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1年08月03日
接見美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總統盼臺美繼續相互扶持 做彼此堅實的夥伴 讓民主的光芒更加閃耀
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團一行

蔡英文總統今(3)日上午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團,並頒授裴洛西議長「特種大綬卿雲勳章」,感謝其長期在各領域積極推動臺美關係及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總統期待透過更多的相互合作,持續提升臺美關係,也希望臺美繼續相互扶持,做彼此堅實的夥伴,一起讓民主的光芒更加閃耀。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裴洛西議長率團來訪。過去,她和賴清德副總統過境美國時,都會接到裴洛西議長致電表示歡迎,也會針對臺美關係交換意見,很高興這次能在臺灣與議長見面。

總統表示,裴洛西議長是臺灣最堅定的友人,訪團議員也都是美國眾議院的重要領袖,長期在各領域積極推動臺美關係的進展。非常感謝大家此次來臺訪問,展現出美國國會對臺灣堅若磐石的支持。

總統指出,裴洛西議長和臺灣有很深的淵源。1999年10月,裴洛西議長曾經訪問臺灣,當時特別關心921震災的後續情況。在此後的20多年,臺灣不但走出了921震災的陰影且重建,更陸續克服各種挑戰。這20多年來,裴洛西議長也一直持續關注臺灣的民主發展,並且長期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她要對此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總統說,她十分敬佩裴洛西議長,長期以來堅定捍衛民主自由,努力守護人權價值,對於違反民主價值的言行,更是勇於挺身對抗,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也很感動。

總統指出,今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臺海安全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另一個焦點。民主臺灣一旦遭到侵略,整個印太地區的安全,都會受到巨大的衝擊。

總統也向訪團傳達臺灣應對變局的幾個基本態度。第一,面對持續且刻意升高的軍事威脅,臺灣不會退縮,會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堅守民主的防線;同時也希望和全世界民主國家團結合作,共同維護民主的價值。

總統指出,第二,臺灣會盡最大努力,強化本身自我防衛的力量,並致力維護臺海的和平穩定,讓臺灣可以成為區域安全的一個關鍵穩定力量,確保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以及全球貿易及供應鏈的穩定發展。

總統表示,第三,臺灣是美國可靠、且可信賴的合作夥伴,我們會持續和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在印太區域安全、經濟發展、人才培育以及供應鏈合作等各層面,強化合作,讓臺美關係可以進一步提升。

總統再次感謝裴洛西議長和訪團國會議員,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以行動表達對臺灣堅定的支持,以及表達美國支持台灣自我防禦的一貫政策。「特種大綬卿雲勳章」的頒贈,代表我們對裴洛西議長的感謝,也期待透過更多的相互合作,持續提升臺美關係。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訪團,希望臺灣和美國繼續相互扶持,做彼此堅實的夥伴,一起讓民主的光芒更加閃耀。「我們一起努力」。

隨後,裴洛西議長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能夠接受蔡總統頒贈的「特種大綬卿雲勳章」,做為世界上最自由社會之一的女性總統,她對蔡總統的領導力感到欽佩。她以非常謙虛的態度接受這個勳章,因為這不只代表她個人,也代表所有對臺美關係有所貢獻的國會議員,包括民主黨、共和黨,無論參、眾議院,大家都團結一致支持臺灣。她非常高興能夠代表美國國會接受這個勳章,這代表我們此行來訪是非常積極且堅定不移的,她也很期待能將勳章展示在議長辦公室,作為臺美珍貴友誼的象徵。

裴洛西議長說,她必須提醒且告知大家訪團此行來訪的原因。43年前美國通過《台灣關係法》,做出將與臺灣永遠站在一起的承諾,在此堅實的基礎之上,我們以自治及自決的共同價值觀為基礎,建立蓬勃發展的夥伴關係;並專注於區域及世界各地的共同安全利益,致力於讓兩國人民享有繁榮的經濟。

