一行由衛福部次長林靜儀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29日
副總統出席藥師全聯會春酒晚宴 盼打造更健全的醫療環境
蕭美琴副總統今(29)日晚間出席「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春酒晚宴,感謝所有藥師夥伴在第一線守護臺灣人民的健康,更進一步將臺灣推向國際舞台。並表示,政府會持續與藥師公會全聯會密切對話,讓藥師在臺灣社會發揮最大的價值及影響力,共同打造更健康、更安全、更健全的醫療環境。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非常榮幸受到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黃金舜理事長的邀請,與藥師先進們一同參與今年的春酒晚宴。黃理事長總是在各個場域積極為藥師權益發聲,不僅有專業、熱情與抱負,更具備執行力,是大家的最佳夥伴。 副總統談到,過去幾年,世界經歷了百年大疫,臺灣有藥師做為全民健康的守護者,令他十分感動。並提到,疫情期間他幾乎都在美國,對於政府及醫療體系提供人民的服務與照顧,深感與臺灣的落差。由此可知,全民的健康需要藥師、醫護人員、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每個角色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副總統指出,在面對登革熱、腸病毒及其他對人民健康造成危害的疾病挑戰時,基層藥局也是地方政府的最佳夥伴。藥師長期做為社區健康防線最強韌的守護者,他要予以肯定,並再次感謝所有藥師夥伴。 副總統也提到,去年,賴總統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將人民健康列為施政重點項目之一,逐步打造減少不健康餘命、增加健康餘命的臺灣,期盼人民更健康,臺灣也能接軌世界,這個願景需要藥師夥伴們的支持與協助。此外,面臨少子女化與高齡化的人口趨勢,以及複雜用藥等各項挑戰,更需要藥師夥伴站在第一線照顧人民。 副總統說,臺灣的醫療品質很好,疫情期間的醫療服務與基層團結共度難關的精神,更讓全世界刮目相看,將臺灣推向國際舞台。前年,成功爭取到亞洲藥學會年會在臺灣舉辦,吸引各國藥師來臺交流、學習,並進一步認識臺灣,這都是大家努力與奉獻的成果。 副總統表示,科技也是臺灣持續發展的重要領域,政府提出「產業AI化、AI產業化」,將AI等各項科技導入百工百業,協助各領域持續進步與發展,並減輕大家負擔,相信臺灣的醫療品質也會更加進步。我們要繼續走在世界的前端,當世界的模範生,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副總統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新血加入藥師領域,讓藥師的專業持續提升與傳承。同時,政府也鼓勵藥師多元發展,參與產業研發、公共衛生、健保政策、藥品法規等領域,開拓更多職涯選擇,讓藥師的角色從「用藥管理者」升級為「醫療創新者」。 副總統說,目前大家對藥品方面還有許多建議與擔憂,政府會持續與藥師公會全聯會密切對話,傾聽第一線藥師的聲音。無論在執業制度、待遇保障、職能認定或法規調整上,政府都會以最務實的態度,與大家共同思考、努力,讓藥師在臺灣社會發揮最大的價值及影響力。 副總統同時表示,今天的春酒晚宴,不僅是歡樂的聚餐,更是藥界同心為共同願景努力的機會。相信有藥師公會全聯會的專業引領、全體藥師的堅持與奉獻,以及政府的積極支持,一定能共同打造更健康、更安全、更健全的臺灣社會與醫療環境。最後,他再次感謝藥師夥伴們在第一線守護臺灣人民的健康,並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包括總統府資政吳樹民、國策顧問暨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國策顧問王政松、江錫仁、翁源水、陳永昌、黃銘得、立法委員王正旭、吳思瑤、李坤城、林月琴、林憶君、陳昭姿、衛生福利部長次長林靜儀、周志浩、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姜至剛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29日
出席全民健保30週年慶祝活動 總統肯定健保巨大貢獻 盼結合各界力量打造健康臺灣
賴清德總統今(29)日上午出席「健保30愛相聚 健康台灣更有力」全民健保30週年慶祝暨健走活動,肯定健保制度落實健康平權、促進全民健康、帶動社會整體發展,為臺灣帶來巨大貢獻。並期盼,結合社會各界力量,解決健保制度困境及引進健康促進概念,共同打造健康臺灣,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強,也讓世界擁抱臺灣。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年是健保30週年,感謝衛生福利部及中央健康保險署特別舉辦健走活動,讓大家一起慶祝,也以具體行動鼓勵國人走出戶外,養成運動習慣,確保個人健康。 總統指出,全民健康保險制度施行30年,有許多重大意義。第一,照顧對象不分族群、性別、年齡及貧富貴賤,是落實健康平權的重要政策。第二,延長國人平均餘命,促進全民健康。第三,發揮社會功能,減少因病而貧、因貧而病,因而衍生許多社會問題的狀況,讓民眾能將過去花費在醫療的大筆費用,改為投入教育或創業,帶動臺灣社會整體發展。 總統提到,臺灣有辦法走到今天,要特別感謝張博雅資政在擔任衛生署長任內,與健保局第一任總經理葉金川先生共同成功催生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也感謝許多各領域的醫界同仁共同努力,以及全國民眾的支持,我們才有辦法走到今天。不僅在防疫工作上更加周延,獲得國際社會讚賞,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的國際評鑑也都名列前茅。 總統表示,在我們慶祝健保30週年,並肯定過去成就之際,也要思考未來30年應如何努力,才能讓健保永續發展,讓民眾健康得到更好的照顧。他在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期盼集結大家的力量,共同打造健康臺灣,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強,也讓世界擁抱臺灣。 總統提到,40年來,癌症都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臺灣每年約有5萬多人因癌症離世,對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發展都帶來重大的傷害。因此,我們要團結、嚴正地面對癌症。首先,政府擴大編列癌症篩檢預算,擴大篩檢項目與對象。採用「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並搭配精準醫療,及早發現與治療,更導入「癌症新藥基金」,決心針對癌症提出對策,讓國人更健康。 總統說,國人平均餘命增長,但不健康年數卻占了一成,一生中有十分之一的時間臥病在床或需要別人照顧,非常可惜。我們希望活得長壽又健康,首要是養成運動的健康習慣。政府也推動「三高防治888計畫」,要將80%慢性病友納入照顧,讓照護網內的80%三高患者接受生活習慣諮詢,讓三高控制率達到80%,降低中風、心臟病等發生率。此外,健保也擴大給付SGLT-2抑制劑,以減少慢性腎臟病及收縮性心衰竭所造成的後遺症。 總統指出,政府將成立「運動部」,目標是鼓勵全民運動、協助競技運動選手站上國際舞台,及發展運動產業。期盼提倡全民運動,搭配均衡的營養,讓國人享受健康有序的生活。 談到健保制度面臨的困境,總統表示,除了要解決財務問題,也要面對醫療人員招募困難的問題。針對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及感染科人員不足情形,可以討論目前論件計酬的給付制度,以「不同工、不同酬」的方式做結構性的調整,減緩特定科別人員外流的情況。 總統期盼,大家集思廣益,以具體行動解決健保制度的困境,並引進健康促進的概念,以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健保制度為臺灣社會帶來巨大貢獻,一定要永續發展,我們要勇敢面對困境,果斷解決,健保制度才能永續,為民眾帶來健康。期盼在健保制度60週年時,也能有同樣豐碩的成果呈現給國人。 包括總統府資政張博雅、國策顧問簡文仁、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次長周志浩、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6日
