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12月24日 |
出席「110年體育運動精英獎頒獎典禮」,肯定得獎者在體育運動賽事上的貢獻,期盼年輕選手學習效仿,讓臺灣運動一棒接一棒、一代跟著一代,持續蓬勃發展。政府也會一起努力,讓臺灣選手在國際社會處於更好的競爭地位,每一位運動選手都能有最好的成績。 |
110年12月15日 |
出席「Intelligent Asia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開幕典禮」與「智慧製造及智慧服務產業白皮書發布會」,強調面對疫情衝擊、地緣政治變化與2050碳中和目標,政府會推動智慧機械方案,讓臺灣邁向「亞洲高階製造中心」,並強化國際經貿布局,持續推動能源轉型;期盼透過產官學研和跨領域的合作,共同推升臺灣經濟進一步發展。 |
110年12月11日 |
出席「第50屆建築師節慶祝大會」指出,2050淨零轉型是臺灣的使命,期許大家在從事營建時,多使用科技及節能的手段,協助臺灣達成目標;也期盼公會持續與政府合作,協助解決全國房屋老舊、民眾生活在危險環境中的問題。 |
110年12月09日 |
前往連江縣東引鄉參訪,邀請國人一起到離島進行深度、多元的旅遊,體驗離島豐富的文化及美景,加速觀光業及旅遊業復甦。 |
110年12月05日 |
前往金門參訪,並使用五倍券消費、品嚐在地小吃,也鼓勵國人以實際行動支持受疫情衝擊之觀光產業,共同振興並帶動臺灣經濟。 |
110年12月02日 |
出席「2021年開放國會論壇」開幕典禮表示,臺灣非常期待與國際社會分享開放國會、開放政府的成果,並與國際社會建立更為緊密且更具韌性的夥伴關係;臺灣將繼續站在對抗極權的第一線,也會善盡力量,積極回饋國際社會,展現臺灣的良善力量。 |
110年11月25日 |
出席「國立成功大學90週年:T型人才.世界樞紐跨界高峰論壇」表示,國際局勢不斷變化,人才培育的廣度與深度至關重要,臺灣需要能夠思考全局、與同儕合作,以及具備創新能力的「T型人才」,這也是未來國家培育人才的重大方向。 |
110年11月23日 |
出席「清水地熱電廠啟用典禮」表示,首座百萬瓦級地熱發電廠的啟用,不僅是臺灣再生能源發展關鍵的一步,也是臺灣邁向2050碳中和目標重要的一環;期待社會各界與政府共同研討臺灣的綠色成長戰略,兼顧環境永續、經濟公正轉型與社會包容,讓臺灣在邁向2050碳中和的路上,能夠走得更為穩健、順利。 |
110年11月22日 |
出席《2030沉沒倒數》紀錄片首映記者會指出,「沉沒倒數」不是口號,而是已經發生,沒有一個國家是局外人,期盼紀錄片能夠在臺灣掀起廣大迴響,凝聚國人的力量,共同因應氣候變遷產生的問題。 |
110年11月18日 |
出席「2021臺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開幕典禮」,強調政府積極推動長照2.0,培養長照人力,強化長照管理機制,推動長照產業化;也期許長照體系能朝智慧化方向發展,讓臺灣的資深國民活得久、活得健康、活得快樂、活得有尊嚴、活得更自由。 |
110年11月12日 |
以錄影方式為「第七屆日台交流高峰會」致詞指出,臺日兩國共享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普世價值,一路上共同渡過許多難關;相信臺日互相關懷、互信互助的良善循環,將會成為國際社會的優良典範,並盼一起深化民主、繁榮經濟,及捍衛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 |
110年11月07日 |
應大洛杉磯臺灣會館基金會之邀,以〈臺美關係以及臺灣外交新局面〉為題發表錄影演說,強調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臺灣這股善的力量,已經向世界傳開;也呼應百年前蔣渭水醫師發表「臨床講義」精神,提出臺灣繼續前進的「五大深化方向」:深化對臺灣的認同、深化對國家的團結、深化對自由、民主、人權的信仰、深化印太和平守護者的角色、深化臺灣邁向世界、迎向未來。 |
110年11月05日 |
參訪「貢寮區漁會」指出,臺灣一定要朝能源轉型的目標邁進,若繼續以核能及煤炭發電,將威脅臺灣安全,也危害民眾健康,期盼鄉親在政府兼顧藻礁生態保護及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共同支持興建三接;美豬開放加深臺美間經貿合作,幫助臺灣走入世界;公投脫鉤大選,可讓公投議題能得到充分的討論,維持民主品質。 |
110年10月30日 |
出席「2050淨零轉型:邁向綠色社會論壇開幕式」指出,淨零轉型也是公平轉型,必須兼顧「經濟發展」、「社會平等」及「環境保護」三面向的落實,期盼大家一起朝向目標努力。 |
