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5年06月26日
上任後首訪友邦,總統肯定台巴交流成果
總統訪問巴拿馬第一天行程

經過近3個小時的飛行,蔡英文總統率「英翔專案」訪團於巴拿馬時間6月25日(週六)下午 2時30分(臺北時間26日清晨3時30分)抵達Tocumen國際機場。

專機停妥後,我駐巴拿馬共和國大使劉德立及巴拿馬總統府大禮官兼外交部禮賓司司長蘇尼卡(Roberto Zuniga)登機迎接蔡總統,巴拿馬外交部次長殷卡比耶(Luiz Miguel Hincapie)迎於機梯前,並陪同蔡總統沿紅地毯緩步前進,接受兩旁禮兵致敬。

蔡總統在發表聲明時表示,她很榮幸應巴拿馬總統瓦雷拉(Juan Carlos Varela Rodriguez)的邀請,率團前來參加巴拿馬運河拓寬工程竣工典禮。巴拿馬運河是世界重要的航道,能夠與各國元首代表及巴拿馬政府與人民共襄盛舉,參與拓寬工程的竣工典禮,感覺像是遠道而來參與好友家裡的喜事,充滿期待和喜悅的心情。

蔡總統也提到,此行除了參加竣工典禮外,也將與瓦雷拉總統就提升臺巴雙邊關係及其他共同關切議題交換意見,期盼透過直接的互動,持續強化兩國邦誼,增進雙方人民福祉。

蔡總統強調,中華民國與巴拿馬的邦誼迄今已經超過一世紀,合作交流頻繁,雙邊關係歷久彌新,相信透過本次訪問,兩國的友誼及夥伴關係必將更加穩固與緊密。

隨後,蔡總統也與前來歡迎的僑領及駐館團員眷屬握手致意,現場氣氛相當熱絡。由於巴拿馬運河拓寬工程廣受世界矚目,美國聯邦眾議院交通暨基礎建設委員會15名眾議員更親赴巴國出席竣工儀式。該代表團由主席Bill Shuster率領,於本(25)日下午至我國訪團下榻飯店拜會蔡總統,雙邊會晤30分鐘,廣泛交換意見。

蔡總統以英語致詞時指出,臺灣與美國皆經常使用巴拿馬運河,兩國的經濟發展均相當依賴貿易。我國人口雖僅有2,300萬人,但卻已是美國第9大貿易夥伴,美國則是我第2大貿易夥伴,雙方的貿易往來為太平洋兩岸創造許多就業機會。

蔡總統認為,密切的經貿往來是臺美雙邊關係的基石,而巴拿馬運河的拓寬更起了正面作用。一旦巴拿馬運河拓寬工程完工,相信可進一步增加臺灣與美國東岸的船舶運輸。

由於本次出訪行程是首次有波音777飛機從臺北直航邁阿密,而這15位眾議員中有3位是從邁阿密選出,因此他們對於能否開通新航線都深感興趣,並表示,若未來能順利開航,美國應對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此議題給予更多支持。

談及臺美經貿,蔡總統告訴眾議員,此行訪問巴拿馬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參訪長榮在巴國當地的投資案。未來,我國也深盼透過加強對邦交國的投資,進一步深化及穩固雙邊邦誼。

傍晚,訪團一行前往巴拿馬運河「觀花水閘」參觀。蔡總統抵達後首先至多媒體中心觀賞巴拿馬運河3D簡介影片,並轉往行控中心實地瞭解運河操作流程。隨後,總統按下水閘開關,並至該中心陽台觀看貨船行經運河之過程,同時也向在對岸「觀花水閘」大樓景觀台等候的訪團成員及隨行媒體揮手致意。

晚間,蔡總統出席僑界晚宴,受到僑胞熱烈歡迎。總統致詞時表示,在上(5)月520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隔天舉辦的就職茶會中,她與許多海外僑胞朋友見面。僑胞朋友們大聲地對她喊「加油」,她知道這句加油,不只是為她而喊,更是為臺灣與臺灣所有人民「加油」。僑胞朋友的熱情總是特別深刻,僑胞朋友的期待,也總是讓人感受到不論彼此的距離多遠,大家的心都在一起,一樣疼惜臺灣這個家鄉,希望臺灣更好。