裴洛西議長強調,今天訪團來到臺灣,是要明確表示,我們不會背棄對臺灣的承諾,並且對於我們長久的友誼感到驕傲。她也提到,此次訪團的成員都在各委員會中擔任主席或副主席,包括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米克斯、眾議院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的主席高野、眾議院歲計委員會的副主席戴碧妮、眾議院政府監督及改革委員會經濟及消費者政策小組主席克利胥納莫提、聯邦眾議員金安迪等,相信在此次訪問中,蔡總統會更認識大家。她個人也很高興能在這裡與賴副總統、吳部長及其他傑出的領導者見面。

裴洛西議長表示,臺灣的故事激勵了全世界以及美國所有熱愛自由的人們,臺灣在嚴峻的挑戰之下,建立了繁榮的民主,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之一,而且是由一名女性總統所領導。臺灣是一個堅韌之島,儘管面臨嚴峻挑戰,臺灣人民向世界證明了,有希望、勇氣及決心,就能夠打造一個和平、繁榮的未來。現在,美國與臺灣更甚以往的團結至關重要,這也是她此次來訪所要傳達的訊息。

裴洛西議長指出,國會代表團此次訪問亞洲各國,有三大支柱,第一是安全,保護我們人民及全球的安全;二是經濟,讓美國及其他國家能繁榮;三是治理。在這三方面,我們和臺灣有許多的合作及夥伴關係,也相當珍視彼此友誼。

裴洛西議長特別向臺灣在防疫方面的成就,表達恭賀之意,她認為,臺灣人民的合作、防疫政策的成功,是全世界的模範。

裴洛西議長提到,現在,全世界面臨民主或威權之間的選擇,美國致力於保障臺灣及全世界的民主,這樣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而我們也感謝與臺灣人民的夥伴關係。

