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3年03月28日
總統:臺灣在自由民主道路上不斷前行 盼與美國商會持續獲致新成就
總統出席「台灣美國商會2024年謝年飯晚宴」

蔡英文總統今(28)日晚間出席「台灣美國商會」(AmCham Taiwan)2024謝年飯時表示,過去幾年,全球共同經歷許多波折,臺灣在面對不確定時展現出韌性及可靠性,同時也看到臺美間歷久彌新的夥伴關係。總統感謝美國商會多年來堅定支持臺灣,持續對臺灣保持信心,相信臺灣將在共同打下的堅實基礎,以及自由民主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並期盼臺灣與美國商會持續獲致新成就,設立更高目標。

 

總統以英文致詞,內容為:

非常高興第8次來參加由台灣美國商會主辦的謝年飯。也很開心可以連續8年和大家齊聚共享美食,愉快交談。再次感謝貴會讓今晚成為一個美好的傳統。

70多年來,美國商會堅定支持臺灣。但更重要的是,商會一直是臺灣連結美國及國際社會的重要橋梁。

首先,我要特別表彰在座幾位人士。我要先恭喜銀丹(Dan Silver)會長在今年1月再度就任台灣美國商會會長。他在2016年擔任會長時,與我國政府機關協力完善相關法規作業。相信藉由銀丹會長的領導力及經驗,他將協助我們讓經商環境更加友善。

我也想藉此機會表彰去年7月上任的美國商會林博智(Patrick P. Lin)執行長。他過去的成績令人欽佩。我們期望林執行長善用其經驗,進一步深化臺美經貿關係。

最重要的是,我衷心感謝美國商會及其領導團隊,以及所有會員們為臺灣所做的一切。臺美夥伴關係的成功,很大程度歸功於貴會的努力。

過去幾年,我們共同經歷了許多波折。從美中貿易摩擦,到前所未見的COVID-19疫情,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些事件大幅衝擊全球政治秩序且引發普遍的通貨膨脹。

然而,在這一連串的挑戰之下,臺灣卻能越挫越勇,仍然保持穩健的經濟成長,充分展現經濟、產業與人民卓越的韌性及應變能力。

特別是一場百年大疫,挑戰及考驗了國與國之間的互助,而臺灣在這些困境之中,挺身而出,提供支持。

我們的「Taiwan Can Help」行動向國際社會傳達一個明確的訊息:臺灣不會做一個被動的旁觀者。相反地,我們將繼續擔任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在世界面臨危機時,臺灣可以幫忙。

在我們政府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過去這8年,臺灣因應了各種挑戰,在穩定中持續發展。過去8年,臺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持續成長,去年高達近7,600億美元,較2016年成長逾39%。

同樣地,臺灣股市也大幅成長。我相信,各位都看到臺股指數早已衝破2萬點,是2016年的2倍之多。

整體而言,臺灣的經濟表現穩健。2016年到2023年經濟成長率平均超過3.1%,高於全球平均值,2021年更創下6.62%的新高。

非常高興各位與我們同心協力,也感謝大家持續對臺灣保持信心。

美國商會的「2024商業景氣調查」報告也反映出這份信心,超過80%受訪者對臺灣的經濟前景及企業營收成長感到樂觀,兩者皆較去年成長達10%;92%受訪者規劃在未來1年內保持或增加對臺投資。

另外,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布的「世界競爭力評比」,臺灣整體排名連續5年進步,2023年全球排名第6,也令人備感鼓舞。此外,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最近發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臺灣連續2年全球排名第4。

從種種指標來看,臺灣在面對不確定性時,展現出韌性及可靠性。

我要感謝各位對臺灣有信心,並向各位保證,我們會盡力讓臺灣處於最佳地位,如此才能保持我們的競爭力。

截至本月,我們的「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帶來超過700億美元的總投資金額,創造逾15萬個工作機會。

自2016年起,我們推動多項措施,如「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及「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基礎建設和產業能與時俱進。

以綠色轉型為例,我們的政策已見成效。目前臺灣再生能源的整體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3.8倍,風能及太陽能發電量成長超過7倍。