110年10月29日 |
前往臺東參訪「卑南鄉番荔枝產銷班」及「太麻里鄉番荔枝產銷班」,邀集企業界以具體行動支持農民朋友,並表示臺灣未來不要只依賴單一市場,產業必須轉型、升級,且建立更多元且長遠的銷售方式;晚間前往「臺東市觀光夜市」,以五倍券購買、品嚐在地小吃,鼓勵國人一起為振興臺灣經濟努力。 |
110年10月28日 |
出席「體育平權國際化研討會」,強調體育平權是國際潮流,臺灣也有責任推動,與國際接軌;2022年臺灣將舉辦「亞洲同志運動會」,希望藉此讓國際社會看到臺灣的多元價值與文明,以及性別平權上的成就。 |
110年10月17日 |
出席「文協百年活動」,感謝蔣渭水先生百年來對臺灣深遠的影響及貢獻。期許未來我們共同努力,朝深化臺灣的認同、深化守護臺灣的決心、深化對自由、民主、人權的信仰、深化臺灣處於印太地區和平守護的角色、深化臺灣的信心等五大方向來做。 |
110年10月06日 |
以錄影方式為「2021臺灣人工智慧年會暨AI技術應用論壇」開幕致詞指出,臺灣和所有民主國家都面臨「技術權威主義」威脅,確保普世權利和民主價值是未來所有創新的核心。避免人工智慧技術淪為鎮壓少數民族、侵犯個人隱私、踐踏公民自由的工具,是我們必須念茲在茲的重要課題。 |
110年10月02日 |
應哈佛大學臺灣學生會邀請,以〈從民主防疫經驗談臺灣未來發展〉為題發表錄影演說,除分享臺灣成功的防疫經驗外,也表示面對中國地緣政治威脅、智慧時代來臨及淨零碳排的挑戰,政府會全力以赴,期盼更多不同世代、不同領域的人才持續投入,共同壯大臺灣,讓臺灣成為一個更美好的國家。 |
110年09月30日 |
依照預約前往臺大醫學院體育館,接種第二劑國產高端疫苗。 |
110年09月29日 |
陪同總統出席「Our Heroes 台灣英雄 勇者無敵」派對,肯定代表團的優異表現,不僅克服各種困難,也深深感動全體國人,帶給臺灣其他身心障礙朋友很大的動力。 |
110年09月29日 |
前往臺南出席「科技雨林 南方成蔭—南方雨林計畫啟動發布會」,見證工研院與臺南市政府簽訂「南方雨林計畫」合作備忘錄,肯定該計畫運用南臺灣汽車零組件產業的優勢,再以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加值,相信不僅能帶動臺南、南臺灣,也能帶動臺灣整體發展,讓臺灣在國際上更具競爭力。 |
110年09月24日 |
出席「碳中和.關鍵解方—負碳排產業高峰會暨台灣首座負碳排示範工廠落成啟動典禮」表示,面對氣候變遷人人有責,臺灣要化挑戰為助力,務實規劃、踏實執行,達到2050淨零轉型目標,並在國際上屹立不搖。 |
110年09月23日 |
以錄影方式為「投資健康・健保加值研討會」致詞,表示政府將會在公平合理原則下,規劃全民健保中長期改革計畫,改革健保給付及支付制度與健康照護體系,整合公共衛生體系與健保資源,以提升健保給付價值、醫療服務效率及品質。 |
110年09月20日 |
以錄影方式為「全美台灣同鄉會成立50周年慶祝大會」致詞,強調深化臺美關係為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盼持續增進雙方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全方面的交流;希望旅美的臺灣人民和政府一起打拚,讓臺灣成為全球海外臺灣人感到最驕傲、最光榮的地方。 |
110年09月10日 |
陪同總統出席「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第16次委員會議」,聽取報告、嗣接續主持,肯定TAYAL泰雅爾Skaru流域部落群與國家山林治理機關達成和解。臺灣這塊土地並不大,如果能有Sbalay和解的精神和胸襟,相信臺灣會更融洽。 |
110年09月01日 |
陪同總統出席「Our Heroes!台灣英雄 凱旋派對」,致詞表示這次的東奧代表團得到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得獎的項目也最多元,凝聚全體國人的心;感謝每一位奧運英雄長年的辛苦訓練,也謝謝大家的精采表現,讓臺灣被世界看見。 |
110年08月30日 |
出席「國際影音串流平台Taiwan+全球開播晚會」指出,政府積極推動雙語國家政策,以提升臺灣的英語力及競爭力,期盼透過該平台的開播,以英文影音的形式,將臺灣的觀點及故事帶向全球,讓世界看見更真實的臺灣。 |
110年08月27日 |
依照上網預約接種地點,前往臺大醫學院體育館,循相關流程接種國產高端疫苗。 |
110年08月21日 |
