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2年08月05日
出席青年進行式論壇 副總統:推動「國家希望工程」 打造創新繁榮、公義永續及民主和平的臺灣
副總統出席「未來城市,青年進行式論壇」

賴清德副總統今(5)日晚間前往桃園出席國際青商總會舉辦的「未來城市,青年進行式論壇」,他強調,希望能結合各領域優秀人才,推動「國家希望工程」,壯大臺灣,打造創新繁榮、公義永續,以及民主和平的臺灣。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國際青商總會是全世界最大的青年NGO組織,成立於1953年,70年來,所有的青商夥伴秉持「服務人群、訓練自己」的理念,運用社會資源走入社區,改變社區;並積極從事國際交流,除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讓國際社會看到臺灣。他肯定國際青商總會重視青年培育工作,幫助青商夥伴創業,在各個領域產生影響力。

副總統認為,目前國際情勢非常複雜,臺灣在面臨種種挑戰時,如無法因應得宜,勢必遭遇相當的困難,但當社會或世界有變化時,也是我們的機會,盼能掌握變局,妥善因應,讓臺灣能夠因此更進步、更加富強。未來他也希望能結合各領域優秀人才,推動「國家希望工程」,壯大臺灣,打造民主和平、創新繁榮、公義永續的臺灣。

談及創新繁榮的臺灣,副總統說,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我們要積極投資下一代的科技創新,包括人工智慧、物聯網,AR/VR、區塊鏈等,這是臺灣未來的願景。除持續做大我們最具代表性的半導體、科技、生技等產業,也支持更多隱形冠軍成為「護國群山」,才能掌握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先機。

副總統表示,面對2050年淨零轉型,我們基於科技研發與氣候法制兩個基礎,推動能源轉型更安全、企業轉型更有競爭力、社會轉型更具韌性、生活轉型更永續外,還能帶動綠色成長,讓國家產業、經濟轉型能更上一層樓。

副總統提到,他期待未來行政院能建立一套機制,與地方加強合作,包括基礎建設、改善生活環境等問題,同時推動地方創生,讓年輕人可以回到故鄉追逐夢想,並支持在地產業,發展社會企業,產業才能推陳出新,讓臺灣經濟繁榮發展。他希望,臺灣在經濟上能成為日不落國,經由不斷地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讓企業可以立足臺灣,也能布局全球。

談及公義永續方面,副總統提到,因為自身成長環境因素,他始終認為國家要有希望,應該先讓人人有希望,不應該因為社經環境的不同,而在追逐夢想的過程出現不同的難度,我們應該讓大家在立足點上是平等的。因此,政府推動縮短公、私立大學學雜費差距,並給予年收入較低的家庭學費補助,國家利用教育培養人才,人才越多、越好,國家自然更好,個人也能透過教育追求自己的夢想。另外,政府也會持續推動「0到6歲國家一起養」及長照2.0升級等社會福利措施。

副總統指出,關於年輕人關心的居住議題,政府提出3個對策,第一,透過全國總歸戶與房屋稅差別稅率,結合囤房稅及空屋稅的精神,遏止惡意炒房,讓房價趨於正常。第二,擴大「青年安心成家優惠貸款」,將現行貸款額度80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並額外增加利息補貼1碼,共計1.5碼。第三,透過社會住宅、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達到百萬租屋家戶的目標。根據內政部公布,到明年5月前,完工或已發包的新建社會住宅案可以達到12萬戶,加上包租代管的8萬戶,共計20萬戶。在這個基礎上,未來希望能達到社會住宅25萬戶,包租代管再增加17萬戶至25萬戶。相信對年輕人或有房屋需求的人都有所幫助。

有關臺灣民主和平的發展,副總統說,英國《經濟學人》對臺灣民主指數評比為亞洲第一,美國「自由之家」對臺灣自由的評比也高達94分,在亞洲排名第二。這些成果是臺灣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他表示,他會堅定捍衛臺灣主權,以中華民國臺灣團結臺灣社會,並延續蔡總統的4個堅持來維持現狀及憲政體制。他也另外提出4大支柱的行動方案,包括提高自主國防力量,強化臺灣的經濟安全,與國際社會民主陣營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懾的力量,取得平衡,達到真正的和平。臺灣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和打拚,才有今天這得來不易的成果,我們必須珍惜,不要因為害怕區域極權主義的文攻武嚇,而放棄主權、民主及自由。印太區域極權的興起,不單純是臺灣的問題,而是印太地區國家和全世界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因為,和平符合大家全體的利益。

