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仁副總統今(12)日下午出席「105年運動企業認證授證典禮暨i運動論壇」,除說明「運動企業認證標章」的重要性與成果,及政府將全力達成「健康國民、卓越競技、活力臺灣」的目標,並希望未來有更多企業支持臺灣運動產業的發展。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105)年有很多重要的體育賽事活動,包括四年一度的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8月在巴西里約舉辦,臺灣健兒在奧運會上追求卓越的奮戰表現,相信都讓國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國民體育日系列活動也在9月順利完成,獲得民眾熱烈迴響,顯見體育運動在國人的心中越來越重要。
談及政府致力推動體育政策,副總統指出,蔡總統對於體育運動向來非常重視,除了落實選舉政見,在行政院成立跨部會層級的「行政院體育運動發展委員會」,邀請國內各世代的體育菁英擔任委員,希望讓臺灣的體育運動能有更好的發展,並提出「五大策略」,包括「體育行政優化」、「鼓勵企業投資」、「國際賽事接軌」、「體育向下扎根」和「選手職涯照顧」等,希望在五大策略下,全力達成「健康國民、卓越競技、活力臺灣」的目標。
副總統進一步說明,教育部體育署推出的「運動企業認證標章」,就是結合總統五項策略的好點子,藉由企業積極推動建立員工規律運動習慣,實現關懷員工的「企業社會責任」,且協同企業力量,支持運動產業發展,提升企業形象,創造多贏的策略。
副總統提到,今年獲得「運動企業認證標章」的50家企業,行業別橫跨金融、科技、製造、電信等重要產業類別,而獲得認證標章的企業,都是各個產業領域的龍頭或形象指標的代表,一方面代表國內企業對體育發展的重視,另一方面也顯示投入運動的推廣,有助於企業形象及經營績效的提升。
副總統強調,通過認證標章申請的企業,除能夠將標章用於企業形象相關宣導,像是企業網站、活動宣傳品等,對於企業形象、員工招募都是正面積極的效應,還可以優先參與教育部體育署的活動,成為「運動VIP」。對於企業來說,投入「i運動」的行列讓企業有形象、員工有健康、體壇有贊助,實係三贏政策。
副總統也表示,根據教育部體育署運動城市的調查,國內運動人口比例從2009年80.6%提升至2015年83%;規律運動人口的比例,也從24.4%提升至33.4%,可見臺灣的運動風氣已漸普及。
談及運動企業認證標章成果,副總統說,目前國內外許多EMBA課程,已將團隊登山、騎單車、競賽等列入必修課程,不僅可凝聚向心力,有效增進員工的身心健康,更彰顯「運動企業認證標章」對臺灣競爭力的重要性。也希望教育部體育署進一步深化「運動企業認證標章」,讓更多企業支持臺灣運動產業的發展。
隨後,副總統頒發「運動企業認證標章」給力鵬企業、力麗企業、中國信託公司、中國鋼鐵公司及中華電信公司等50家企業的授證代表。
包括教育部次長蔡清華及體育署署長何卓飛等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