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10年01月25日
視導暨慰勉北部地區部隊及單位 總統肯定國軍堅守崗位 24小時守護海空域 讓國人安心過年
總統春節慰勉「陸軍特戰指揮部北部部隊」、「陽明山嵩山雷達站」及「鞍部氣象站」

春節將屆,蔡英文總統今(25)日上午前往北部地區慰勉「陸軍特戰指揮部北部部隊」、「陽明山嵩山雷達站」,感謝國軍堅守崗位,24小時守護海空域,國人才能如常生活,安心過年,並期勉國軍弟兄姊妹持續展現平日扎實訓練成果,完美執行勤務。

總統首先抵達「陸軍特戰指揮部北部部隊」,聽取任務簡報,並視導多項戰訓實況演練;隨後前往「陽明山嵩山雷達站」視導,並實地瞭解官兵工作區及生活設施環境,並與官兵們會餐及頒發加菜金。

視導部隊行程結束後,總統午間續前往中央氣象局「鞍部氣象站」,聽取由氣象局鄭明典局長,說明辦公環境、大氣及酸雨監測、地震儀器、觀測坪等設備,並頒發加菜金,感謝氣象站工作同仁的辛勞付出。

 

總統於「陽明山嵩山雷達站」致詞內容為:

前一陣子寒流來襲,陽明山下雪的時候,我就想到應該有很多的弟兄姊妹在山上執行勤務,我就很掛念大家,也特別想來看看大家的工作情況,有沒有保暖的準備。

各位在雪地中堅持訓練的身影,剛剛看到的影片,真的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相信也讓國人感受到,不論在何時何地,國軍都在守護我們的國家。

剛才我從山下上來,可以感受到氣溫明顯的變低。我剛剛在看你們的生活空間的時候,也感覺到比較潮濕。

大家要忍耐惡劣的氣候,為我們24小時守護海空域,真的是非常辛苦。也因為有各位堅守崗位,國人才能夠如常生活,安心過年。

大家都是中華民國的鋼鐵勁旅,在這裡,我要代表國人感謝各位的付出和奉獻。

從我上任以來,我很常到各部隊看我們的國軍官兵,也感受到弟兄姊妹的熱情和活力,真的很感謝。但是我要跟大家說,我來看各位,是希望讓國人了解各位的付出和貢獻,不是來增加各位的負擔。

看到大家將平日扎實的訓練成果,展現出來,這就是讓我最開心的事情。只要看到大家堅守崗位,完美執行勤務,這就是一個三軍統帥最開心,也最放心的事情。我要拜託大家一起來完成。

從今天我所聽到的簡報,我也可以看到各位的好表現。從去年到現在,我們的雷達站共偵獲了將近2,000架的共機,以及超過400艘共艦,讓我們能夠迅速前往監控、驅離,全面守護海空域。

我們海偵部的徐站長也很有信心地告訴我,她一定會負責好雷達監測的工作,可以放心交給她。事實上,今天我看到了幾位在崗位上工作的幹部、官兵都向我表達,他們執行勤務、執行任務有信心。

我要告訴各位,看到各位的好成績,我和全體國人都很有信心,大家一定要繼續保持。

最後,農曆新年要到了,我知道因為勤務的關係,大家必須輪流排休,所以在這裡,我要交付大家一個任務。

如果除夕有休假的弟兄姊妹,務必好好陪伴家人,如果需要值勤,也別忘記打電話跟家人問候拜年,也請替我轉達對各位家人的感謝。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國防部長嚴德發、參謀總長黃曙光、空軍司令熊厚基、海軍司令劉志斌、第三作戰區指揮官鍾樹明、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等亦分別出席春節慰勉行程。