早在2017 年我們宣示為臺灣人工智慧(AI)元年時,即著手推動AI發展政策。我們的「臺灣AI行動計畫」及其更新版「臺灣AI行動方案 2.0」,已為臺灣AI產業做好準備。

基礎建設與科技固然重要,但真正使臺灣卓越的關鍵在於人才。這就是為什麼過去數年我們不斷致力強化人力資本。

2018年,我們推出就業金卡,讓國際專業人才在臺生活及工作更加便利,迄今已核發逾9,000 張就業金卡。

去年 11 月,我們啟用「國際人才服務及延攬中心」,透過一站式服務為外國專業人才提供服務,從簽證申辦,甚至到子女教育等。此中心和就業金卡等計畫,都是為了讓臺灣成為世界級人才的中心。

政府也和產業合作,在頂尖大學成立6所半導體學院,還有針對人工智慧、智慧製造、循環經濟等領域的研究學院也在籌備中。這些學院將提供高階訓練,以縮短大學教育與產業所需的技能和訓練之間的差距。

當然,在這些努力中,最重要的是臺美間歷久彌新的夥伴關係。

今年是《臺灣關係法》立法 45 週年,這是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基石。《臺灣關係法》也讓臺美關係更加緊密。在這40多年間,美國已成為我們的第2大貿易夥伴,臺灣則是美國的第8大貿易夥伴;且美國是臺灣第3大外資來源國。

近年來,臺美貿易關係大幅成長,透過「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及「臺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我們強化供應鏈和綠色轉型的合作。就在上個月,我們也簽署了「國際發展合作瞭解備忘錄」。

近年來最亮眼的成果就是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第二階段談判正在進行中,未來的協定將為雙邊夥伴關係打造更穩固的基礎。

我和今天在座各位一樣,期待我們共同努力的臺美雙重課稅議題,能儘快取得具體成果。對此,我相當有信心,也要特別感謝美國商會透過發表白皮書等方式持續支持。

我也欣見我們擴大與美國各州的合作。去年3月和9月,亞利桑納州及維吉尼亞州分別在臺灣設立貿易投資辦事處及臺灣辦事處,紐澤西州也正規劃在臺設立辦事處。就在這個月,密西根州宣布將成立第一個駐臺辦事處。辦事處的設立將有助深化臺美整體經貿關係,我也歡迎美國其他州來臺設立辦事處。

毫無疑問,這是臺美關係極佳的時刻。一切成就歸功於臺美間許多人的努力。因此,今晚我要再一次感謝美國商會和會員們帶來這豐碩的8年。

今年1 月13日,賴清德副總統當選下一任總統。儘管沒有人能預測未來的變化,但我有信心,臺灣將持續在正確的方向上,確保政治、經濟情勢的穩定,維持在政策上的一致與穩健,在與各位共同打下的堅實基礎上穩步前進。

賴總統當選人也承諾,將推動「國家希望工程」,致力把臺灣打造為「民主和平、創新繁榮、公義永續的臺灣」,讓臺灣成為世界上令人驕傲的民主故事。

我相信,隨著我們在自由民主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臺灣和美國商會將繼續獲致新成就,並設立更高的目標。

再次謝謝邀請,讓我利用這個場合說明8年來所發生的事情及取得的成績,最後祝大家有個愉快的夜晚。

 

隨後,總統與「台灣美國商會」銀丹會長、「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共同舉杯祝賀,見證臺美堅實情誼。