蔡總統特別感謝今日參與晚宴的僑胞遠道而來以及僑胞們多年來在巴拿馬這塊土地上努力付出,讓世界看到臺灣人的精神,讓臺灣人為世界做出貢獻。

談及臺巴交流成果,蔡總統說,她剛才參觀了巴拿馬運河「觀花水閘」,巴拿馬運河是歷史上最了不起的工程。她來到這裡參加運河拓寬的竣工典禮,就是希望讓所有的臺灣人民都能夠感受到遙遠的友邦,正再一次創造歷史性的一刻。一直以來,有很多臺灣人與巴拿馬人民站在一起,一起為實現理想而努力。

蔡總統舉例談到,在巴拿馬投資規模最大的長榮集團,不僅為巴國創造就業機會,更讓每天從運河通過的EVERGREEN貨櫃成為代表臺灣的標誌,為臺灣做最好的宣傳。不只長榮集團,今晚現場還有很多「巴拿馬臺僑協會」的夥伴,長期以來積極投入在巴拿馬的慈善事業,熱心投入原住民教育事業,要讓這個多元美麗的國家,有更堅實的教育根基。

蔡總統也提及,除了臺僑,巴拿馬也有很多年輕的志工團朋友飛越太平洋來到巴拿馬貢獻自身專業。她記得曾經在網路上看過,有個年輕女孩飛越半個地球,來巴拿馬教中文。女孩的朋友都說她來這裡一定不能適應,兩個星期就會想回家。但是這個女孩在巴拿馬待了兩年,要走的時候還依依不捨,這是因為女孩覺得在這裡曾奉獻過專業,也因為這樣與眾不同的經驗,開拓了人生的眼界。

蔡總統說,過去以來許多臺灣人來到巴拿馬,走進果園,教導農民改善果樹栽培的方法;走進漁村,輔導發展漁產加工品。臺灣人在這裡,深入不同的角落,推動著各種技術合作計畫,促進在地的發展,也促進兩國的情誼。巴拿馬的國花是鴿子蘭,其實鴿子蘭和臺灣,也很有淵源。鴿子蘭是瀕臨絕種的野生植物,早期的蘭農沒有足夠的技術可以栽種,因此很多巴拿馬民眾雖然知道國花是鴿子蘭,卻沒有親眼見過鴿子蘭。幾年前,我駐巴拿馬技術團技師黃嘉襄,帶著園藝專長的夥伴與替代役男,投入了鴿子蘭的復育工作,並且將復育成功的鴿子蘭種苗,送給了85所中小學,讓巴拿馬的孩子可以從小認識國花。除了將這項技術轉移給巴拿馬,我國技術團也提供臺灣蝴蝶蘭蘭苗與技術輔導,讓巴拿馬的蘭花產業發展更加蓬勃。類此合作交流故事還有很多,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是臺灣人與巴拿馬人一起走過的路、一起付出的心血,也是共同的驕傲。

總統說,這些故事不但要讓臺灣人民知道,也要讓更多人參與,在她踏出國門時曾告訴國人,我們做的是「踏實外交」,要一步一腳印穩健地實現目標,只要有助於互惠互助的工作,我們都要去做。這種踏實的精神,就是臺灣精神。

蔡總統強調,臺灣人能夠為世界奉獻,也能夠為世界做更多事情。只要我們努力,世界就會感受到我們的友善,感受到我們的責任。只要努力,全世界都會對臺灣比起大拇指,讓我們海外臺灣人都感到驕傲,說自己是臺灣人「走路都有風」。