相關新聞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30日
總統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 期許落實保衛國防安全核心價值 為國家安全築起堅實防線
賴清德總統今(30)日上午主持「中華民國114年5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期許晉任將官以人為本,落實「保衛國防安全」的核心價值,加強保防安全工作,共同為國家安全築起堅實的防線。並期盼以更靈活、創新、務實的理念,發揮現代化軍隊的效能,增強整體國防實力。   總統致詞內容為: 恭喜今天晉任的將官。每一次的晉升都是各位長年努力與堅持的成果,同時代表了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我向各位和眷屬表達誠摯的祝賀,也期待大家以更高的標準,為國軍、為國家貢獻心力。 首先,我要恭喜陳俊源、孫立方兩位晉任中將。出身砲兵的陳俊源將軍,在任職43砲指部及砲訓中心指揮官期間,督導執行各項教學及備戰工作,不僅精進了砲兵的火力運用,更為我們的國防戰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孫立方將軍曾接受美國國防資訊學校公共事務軍官訓練,更於2024年獲選入該校名人堂,成為唯一入選的臺灣軍官,大家同感光榮。在擔任國防部發言人期間,針對國防政策都能精準研提輿情溝通與應處建議,展現高度專業素養和沉穩氣度,提升了國軍的整體形象。 我也要恭喜黃盈福、陳逸鴻、雷詠淇、楊永寶、江國顯、吳建冠、覃仁勇、林昇和、王石朋、李昌富、梁沅勝等11位晉任少將。 各位不論是在戰備演訓、衛勤醫療或是國防政務、指管通情、 遠洋巡護等領域,都全力以赴,讓我們的國防力量更強大。我要感謝在場每一位將軍在崗位上的努力和付出。 當前,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快速,臺灣更面臨了威權主義擴張所帶來的威脅,除了日益增強的灰色地帶侵擾,中共也不斷利用各種滲透行為,意圖竊取我們的國防機密,破壞國家安全。 今年3月,我針對臺灣面對的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了17項因應策略,與此同時,官兵警覺的提升也是關鍵。我希望各位將軍都能夠在各單位、部隊,以人為本,落實「保衛國防安全」的核心價值,加強保防安全工作,共同為國家安全築起堅實的防線。 同時,我們要努力提升自我防衛能力,政府除了持續進行國防改革、添購新式武器及裝備,我也期待各位將軍拋棄慣性思維,以更靈活、創新、務實的理念,發揮現代化軍隊的效能,增強整體國防實力。 最後,我要感謝現場的眷屬,因為各位的支持和包容,才能夠讓各位晉任將官全心投入國防事務。我要代表國人向各位表達最由衷的感謝。 再次恭喜各位,讓我們一起捍衛國家安全,守護民主、和平與繁榮。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忠龍、陸軍司令呂坤修、海軍司令唐華及空軍司令鄭榮豐等均在場觀禮。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3日
總統視導慰問臺南榮家 盼世代傳承愛國、反共、服務的榮民精神
賴清德總統昨(12)日下午視導暨慰問臺南榮譽國民之家時指出,榮民是臺灣重要的資產,盼愛國、反共、服務的榮民精神在臺灣社會代代相傳;國人團結,國家才會安全,社會才會安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臺南榮家及榮民服務處簡介,隨後致詞時表示,臺南榮家是他在臺南市長任內規劃,後續由黃偉哲市長與市府團隊,以及歷任輔導會主委及同仁共同努力,從新建到完成搬遷歷經多年,在去年正式啟用,且鄰近高雄榮總臺南分院,是落實「醫養合一」的榮民之家,提升榮民就醫和生活便利性。 總統指出,榮民過去在軍中一生戎馬,現在年紀大了,來到榮民之家,政府有責任照顧他們。過去榮民報效國家,現在國家照顧榮民,這是應該的事情。他期許輔導會同仁都能做好對榮民的服務,將他們視同自己的親人般照顧。 總統說,榮民是臺灣重要的資產,特別是榮民精神要在臺灣社會代代相傳。榮民精神:第一,愛國。過去榮民在臺灣不分族群,一起擋下古寧頭戰役及八二三砲戰,守護臺灣,捍衛中華民國。他擔任總統後,於金門參加八二三戰役紀念活動時看到來自全臺灣的遺眷深受感動,也從他們的故事了解榮民愛國、保衛國家、犧牲奉獻的精神。