隨後,副總統也回應現場青年提出的議題。針對能源與非核家園議題,副總統指出,臺灣非核家園走了幾十年,是多數人的社會共識。我們不必擔心電力不足而走回頭路。除非未來科技能夠解決核能安全的顧忌,又能夠解決核廢料相關問題,否則應該要持續往非核家園方向前進。

青年亦詢及臺灣目前成為中美兩大強權的角力對象,未來應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線?副總統回應,與其詢問如何在中美之間做選擇,其根本命題應該是如何在民主與專制間選擇。臺灣從專制獨裁的黑暗時代,走到今日的自由民主,我們知道黑暗的痛苦,也嚐到自由民主的幸福,勢必持續走向民主的道路。

針對如何布局兩岸關係的經濟、薪資及產業規劃,以維護兩岸和平?副總統回應,我們必須與國際友人站在一起,這對我們自己,以及對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才有真正的幫助。至於兩岸關係的經濟、薪資及財務規劃,他重申,他會結合臺灣社會各界的努力,讓臺灣在經濟上成為日不落國,他也會致力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讓臺商可以擴大在臺灣的生產製造。

談及臺灣近來頻傳的詐騙事件,副總統認為,比起個案性詐騙事件,我們更關注的是系統性的詐騙,尤其是那些不擇手段、傷害人權,甚至傷害人民的詐騙。政府將持續打擊「黑金槍毒詐」,建立一個和諧、安定、公義的社會,讓生活在這塊土地的國人同胞感受到安全。

副總統指出,在蔡總統的領導之下,從蘇貞昌前院長到現在陳建仁院長,推出「打詐五法」,包括《刑法》、《人口販運防制法》、《個人資料保護法》、《洗錢防制法》、《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都根據當前發生的詐騙事件進行修法,就是希望讓類此事件不再發生。不過,詐騙的手段也一定會推陳出新,因此政府勢必也要研究新的方法,以杜絕詐騙。

青年亦詢及如何讓年輕人相信未來能有安居樂業、維持和平,及擁有更美好未來?副總統重申,他所提出的「國家希望工程」涵蓋民主和平、創新繁榮,以及公義永續等三個面向。而從他過去擔任國代、四屆立法委員,以及臺南市長、行政院長的表現,均足證明他的執行力。副總統並列舉過去政績,包括鼓勵臺商回臺投資、針對五缺問題逐一檢討、擬定對策等,都是期盼讓年輕人有更美好的未來。