蔡總統表示,巴拿馬是她上任後第一個訪問的友邦,長久以來,兩國的交往一直穩定而成熟,迄今兩國邦誼已經維持了1世紀。今年三月,臺灣與巴拿馬簽署了新的技術合作協定,新一波的實質合作計劃馬上就要開始。未來,也會有更多優秀的臺灣人,帶著技術、帶著熱情來到巴拿馬,為兩國的交往打下更深刻、更實質的基礎。屆時亦盼望在地僑民一定要協助技術團同仁,攜手合作,一起為臺灣的外交而努力。

稍後,蔡總統也接受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市長布蘭敦(José Isabel Blandón)呈贈市鑰及榮譽市民證書,並致詞表示,巴拿馬市擁有將近500年的歷史,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是一座多元、熱情且充滿活力的城市。近年來,巴拿馬的整體經濟快速發展,加上優越地理位置以及巴拿馬運河的完善海運服務,巴拿馬市已經成為拉美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及金融中心。

蔡總統提及,布蘭敦市長年輕有為,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市政建設、致力美化市容,努力提升市民生活品質,成效顯著,相信在布蘭敦市長的領導之下,未來巴拿馬市一定會更加進步發展。

總統說,巴拿馬市與臺灣的城市一直有很好的互動往來,除了是臺北市的姊妹市,布蘭敦市長也將在今年9月率團訪問臺灣,參加高雄市政府舉辦的「2016年全球港灣城市論壇」,並將與高雄市簽署姊妹市協議。總統並祝福巴拿馬市的市政業務順利推展,臺巴兩國邦誼永固。

