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新聞與活動

打造臺灣成為「全球客家文化新都」 讓客家榮耀臺灣也榮耀世界
副總統出席「2016海外客家社團負責人諮詢會議」開幕典禮
中華民國105年10月17日

陳建仁副總統今(17)日上午前往屏東縣六堆客家園區出席「2016海外客家社團負責人諮詢會議」開幕典禮,說明新政府的客家政策,期盼將臺灣打造成為「全球客家文化新都」。

副總統抵達先欣賞充滿濃厚客家風情的精彩表演,隨後以客語代表總統向大家問候。副總統表示,他在高雄旗山長大,旗山有許多客家人,而旁邊的美濃更是典型的客家鄉鎮,因此自小便結識不少客家的朋友。

副總統指出,「海外客家社團負責人諮詢會議」自2010年首次舉辦,至今已是第四屆。本屆大會正好是總統上任後的第一次海內外客家大事,且在總統的家鄉--屏東縣舉辦,令人感到格外親切。

談及本屆大會,副總統說,今年有300位海外客家領袖以及200位國內鄉親先進與會,規模相當盛大。副總統認為,客家族群是很隱忍也很隱形的族群。在許多個人表現上,客家人絲毫不輸給任何族群,甚至更為優秀。過去確實有很長一段時間,客家人不說客家話,也不敢承認自己是客家人。但是現在,客家文化日漸復甦,特別是從表演中看到許多孩子講著流利的客家話、唱著客家民謠,深受感動。

副總統說,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為臺灣客家族群帶來改變的契機。從成立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中央級客家事務專責部會的客家委員會開始,客家事務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逐步推展。從客家電視台開播到舉辦客家桐花祭,一連串的客家政策,已帶動客庄休閒產業,並掀起客家音樂、文化藝術的熱潮。

副總統指出,在客語教育和客家知識體系的建構上,客語能力認證考試、客語生活學校及客語無障礙環境等措施,都為客語的傳承奠定基礎。此外,各大學院校也成立了客家學院及相關系所,積極發展客家學術研究。

副總統表示,雖然當年推動的各項施政已逐漸開花結果,但新政府並不以過去的成就為滿足,在總統的指示和領導下,將積極推動十項客家新政,包括:推動客語為「國家語言」、建立完善的族群傳播體系、建構國家級客家知識體系、打造現代客家藝文創作平臺、打造「國家級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重塑詮釋臺灣歷史的客家人文地景、建構「伯公醫療行動網」、推動「夥房銀髮照顧中心」、鼓勵青年參與振興客家公民社會及推動臺灣客家國際化等。

副總統強調,如果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是為族群爭生存、求發展的「新客家運動」,那麼這一次就是為族群再造新典範的「客家文藝復興運動」。相信在政府與客家族群的齊心努力下,客家文化必定能夠蓬勃發展。

副總統更以親身經驗告訴與會貴賓,過去他在美國讀書與工作時,最能深刻感受來自海外客家鄉親的溫暖以及客家同鄉會的團結合作與無私奉獻。他認為,客家鄉親在海外打拚很不容易,更難能可貴的是大家都有強烈的熱忱要傳承客家語言及文化,那顆熱愛客家的赤子之心,令他終生難忘。

副總統表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客家社團都是臺灣客家文化的尖兵,未來政府應推動客家族群在海外各國的公民參與及在地認同,以形成跨國的客家文化交流與客家政策合作。期望能將臺灣打造成為「全球客家文化新都」,讓客家既榮耀於臺灣,也榮耀於世界,由此創造下一個客家的美好年代。

副總統強調,如此重大的歷史任務,必須要有海內外客家賢達的支持、參與及指導才能達成目標。期盼透過本次的全球客家盛會,與客家鄉親先進群策群力,為臺灣及全世界的客家人與客家事貢獻智慧、提供建言,讓新政府可以為客家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隨後,副總統與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屏東縣長潘孟安、美國伊利諾巴勒特市長華萊士(Kevin Wallace)及美國德州福遍郡郡長羅伯‧赫博(Robert Hebert)共同進行開幕儀式,為本屆大會揭開序幕。

 

Code Ver.:F201708221923 & F201708221923.cs
Code Ver.:201710241546 & 201710241546.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