出席「社會處方在新冠肺炎的角色」國際論壇指出,透過「社會處方」能夠解決疫情下嚴謹公共衛生手段所造成的疏離;期盼透過國際間的經驗交流,加強彼此合作,共同面對疫情挑戰。 |
110年08月21日 |
以錄影方式為「失蹤老人協尋中心20周年記者會暨線上論壇」致詞,肯定該中心長期以來的貢獻,臺灣已經邁向高齡化社會,2025年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建構失蹤長者的協尋系統是當前重要課題,期盼未來政府能與民間團體加強合作、共同努力,讓每個家庭都圓滿、幸福。 |
110年08月10日 |
出席公視「《斯卡羅》全球首映記者會」表示,該片是臺灣電視史上的鉅作,經由對臺灣歷史事件的瞭解,讓我們對周遭不同的族群更加包容;臺灣有多元的故事,影視產業一定也能發光發亮,讓國際社會看見臺灣,也讓我們以臺灣為榮。 |
110年07月21日 |
以錄影方式參加「2021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1)線上開幕,期盼透過國際生技大會,讓世界看見臺灣在防疫及生技醫療科技的亮點,強化亞洲生醫產業發展並促進合作,讓臺灣在世界生醫產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對全球的健康福祉做出貢獻。 |
110年07月13日 |
以錄影方式,為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慶祝美國國慶暨歡送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直播活動致詞。肯定臺美共同合作,逐步將雙邊關係推向新的高峰,感謝酈處長三年來對臺美關係的卓越貢獻,也期盼他未來無論身處何處,都能持續關心臺灣、支持臺灣。 |
110年05月12日 |
前往「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在近期出現社區感染的關鍵時刻,臺灣的醫護人員會堅守在第一線、提供最快速有效的診斷及治療,守護國人的健康。請國人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確實做好防疫工作,優先疫苗接種對象儘速施打,團結合作共同度過這次挑戰。 |
110年05月06日 |
出席「我國少子化對策與展望論壇」表示,政府今年8月起將推動「平價教保續擴大」、「育兒津貼加倍」及「就學費用再降低」等新做法;行政院已通過「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增加產檢次數及項目」及「放寬育嬰留停及調整工時彈性」三大政策;期待各界一起努力,並提供政府參考建議,以共同解決少子女化問題。 |
110年05月01日 |
出席「第十屆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感謝護理人員的付出與貢獻,也提醒防疫工作不可掉以輕心,需要醫護人員堅定站在第一線,希望國人能共同響應,讓疫情防護工作更加順利,確保安全。 |
110年04月27日 |
出席臺歐健康論壇指出,臺灣是全球公共衛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在疫情期間,我們仍持續展現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的精神,協助各國共同抗疫。在後疫情時代,各國邊境將逐步開放,期盼臺灣及歐洲國家有機會深化彼此合作關係。 |
110年04月24日 |
邀請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等多位外國駐臺使節,前往嘉義參訪阿里山特富野古道及達邦部落走讀行程,說明特富野古道是鄒族文化與歷史空間最有代表性的一段路徑,很高興能帶領外賓走訪臺灣山林,深入部落,一起體驗鄒族的文化及熱情。 |
110年04月22日 |
出席「比爾蓋茲《如何避免氣候災難》新書發表暨座談會」表示,面對氣候災難的問題,臺灣沒有豁免權,應該積極面對及參與;針對零碳排放,未來臺灣也要誠實面對問題、務實擬定對策、踏實解決問題,走出一條國家永續的新方向。 |
110年04月21日 |
出席「2021 Touch Taiwan系列展」開幕典禮,見證「智慧顯示產業跨域合作聯盟(SDIA)」成立,期盼臺灣能夠掌握5G新時代的潮流,透過人工智慧、物聯網、AR、VR、8K等技術,成為智慧顯示器產業創新解決方案的要角,逐步邁向智慧國家。 |
110年04月21日 |
出席「第6屆優良工地主任表揚典禮」表示,發生太魯閣號事件之後,工地主任的重要性更得到社會的重視,政府有決心解決及改革營造業所面臨的問題,中央會與地方攜手合作,補全制度有缺失的地方,讓監督、管理及查核都能更加落實;並期勉所有營造業,在品質、安全、環保、工期及成本等五大訴求,都必須要面面俱到。 |
