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仁副總統今(27)日下午前往臺北圓山飯店出席「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22屆年會暨第3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閉幕典禮,肯定該會凝聚海外臺商力量,積極回饋臺灣及國際社會,並鼓勵臺商朋友回臺投資,推升產業創新升級。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恭喜該會展現海外臺商團結和諧的民主風範,順利完成總會長選舉,除對新任林見松總會長表示祝賀,也對已經滿任的李耀熊總會長過去一年來的卓越領導與貢獻,表示肯定。
副總統指出,「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自1994年成立至今已屆滿22週年,在歷屆總會長及領導幹部的努力經營下,在全球的商會已涵蓋73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89個地方商會,會務蒸蒸日上,備受各界肯定與重視,對協助政府推動重要國家建設、經貿外交及拓展新興市場等各方面,貢獻良多。該會近年更以實際行動支持政府加入國際區域整合,組團訪問華府、東協六國及歐盟政府高層及國會議員,協助促進各國與臺灣洽簽雙邊經濟合作協議(ECA),以及支持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今天在颱風天齊聚一堂,就是為了推動會務、讓臺灣更好,所謂「風雨生信心」,臺商朋友愛國愛鄉的熱忱、令人感佩。
副總統說,臺商除了在海外打拚,也不忘關懷、回饋臺灣,每逢國內發生重大天災或急難事件,如八八風災、高雄氣爆及臺南大地震等,均主動號召海外臺商力量投入賑災工作,而所屬各洲際及地區商會不只與當地政府關係密切,更長期投入時間與資源,從事人道關懷與公益善行,回饋當地社會,拓展國民外交。臺商總會所建構的臺商網絡,已經成為協助臺灣爭取更多友好力量,與國際接軌的重要軟實力。
談及區域經貿議題,副總統說,推動和主要貿易夥伴的制度化合作,積極洽簽ECA及個別經濟合作項目,以厚植加入TPP及RCEP的基礎和能量,是政府一貫目標和努力的方向。政府並以「新南向政策」作為新經濟發展策略,積極深化與東協、南亞及紐澳的關係,除貿易與投資外,更將建立雙方的民間交流及文化、教育、科技研究等各方面的連結,與亞太區域各國發展更密切的合作關係。
副總統進一步指出,政府也將持續強化與我友好國家的雙邊關係,建立長期、永續的合作夥伴,除拓展雙邊經濟與文化連結外,並將就區域安全和經濟整合進行實質對話。這都需要臺商總會與更多臺商朋友的幫忙,讓政府在推動雙邊及多邊制度化合作上更有成果。
副總統也向臺商朋友們說明,政府為持續創造臺灣產業未來的價值及競爭力,正全力推動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技醫藥、智慧機械及國防產業等五大創新產業,希望透過創新來帶動產業升級與轉型。未來,政府政策將因應新興產業發展,完善人才的延攬與制度保障,提供一個友善的租稅環境,吸引國際人才安心留臺、安全工作,並開放市場、減少管制,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法規環境,為臺商創造更多投資機會。
副總統也藉此機會呼籲臺商朋友們能夠加碼投資臺灣,幫助臺灣面對當前經濟挑戰,為國家及個人再創無限發展的可能,也期盼大家在全球各個角落,用最熟悉的市場通路,加上獨一無二的人脈關係,充當國內企業與海外市場的橋樑,與政府共同打造經濟新局。
副總統談到,他於今(105)年8月及9月分別代表總統訪問多明尼加及梵蒂岡,所到之處都看到臺商朋友的傑出表現並獲熱烈歡迎,在多國期間並參觀臺商企業投資的太陽能電廠,該電廠佔多國電力供應6%,未來還盼能於擴張之後成長至15%。未來,政府無論推動「新南向政策」,或協助友邦基礎建設,都會在踏實外交的基礎上,建立互惠互助的信任及合作關係,以延伸臺灣的經貿軟實力,也希望臺商朋友能夠扮演重要角色。
副總統說,臺商朋友長年旅居海外,一定能深刻體會我國外交處境的艱難,臺灣需要有代代相傳的生力軍,在海外作臺灣的後盾,以及臺灣走向世界的橋樑,今天現場有很多青商朋友參與,共同關心會務的發展,也期盼該會持續培育青年臺商子弟參與僑務工作,永續傳承臺商精神,作為政府最有力的後盾,為臺灣開創更寬廣的國際空間。
包括「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滿任總會長李耀熊、新任總會長林見松及僑委會委員長吳新興等均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