包括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秘書長林佳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政務委員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外交部長吳釗燮、法務部長蔡清祥、衛生福利部長薛瑞元、財政部長莊翠雲、環境部長薛富盛、臺中市長盧秀燕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2日
副總統接見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共和黨策士團 盼攜手合作持續壯大雙方實力
蕭美琴副總統今(2)日下午接見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共和黨策士團時強調,一個強大的臺灣不僅符合區域穩定的共同利益,也有助於繁榮發展與鞏固科技領導地位。臺灣與美國在許多領域互補,攜手合作將持續壯大雙方實力。 副總統致詞時首先向訪賓表達歡迎之意,並感謝大家持續關注區域安全與地緣政治情勢。並表示,相信訪賓每次來到臺灣,都會發現我們在強化韌性方面有更多進展,但區域的地緣政治局勢也變得更加複雜。我們希望透過與美國的夥伴關係,不只在強化韌性與嚇阻方面合作,也在促進經濟繁榮上攜手努力。 副總統提到,臺灣社會許多人對於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感到擔憂,我們期盼與美方共同合作並建立共識,在追求美國偉大的前提下,理解一個強大的臺灣不僅符合區域穩定的共同利益,也有助於繁榮發展與鞏固科技領導地位。臺灣與美國在許多領域互補,攜手合作將持續壯大雙方實力。 訪賓一行包括「大西洋理事會」副會長克羅寧(Matthew Kroenig)、前美國防部東亞事務副助理部長柯海諾(HeinoKlinck)及前白宮國安會臺灣事務主任朴雄(Marvin Park)等,由外交部次長陳明祺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2日
總統接見美國「大西洋理事會」訪團 盼臺美共享經濟與安全利益創造雙贏
賴清德總統今(2)日下午接見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共和黨策士團時表示,臺灣已提出深化臺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以降低雙邊所有關稅為共同目標;同時將擴大在美國各州的投資,用「臺灣加美國」經貿策略創造雙贏。並強調,臺灣不僅是民主自由的堡壘,更是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節點,盼臺美共享經濟與安全利益,發揮「1加1大於2」的量能,成為彼此最堅強的後盾。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訪團來訪,特別是克羅寧副會長(Matthew Kroenig)去年6月也來到臺灣,時隔不到一年再度來訪,也在國際重要期刊發表專文相挺臺灣,展現國際友人對臺灣的關懷,讓我們非常感動也非常感激。他要代表臺灣人民,誠摯感謝美國各界長期以來對臺灣的堅定支持,尤其面對當前區域情勢的挑戰,希望臺美之間持續深化夥伴關係。 總統指出,臺灣身處第一島鏈關鍵位置,面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及灰色地帶侵擾,將持續展現堅定的自我防衛決心。並強調,臺灣正加速推動整體防衛能力,政府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從目前約占GDP 2.5%,能達到3%以上,這不僅反映我們對守護國家的努力,更展現守護區域和平穩定的決心。 總統表示,臺灣在川普總統首任任期,購買66架新型F-16V戰機,今年3月底,首架戰機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出廠,這對臺灣透過「以實力帶來和平」的策略極為重要。未來我們將持續向美國購買有助臺海和平穩定的國防裝備,也期待雙方安全合作,能從「軍售」邁向「共同研發、共同製造」的夥伴關係,繼續深化交流合作。 總統提到,臺灣對於公平、自由、互利互惠的貿易關係具有堅定信念,我們已提出深化臺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包括降低雙邊所有關稅為共同目標,透過採購美國能源、農產品以及其他工業產品,減少貿易失衡。同時將擴大在美國各州的投資,用「臺灣加1」,也就是「臺灣加美國」經貿策略,打造「非紅供應鏈」,創造雙贏。 總統強調,美國在追求再工業化,或是希望成為世界的人工智慧製造中心,臺灣都樂於參與這樣的行列。臺灣不僅是民主自由的堡壘,更是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節點。我們有信心,臺美共享經濟與安全利益,將發揮「1加1大於2」的量能,可以成為彼此最堅強的後盾。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克羅寧副會長率團來訪,展現對臺灣的支持,期待與訪賓交換寶貴意見,並祝福行程圓滿成功、成果豐碩。 克羅寧副會長致詞時首先感謝賴總統撥冗接見。