有臺灣才有中華民國,而不分族群、團結合作才能守護臺灣。 總統提到,第二,反共。我們尊敬榮民,除了感念他們保家衛國的犧牲,更感念他們反共的精神。我們要阻止共產黨併吞臺灣,團結守護臺灣、捍衛中華民國,這就是榮民精神。 總統接著說,第三,服務。十大建設中有許多工程是榮民的貢獻,他們忠於國家,服從領導,參與國家建設,我們要延續這種服務精神,感念榮民對國家的貢獻,除了提供實質照顧,把他們當作家人,更要延續榮民精神,國人團結,國家才會安全,社會才會安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最後,總統期許輔導會及相關單位都能好好照顧榮民,傳承榮民團結、愛國、反共精神,共同服務社會、建設國家。 隨後,總統視察「門診區」、「復健中心」及「療癒花園」的設置與使用現況,並與榮民長輩親切寒暄話家常,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情形。 包括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臺南市長黃偉哲、立法委員林俊憲、王定宇及臺南榮家主任王風勝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26日
總統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 期許以不對稱思維及堅強軍事實力守護臺灣民主自由
賴清德總統今(26)日上午主持「中華民國114年4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期許以不對稱思維及堅強的軍事實力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讓區域和平穩定、繁榮發展。並強調,政府會給予國軍最大支持,除了從下個月開始施行的待遇調整方案,也會持續推動國防改革,挹注充足的國防資源,推動現代化部隊的管理,為國軍帶來人才穩定、效率提升的多重效益。 總統致詞內容為: 首先,我要向各位晉任將官表達最誠摯的祝賀。今天的晉升除了代表各位在過去的表現受到肯定,也是對各位未來的軍旅生涯有更多的期許。 我要恭喜董帥谷、湯成、張景泰、李宗泰、黃超興、周文祥等6位晉任少將。各位在人才培育、戰備演訓、文宣心戰、後備動員以及網電作戰等各項領域,都戮力以赴,達到提升國防能量的目標。 我希望各位能夠了解,面對威權勢力的集結與合流,以及中共日益增強的灰色地帶侵擾,我們必須要用不對稱思維及堅強的軍事實力,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讓區域和平穩定、繁榮發展。 我希望,各位在晉任後,能夠以「檢討組織編裝,提升作戰韌性」為目標,全面檢討主戰、守備與後備部隊的組織架構,並且透過年度各項演訓,驗證部隊執行聯合作戰計畫的能力。像是上個禮拜完成的「立即備戰操演」,就是採取狀況誘導的方式,希望讓各級部隊對於防衛作戰備戰部署階段的整備都能夠更加熟悉,貫徹實戰化訓練,持續強化國軍的戰力。 政府也會給予國軍最大的支持,除了從下個月將開始施行的待遇調整方案,我們也會持續推動國防改革,挹注充足的國防資源,推動現代化部隊的管理,為國軍帶來人才穩定、效率提升的多重效益,讓國家的人才能夠更加聚集,國家一天比一天更強大。 今天我也非常高興能夠和各位寶眷共同見證晉任的榮耀。各位的支持和包容是國軍最堅強的力量、也是最溫暖的後盾,我代表國人向各位表達十二萬分的謝意。 再次恭喜各位,我會和大家團結努力,一起守護我們所珍惜的民主、和平與繁榮,謝謝大家。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參謀總長梅家樹、陸軍司令呂坤修、海軍司令唐華等均在場觀禮。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25日
三總松山分院航空醫學大樓落成啟用 總統期勉守護國軍與國人健康 肩負全社會防衛韌性使命