包括我國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外交部長李大維、我駐巴拿馬大使劉德立、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新興及立法委員劉世芳、李鴻鈞、陳瑩、邱議瑩、許智傑及林俊憲等均出席是場僑宴。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10月07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及媒體人賽斯頓 盼臺美持續深化合作守護自由民主
蕭美琴副總統日前接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葉望輝(Stephen Yates)及媒體人賽斯頓(Buck Sexton)乙行,感謝訪賓遠道而來親身體驗臺灣社會、人民及臺美的堅實友誼。期盼兩國持續深化合作,並拓展至經貿、安全等領域,攜手守護自由民主的共享價值。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對訪賓表達歡迎之意,感謝訪賓遠道而來親身體驗臺灣社會、人民以及臺美的堅實友誼。並提到,臺美夥伴關係在臺灣民主化發展中至關重要,臺灣從過去經歷殖民時期、二戰後的一黨專政時期,至今日轉型為成熟且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這段歷程值得驕傲。 副總統指出,自由民主是臺灣珍視且自豪的價值,也是與美國人民共享的核心信念。期盼雙方持續在此堅實基礎上深化合作,並拓展至經貿、安全等領域,同時維護彼此重視的價值理念。最後,再次表達誠摯歡迎,很榮幸與訪賓共聚一堂。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主任秘書甄國清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10月07日
總統接受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專訪內容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葉望輝(Stephen Yates)及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主持人賽斯頓(Buck Sexton)及其胞弟梅森(Mason Sexton Jr.)、克茲(Keats Sexton),並接受賽斯頓專訪,針對兩岸關係、區域情勢、國防、臺美經貿夥伴關係及我國社會福利政策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專訪內容於今(7)日凌晨播出。 專訪問答內容如下: 問:臺灣的公民責任感已引起許多美國人關注,我們注意到臺灣民眾守法且相互尊重,在路上行走讓人感到很安全,這帶給我們許多啟發。另外,現在臺灣與中國之間議題深受全球矚目,人們認為兩岸情勢升溫、危機日益接近,您會如何向美國聽眾形容目前的兩岸局勢? 總統:首先,我很高興聽到你此趟來臺灣看了很多事情,收穫豐碩,另外也謝謝你對臺灣公民社會的肯定。臺灣的確被國際社會稱讚「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次花蓮因為颱風引發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傷亡,街道都是泥沙、很多房子都被泥沙堆積,臺灣社會自動自發地跑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過去幾天有連續假期,第一天假期有3萬多人去、第二天有4萬多、第三天又4萬多,總共有十幾萬人自動自發拿著鏟子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所以臺灣社會也稱呼這批人為「鏟子超人」。 你可以充分感受到臺灣的確是充滿熱情、人民很善良,所以不管是街道或者是在晚上或白天,基本上治安都不錯。 你剛剛提到了臺灣與中國的關係,我非常期待全球關心臺灣跟中國關係的朋友能清楚知道幾件事情:第一、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臺灣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沒有權力侵犯臺灣。第二、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軍演、破壞區域的和平穩定,所以打破臺海現狀的是中國,不是臺灣;臺灣人民保護主權、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不應該被解讀為對中國的挑釁。第三、即便臺灣受到中國日益增強的威脅,臺灣仍然沒有放棄尋求兩岸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們知道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臺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事關重大。我們對和平有理想、沒有幻想,我們認為和平必須要靠實力才能夠得到。 所以臺灣在我上任之後採取「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是強化國防力量,明年的國防預算根據北約標準可以達到GDP的3.32%,在2030年之前可以達到GDP的5%。一方面對美國或國際社會進行軍事採購,另一方面推動國防自主,跟國際社會共同開發武器,從研發設計到生產製造共同合作,讓臺灣本土的國防工業能夠發展起來,對臺灣的安全進一步做出貢獻,包括無人機、水下無人潛艇、機器人,都是未來臺灣要著重發展的項目。 