最後,裴洛西議長再次感謝此次獲頒勳章,也感謝總統及臺灣人民的堅定友誼。

訪團成員尚包括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米克斯(Gregory Meeks)、眾議院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主席高野(Mark Takano)、眾議院歲計委員會副主席戴碧妮(Suzan DelBene)、眾議院政府監督及改革委員會經濟及消費者政策小組主席克利胥納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眾議員金安迪(Andy Kim)等,由外交部長吳釗燮以及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副總統賴清德及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也在座。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8日
總統出席APPU開幕典禮 盼以維護區域和平決心、強化與邦交國及亞洲國家合作三項行動 共同促進亞太和平與繁榮
賴清德總統今(28)日上午出席「第53屆『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APPU)開幕典禮」,感謝APPU長期提供平台讓各國進行國會外交與交流合作,促進亞洲繁榮進步。未來臺灣也將透過展現維護區域和平的決心、加強與邦交國的合作、以及透過APPU平台強化與亞洲各國合作等三項行動,共同促進亞太區域和平、繁榮及經濟發展。 總統致詞時,首先代表中華民國臺灣政府及全國人民歡迎各國貴賓不遠千里來臺參加APPU第53屆年會。並提到,APPU的前身為「亞洲國會議員聯合會」(APU),由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在1965年倡議創辦成立,今年已邁入第60年,臺灣能主持此一歷史性年會,深感榮幸。同時感謝立法院韓國瑜院長、江啟臣副院長與朝野各黨派委員承擔此重責大任,以及APPU多年來讓各國國會議員透過這個平台,進行國會外交與交流合作,促進亞洲繁榮與進步。 總統指出,今年APPU的主題是「亞太區域社會韌性強化與國會合作」,特別聚焦於經濟永續發展、社會韌性強化及進行各項議題合作,這些都符合我國發展需求,也是當前亞洲區域非常重要的項目。尤其亞太區域共同面臨包括2002年SARS及2020年COVID-19疫情,氣候變遷及地緣政治變化等挑戰,因此如何在APPU這個平台上強化各國合作非常重要。 總統表示,臺灣將採取三項行動與各國合作。第一,臺灣會展現維護區域和平的決心。國際社會已有共識,臺海和平穩定是印太區域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因素,臺灣不僅有責任守護自身國家安全,也有義務捍衛區域的和平穩定。因此,臺灣將採取「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首先是強化國防力量,明年臺灣的國防預算將達GDP 3%以上,預期在2030年前比照北約的標準,國防預算占GDP達5%以上。其次是強化經濟韌性,讓臺灣企業「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2010年臺灣對中國投資占對外投資的83.8%,去(2024)年已降至約7%,臺灣當前的投資標的轉為日本、美國及歐洲等地;接著要強化與各國的合作,秉持民主、自由、人權的精神,肩並肩共同發揮嚇阻力量,以實力達到和平;最後,只要對等、尊嚴,臺灣樂意與中國交流合作,促進兩岸和平共榮。 總統接著提到,第二項行動是加強與邦交國的各項合作。去年曾拜訪吐瓦魯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及帛琉共和國等三個邦交國,感謝三個邦交國的總統、總理與國會在去年訪問時給予的熱烈歡迎,並見證臺灣與邦交國在氣候變遷方面的密切合作。未來也將結合日本、美國、澳洲、亞洲地區等國家,進一步與邦交國進行各項合作,促進彼此繁榮發展。 總統進一步表示,第三項行動,臺灣會藉由APPU這個平台強化與亞洲各國的合作,並請APPU各國國會議員支持與臺灣各面向的合作。團結合作力量大,不僅對所有會員國有幫助,對區域的繁榮發展也有莫大幫助。最後,祝福年會順利圓滿成功,國會議員們能利用此行更深入了解臺灣。 包括立法院長韓國瑜、外交部次長葛葆萱、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7日
總統接見IPAC訪團 強調臺灣將持續提升國防實力 與民主國家共同守護民主、和平與繁榮
賴清德總統今(27)日下午接見「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訪問團,感謝IPAC持續以具體行動展現對民主臺灣的堅定支持。並強調,未來臺灣將持續提升國防實力,與民主夥伴加強合作,共同發揮嚇阻力量。期盼IPAC透過跨國議會網絡,串聯號召更多理念相近的盟友並肩同行,守護區域及全球的民主、和平與繁榮。 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訪賓來臺展現對民主臺灣的堅定支持。並提到,去年7月IPAC在臺北舉辦年會,籌組歷來規模最大的跨國國會議員訪問團來臺,並通過「IPAC聯大第2758號決議各國議會決議範本」,協助臺灣反制中國的法律戰。也因為IPAC的正義之舉,英國、荷蘭、捷克等國國會以及歐洲議會,相繼通過相關友臺的決議或動議,並有多國行政部門就此公開表達力挺臺灣的立場,很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國家群起響應。 總統感謝IPAC今年以來持續以具體行動支持臺灣,包括關切4月中國環臺軍演,譴責中國去年3月策劃撞擊蕭副總統當選人訪問捷克期間的座車,以及在丹麥「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期間辦理活動與臺灣高階訪團互動交流。 總統指出,近年來中國對臺灣及周邊國家的文攻武嚇不斷,嚴重影響區域的和平穩定。面對中國、俄羅斯等威權國家持續合流,民主國家唯有全方位的合作才能共同守護和平、民主和自由。 總統表示,未來臺灣將持續提升國防實力,並與民主夥伴加強合作,共同發揮嚇阻力量。臺灣明年度的國防預算比照北約標準將占GDP3.32%,目標在2030年前達到GDP5%,以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也為維護區域和平穩定持續做出貢獻。 總統進一步表示,臺灣也會在能源、AI高科技產業等領域跟其他民主國家攜手打造更有韌性的產業結構及民主供應鏈,展現更強大的團結力,讓彼此的經濟更繁榮、民主更鞏固。期盼未來IPAC能透過跨國議會網絡串聯,號召更多理念相近的盟友並肩同行,守護區域及全球的民主、和平與繁榮。 隨後,IPAC共同主席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下議員致詞時首先感謝賴總統撥冗接見。並表示,此行訪臺收穫良多,有助於IPAC規劃未來一年的發展方針。 史密斯共同主席指出,IPAC聯盟將於今年11月於比利時舉行更大規模的年會,探討當前日益嚴峻的挑戰。尤其烏克蘭情勢更為明顯的例證;俄羅斯對烏克蘭野蠻入侵,包括伊朗、北韓及中國都支持俄羅斯的行動,這象徵威權國家集結的趨勢,不僅對許多領域造成影響,亦影響臺灣未來的處境。因此,IPAC致力於喚起各國政府一同關注此議題,並阻止威權國家採取類似行動。 史密斯共同主席表示,IPAC有來自全球43個會員國的跨黨派議員,無論是左派或右派政黨,均團結一致,共同面對中國專制政權所帶來的威脅。也希望所有熱愛自由的國家都能攜手合作,正視目前自由民主所受到的挑戰,並保護臺灣的自由與民主。 訪賓一行尚包括波蘭前外交部長芙緹嘉(Anna Fotyga)、瑞典國會議員博特森(Magnus Berntsson)、IPAC創辦人兼執行主任裴倫德(Luke de Pulford),由外交部次長吳志中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6日