賴清德總統今(25)日上午出席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航空醫學大樓」落成啟用典禮,肯定松山分院過往臺灣在遭遇到重大公衛事件時所展現的醫療量能,並期勉該院航空醫學大樓啟用後,繼續造福國軍、嘉惠民眾;也希望未來能發揮功能,肩負全社會防衛韌性的使命,守護國軍和國人的健康。 總統抵達後,首先觀賞航空醫學大樓介紹影片;隨後致詞時表示,今天非常高興來到空軍醫療的前哨—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和大家一起迎接新建航空醫學大樓的誕生,他要代表國人感謝國防部、軍醫局、三軍總醫院,以及松山分院全體醫護同仁的努力和辛勞,讓這棟大樓能夠如期完工,也祝福未來大樓啟用後,不僅造福國軍、嘉惠民眾,同時讓航空醫學更上一層樓。 總統提到,從稍早的影片中可以看到,松山分院儘管歷經多次的更銜,但80年來肩負起許多使命,也具備光榮的歷史,相信未來松山分院一定可以發揮更大功能。回顧過往,當臺灣遭遇到重大公衛事件,像是SARS及COVID-19,松山分院都配合衛福部政策成為專責醫院,顯示出松山分院的醫療量能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總統表示,松山分院平時除了照顧國軍及眷屬,也照顧一般民眾,是地方健康的守護神,當疫情來臨時,更站在第一線守護國家及民眾健康。此外,松山分院也肩負起離島醫療防疫工作,甚至遠赴烏坵,守護國軍和國人的健康。 總統指出,最近政府為了要落實「健康台灣」的目標,在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主要是因為國人平均餘命增長,但不健康年數也超過8年,我們希望能讓國人活得長壽、健康,且縮小不健康年數。為了達到此目標,政府有幾項作為,包括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推動「三高防治888計畫」,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年齡往下調整,並推廣更多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 總統接著指出,總統府也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不論是天災地變,或發生重大意外有大量傷患時,希望每家醫院都有能力肩負起醫療服務工作。在軍醫局及三軍總醫院協助下,松山分院編制「前進外科小組」,是臺灣少數幾個前進外科醫療小組,提高後送傷兵的存活率,希望未來松山分院也能發揮功能,肩負全社會防衛韌性的使命。 總統說,總統府也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近來林口長庚醫院舉辦講習分享節能減碳的成果與經驗,值得學習。我們可以進一步檢視空調等各項設備有否必要汰舊換新,提高電力使用效能,或考量與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合作,有效達成節能減碳目標。 最後,總統再次感謝松山分院的所有醫護人員站在第一線照顧國軍,也照顧民眾的付出與辛勞。 隨後,總統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用儀式,並視導「空勤健檢中心」及「航空視聽感知評估站」,也體驗空勤視力箱檢測項目。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國安會副秘書長劉得金、國防部次長黃佑明、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元皓及松山分院院長蔡宜廷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3月21日
總統勗勉立即備戰操演部隊 宣布調整待遇當後盾 盼朝野團結支持國軍
賴清德總統今(21)日上午前往空軍松山基地勗勉「立即備戰操演部隊-衛戍第二戰鬥隊」感謝國軍保家衛國的貢獻,並強調政府會做全體國軍的後盾。總統也宣布自4月1日起調整相關國軍待遇,讓大家在落實戰訓本務時能兼顧家庭,也希望在野黨重新思考凍刪國防預算的影響,給予國軍最大支持,展現朝野一致對外的團結精神。他會努力從各方面持續照顧辛苦的國軍,盼一起守護國家,確保自由民主的日常。 總統勗勉內容為: 這一週,我們國軍官士兵全力執行「立即備戰操演」,要用最快速的反應與最精實的演練,持續強化國軍保家衛國,維護區域安全的整體量能。 我要代表國人感謝辛苦的國軍弟兄姊妹,在操演中表現優異,也全天候堅守崗位,守護國家。 身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臺灣致力於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面對極權勢力的擴張,臺灣會堅定地站在自由民主這一邊,堅定地站在反對極權併吞的這一邊、更是站在守護現況的這一邊! 