並表示,非常榮幸也很高興能率領「大西洋理事會」訪團來臺,訪團成員包括曾在美國政府負責臺灣事務的高階官員,以及首次訪臺的明日之星。 克羅寧副會長提到,此次訪臺正值關鍵時刻,歐洲戰火仍未停歇、中東衝突頻發,中國在印太區域的侵略行為也日益增加。此外,中國、俄國、伊朗與北韓等政權正逐漸聯手,成為新的侵略軸心。因此,美國與包括臺灣在內的盟友和夥伴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嚇阻這些獨裁政權,並維護全球和平、繁榮與自由。尤其是臺灣的安全與穩定不僅對自身至關重要,對美國和全世界也非常關鍵。 克羅寧副會長說,他要向賴總統及臺灣人民保證,美國是臺灣可靠的夥伴。川普政府將嚇阻中國列為優先政策,川普總統已宣布將投入超過一兆美元的國防預算,以支持這項優先政策,這也是美國史上最高的國防預算。 克羅寧副會長指出,奉行「美國優先」原則的川普政府不會去幫助一個不願自助的國家。因此,訪團對於賴總統及臺灣政府為強化國安所採取的各項措施印象深刻,包括提高國防預算、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並應用無人系統等尖端科技領域推動國防自主生產。 克羅寧副會長表示,面對強大與冷酷的鄰居,僅憑資金和裝備並不足以捍衛民主。歷史告訴我們,「人」才是最關鍵的因素。臺灣人民抵抗脅迫和保衛家園的決心,才是決定臺灣未來命運、及臺灣人民能否掌握自己命運的最重要因素。美國願意支持臺灣,但站在第一線面對抗爭的始終是臺灣人民與如同賴總統般的強健領導人,美國會是大家堅定的靠山。 克羅寧副會長說,在臺美雙方攜手面對各項挑戰之際,「大西洋理事會」會持續在幕後提供支持。「大西洋理事會」成立於1961年,起初是為了支持跨大西洋聯盟,如今已逐漸發展為一個全球智庫,與包括臺灣等印太區域的盟友建立密切合作,已深植於該組織的基因中。期盼未來透過代表團訪問、研究報告、公開與私人活動等,持續與臺灣保持緊密且長期的合作。最後,並再次感謝賴總統的接待及為捍衛自由世界所做的努力。 訪團成員尚包括前美國防部東亞事務副助理部長柯海諾(Heino Klinck)及前白宮國安會臺灣事務主任朴雄(Marvin Park)等,由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1日
副總統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訪團 盼多方合作掌握國際競爭優勢
蕭美琴副總統於29日下午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幹部訪台團」,感謝自民黨青年局持續展現對臺日友誼的支持與關心。並表示,臺、美、日之間經貿關係高度互補,是非常正面的合作及互動模式,尤其在面對新興科技發展及雙軸轉型過程中,更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在國際競爭環境中掌握優勢,期盼雙方未來有更多克服問題及合作的機會。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能在總統府接待大家,去年中曾根康隆眾議員曾與時任眾議員鈴木馨祐一起來到總統府,今年則以青年局長的身分,率領青年局成員及日本青年會議所代表們再次訪臺,在國際情勢快速變化的當下,密集到訪臺灣,就局勢交換意見,他要表達歡迎之意。 副總統說,自民黨青年局一直是臺日國會議員交流往來非常重要的平台,他也與青年局交流約2、30年,很高興看到日本新世代不斷展現對臺日友誼的支持及關心。 談及國際情勢及經濟領域的變化,副總統感謝日本石破茂首相在與川普總統舉行高峰會時,明確表達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等方式片面改變現狀的意圖。並指出,經濟領域部分,臺灣與日本都面臨美國提出對等關稅的新挑戰,相信雙方談判團隊都會與美方基於彼此長期互惠的經貿關係,積極進行協商,希望協調出對整體印太地區長期發展最有利的條件。 副總統表示,長期以來,臺、美、日之間的經貿關係高度互補,對於印太地區經濟發展有許多貢獻,是非常正面的合作及互動模式。尤其在面對人工智慧、數位經濟等新興科技的發展,以及淨零碳排等雙軸轉型的過程中,更需要多方合作取得科技進步,才能在國際競爭環境中掌握優勢,他期待雙方未來有更多共同克服問題及合作的機會。 訪團成員包括日本國會眾議員中曾根康隆、平沼正二郎、根本拓眾、福田Kaoru、參議員神谷政幸及「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副代表服部崇等,由外交部次長陳立國及「臺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范振國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1日