第二是強化經濟韌性,臺灣在2010年對外投資有83.8%投資在中國,可是去年只剩下7%,現在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投資對象。也就是說,我們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而是讓臺灣的產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讓臺灣的經濟不但要好,而且要有韌性,臺灣才能夠安全。第三是跟美國還有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嚇的力量,也就是用備戰來達到避戰的目標。 第四是只要對等、尊嚴,臺灣很樂意跟中國進行談判,透過交流合作來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有看到川普總統公開談到,習近平曾經打電話給他,在川普總統任內不會出兵攻打臺灣。我們希望能繼續得到川普總統的支持,如果川普總統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臺發動武力攻擊的話,川普總統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問:如果您現在有機會與川普總統直接對話討論臺海情勢,尤其在國防與國安方面,您希望讓川普總統知道什麼? 總統:如果有機會見到川普總統跟他講述臺海情況的話,我會建議川普總統特別留意習近平目前不僅在臺海進行越來越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在東海、南海也擴軍。中國的軍事演習已經到印太整個區域,航空母艦跨過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北海艦隊在演習時繞行日本一周,甚至到澳洲的經濟海域發射實彈射擊。 印太區域持續變化,情勢不斷變緊張,面對的不是只有併吞臺灣而已,當臺灣被併吞之後,中國會更有力量在國際上跟美國競爭,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最後也會衝擊到美國的本土利益,所以希望川普總統能夠持續維護印太的和平穩定。 臺灣有決心保護自己國家的安全,也會善盡責任,跟民主陣營共同合作,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問:美國過去在外交政策及介入國際事務方面學到一些教訓,因此格外關注那些願意承擔自身防衛責任並展現上戰場決心的夥伴。請問您如何向美國政策圈或公民展現臺灣捍衛自身主權的決心? 總統:我會跟他們說,臺灣有絕對的決心守護自己國家安全,因為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當臺灣在保護自己國家時,等於是承諾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這就是為什麼我剛剛提到國防預算持續增加的原因,在蔡英文前總統任內的國防預算從占GDP 1.9%提高至2.5%;明年則可以達到3.32%,2030年之前就可以達到5%,比北約標準早5年。 另外,我們也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集結臺灣各行各業、公私力量進行全社會防衛的訓練;我也主持了國安高層會議,將中共政權定位為臺灣的境外敵對勢力,針對中國對臺灣的五大國安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總共100多條的國安法制,在此會期會送到立法院審議,讓臺灣能更有法治力量、更有國防力量、更有人民參與的力量來守護國家,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我相信自助人助,所以非常贊同你的想法,臺灣或其他國家必須善盡自己的責任,只有自助才能得到人助,大家共同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發揮嚇阻力量,才有辦法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   問:全球正密切關注人工智慧及其發展,尤其是美國,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的卓越廠房也引起大家濃厚興趣。請問您對臺美在先進科技、晶片製造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經濟夥伴關係有何看法?預期未來將如何發展及共同促進繁榮? 總統:臺灣科技產業的確有不錯表現,這是臺灣數十年來產官學研共同合作,及臺灣人民支持下的結果。但我必須謙卑地說,台積電或臺灣半導體產業只是生態系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包括:美國是創新、研發、設計,同時也是最大的市場;日本有材料和設備,韓國有快速記憶體,臺灣是晶圓的邏輯製造,荷蘭擁有重要的半導體製造設備。 整個半導體生態系裡面美國獲得80%的利益,所以美國還是居於龍頭地位。面對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要,美國還是要繼續領先全世界,臺灣很樂意跟美國一起努力,共同協助美國再工業化並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讓美國持續領導世界,也讓美國能再度偉大。 臺灣也把半導體產業看成是對世界未來繁榮的重要責任,所以臺灣政府支持台積電去美國、日本及德國投資。未來美國在再工業化及成為人工智慧世界中心的時候,相信台積電一定可以扮演關鍵角色。   問:在與臺灣政府官員會晤過程中,談到家庭組成,美國最近也開始關注這項議題。美國觀眾可能會很有興趣聽到有些國家試圖透過政策來解決相關問題,例如鼓勵婚姻和促進生育率等,使社會持續壯大,也更有韌性。請問臺灣有哪些促進生育率的措施?這些政策目前實施的成效如何? 總統:很高興你肯定臺灣這些作為。其實臺灣這些政策也參考了美國及國際上一些國家進步的做法。目前我們整個策略是,第一,0-6歲國家跟家庭一起養,小孩子0到6歲每個月都有錢可以領。另外,不管是公立或私立高中職都免學費。 另外,我們對老年人也有長期照顧系統,全臺灣有1萬5千個據點,大概有10萬個長照服務員在幫助65歲以上的長輩和身心障礙者,讓他們可以得到好的照顧。 如果年輕人要結婚,結婚有生小孩的家庭可以優先得到住到社會住宅的機會;如果要買房子,可以得到政府利息補貼;只想要租房子,也可以得到政府的租金補貼;不孕夫婦政府也可以補助他們去接受人工生殖。 另外,我們也在減稅,這是臺灣歷史上對社會投資最大的時刻,也是減稅最多的時刻。這些作為就是要讓年輕人敢婚、敢育、能養。我也注意到川普總統目前要減稅,我們希望家庭的負擔能夠減少,讓更多人能夠組成家庭,讓社會能夠安定、繁榮發展,然後國家才能夠生生不息。