而各位國軍弟兄姊妹正是我們信心的基礎,也是國家的磐石,更是全體國人的希望。 我與政府不僅感謝各位的付出,更要做全體國軍的後盾,所以,從我一上任就指示國軍待遇調整,並以基層官士兵為優先,要讓大家在落實戰訓本務的同時,也能兼顧家庭。 我要藉這個機會向各位宣布,我們將提升志願役勤務加給以及戰鬥部隊加給。首先,志願役勤務加給將分成三等級調整:少校以下軍官與士官、士兵,是作戰部隊的主力,將從10,000元調整為15,000元;中校與上校則是會增加4,000元,將官將增加3,000元。 再來,戰鬥部隊加給也會提升。第一類型的作戰部隊訓練和勤務都極為繁重,將從現行的5,000元調整為12,000元,而第二類型的戰鬥支援部隊也會從現行的3,000元提升到7,000元。 也因此,作戰部隊的基層官士兵,加給最高將提升12,000元,落實政府對國軍弟兄姊妹的承諾與照顧。這些調整,都將在4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 我要強調,調整國軍待遇是一個長期的進程,要經過嚴謹的討論,絕不是漫天喊價;我也希望在野黨重新思考凍刪國防預算的影響,給予國軍官士兵最大的支持,展現朝野一致對外的團結精神。 未來,我會努力從各方面持續照顧辛苦的國軍官士兵,也請大家持續精進戰訓本務,讓我們一起守護國家,確保自由民主的日常,大家辛苦了!謝謝。 隨後,總統頒發加菜金慰勉官士兵辛勞;稍早也進行現地視導,了解部隊戰備與勤務執行狀況。 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副參謀總長蔣正國、海軍副司令馬超群、空軍副司令姜光華、作戰區指揮官陳文星、憲指部指揮官鄭禎祥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13日
總統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內容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針對臺日、臺美、兩岸關係、半導體產業及國際經貿局勢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日本經濟新聞》今(13)日刊出相關報導。 總統指出,「日本經濟新聞社」是全球性的新聞機構,在國內外都贏得很大的肯定,因此能接受日經的採訪深感榮幸,也感謝對方的邀請。他要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感謝日本政府、國會、社會及民間,長期以來對臺灣的支持,不管是現任的石破茂首相,或者之前的安倍(晉三)前首相、菅義偉前首相、岸田文雄前首相,都對臺灣鼎力支持,臺灣和日本的人民感情也非常深厚,他非常希望能透過此次採訪,增進臺灣和日本雙邊關係,人民之間感情更加深厚,未來能有更多合作,促進臺灣和日本兩國一起繁榮發展。 針對自由貿易與關稅戰議題,總統指出,過去幾十年來,在美國領導的西方世界所主導的自由經濟,的確帶給臺灣與日本經濟繁榮、政治安定,同時也學得或跟進西方的一些價值。 總統認為,臺灣與日本都是模範生,但有些國家不是。現在最大的危機是中國,利用自由貿易體系進行抄襲、仿冒、侵犯智慧財產權,甚至政府大量補貼,讓商品低價傾銷全世界,包括日本、臺灣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受到重大影響。這種不公平貿易如果不解決的話,恐怕會衝擊幾十年來我們好不容易建立的穩定社會、經濟繁榮,甚至追求的一些價值都會破壞。美國這段時間願意面對不公平貿易,值得我們再觀察,必要的話,也應該予以協助。 總統強調,臺灣產業的國家戰略計畫是「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美國對臺灣加徵32%關稅固然是很大的挑戰,但我們也願意嚴肅面對,並從這個挑戰當中找到機會,讓臺灣的國家產業戰略計畫能夠更加完整。 談到臺灣的貿易布局,總統提到,2010年臺灣對外投資有83.8%在中國,但去年只剩7.5%;出口至中國的占比也從2020年的43.9%降至2024年的31.7%。我們將臺商的投資有計畫地轉到日本、東南亞、歐洲及美國,所以去年臺灣對外投資最大的國家是美國,大概占40%,即便如此,臺灣的商品銷往美國才占23.4%,76.6%是銷往美國以外的地方。 總統強調,我們不希望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希望能全球布局。