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4年11月06日
總統出席機械公會80週年酒會 感謝擦亮「臺灣製造」招牌 盼持續拓展國際多元市場、建立全球鏈結
總統出席「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80週年酒會」

賴清德總統今(6)日下午出席「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80週年酒會」,肯定機械公會和政府一起帶領社會成長,創造經濟榮景,擦亮「臺灣製造」招牌,獲得國際社會肯定。並強調,政府會持續協助機械產業布局海外,拓展國際多元市場,建立全球鏈結,讓世界再次見識臺灣機械的實力與價值。

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和各位先進齊聚一堂,祝賀機械公會80歲生日快樂,也要代表國家感謝機械公會80年來撐起臺灣工業,推動臺灣經濟發展,為臺灣寫下無數貢獻,並盼機械公會能為臺灣迎來更加輝煌燦爛的80年。

總統提到,前天機械公會特別發表了「機械工業80年史」,感謝機械公會從編撰40年史開始,每隔10年都出版機械工業年史專書,不僅為臺灣記錄產業成長歷程,更提出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感謝機械公會的先進和政府一起打拚,80年來帶領社會成長,創造經濟繁榮,一起擦亮「臺灣製造」這塊招牌,讓臺灣獲得國際社會肯定、在世界走路有風。

總統指出,今天現場每一位獲獎者和受表揚的廠商,都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包括有8家廠商入會年資超過70年,非常不簡單。許多獲獎的先進長年耕耘付出,像是獲得資深會務人員獎的余秀敏女士,年資已經41年;還有獲得終身貢獻獎的總統府沈榮津資政,在經濟部服務將近40年,從工業局基層開始做起,一路做到工業局長、經濟部長、行政院副院長,現在也擔任總統府資政,為國家繼續打拚,一路參與臺灣的經濟發展、全心全力貢獻。

總統說,透過今天這場活動,除了致敬過去,更要站穩腳步,向未來繼續大步前進。過去一年,面對國際情勢變化、全球供應鏈重整、美國對等關稅等挑戰,機械工業承受很大的壓力。因此,今年4月在美國宣布關稅政策後,與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經濟部、國發會等相關部會到臺中工業區和機械器具業座談,了解第一線的困境和聽取寶貴建議。

總統表示,政府會持續努力與美國達成協議,爭取「對等關稅再調降,且不疊加原稅率」以及「232條款關稅優惠待遇」,讓臺灣相較於鄰近國家可以更具競爭力。政府也提出930億元關稅支持方案,涵蓋金融支持、海外拓銷、產業升級、就業以及勞工照顧等諸多措施,將專門用於協助產業,穩健因應國際變局,讓大家可以持續前進。

總統同時表示,未來政府會繼續推動數位與淨零的雙軸轉型,讓節能和永續成為機械產業的競爭優勢。感謝機械公會協助會員完成碳盤查,並且建立「機械業碳係數資料庫」,為業界打造低碳競爭力。另外,機械公會與相關公協會共同組成「臺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整合國內技術、人才及場域,都有助於機械產業跨入智慧機器人高值化應用市場,拓展新商機。推動AI應用、研發機器人是政府的重點發展方向,盼與各位先進一起打拚。

總統也提到,明年度國防預算將占GDP3.32%,可望在2030年前達到GDP5%,一方面對外進行軍事採購,更重要的是要推動國防自主、發展國防工業。期盼業界能響應政府號召,利用人工智慧、智慧化發展投入國防工業,一起來報國。政府也會持續協助機械產業布局海外,拓展國際多元市場,建立全球鏈結,讓世界再一次見識臺灣機械的實力與價值。

總統也提到,美國川普總統希望美國能再工業化,並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這兩個目標臺灣都能予以協助。再工業化要靠大家,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要靠臺灣的半導體、資通訊以及電子零組件產業。希望跟美國談對等關稅,除了平衡臺美貿易逆差以外,也希望能讓臺灣產業進一步和美國合作,讓臺灣的產業實力更增強。

總統強調,機械業是臺灣製造業的支柱,也是臺灣的工業之母。面對國內外的變局和挑戰,政府審慎因應、勇敢承擔。相信只要國家團結、朝野合作,政府和產業界一起努力,一定會成功。盼共同繼續加油,讓產業的金流、訂單不中斷,讓人才、技術再升級。

包括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經濟部長龔明鑫、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葉俊顯、勞動部次長李健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榮譽理事長柯拔希、監事會召集人胡永進、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董事長吳政忠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