詳細內容
114年10月01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農業部次長 盼臺美持續推動農業合作共創繁榮
蕭美琴副總統今(1)日上午接見「美國農業部貿易及對外農業事務次長林德柏格(Luke Lindberg)乙行」,感謝其來訪展現臺美關係的深化與友好。並指出,農業是臺美雙邊貿易極其重要的一環,期盼持續推動農業貿易合作,共創繁榮發展。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林德柏格次長此行具有重要象徵意義,也展現臺美關係的深化與友好。並指出,農業貿易在臺美雙邊貿易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對於台灣及美國的農民與畜牧業者皆具實質助益。 副總統現場也特別展示包括鳳梨與芒果等臺灣優質水果,並對昨日美方正式宣布開放臺灣鳳梨進口美國市場表達高度肯定與感謝。副總統說,臺灣在氣候與環境條件方面與美國高度互補,除生產世界上最優質的鳳梨,臺灣芒果亦深受國際市場喜愛;而美國的蘋果與葡萄則是臺灣消費者最常選購的進口水果,顯示臺美農產品在市場上的高度互補。 副總統指出,目前臺灣是美國農產品第七大出口市場,前不久農業部陳駿季部長率領「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前往美國,與當地業者洽談採購計畫,涵蓋小麥、玉米、黃豆與牛肉等項目;此外,臺灣市場也有眾多其他類別的美國農產品深受歡迎。 副總統說,為歡迎貴賓來訪,此次特別安排在臺灣虹廳與訪賓會面,虹廳展示有臺灣知名畫家林惺嶽老師的《天佑花蓮》畫作,描繪花蓮稻田的景觀,而花蓮近日受颱風與堰塞湖溢流重創,政府與民間團體正全力投入災後重建,也感謝像美國一樣在困難時刻與臺灣站在一起的朋友。 副總統最後再次感謝訪賓的到來,並強調,無論面對自然災害或其他挑戰,臺灣人民始終願意成為良善的力量,與美國人民並肩前行,而現在正是展現團結的時刻。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次長陳明祺、農業部次長杜文珍等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30日
副總統接見奧地利跨黨派國會議員 盼持續深化雙邊夥伴關係
蕭美琴副總統今(30)日下午接見「奧地利跨黨派國會議員訪問團」時表示,臺灣與奧地利近年來在經濟、貿易及文化領域持續合作,雙方產業間亦存在互補與合作關係,期盼未來能進一步深化雙邊夥伴關係。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奧地利友台協會主席艾蒙(Werner Amon)率領友台訪問團來訪。並表示,這是擔任副總統以來首次接見來自奧地利的訪團,很高興臺灣與奧地利近年來在經濟、貿易及文化領域持續建立強健且穩固的夥伴關係;目前臺灣駐奧地利大使是一位音樂家,充分展現奧地利所代表的強大文化底蘊。 訪團成員尚包括奧地利聯邦議會副議長魯伯特(Günther Ruprecht)、人民黨團副主席漢默(Michael Hammer)、新奧地利黨團副主席薛尼克(Nikolaus Scherak)及綠黨議員史德勒(David Stögmüller)等,由外交部次長葛葆萱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9月30日
副總統接見英國保守黨影子商貿大臣訪團 盼持續深化臺英各領域交流與合作
蕭美琴副總統今(30)日下午接見「英國保守黨影子商貿大臣葛里菲斯(Andrew Griffith)訪問團」,感謝英國持續推動臺英經貿關係及支持臺灣國際參與。並表示,臺灣與英國在經貿、外交、安全與教育等各領域都有密切的交流與合作,期待雙方持續攜手,共同促進民主、自由與繁榮。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訪賓長期致力於深化臺英夥伴關係。並提到,2023年臺英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是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進展,後續也持續推動相關合作,進一步深化和加強經貿夥伴關係。 副總統指出,英國是臺灣在歐洲第三大對外投資目的地國,代表雙方為夥伴關係所奠定的基礎,已展現實質而有意義的成果,期待未來在數位貿易、人工智慧、科技及太空等領域有更多合作機會。 在外交方面,副總統感謝英國持續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際組織,以及許多國會議員反對中國扭曲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作為排除臺灣國際參與的藉口。 在安全方面,副總統表示,臺灣正面臨來自中國解放軍的複合威脅,包括在海空域、認知作戰、政治干預及網路安全等層面,歐洲也面臨類似挑戰,期待與英國持續加強相關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對於英國透過「七大工業國集團」(G7)及其他國際高層對話與峰會,持續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副總統也表達感謝。 