在這種狀況下,臺灣很希望能跟日本合作。在這個時刻,印太或國際社會很需要日本的領導,特別是可以讓「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發揮功能,也請日本支持臺灣能夠加入CPTPP。 總統說,臺灣也很希望與日本洽簽經濟夥伴協定(EPA),讓雙方經貿可以更加密切,投資能夠更進一步。我們也希望跟歐盟、甚至其他區域都能夠加強關係,現在正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半導體是一個生態鏈,好比說日本有材料、設備、技術,美國是IC設計、行銷,臺灣是生產製造,荷蘭也是長於設備,所以我們希望藉由臺灣在生產製造上面的優勢,能夠串連民主陣營建立一條全球半導體非紅供應鏈,確保未來世界可以進一步繁榮發展,也確保自由貿易能夠持續運作,而不受到低價傾銷的影響,破壞未來世界的繁榮發展。 總統表示,我們的產業要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在「立足臺灣」部分,包括推動給員工加薪、減稅、鬆綁法令,推動企業投資抵減,也有計畫地提出歡迎臺商投資臺灣三大方案;我們積極地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種種問題,讓企業界可以回到臺灣投資,或是在臺灣的企業可以加碼投資;也積極地跟友盟國家洽簽投資保障協定,讓我們的企業去投資布局時,可以確保投資權益。 總統提到,臺灣希望跟日本洽簽EPA,就像臺灣與美國洽簽21世紀貿易倡議、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或與英國洽簽「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或與加拿大及澳大利亞洽簽同樣的協定或備忘錄,讓臺灣的產品可以行銷全世界,這是我們的整個布局。 總統指出,從臺灣產業發展歷史來看,當然最早在臺灣,後來西進到中國、南向到東南亞,我們希望藉這個機會,與北邊日本加強合作,東邊跨過太平洋,開拓北美洲市場,讓臺灣產業更加壯大。也就是說,臺灣將這次美國的對等關稅,固然視為是一種挑戰,但也正面看待這個變化。 面對中國在臺灣尋求加入CPTPP或與日本洽簽EPA時施加壓力,總統回應表示,這取決於我們要抱持什麼態度來看待中國這樣的壓迫。是基於自由貿易的信念,或是基於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同時也基於臺日洽簽雙邊貿易協定有助於兩國的經濟繁榮發展,以及如果臺灣加入CPTPP對印太的進步與繁榮有幫助的話,他比較期待友盟國家能夠鼎力協助。 談及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與可能對半導體課稅之意圖,及臺灣的應對方式,總統說,川普總統上任後,他一直很注意川普總統及其幕僚接受採訪的內容。他歸納川普總統有幾個意圖,第一,想要解決財政上的問題。首先,美國GDP一年約29兆美金,可是國債36兆、占GDP約124%。其次,美國歲出超過6.5兆,但歲入約4.5兆餘元,每年有近2兆美元的赤字,約占GDP近7%。再者,美國每年要支付的利息近1.2兆美元,比國防預算一年1兆美元還要多,超過GDP的 3%。還有希望85%的美國人民都能減稅,大概需要5千億到1兆美元。川普總統的第一個意圖是要解決財政問題。 總統接著說,第二,美國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認為必須要再工業化。如果沒有辦法再工業化,現在美國的工業實力跟中國相比是有落差的。第三,在全球智慧化時代,川普總統想要帶領國家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第四,川普總統想要確保世界和平,不再發生戰爭。他認為,美國的意圖大概是這四面向,因此川普總統才會提高關稅、要求貿易國多買美國貨品、要求友盟國家到美國投資,來達成這些目標。 總統指出,32%的加徵關稅對臺灣來說是非常嚴重的挑戰,臺灣必須嚴肅面對。我們採取的方式並不是對抗,而是透過談判來降低關稅。我們也同意要採購、投資、解決非關稅貿易障礙及洗產地的問題,以確實減少臺美雙方的貿易逆差。當然,我們也藉這次的談判,希望從挑戰中找到機會。第一,我們希望從零關稅開始談起,臺美尋求機會洽簽雙邊貿易協定。