總統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幹部訪團 盼臺日在各領域持續合作交流 兩國關係更上一層樓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幹部訪台團」,感謝訪賓用具體行動表達對深化臺日關係的支持,並盼臺灣與日本在國防、經濟、教育、文化、體育及藝術等領域持續合作交流,讓兩國關係更上一層樓。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自民黨青年局各位國會議員及「日本青年會議所」的貴賓來到總統府。並表示,今天很高興再次見到中曾根康隆局長、平沼正二郎眾議員以及神谷政幸參議員,也很期待與現場各位貴賓交流座談。 總統表示,自民黨青年局和日本青年會議所再度用具體的行動表達對臺日關係深化的支持,他也要代表臺灣人民感謝青年局在去年0403花蓮地震時,發起募款幫助花蓮縣受災民眾。 總統說,自民黨青年局成員是日本政壇未來的重要領袖,臺灣非常重視和青年局的交流,並盼帶來具體成果。並指出,臺海和平穩定攸關世界的安全與繁榮,雙方可以在促進印太和平穩定方面進行合作交流。日本包括安倍晉三前首相、岸田文雄前首相及現在石破茂首相,在重要的國際場合都不斷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臺灣非常感謝日本歷任首相對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視與支持。 總統提到,臺灣和日本也能在經濟產業進行合作交流。臺日產業互補,進一步合作可創造臺日雙贏。像是半導體產業,臺灣的強項在製造,日本的強項在原料、設備與技術,如果雙方合作,半導體產業一定可以更加蓬勃發展。 總統認為,除了經濟與國防,臺日也可在教育、文化、體育、藝術等領域進行交流。兩國關係向來深厚,中曾根康隆局長的祖父-中曾根康弘前首相也曾派駐臺灣,居住在高雄左營明德新村。他衷心期盼,臺日關係在原有深厚的基礎上能更上一層樓。 中曾根局長致詞時首先感謝總統在百忙中接見訪團,並表示,每年自民黨青年局都會組團訪臺,也都獲得晉見總統的機會,彰顯總統對訪團的重視,他要再度表示感謝之意。去年7月,他也與時任眾議員鈴木馨祐來臺訪問,深感每次來到臺灣,就好像回到家鄉一樣。 中曾根局長說,總統稍早致詞時提及,希望臺日青年能在國防、經濟、文化、教育及藝術等領域充分合作與交流。他認為,在現今複雜、困難的國際局勢下,這些指示有其必要。尤其在美國川普總統的第二任任期,以往大家習以為常的事都不再是必然,世界經濟也產生很大幅度的變化。 中曾根局長表示,他十分贊同加強臺日間在實務和戰略上的合作,相信雙方能互蒙其利,期盼雙方的交流能朝共同的目標前進。臺灣與日本都是四面環海的海洋國家,如何守護海洋,並活用海洋資源,是雙方的共同目標,應該相互合作、全力以赴。而臺海的和平穩定攸關東亞、甚至是世界的和平穩定,我們必須讓世界和各國領袖都有此認知,日本也會盡力宣導。 中曾根局長提到,在半導體產業方面,由於台積電在熊本設廠,讓整個地區變得非常熱鬧,日本政府也補助約1.25兆日圓。未來,日本政府預計再投入10兆日圓,協助AI等領域的發展。臺日兩國在半導體領域各有專精,期盼能發揮加乘效果。 中曾根局長指出,儘管臺灣面臨嚴峻的內外環境,不過,在賴總統強而有力的領導下,臺灣去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4.6%,並持續推動加強社會整體韌性等措施,令人敬佩。最後,並再次感謝總統撥冗接見。 訪團成員包括日本國會眾議員中曾根康隆、平沼正二郎、根本拓、福田Kaoru、參議員神谷政幸及「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片山和之等,由外交部長林佳龍、「臺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范振國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30日
副總統於美國「國會山莊與矽谷論壇」以「為何臺灣對美國的未來至關重要」為題發表談話
蕭美琴副總統今(30)日晚間(美東時間同日上午)以錄影方式於美國「國會山莊與矽谷論壇 (Hill & Valley Forum)」發表談話,闡述臺灣對美國的未來至關重要的三面向,包含臺灣的安全就是全球的安全、臺灣能為美國產業復興帶來貢獻以及臺美必須共同引領人工智慧。 副總統指出,臺灣位處全球貿易、科技與地緣政治交會點,臺灣發生的事將影響全球經濟與自由世界的實力。臺灣擁有多項關鍵能力,再加上美國在系統設計及軟體方面的創新,形成結合雙方優勢、實力倍增的產業聯盟,能為美國產業復興帶來貢獻,臺灣獨特且高效的科技生態體系也有助於打造美國先進人工智慧平台。期盼臺美雙方在安全、產業和人工智慧領域發展夥伴關係並共同合作,確保下一代不只承襲自由,更擁有守護自由的實力。 副總統致詞內容為: 感謝海柏格先生及主辦單位,讓我有機會再次在「國會山莊與矽谷論壇」發表談話。臺灣是美國堅實的夥伴,雖然今天無法親赴華府與會,但我很榮幸能從臺灣發表致詞。 臺灣的韌性不僅是印太地區和平與安全的基石,如果您關心以實力達成和平、重建美國產業基礎,也希望在人工智慧與科技競賽中保持領先,那麼現在與臺灣的夥伴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臺灣之所以重要的三面向: 第一,臺灣的安全就是全球的安全—我們正努力強化韌性以捍衛安全。 臺灣位處全球貿易、科技與地緣政治的交會點,臺灣發生的事將影響全球經濟與自由世界的實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原地踏步。 臺灣正投入大量資源發展自身防衛能力,我們不只向美國採購武器,更積極發展本土國防產業。本土國防能力可補強美國提供的支援系統,讓我們在詭譎多變的環境中更具韌性、更快速也更具自主性。 此外,我們也發起「全社會防衛韌性」倡議及行動,結合民間企業與公民社會,建立一個更完整的韌性與安全網絡。