副總統提到,蔡英文前總統曾在英國求學;今天上午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演講,有許多來自英國的國際學生也在其中就學,顯示臺英雙方在教育及青年交流方面的合作深具意義。臺灣與英國同樣重視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並以憲法加以保障,這樣的環境有助於年輕世代學習、研究,並透過文化交流相互了解。 副總統表示,臺英在許多領域都有密切夥伴關係,感謝訪團不遠千里來臺為雙方關係做出進一步貢獻,期待未來持續與英國密切合作,共同促進民主、自由與繁榮。 訪賓一行尚包括英國國會下議員古博(John Cooper)、寶蘿(Rebecca Paul)等,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10月07日
總統接受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專訪內容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葉望輝(Stephen Yates)及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主持人賽斯頓(Buck Sexton)及其胞弟梅森(Mason Sexton Jr.)、克茲(Keats Sexton),並接受賽斯頓專訪,針對兩岸關係、區域情勢、國防、臺美經貿夥伴關係及我國社會福利政策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專訪內容於今(7)日凌晨播出。 專訪問答內容如下: 問:臺灣的公民責任感已引起許多美國人關注,我們注意到臺灣民眾守法且相互尊重,在路上行走讓人感到很安全,這帶給我們許多啟發。另外,現在臺灣與中國之間議題深受全球矚目,人們認為兩岸情勢升溫、危機日益接近,您會如何向美國聽眾形容目前的兩岸局勢? 總統:首先,我很高興聽到你此趟來臺灣看了很多事情,收穫豐碩,另外也謝謝你對臺灣公民社會的肯定。臺灣的確被國際社會稱讚「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次花蓮因為颱風引發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傷亡,街道都是泥沙、很多房子都被泥沙堆積,臺灣社會自動自發地跑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過去幾天有連續假期,第一天假期有3萬多人去、第二天有4萬多、第三天又4萬多,總共有十幾萬人自動自發拿著鏟子到花蓮去幫助受災民眾,所以臺灣社會也稱呼這批人為「鏟子超人」。 你可以充分感受到臺灣的確是充滿熱情、人民很善良,所以不管是街道或者是在晚上或白天,基本上治安都不錯。 你剛剛提到了臺灣與中國的關係,我非常期待全球關心臺灣跟中國關係的朋友能清楚知道幾件事情:第一、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臺灣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沒有權力侵犯臺灣。第二、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軍演、破壞區域的和平穩定,所以打破臺海現狀的是中國,不是臺灣;臺灣人民保護主權、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不應該被解讀為對中國的挑釁。第三、即便臺灣受到中國日益增強的威脅,臺灣仍然沒有放棄尋求兩岸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們知道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臺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事關重大。我們對和平有理想、沒有幻想,我們認為和平必須要靠實力才能夠得到。 所以臺灣在我上任之後採取「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是強化國防力量,明年的國防預算根據北約標準可以達到GDP的3.32%,在2030年之前可以達到GDP的5%。一方面對美國或國際社會進行軍事採購,另一方面推動國防自主,跟國際社會共同開發武器,從研發設計到生產製造共同合作,讓臺灣本土的國防工業能夠發展起來,對臺灣的安全進一步做出貢獻,包括無人機、水下無人潛艇、機器人,都是未來臺灣要著重發展的項目。 第二是強化經濟韌性,臺灣在2010年對外投資有83.8%投資在中國,可是去年只剩下7%,現在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投資對象。也就是說,我們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而是讓臺灣的產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讓臺灣的經濟不但要好,而且要有韌性,臺灣才能夠安全。第三是跟美國還有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嚇的力量,也就是用備戰來達到避戰的目標。 第四是只要對等、尊嚴,臺灣很樂意跟中國進行談判,透過交流合作來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因為我有看到川普總統公開談到,習近平曾經打電話給他,在川普總統任內不會出兵攻打臺灣。