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副總統今(14)日下午前往臺中出席「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第七屆第一次會員大會」,肯定工具機產業是我國工業之母,更是支撐臺灣製造競爭力的重要基礎。並強調,面對全球經貿挑戰與產業轉型壓力,政府將持續扮演堅實後盾,攜手產業界以創新與團結合作,打造更強大的產業生態系,讓「MIT」品牌持續在國際舞台發光。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去年當選副總統後,有機會受邀參觀工具機展覽,做為重新認識、理解臺灣產業的新起點,印象深刻、也倍感珍惜,很高興今天再次與產業先進齊聚一堂。
副總統說,在接觸百工百業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工具機是臺灣工業之母。從英國工業革命至今,無論產業如何轉型、擴大、多元化,能夠延續百年的產業,都是能隨時代變化與人類需求不斷調整、轉型的產業。今日上午出席紡織展活動時,也感受到紡織業與工具機息息相關,如同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陳紳騰理事長稍早所提「團結、轉型、再出發」,在時局挑戰越大時,轉型更是重要的關鍵點。
副總統指出,近期國際環境變化劇烈,從疫情造成的供應鏈重組,到俄烏戰爭與中東衝突影響能源,以及美中之間的競爭。臺灣自4月開始面臨對等關稅壓力,同時也面對對岸產能過剩與低價競爭等情形,工具機產業在多重壓力之下確實特別辛苦。因此,總統在國慶演說中也特別提到臺灣工具機產業,政府會提出對策,和大家一起克服難關。臺灣出口金額持續創下新高,確實有特定產業找到新機會,但政府不能遺漏任何產業,尤其工具機產業是臺灣製造業、工業之母;工具機產業好,臺灣整體產業才能有永續發展、持續轉型的機會。
副總統感謝陳紳騰理事長不僅提出問題,也提出解方,團結各界力量,有願景、有行動的系統性解決當前課題,政府也會在政策上給予支持,提供產業轉型的動力與誘因,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所率領的關稅談判團隊也會持續爭取更合理的待遇與機會。
副總統表示,政府提出的韌性特別預算,其中「支持產業」及「安定就業」等措施,目的在協助大家平順度過難關,但這並非長期的方法,還是需要找到經濟與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像是淨零、AI賦能轉型都能與時俱進,走在世界前端,讓MIT不只具有價格的競爭力,也具有品質及信賴的競爭力,讓臺灣重新找到在世界市場上的關鍵位置。
副總統說,各項政策的推動需要朝野共同支持,臺灣不是只有今天才面臨各式挑戰,許多在場前輩們一定記得,1970年代的臺灣,無論在外交或經濟上都曾遭逢前所未有的挑戰,包括退出聯合國及世界主要國家陸續與我國斷交,當時社會普遍對臺灣的未來感到茫然,加上石油危機衝擊經濟與產業,形勢可謂艱困。然而,今天臺灣的本錢,絕對比當時更強。
副總統指出,部分產業如科技業已成功讓「MIT」品牌在全球市場上獲得信任與肯定,臺灣也已建立起世界不可或缺的產業生態系與供應鏈,特別是在ICT領域站穩腳步。未來還需要在包含工具機在內的其他產業上持續團結、轉型與加強支持,讓整體產業生態更加完整。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公會的願景與領導力至關重要,未來更要推動跨業結合。總統已宣布明年將提高我國國防預算,國防預算的提升不只是為了對外採購武器,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國內自主製造的工業能量。尤其全球地緣政治動盪,NATO各國國防預算紛紛增加之際,臺灣除了要以實力守護珍惜的和平,也必須確保在全球工業發展的浪潮中不缺席。
副總統強調,臺灣人最強的就是韌性與創意,期盼產、官、學、民間、中央與地方一起運用創新並團結合作,共同打造更強大的生態系,讓臺灣成為世界信賴的品牌。政府將持續做產業的後盾,一起努力讓臺灣的實力在國際上持續擴大,成為全球市場中不可或缺、被信任且受到支持的力量。
包括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紳騰等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