就像在座各位致力解決論壇所關切的科技與國防落差問題,我們也同樣努力運用臺灣的科技、製造業生態體系來支持國安需求,從無人機、飛彈零組件到雷達與次世代通訊,我們正建構能夠強化嚇阻力,補強弱點的能力。 但我們也知道,國防不僅是關於要強化什麼工作,更重要的是和誰一起合作。我們能成功嚇阻侵略,不只靠自身的實力,還要靠合作夥伴的力量。這就是深化與美國產業及科技夥伴關係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們尋求共同合作,以縮短創新與實踐之間的落差。 第二、臺灣能為美國的產業復興帶來貢獻。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在美國致力振興工業和製造業的過程中,臺灣可協助達成其目標。我們不只是成品的供應者,更是與美國優勢互補的全方位製造業夥伴。臺灣擁有多項關鍵能力,包括高效科技的關鍵零組件生產、高精密工具機、導入AI的自動化生產流程,以及可靠、值得信賴的供應鏈生態。再加上美國在系統設計及軟體方面的創新,形成結合雙方優勢、實力倍增的產業聯盟。 第三,提到產業的成功,不能不提到人工智慧。我們有共同的願景:維護自由並提升人民能力的人工智慧,這讓臺灣成為美國引領人工智慧時最好的夥伴。 臺灣獨特且高效的科技生態體系對於打造美國頂尖企業使用的先進人工智慧平台有重大貢獻,使這些企業能夠創新、成長及獲利。 然而我們不滿足於過去的成就,臺灣企業重視與美國人工智慧技術夥伴一起拓展和投資的機會,臺灣政府也致力協助落實共同合作的雙贏路徑圖,不論是在臺灣或美國,並致力降低貿易逆差,打造引領人工智慧的黃金年代。   為何是臺灣?因為我們做出成果,因為我們知道如何達成目標,因為我們相信自由。 數十年來,臺灣在壓力下站穩腳步,同時保持敏捷、堅韌,從威權政權轉型為民主政體,以決心和毅力面對軍事威脅、假訊息、網路攻擊和經濟脅迫。我們沒有屈服,我們因應調適並捍衛我們的自由,不斷茁壯。在威權勢力考驗著民主決心的世界,臺灣已證明自由的人們終將堅持致勝。 我們希望與美國在安全、產業和人工智慧領域發展夥伴關係並共同合作,打造所需、遏止威脅,以確保下一代不只承襲自由,更擁有守護自由的實力。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06日
總統針對美國關稅政策提出五大因應策略 強調政府會與民間合作 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廣出路
針對近日美國政府以「對等關稅」為名對臺灣加徵32%關稅所造成的影響,賴清德總統今(6)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政府會採取五項因應策略,包括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產業提供產業支持計劃、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形塑「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開啟產業傾聽之旅。並強調,面對當前挑戰,政府會與民間攜手合作,也期盼朝野支持行政院的對策,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大家好。 美國政府近日以「對等」為名,宣布對世界各國加徵關稅,臺灣也名列其中,加徵32%,這勢必對我國造成重大影響。目前,各國已經紛紛回應,有些國家甚至採取報復性措施,預期全球經貿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臺灣是外貿導向的國家,面對未來的挑戰,舉步必然維艱,必須步步為營,才能轉危為安。 這段期間,感謝社會各界提供寶貴的意見,政府極為重視,將列為決策的參考。 然而,如果冷靜、仔細分析臺灣對美國的貿易,我們會發現,去年,臺灣對美國出口金額是1,114億美元,占全體出口總額的23.4%,其他75%以上的產品是銷往美國以外的世界各地。銷往美國的產品,其中具備競爭力的資通訊產品以及電子零組件,就占了65.4%,這表示臺灣的經濟,其實仍具有相當的韌性。只要應對策略適當,公私協力,將可以降低衝擊,請大家不要恐慌。 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臺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但我們要讓美國清楚知道,臺灣對於美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極掌握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加強臺美產業合作,提升臺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在維護臺灣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下,採取以下五項策略來應變。 策略一,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有五點作法: 1、臺灣已經組成談判小組,由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領軍,成員包括國安會、經貿談判辦公室、行政院相關部會,以及學界、業界。