副總統出席IPAC晚宴 盼與國際夥伴並肩守護民主、自由與和平
蕭美琴副總統今(26)日晚間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晚宴」,感謝IPAC基於民主、自由等共享價值,選擇與臺灣站在一起,共同捍衛自由與和平。並表示,民主得來不易,臺灣將持續守護與維持前人辛苦爭取來的成果,並與國際夥伴並肩捍衛彼此珍視的價值。 副總統以英文致詞,首先代表臺灣政府與人民歡迎IPAC訪團成員來訪,並感謝訪團在此重要時刻遠道而來,展現對臺灣堅定不移的支持,也向世界民主國家及熱愛自由的人民傳達強而有力的團結訊息。 副總統指出,IPAC長期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近年來也在對抗中國惡意影響、支持臺灣民主蓬勃發展方面,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面對臺灣所面臨的各項灰色地帶侵擾、軍事脅迫、恐嚇及認知戰威脅等,聯盟成員始終以清晰且堅定的立場,對威權政體所帶來的挑戰發聲。這對臺灣而言是極為珍貴的鼓舞,協助我們在充滿不確定性與嚴峻挑戰的地緣政治環境中,持續穩步前行。 副總統感謝IPAC成員選擇和臺灣站在一起,共同捍衛自由與和平。大家的支持不僅反映正義和道德信念,還有我們追求全球繁榮和穩定的共同利益與民主價值等共同信念。臺灣站在民主防線的最前緣,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樞紐,我們深知自身責任,將持續與國際夥伴並肩捍衛彼此珍視的價值。 副總統提到,這不只是臺灣與國際夥伴的團結,也是臺灣內部的團結。感謝許多臺灣人民,秉持著與IPAC共同的價值觀,共同推動IPAC所追求的目標和使命。正因為大家的付出,讓臺灣的民主不斷發展茁壯。臺灣的民主,是許多國際社會成員,包括IPAC選擇支持我們的關鍵原因之一。 副總統說,最近常聽到很多人說,當臺灣人真的不容易,民主之路充滿艱辛與坎坷,讓每個人都傷痕累累並深感挫折。事實上,這真的非常困難。臺灣不僅400年來歷史都是如此,在國際社會中也被霸凌、脅迫、威脅和邊緣化,甚至被孤立。但這些都沒有讓我們退縮,也無法動搖我們對自由與民主的追求,再怎麼辛苦,我們仍以身為臺灣人及對臺灣過往的成就為傲,並對未來充滿信心。 副總統強調,臺灣的民主得來不易,因此我們從不把自由視為理所當然。我們知道,必須不斷努力去守護與捍衛那些前人辛苦爭取來的成果,這是我們至今仍在努力保護與捍衛的價值。 副總統感謝關注臺灣民主自由、和平、安全和繁榮的議員,以及許多與臺灣站在一起的國際友人。去年IPAC在臺灣舉辦跨黨派、跨國議員人數最多的聚會,來自超過20個國家、近50位國會議員齊聚在臺灣,展現與臺灣人民站在一起,堅定支持民主的力量。 副總統表示,儘管在民主的道路上有許多挫折,但是我們沒有放棄的權利,因為我們是臺灣人。國際友人的支持讓臺灣更加強大也更有自信,期盼大家共同努力,持續堅守自由民主的價值。 包括「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訪團團長英國下議院議員史密斯爵士(Iain Duncan Smith)、IPAC創辦人暨執行主任裴倫德(Luke de Pulford)、立法委員范雲、陳昭姿、Hello Taiwan執行長江明信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3日
總統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賴清德總統今(23)日晚間於總統府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總統表示,投票結果是人民意志的展現,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總統說,關於能源議題,人民要的是安心及穩定供電,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此外,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括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調整施政順序,將重心放在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確保財政穩定。期盼國人團結一致,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我要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我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我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我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只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我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我要請核安會廣納社會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各位國人同胞,我上任已經一年三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我請辭。但此刻,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工作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所以,我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臺灣,推動福國利民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今天也是八二三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臺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 我會以八二三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18日
副總統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訪團 盼持續深化臺日交流合作
