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今(27)日下午接見「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訪問團,感謝IPAC持續以具體行動展現對民主臺灣的堅定支持。並強調,未來臺灣將持續提升國防實力,與民主夥伴加強合作,共同發揮嚇阻力量。期盼IPAC透過跨國議會網絡,串聯號召更多理念相近的盟友並肩同行,守護區域及全球的民主、和平與繁榮。
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訪賓來臺展現對民主臺灣的堅定支持。並提到,去年7月IPAC在臺北舉辦年會,籌組歷來規模最大的跨國國會議員訪問團來臺,並通過「IPAC聯大第2758號決議各國議會決議範本」,協助臺灣反制中國的法律戰。也因為IPAC的正義之舉,英國、荷蘭、捷克等國國會以及歐洲議會,相繼通過相關友臺的決議或動議,並有多國行政部門就此公開表達力挺臺灣的立場,很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國家群起響應。
總統感謝IPAC今年以來持續以具體行動支持臺灣,包括關切4月中國環臺軍演,譴責中國去年3月策劃撞擊蕭副總統當選人訪問捷克期間的座車,以及在丹麥「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期間辦理活動與臺灣高階訪團互動交流。
總統指出,近年來中國對臺灣及周邊國家的文攻武嚇不斷,嚴重影響區域的和平穩定。面對中國、俄羅斯等威權國家持續合流,民主國家唯有全方位的合作才能共同守護和平、民主和自由。
總統表示,未來臺灣將持續提升國防實力,並與民主夥伴加強合作,共同發揮嚇阻力量。臺灣明年度的國防預算比照北約標準將占GDP3.32%,目標在2030年前達到GDP5%,以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也為維護區域和平穩定持續做出貢獻。
總統進一步表示,臺灣也會在能源、AI高科技產業等領域跟其他民主國家攜手打造更有韌性的產業結構及民主供應鏈,展現更強大的團結力,讓彼此的經濟更繁榮、民主更鞏固。期盼未來IPAC能透過跨國議會網絡串聯,號召更多理念相近的盟友並肩同行,守護區域及全球的民主、和平與繁榮。
隨後,IPAC共同主席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下議員致詞時首先感謝賴總統撥冗接見。並表示,此行訪臺收穫良多,有助於IPAC規劃未來一年的發展方針。
史密斯共同主席指出,IPAC聯盟將於今年11月於比利時舉行更大規模的年會,探討當前日益嚴峻的挑戰。尤其烏克蘭情勢更為明顯的例證;俄羅斯對烏克蘭野蠻入侵,包括伊朗、北韓及中國都支持俄羅斯的行動,這象徵威權國家集結的趨勢,不僅對許多領域造成影響,亦影響臺灣未來的處境。因此,IPAC致力於喚起各國政府一同關注此議題,並阻止威權國家採取類似行動。
史密斯共同主席表示,IPAC有來自全球53個會員國的跨黨派議員,無論是左派或右派政黨,均團結一致,共同面對中國專制政權所帶來的威脅。也希望所有熱愛自由的國家都能攜手合作,正視目前自由民主所受到的挑戰,並保護臺灣的自由與民主。
訪賓一行尚包括波蘭前外交部長芙緹嘉(Anna Fotyga)、瑞典國會議員博特森(Magnus Berntsson)、IPAC創辦人兼執行主任裴倫德(Luke de Pulford),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