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2、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行政院已經完成盤點對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計劃,國防部也已經提出軍事採購清單,各項採購都會積極進行。 3、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目前臺灣累計對美國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約40萬個工作機會,未來,除了台積電加碼投資,其他產業,例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以加碼投資美國,深化臺美產業合作。臺灣政府協助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對等整合「美國投資臺灣隊」,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共創未來的經濟黃金時代。 4、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因此,我們將積極解決已經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談判更加順利。 5、解決美方長期所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傾銷商品違規運轉,也就是洗產地的問題。 策略二,提出產業支持計劃,針對國內受衝擊影響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給予及時且必要的支持與協助,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已經於前日率領團隊公布九大面向,20項措施。未來會針對各個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並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策略三,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此時此刻,政府必須同時提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策略,這也是突破未來經濟挑戰的根本途徑。 政府將積極和友盟國家合作,既開拓多元市場,也可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讓臺灣產業生態系更完整,也推升臺灣產業升級轉型。我們也要善用半導體製造、IC設計,資通訊產業、以及智慧製造等產業優勢,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島,推動食衣住行以及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大健康等種種應用產業的發展,邁向智慧、永續、繁榮的新臺灣。 策略四,臺灣加1;亦即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是臺灣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立足臺灣,臺灣一定要站穩腳步,不因為這次風波而動搖。因此,政府會獎勵投資,鬆綁法令,並且持續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積極滾動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各項問題,來協助企業根留臺灣,加碼投資臺灣。另外,也要幫助臺商的海外生產基地做必要的調整,形塑臺灣加1,也就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調整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利用供應鏈的新布局,加強臺灣產業和美國產業合作,也進一步進入美國市場。 策略五,開啟產業傾聽之旅: 產業不分類別,不管大小,美國一旦開徵對等關稅,不論多少都會帶來衝擊,我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率領的團隊,將分頭傾聽業界的心聲,隨時解決問題,也讓政策更符合需求。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半個多世紀,臺灣經歷兩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以及疫情衝擊等,一次又一次的嚴酷考驗,我們不但能夠克服困難,而且化危機為轉機,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更上層樓,也更具韌性。面對當前的挑戰,政府會和民間攜手合作,行政院的對策也希望立法院不分朝野都能夠支持,為臺灣經濟打開更寬闊的出路。 讓我們一起加油,謝謝大家。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