最後,副總統也與現場青年一起合影,現場氣氛相當熱絡。包括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立法委員鄭運鵬及國際青商總會總會長林鼎鈞等。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7月20日
總統出席全國技能競賽 強調持續擴大投資技職教育精進青年專業能力
賴清德總統今(20)日下午出席「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暨第3屆亞洲技能競賽及第48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閉幕暨頒獎典禮」時表示,技職人才是國家繁榮發展的重要支柱,政府將持續擴大投資技職教育,提供多元管道協助青年精進專業能力,全面厚植產業實力,讓各行各業的隱形冠軍成為「護國群山」,讓臺灣成為世界繁榮的推手。 總統致詞時表示,全國技能競賽是國內青年技能競技的最高殿堂。今年來自全國各地1,231位技職好手,在69個職類中切磋技藝;無論最終結果如何,能夠參與這場大賽事就代表大家都是最棒的。 總統說,自己是武俠小說迷。今天就像看到各路武林豪傑齊聚,各展神通。大家不僅展現技職達人的高超技術,也印證了360行行行出狀元,高手在民間。這些年來,臺灣堅強的技術實力持續在國際上嶄露頭角。去年法國里昂的「第47屆國際技能競賽」,臺灣獲得2金、3銀、10銅、28優勝,總共43面獎牌、世界排名第4的好成績。總統府也以最高規格、用最隆重的方式迎接臺灣英雄榮耀回國,透過網路直播典禮,全國上下都與有榮焉。 總統提到,技職人才為國家創造榮耀和繁榮,臺灣是世界第21大經濟體、經濟自由度排名全球第4、世界競爭力全球第6。這些成就都要歸功於百工百業的專業技術人才。未來就輪到在場的各位選手,大家也將成為國家繁榮發展的重要支柱。 總統認為,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根本,馬步要紮穩,武功才會高強。因此,政府持續擴大投資技職教育,積極栽培多元專業的技術人才,目標就是要全面厚植產業實力。政府的方向很清楚,要讓各行各業的隱形冠軍都能成長茁壯,成為「護國群山」,讓臺灣成為世界繁榮的推手,讓臺灣每前進一步,世界就向前一步。 總統指出,今年大賽的標語是「我的極限,不被定義」。感謝勞動部每年辦理「全國技能競賽」將技職教育向下扎根,讓技職選手的能力和潛力放大、再放大;同時讓產業界知道,他們要找的技術人才就在這裡。 總統說,未來政府會繼續提供多元管道,協助青年精進專業能力,像是今年啟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支持18到30歲的年輕人出國交流見習,拓展國際視野,追逐自我夢想。歡迎各位年輕人發揮創意,踴躍報名提案。今年11月「2025亞洲技能競賽」就在臺灣舉辦,預祝接下來國手選拔一切順利,盼共同捍衛主場,全力以赴,把最好的成績留在臺灣。 最後,總統感謝民間公司團體及工作人員的付出與支持,以及各部會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並恭喜得獎者,也祝福所有選手未來能在各自專業領域創造豐碩成果,並為青年組各金牌得獎選手配掛獎牌,肯定他們的優異表現。包括勞動部長洪申翰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6月17日
總統接見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 期勉以志工服務推動外交 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力量
賴清德總統今(17)日下午接見「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代表」,肯定該隊即將出發前往泰國、馬來西亞、肯亞、史瓦帝尼、土耳其等18個國家,投入偏鄉醫療、教育、生態等志工服務,把臺灣的力量帶到更遠的地方,以行動推動外交,讓世界看見臺灣。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在總統府和「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見面。志工代表們來自全國各地,擁有不同專長且懷抱滿滿熱忱,即將出發前往泰國、馬來西亞、肯亞、史瓦帝尼、土耳其等18個國家,投入偏鄉醫療、教育、生態等志工服務,把臺灣的力量帶到更遠的地方。 總統說,看到大家讓他想起當醫師時也曾到偏鄉做過義診,感謝大家用雙腳丈量世界,用熱血服務他人,以行動推動外交,讓世界看見臺灣。大家都是行動派,也是臺灣最讚的代言人。 總統指出,「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是臺灣服務社會、連結世界的交流計畫。今年寒假教育部已經補助27個團隊、324位青年志工到海外交流。現在暑假要到了,教育部再補助86個團隊、868位青年志工到世界各地,另外還有12位青年是投入6個月以上長期服務工作。換句話說,光是今年臺灣的服務足跡,就遍及全球四大洲、25個國家,這當中都有大家的努力和付出,非常不簡單。 總統提到,政府今年啟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這項計畫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助年輕人一臂之力,出國追逐夢想、拓展國際視野;規劃在4年內投入百億元推動這項計畫,今年第一梯次有超過700位青年獲選,第二梯次將在這週五截止報名,兩梯次的報名都非常踴躍,明年、後年、大後年也都還有機會,鼓勵各位年輕人不妨勇敢提案,把握機會、展翅飛翔。 最後,總統提醒青年海外志工出門在外,除了適應語言隔閡和文化差異,也要注意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如果遇到困難需要協助,請隨時聯絡駐外單位,政府是大家最大的靠山;也請所有青年海外志工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到臺灣,才是順利完成任務,並祝福服務圓滿順利、滿載而歸。 隨後,總統授旗予「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由社團法人台灣樂斯屬文史扎根育成協會-樂斯屬文史扎根育成計畫秘書長李盈萱等人代表接受。 訪賓一行由教育部長鄭英耀及青年發展署署長陳雪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13日
總統肯定青志獎獲獎團隊 期許保有關懷社會初心 讓臺灣充滿溫暖