110年04月17日 |
前往花蓮出席「0402臺鐵408次列車事故聯合追思公祭」,向罹難者上香、獻花致祭,並向家屬表達深切哀悼與慰問之意。 |
110年04月15日 |
陪同總統出席「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第15次委員會議」,嗣並接替主持,針對國土計畫案中族人最關心的土地使用議題,期許內政部、原民會和地方政府通盤規劃及執行,也務必經常前往部落說明,讓地方政府在劃設國土分區時,能滿足原鄉部落土地使用需求,落實國土計畫法立法美意。 |
110年04月11日 |
前往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出席媽祖登轎儀式及起駕遶境,以行動表達對「媽祖進香」此項國家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視;也祝福進香活動順利圓滿成功,並祈願臺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110年04月04日 |
前往花蓮、探視因臺鐵408次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住院之傷患,希望醫院全心全力醫治每一位病患,讓他們平平安安回家,也讓社會寬心,並至罹難者靈堂上香致意,表達深切哀悼之意。 |
110年03月30日 |
與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伉儷共同出席「臺帛旅遊泡泡」啟動儀式,鼓勵國人到帛琉旅遊,體驗帛琉之美,並盼未來持續促進兩國合作與交流。 |
110年03月27日 |
參訪「時空之旅—荖濃溪谷健行」,強調在具有文化歷史的古道上走路是最好的健康促進方式,也希望藉由今日活動,喚起國人對健康促進的重視,一起來參與「健康臺灣 千里共行」活動。 |
110年03月20日 |
參訪「臺東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聚落」、「粨種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肯定及支持部落青年回鄉創業,推廣在地傳統文化的努力與用心;嗣參訪「臺東縣TTstyle波浪屋」,並出席「臺東國本農場80薪傳美好音樂會」,期盼透過各界共同努力,讓年輕人有機會在原鄉找到追逐夢想的場所。 |
110年03月19日 |
出席亞洲大學「2021 數位學習研討會:跨疫情時代數位學習的契機與展望」開幕式表示,數位學習是一個新的常態,我們應該及早因應。除運用數位學習,開設國際學程,讓大學成為國際的大學,也可以透過數位學習,解決臺灣偏鄉所面臨的人口老化及少子女化等問題。 |
110年03月17日 |
出席「2021財訊財富管理大獎頒獎典禮」強調,氣候變遷及零碳排是未來國際發展趨勢,當產業鏈在重組,且是以碳排放做為關鍵力量時,臺灣企業界在參與過程中,亟需金融界的協助;若能透過金融機構的財務管理,運用民眾的錢支持臺灣前進,就有辦法創造雙贏。 |
110年03月07日 |
前往臺北小巨蛋觀賞高級中學籃球聯賽(HBL)總決賽女子組季軍賽,為球員們加油喝采。盼更多國人支持HBL,讓高中生在球場上一圓夢想,展現他們的力量。 |
110年03月06日 |
出席「《臺灣首廟天壇藏珍—繡藝百品》新書發表會暨文物保存庫房啟用典禮」表示,臺南的文化及歷史豐富,從文物可以看到百年來,臺南宗教節日及各種科儀的演變,是重要且珍貴的宗教生活歷史,期盼各界都能將文物好好保存、發展,並持續傳承,讓國人產生認同並感到光榮。 |
110年02月28日 |
針對中國政府以莫須有的理由,不讓臺灣鳳梨銷往中國事件,於出席「政府媒合加工業者採購國產鳳梨」記者會時表示,鳳梨營養素均衡豐富,好吃又健康,地方政府會與農委會合作,做多元的國際市場行銷,只要國人能團結努力,利用這次危機作為轉機的力道,臺灣農民未來可得到更好的保障。 |
110年02月28日 |
出席「二二八事件暨林家祖孫受難2021年追思活動」表示,2016年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轉型正義,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及《政治檔案條例》,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國家人權委員會及博物館等,就是要向臺灣社會宣示,對過去進行深層的反省及檢討,讓臺灣以人權立國,讓每一個人都能在這塊土地上平安生活。 |