第二,希望藉由投資來幫助美國再工業化及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同時讓臺灣產業能升級、轉型,也讓臺灣產業能進一步融入美國經濟結構,確保臺灣長期發展。 總統再次強調,臺灣的國家產業戰略是「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我們從西進、南向,到北邊與日本合作,東拓到北美洲投資的時機也應該到了。也就是說,我們除了嚴肅面對這個挑戰,確保國家利益及產業的生存發展,不犧牲任何一個產業之外,也希望藉這個談判,臺灣去美國投資,能促成臺美雙邊貿易進一步深化,這是我們的期待。 總統表示,美國的對等關稅當然會對臺灣產業造成衝擊,所以臺灣政府已經提出對於產業的照顧支持計畫,總金額高達930億臺幣。另外,我們又提出其他臺灣長期發展的需求,變成特別預算,金額是4,100億,行政院院會已經通過,要送到立法院審議。這個特別預算大概有四個面向,就是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韌性這四個目標。 至於晶片關稅,總統說,台積電基於顧客要求,已承諾要去美國投資,相信台積電的產業鏈也會跟著過去,這些都是具體的行動,與關稅無關。如果美國對臺灣採取《232條款》措施,對晶片或相關產業課徵關稅的話,反而不利臺灣半導體產業或資通訊產業到美國投資,這部分我們未來都會跟美國清楚說明。 總統提到,臺灣銷往美國的貨品中有兩大類,第一類是資通訊產品、第二類是電子零組件,占臺灣銷往美國貨品的65.4%。這些都是美國需要的東西,不是杯子、桌子或床墊這種最終財。臺灣賣給美國的都是像NVIDIA、AMD、Amazon、Google、Apple這些美國人工智慧設計公司所需要的。因此,我們會讓美國清楚知道,臺灣賣的不是終端的商品,而是美國未來要再工業化、以及成為人工智慧世界中心所需要的科技產品。此外,臺灣也願意增加國防預算和軍事採購,臺灣有決心保護自己,也有強烈意願與友盟國家合作,確保區域和平穩定,這點也是川普總統所期待的。 針對台積電海外建廠,是否會削弱臺灣作為掌握半導體製造關鍵節點的戰略地位,進而降低其他國家保護臺灣的誘因。總統回應表示,國際的政治領袖,包括日本石破茂首相,或者是之前的安倍晉三、菅義偉、岸田文雄前首相等,都在G7及國際重要場合強調,臺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繁榮的必要元素。換句話說,國際社會關心臺灣,支持臺海和平穩定,是因為臺灣就在印太的第一島鏈,直接面對中國。如果臺灣不保,中國擴張的野心一定會更大,會影響現在世界是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所以國際社會願意關心臺灣、支持臺海的穩定,真正的原因在這裡,跟台積電沒有直接相關。否則,台積電其實並沒有到那麼多的國家投資,這點是很清楚的。 總統提到,台積電到日本、歐洲及美國投資,這個都是一個自然且正常的經貿與投資行為。臺灣是一個民主國家、法治社會,所以臺灣的公司基於業務需要到世界各地投資,原則上只要不損及國家利益,政府都會支持。 總統說,台積電魏哲家董事長在與美國川普總統開記者會宣布到美國投資之後,也回到臺灣在總統府與他一起開記者會,向臺灣社會說明,台積電的研發中心會在臺灣。魏董事長過去承諾在臺灣投資的這些工廠都不會改變、也都不會受到影響。換句話說,台積電不會因為去美國投資,就削弱了它的實力。他再次強調,臺灣擁有半導體生產製造的優勢,臺灣很樂意跟世界民主國家共同合作,促進下一個階段世界的繁榮發展。 詢及現在似恢復到所謂冷戰-東西兩個陣營對峙的態勢,美國跟中國之間應該如何選擇?總統指出,有些專家學者會描述,當前情勢進入到冷戰時期,民主陣營與極權陣營的冷戰時期;也有專家學者主張戰爭已經開始,包括資訊戰、經貿戰爭,還有現在歐洲的俄烏戰爭、中東戰爭、以哈衝突等,這些都有專家學者在叮嚀。他不是歷史學者,所以不對當前的政治情勢用專家學者的角度去定義。但他認為,每一個國家都有選擇,也就是說,臺灣跟日本,或是其他國家,不必然是在美國與中國之間做選擇。我們是在決定,自己的國家是要朝民主憲政體制,還是要走回頭路到專制獨裁的政體。在這裡,其實是一個價值的選擇,而不是國家兩強之間的選擇。 總統認為,就臺灣而言,臺灣的處境與其他的國家都不同,因為我們直接面對中國的威脅。我們曾經發生八二三砲戰、古寧頭戰役,也就是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曾經發生過戰爭。中國要併吞臺灣的企圖心從來沒有改變過。現在,中國的文攻武嚇,或者對內的統戰滲透越來越嚴重。