賴清德總統今(13)日下午接見「第2屆青志獎獲獎志工團隊代表」,肯定所有青年志工積極投入社會公益的貢獻與付出。並表示,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更是發展的基石,行政院在這個月初通過《青年基本法》草案,盼青年成為更具備民主素養與全球視野的行動者,並持續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協助青年到海外學習,持續促進國家的進步發展。 總統致詞時首先恭喜大家獲得「青志獎」的表揚,並表示,「青志獎」的精神是肯定青年在志願服務上的堅持與創新,現場的得獎團隊都代表社會中最具行動力的青年公民,更是國家與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他要向大家的付出表達最深的感謝。 總統特別提到,「青年志霸獎」得主—內農機車志工服務隊,他們善用汽車科的專業技能,利用假期深入社區,為獨居長者提供機車、腳踏車、身障輔具及農具的檢修服務,足跡遍及屏東原鄉部落,是用技術實踐公益的最佳典範;以及同樣獲得「青年志霸獎」的臺北醫學大學楓杏社會醫療暨醫學知識推廣服務隊。該社團已經成立17年,長期深入社區、偏鄉與澎湖離島,透過義診、衛教與醫學營隊,把醫療知識與健康照護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總統指出,除了這兩個團隊,在場各個得獎團隊都積極投入社會公益,以亮眼的表現和傑出的貢獻,在激烈的選拔中脫穎而出,他要再次表達肯定之意。此外,青年志工的成長往往來自願意陪伴、用心引導的師長,要感謝在場獲得「績優指導獎」的施朱娟老師,也向所有支持青年、默默付出的師長們,致上最高的感謝與敬意。 總統表示,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更是發展的基石。這個月初,行政院通過《青年基本法》草案,希望以青年為主體,考量教育、就業、心理健康、居住與公共參與等各層面的需求,也強化政府與青年的對話,讓青年在國家的支持下,成為更具備民主素養與全球視野的行動者,持續促進國家的進步發展。 總統接著提到,政府也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協助青年到海外學習、交流,今天上午在總統府與第一梯次獲選青年代表見面,總共有超過660位青年代表,即將前往五大洲、40多個國家追逐夢想,他也鼓勵大家能踴躍參加這項計畫,到海外逐夢。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所有青年志工,大家的努力讓臺灣發光發熱、充滿溫暖,希望大家在人生每一段旅程中,都能繼續保有這份關懷社會的初心,讓志工精神在這片土地上持續發芽、開花、結果。 訪賓一行由教育部長鄭英耀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13日
總統接見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獲選代表 期許年輕人逐夢踏實 讓國家社會更進步
賴清德總統今(13)日上午接見「114年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第一梯次獲選青年代表」時指出,該計畫今年第一梯次有超過660位青年,將分別前往5大洲、40幾個國家追求夢想,令人感動。並強調,政府重視教育平權,要幫助有夢想的年輕人搭起逐夢的舞台,讓每個人都能逐夢踏實、人生更豐富,也讓社會、國家更進步。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非常高興在總統府歡迎「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第一階段獲選代表,恭喜大家通過審核。從稍早的影片及同學們的分享中,他深刻感受到大家都對未來懷抱夢想,也具備追逐夢想的勇氣,更難得的是,還提出追求夢想的創新作法,大家對人、社會及地球懷抱熱情與關懷,令人欽佩。 總統指出,今年計畫的第一階段共有超過660位獲選代表,即將前往5大洲、40多個國家追求夢想。他請大家想像,超過660位臺灣青年翱翔天空,奔向世界,追求夢想,這景象多麼壯觀且令人感動。他要祝福獲選的青年代表乘風破浪、逐夢踏實,平安順利成功。 談及「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的緣由,總統提到,有一天他看到關於不老騎士騎著哈雷機車環臺的報導,這群不老騎士不約而同向記者表示,他們年輕時就有這個夢想,但當時因為個人或家庭因素無法實現,直到年紀大、退休後,有錢有閒才開始做這件事。他了解到,原來有這麼多人跟他一樣,年輕時擁有夢想,但因為客觀條件而無法付諸實現。因此提出「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政見,幫助有夢想的年輕人搭起逐夢的舞台,讓每個人都能逐夢踏實、人生更豐富,也讓社會、國家更進步。今天則代表政府率領團隊一起搭起年輕人逐夢的舞台;期盼未來大家回國後變得更強大,也能為下一代年輕人搭起更大、更穩固的舞台。 總統認為,「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有一個重大的意義,就是希望透過教育為孩子裝上飛向夢想的翅膀。夢想使人偉大,追逐夢想的人不應該因為家庭條件而失去逐夢的機會,這是教育平權的理念。當國家社會進步,政府必須把經濟發展稅收的其中一部分用於教育。像是推動「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幫助年輕夫婦分擔養兒育女的責任,同時持續推動高中職免學費、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補助等政策。 總統也提到,過去,政府長期以來對於就讀公立大學補助較多,有礙於教育平權;現在政府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每學年3萬5,000元,並對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學生提供每年1.5至2萬元的補助,目的就是要幫助偏鄉學生有更多機會考上大學,且不會因為私立大學學費較貴而無法接受教育。 總統說,我們深信政府透過教育栽培人才,人才多、人才好,國家、社會就會好;個人透過教育取得專業知識改善生活,個人生活好,國家、社會也會跟著好。今天看到大家齊聚一堂,從一開始的發想到計畫實現,在此蓄勢待發分享未來夢想的旅程,他跟大家同樣高興。 最後,總統感謝教育部這段時間辛苦的規劃,也提醒獲選的青年代表出國在外如果碰到困難,外館是很好的協助單位。在啟程之際,祝福大家平安、健康、順利。 訪賓一行由外交部長林佳龍、環境部長彭啓明、教育部次長葉丙成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3年12月17日