110年02月26日 |
陪同總統出席「中華文化總會第八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並獲推選為新任副會長,將為提升臺灣的文化實力貢獻心力。 |
110年02月19日 |
出席「玉山銀行ESG永續倡議行動記者會」表示,氣候變遷效應在世界各地都會產生,臺灣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不能夠置身事外,政府非常重視國家永續發展,利用國家政策減碳及調適氣候變遷,不僅符合國際社會要求,同時可帶動產業升級、經濟轉型。 |
110年02月17日 |
參訪「國光生技」、「高端疫苗」及「聯亞生技」等公司表示,面對疫情侵襲,臺灣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路,政府已採取具體行動支持國內公司,包括給予「緊急使用授權」(EUA)、研發階段給予補助及預採購,讓國內的疫苗廠能放心研發、生產,期盼打造疫苗的「護國神山」。 |
110年02月10日 |
前往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及中華電信愛國園區行動分公司,分別慰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以及1922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值班同仁,感謝他們在春節期間守護臺灣及國人的健康。 |
110年02月09日 |
陪同總統出席國安高層會議,受命與陳前副總統共同主持一項計畫,將針對新一波利百病毒及疾病之發展情勢,做整體的瞭解評估,並在中研院及國衛院協助下,提供行政部門做先期部署的指引。 |
110年02月04日 |
出席「Google板橋全新辦公園區開幕活動」表示,該園區是Google總部外,全球最大的硬體研發基地,也是該公司人工智慧、軟硬體科技全球創新的樞紐;Google是臺灣非常重要的一份子,感謝Google加碼投資臺灣,相信必能協助臺灣穩健邁向數位臺灣、智慧國家的目標。 |
110年02月01日 |
出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揭牌典禮」,期勉陽明交通大學未來不僅能夠培養出跨領域的人才,並在後疫情時代扮演更關鍵的角色,往智慧醫療、精準醫療方向發展,讓臺灣往前邁進,不辜負國人的期待。 |
110年01月30日 |
出席「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百年展」開幕典禮表示,該請願運動是臺灣人民民主法治的基礎,推動臺灣百年來一波又一波的民主浪潮,我們要珍惜今日民主的成果,在全球扮演捍衛區域和平及安全的角色,協助國際社會發展,才不會辜負先賢們對這片土地的貢獻。 |
110年01月29日 |
出席「臺灣聯合學習產業大聯盟啟動大會」表示,在全球智慧化的時代,臺灣具備了發展人工智慧產業化的條件,有國際一流的人才、ICT產業在國際上更占有一席之地,只要我們有信心,團結以赴,臺灣人工智慧的發展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
110年01月26日 |
出席「『臺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記者會」,肯定動保團體的愛心,並呼籲國人以實際行動愛護動物,「以領養代替購買」、「愛牠就不要拋棄牠」,也鼓勵民眾到動物收容所陪伴牠們,相信只要每個人多愛護動物,臺灣的社會一定會更好。 |
110年01月18日 |
接見「第21屆國家建築金獎暨109年度臺灣誠信品牌」獲獎代表,肯定得獎公司不僅興建建築,也提升建築專業及居住環境品質,以良善的力量推動社會進步,貢獻良多。 |
110年01月15日 |
參觀「百年香隨—白沙屯媽祖進香文化展」表示,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具有獨特性、文化性、自主性及在地性,是國家所保護的無形文化資產,進香過程中,大家彼此互相信任、幫助及鼓勵,都是無私奉獻,也讓臺灣良善的一面一覽無遺。 |
110年01月04日 |
出席「第四屆人工智慧暨區塊鏈產業《Hit AI & Blockchain》高峰會」,強調新時代是臺灣新的機會,我們要勇敢迎接;未來政府將持續培育人才、鼓勵創新、開放資金、與國際接軌,讓臺灣在未來的智慧新時代占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