總統針對美國關稅政策提出五大因應策略 強調政府會與民間合作 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廣出路
針對近日美國政府以「對等關稅」為名對臺灣加徵32%關稅所造成的影響,賴清德總統今(6)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政府會採取五項因應策略,包括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產業提供產業支持計劃、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形塑「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開啟產業傾聴之旅。並強調,面對當前挑戰,政府會與民間攜手合作,也期盼朝野支持行政院的對策,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大家好。 美國政府近日以「對等」為名,宣布對世界各國加徵關稅,臺灣也名列其中,加徵32%,這勢必對我國造成重大影響。目前,各國已經紛紛回應,有些國家甚至採取報復性措施,預期全球經貿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臺灣是外貿導向的國家,面對未來的挑戰,舉步必然維艱,必須步步為營,才能轉危為安。 這段期間,感謝社會各界提供寶貴的意見,政府極為重視,將列為決策的參考。 然而,如果冷靜、仔細分析臺灣對美國的貿易,我們會發現,去年,臺灣對美國出口金額是1,114億美元,占全體出口總額的23.4%,其他75%以上的產品是銷往美國以外的世界各地。銷往美國的產品,其中具備競爭力的資通訊產品以及電子零組件,就占了65.4%,這表示臺灣的經濟,其實仍具有相當的韌性。只要應對策略適當,公私協力,將可以降低衝擊,請大家不要恐慌。 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臺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但我們要讓美國清楚知道,臺灣對於美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極掌握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加強臺美產業合作,提升臺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在維護臺灣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下,採取以下五項策略來應變。 策略一,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有五點作法: 1、臺灣已經組成談判小組,由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領軍,成員包括國安會、經貿談判辦公室、行政院相關部會,以及學界、業界。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2、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行政院已經完成盤點對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計劃,國防部也已經提出軍事採購清單,各項採購都會積極進行。 3、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目前臺灣累計對美國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約40萬個工作機會,未來,除了台積電加碼投資,其他產業,例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以加碼投資美國,深化臺美產業合作。臺灣政府協助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對等整合「美國投資臺灣隊」,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共創未來的經濟黃金時代。 4、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因此,我們將積極解決已經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談判更加順利。 5、解決美方長期所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傾銷商品違規運轉,也就是洗產地的問題。 策略二,提出產業支持計劃,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給予及時且必要的支持與協助,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已經於前日率領團隊公布九大面向,20項措施。未來會針對各個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並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策略三,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此時此刻,政府必須同時提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策略,這也是突破未來經濟挑戰的根本途徑。 政府將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既開拓多元市場,也可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讓臺灣產業生態系更完整,也推升臺灣產業升級轉型。我們也要善用半導體製造、IC設計,資通訊產業、以及智慧製造等產業優勢,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島,推動食衣住行以及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大健康等種種應用產業的發展,邁向智慧、永續、繁榮的新臺灣。 策略四,臺灣加1;亦即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是臺灣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立足臺灣,臺灣一定要站穩腳步,不因為這次風波而動搖。因此,政府會獎勵投資,鬆綁法令,並且持續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積極滾動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各項問題,來協助企業根留臺灣,加碼投資臺灣。另外,也要幫助臺商的海外生產基地做必要的調整,形塑臺灣加1,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調整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利用供應鏈的新布局,加強臺灣產業和美國產業合作,也進一步進入美國市場。 策略五,開啟產業傾聽之旅: 產業不分類別,不管大小,美國一旦開徵對等關稅,不論多少都會帶來衝擊,我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率領的團隊,將分頭傾聽業界的心聲,隨時解決問題,也讓政策更符合需求。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半個多世紀,臺灣經歷兩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以及疫情衝擊等,一次又一次的嚴酷考驗,我們不但能夠克服困難,而且化危機為轉機,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更上層樓,也更具韌性。面對當前的挑戰,政府會和民間攜手合作,行政院的對策也希望立法院不分朝野都能夠支持,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讓我們一起加油,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