蕭美琴副總統今(18)日上午接見日本自民黨青年局海外研修團時表示,臺日兩國在經濟、文化、教育及社會各層面均有許多交流,且共同面對全球貿易秩序重整、地緣政治及區域安全等挑戰,期盼雙方持續深化交流合作,讓下個世代看見更好的未來。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可以在具有歷史意義的臺北賓館歡迎訪團,感謝日本自民黨青年局中曾根局長再次選擇臺灣為海外研修的地點,雖然訪團行程緊湊,但相信此行是進一步認識臺灣,並深化雙邊交流的珍貴機會。 副總統指出,臺日關係在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以及各社會層面皆有許多交流,面對各式天災挑戰時,更是患難見真情。兩國面臨許多共同挑戰,對外包括全球貿易秩序重整、地緣政治及區域安全等;對內則面臨人口結構改變、少子化、人口老化或人才養成等議題。如何確保人民在新興科技不斷突破的時代,能共享資源且均衡發展,讓下個世代看見更好的未來,是兩國共同的挑戰與努力的目標,也是雙方合作的機會。 副總統說,臺灣各項民調顯示臺灣人民對於日本觀感高度正面,希望在此良好基礎下,持續深化雙邊合作及交流,並再次歡迎訪團訪臺。 訪團成員包括日本國會眾議員中曾根康隆、平沼正二郎、加藤竜祥、參議員神谷政幸、府議員須田旭等,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副代表高羽陽、外交部次長葛葆萱及「臺灣日本關係協會」副秘書長林郁慧陪同,於臺北賓館拜會副總統。
詳細內容
114年08月23日
總統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 強調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 並以四項調整回應人民期待
賴清德總統今(23)日晚間於總統府因應今日投票結果發表談話。總統表示,投票結果是人民意志的展現,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 總統說,關於能源議題,人民要的是安心及穩定供電,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政府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此外,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包括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調整施政順序,將重心放在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調整行政、立法互動;調整國家財政體質,確保財政穩定。期盼國人團結一致,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臺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我要特別感謝過去一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一張又一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我要向各位致上我的敬意。 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位公民。這段時間,臺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我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我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我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臺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只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我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兩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我要請核安會廣納社會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三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我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 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我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臺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各位國人同胞,我上任已經一年三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我請辭。但此刻,臺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工作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所以,我希望卓院長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我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同時,為了回應人民的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四項調整」:第一,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二,調整施政順序。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四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三,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我們會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臺灣,推動福國利民政策。 第四,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今天也是八二三戰役勝利67週年。那一年,我們不分族群、不分你我,臺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了金門,也守住了臺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我們才能守護國家,確保我們珍貴的民主與自由。 我會以八二三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臺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 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張惇涵等亦在場陪同。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