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今(29)日上午出席《百大醫言堂》上線啟動典禮,肯定該平台展現民間力量,有效提升全民健康知識,協助民眾延緩疾病發生、縮短不健康餘命。期許未來與政府一起努力落實「健康台灣」核心目標,讓臺灣成為一個健康長壽、幸福繁榮的福爾摩沙。
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受邀出席《百大醫言堂》上線啟動典禮,今天也是九九重陽節,更象徵著要為全民打拚,讓國人都能夠健康久久,也希望把《百大醫言堂》送給65歲以上長輩,做為重陽節的好禮物。
總統特別感謝林保雍創辦人發起《百大醫言堂》這項有意義的活動,也感謝李源德教授、楊泮池教授以及所有參與規劃的夥伴,各位長期推動健康教育、善用醫療資源,積極因應社會高齡化的迫切需求,更展現國家永續發展的深切關懷,要代表國家表達敬意跟謝意。
總統指出,臺灣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的長輩現在達460幾萬人,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9%,已經要超過20%,符合世界衛生組織「超高齡社會」的標準。因為大家的努力,國人平均餘命增長約80歲左右,可是不健康年數也約有8年之久。這代表臺灣人民一生當中,平均有10%的時間是不健康的,可能臥病在床、坐輪椅或生活需要照料,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因此,今天《百大醫言堂》的重要目標就是希望讓國人活得更久,而且要健康更久。
總統說明,健康不只是長壽,也關乎生活品質及家庭幸福,因此政府要打造「健康台灣」,去年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一年多來整合跨部會及民間各界的力量,透過各項政策,全面推動健康促進、疾病防治和醫療永續。
在慢性病防治與健康促進方面,總統說,對於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有關的慢性疾病,去年政府開始推動「三高防治888計畫」,預計目標到2030年,將8成病友加入健康照護網,讓照護網內的8成病友接受生活習慣諮詢,並讓8成病友的病情獲得控制,以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另外,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從今年再升級,將免費健檢年齡下修到30歲,到今年7月已有超過21萬國人受惠。
總統也提出對於癌症防治的重視,並指出,從民國74年迄今,癌症一直都是臺灣十大死因之首,每年大概奪走5萬多條寶貴生命,所以今年創立「癌症新藥基金」,規模是100億元,他已經宣示未來用多少、補多少,就是希望用這項基金幫助家庭經濟較困難的民眾,也可以得到先進醫藥的照顧。另外,今年的癌症篩檢預算也增加,從28億元提高到68億元,到今年9月篩檢已經超過448萬人次,大幅提升早期發現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夠確保健康。
至醫療體系方面,總統說,政府今年啟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以5年489億元經費,從智慧醫療、綠色醫院、精準醫療到醫療人力支持,目標是全方位提升醫療照護品質。不管是在都會區或是偏鄉、醫學中心或是診所,所面臨到的不同類型疾病,都可以透過這項計畫得到經費,強化疾病防治與治療的力道,達到健康的目標。
總統表示,這些政策不僅要改善醫療現場環境,提升整體醫療品質,更要從「治療導向」轉為「健康導向」,讓每一分健保與長照資源,都能發揮最大的效果。《百大醫言堂》的誕生不但展現民間力量與政策理念的相互呼應,也讓打造「健康台灣」的步伐更穩固、更前進一步。
總統指出,《百大醫言堂》邀請全國最具公信力與臨床經驗的百大名醫,針對十大死因與常見疾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傳遞正確、實用、可信賴的健康知識。這些百大名醫有些參與社會服務,有些已退居山林、含飴弄孫,今天能號召他們一起參與的就是「公益」二字,令人感佩。
總統再次感謝醫界先進群策群力、鼎力相助,相信這個平台不僅將有效提升全民健康知識,也能減少錯誤訊息的流傳,協助民眾延緩疾病發生、縮短不健康餘命,這些都是「健康台灣」的核心目標。並期盼未來能與《百大醫言堂》合作,結合數位科技,深入社區、學校與職場,讓正確的健康知識走進每一個家庭。尤其是癌症、心血管疾病、失智症及慢性病防治,要引導國人早期發現、正確治療、積極預防。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慈月基金會的用心,及所有醫界先進夥伴的投入。期許與大家一起努力,讓臺灣成為一個健康長壽、幸福繁榮的福爾摩沙,讓國人健康、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臺灣。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動儀式。包括衛福部長石崇良及慈月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創辦人林保雍等亦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