副總統赴明道中學演講 期許同學未來發揮更多創意 展現臺灣的志氣與驕傲
蕭美琴副總統今(17)日上午前往臺中出席「明道中學學生講座」,以「中學生應該具備的國際視野與胸懷」為題進行演講,分享自身成長及外交工作等相關經驗,並期許同學未來發揮更多創意,展現臺灣的志氣與驕傲。 副總統首先分享她國際化的家庭背景以及在美國的求學歷程。副總統說,她的爸爸是臺南人、媽媽是美國人,從小擔任起臺灣阿嬤與美國外婆之間溝通的翻譯,讓她覺得未來有一天自己可能成為臺美之間的橋梁。在美國就讀「歐柏林學院」時,也因該校校風自由且有許多國際學生,萌生出讓更多人知道她的家鄉-臺灣的想法。 副總統也提及她回臺從政歷程,包含參選立委、花蓮深耕服務、擔任立委及後來被指派為駐美代表,一路學習的經驗。她的目標是推動自己的理念與想法,讓社會更有競爭力。像是她當年提出同性婚姻法案,過程中遭遇許多挫折和挑戰,但該議題現在已獲得臺灣社會更多包容和理解,社會整體而言更進步,這讓她感到非常驕傲。 副總統強調,外交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增進國家的整體利益,包含臺灣的民主和平、創新繁榮和公義永續,這三大目標也是賴總統承諾努力的方向。民主制度已成為臺灣人權自由的保障,人民可以自由表達不同意見,也能藉由選票選擇執政團隊。不過,當民主與和平受到威脅時,我們也要有實力捍衛民主、維持和平。她也提到,政府要打造創新繁榮的臺灣,讓國家經濟持續成長,人人都有工作,也會導入創新,讓百工百業永續、均衡發展,並將市場擴及全世界。 副總統認為,臺灣人民良善,十分願意幫助別人。4年前疫情期間,臺灣國家隊集結所有力量,將口罩送給需要的國家。全世界哪裡有災難,我們都願意去幫忙。有人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因此,在臺灣有需要時,國際社會也願意幫助我們。 副總統提到,當前國際情勢險惡,我們要務實地找到臺灣的利益點。例如與美國簽署「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合作備忘錄,共同面對能源、供應鏈韌性、經濟脅迫等國際性挑戰;我們也與美國簽訂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最近首批協定剛開始生效,期盼雙方貿易能更順利進行。 最後,副總統期許同學們,不論未來人生選擇何種方向,都能為國爭光,展現臺灣的志氣與驕傲;也希望透過經驗分享,讓大家能發揮更多創意。她對新世代有信心,相信能運用AI等數位工具提升自身能力,未來一定有很多呈現臺灣的方式與機會,大家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隨後,副總統與同學們進行互動交流,在回應同學提問時表示,多語言的教育相當重要,以她自身經驗而言,一個人若能多了解一種語言,就能多了解很多資訊,期盼教學體系能透過多元、創新的方式讓年輕人更有意願學習,並鼓勵同學建立自信,勇於提出質疑。除了學校教育,每個人都能把握課堂以外的國際化體驗,像是參與政府推動的「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到國外學習、交流。最後,她期許同學們都能善用科技並學習批判性思考,成為解決問題的人。 包括明道中學董事長王俊傑及校長汪大久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3日
總統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賴清德總統今(23)日晚間於總統府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總統表示,投票結果是人民意志的展現,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總統說,關於能源議題,人民要的是安心及穩定供電,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此外,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括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調整施政順序,將重心放在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確保財政穩定。期盼國人團結一致,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我要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我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我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我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只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我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我要請核安會廣納社會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各位國人同胞,我上任已經一年三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我請辭。但此刻,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工作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所以,我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臺灣,推動福國利民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今天也是八二三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臺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 我會以八二三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