我們希望能繼續得到川普總統的支持,如果川普總統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臺發動武力攻擊的話,川普總統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問:如果您現在有機會與川普總統直接對話討論臺海情勢,尤其在國防與國安方面,您希望讓川普總統知道什麼? 總統:如果有機會見到川普總統跟他講述臺海情況的話,我會建議川普總統特別留意習近平目前不僅在臺海進行越來越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在東海、南海也擴軍。中國的軍事演習已經到印太整個區域,航空母艦跨過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北海艦隊在演習時繞行日本一周,甚至到澳洲的經濟海域發射實彈射擊。 印太區域持續變化,情勢不斷變緊張,面對的不是只有併吞臺灣而已,當臺灣被併吞之後,中國會更有力量在國際上跟美國競爭,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最後也會衝擊到美國的本土利益,所以希望川普總統能夠持續維護印太的和平穩定。 臺灣有決心保護自己國家的安全,也會善盡責任,跟民主陣營共同合作,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問:美國過去在外交政策及介入國際事務方面學到一些教訓,因此格外關注那些願意承擔自身防衛責任並展現上戰場決心的夥伴。請問您如何向美國政策圈或公民展現臺灣捍衛自身主權的決心? 總統:我會跟他們說,臺灣有絕對的決心守護自己國家安全,因為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當臺灣在保護自己國家時,等於是承諾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這就是為什麼我剛剛提到國防預算持續增加的原因,在蔡英文前總統任內的國防預算從占GDP 1.9%提高至2.5%;明年則可以達到3.32%,2030年之前就可以達到5%,比北約標準早5年。 另外,我們也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集結臺灣各行各業、公私力量進行全社會防衛的訓練;我也主持了國安高層會議,將中共政權定位為臺灣的境外敵對勢力,針對中國對臺灣的五大國安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總共100多條的國安法制,在此會期會送到立法院審議,讓臺灣能更有法治力量、更有國防力量、更有人民參與的力量來守護國家,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我相信自助人助,所以非常贊同你的想法,臺灣或其他國家必須善盡自己的責任,只有自助才能得到人助,大家共同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發揮嚇阻力量,才有辦法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   問:全球正密切關注人工智慧及其發展,尤其是美國,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的卓越廠房也引起大家濃厚興趣。請問您對臺美在先進科技、晶片製造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經濟夥伴關係有何看法?預期未來將如何發展及共同促進繁榮? 總統:臺灣科技產業的確有不錯表現,這是臺灣數十年來產官學研共同合作,及臺灣人民支持下的結果。但我必須謙卑地說,台積電或臺灣半導體產業只是生態系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包括:美國是創新、研發、設計,同時也是最大的市場;日本有材料和設備,韓國有快速記憶體,臺灣是晶圓的邏輯製造,荷蘭擁有重要的半導體製造設備。 整個半導體生態系裡面美國獲得80%的利益,所以美國還是居於龍頭地位。面對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整個半導體生態系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要,美國還是要繼續領先全世界,臺灣很樂意跟美國一起努力,共同協助美國再工業化並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讓美國持續領導世界,也讓美國能再度偉大。 臺灣也把半導體產業看成是對世界未來繁榮的重要責任,所以臺灣政府支持台積電去美國、日本及德國投資。未來美國在再工業化及成為人工智慧世界中心的時候,相信台積電一定可以扮演關鍵角色。   問:在與臺灣政府官員會晤過程中,談到家庭組成,美國最近也開始關注這項議題。美國觀眾可能會很有興趣聽到有些國家試圖透過政策來解決相關問題,例如鼓勵婚姻和促進生育率等,使社會持續壯大,也更有韌性。請問臺灣有哪些促進生育率的措施?這些政策目前實施的成效如何? 總統:很高興你肯定臺灣這些作為。其實臺灣這些政策也參考了美國及國際上一些國家進步的做法。目前我們整個策略是,第一,0-6歲國家跟家庭一起養,小孩子0到6歲每個月都有錢可以領。另外,不管是公立或私立高中職都免學費。 另外,我們對老年人也有長期照顧系統,全臺灣有1萬5千個據點,大概有10萬個長照服務員在幫助65歲以上的長輩和身心障礙者,讓他們可以得到好的照顧。 如果年輕人要結婚,結婚有生小孩的家庭可以優先得到住到社會住宅的機會;如果要買房子,可以得到政府利息補貼;只想要租房子,也可以得到政府的租金補貼;不孕夫婦政府也可以補助他們去接受人工生殖。 另外,我們也在減稅,這是臺灣歷史上對社會投資最大的時刻,也是減稅最多的時刻。這些作為就是要讓年輕人敢婚、敢育、能養。我也注意到川普總統目前要減稅,我們希望家庭的負擔能夠減少,讓更多人能夠組成家庭,讓社會能夠安定、繁榮發展,然後國家才能夠生生不息。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