所以,臺灣基於對民主與主權的捍衛、對民主自由體制的保護,還有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我們的選擇是很清楚的。 總統表示,中國的軍演,不只是在臺灣海峽,而在東海、南海,甚至日本海,也到韓國的周邊、澳大利亞的周邊。臺灣跟日本、澳大利亞及菲律賓都是民主國家,臺灣的選擇很明確,相信日本應該也沒有其他的選擇。大家都是民主國家,人民長期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詢及臺灣與日本在美中摩擦加劇時所扮演的角色。總統表示,在他的心目中,日本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很期待日本在這個國際局勢變化當中能出來領導,相信印太的國家也都很樂意響應。同時認為可以在幾個面向共同努力:第一個是民主和平;第二個是創新繁榮;第三個是公義永續。 總統指出,面對極權的威脅,我們應該以和平為燈塔、民主作為指南針,因應來自威權國家的各項挑戰。其次,全球將進入全面智慧化的時代,日本跟臺灣在創新方面要共同合作,進一步帶動區域的繁榮發展。第三,是公義永續。因為國際社會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臺灣跟日本可以共同合作,從事公益,幫助世界上需要幫助的國家,或是共同合作因應氣候變遷,達到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 有關是否期待美國持續扮演自由民主體制的領頭羊,總統表示,美國雖然與中華民國斷交。但幾十年來,美國也基於《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在國防、國安,以及面對中國威脅等各個面向協助臺灣;臺灣也直接或間接地在政治、民主、經濟繁榮方面獲益於美國。所以,臺灣的立場當然希望美國繼續強大,領導世界。 總統說,當美國碰到困難的時候,不管是財政上的困難、再工業化方面的困難,或是能夠成為人工智慧世界的中心,希望得到友盟的協助,以共同捍衛區域的和平穩定等,臺灣的立場都願意共襄盛舉。美國如果能夠維持強大,對臺灣、對印太,以及對世界都有幫助。 總統認為,美國對全球的重要角色沒有改變,只是美國幾十年來在承擔世界責任的時候,也有出現一些問題,美國現在必須要調整,深信美國很快就可以調整、很快就可以恢復領導世界的角色。 詢及總統在競選期間曾說要招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喝珍珠奶茶。總統回應,臺灣是熱愛和平的國家,臺灣社會是與人為善,所以很希望能夠跟中國和平相處、和平共榮,所以當時在副總統任內,是表達臺灣社會的善意,當然也知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接受有一定的困難。但必須特別強調,臺灣社會的善意一直都存在,中國只要想一想,過去二、三十年來,中國經濟能夠發展,最大的外資就是來自臺灣,臺灣一年有一、兩百萬人在中國創業、投資,創造許許多多的就業機會、安定中國的社會,固然有許多臺商賺到錢,但是中國社會獲益更大。另外,每一次的天災地變,中國只要有需要,臺灣人民都會捐款,所以很期待,中國能夠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也能夠了解臺灣人民希望繼續過著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也能夠關注到臺灣社會的善意,我們沒有放棄,只要對等、尊嚴、交流、合作,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的善意一直都存在。 談及因應中國間諜活動和滲透工作所進行的國安改革,總統指出,中國對臺灣的統戰滲透的確非常嚴重,中國要併吞臺灣不只有文攻武嚇,對臺灣社會長期的統戰滲透更是厲害。最近法務部高檢署起訴間諜64人,是2021年的3倍,除了有現役、也有退役軍人。另外,臺灣統促黨有成員背景是黑道,復康聯盟黨背景是退役將領,臺灣軍政府也是退役將領組成,這些都是中國的外圍組織,將來打算在臺灣境內裡應外合,由此可見中國對臺灣的滲透相當嚴重。因此,之前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五個面向提出17項因應策略,這五個面向包含中國對臺灣主權的威脅、中國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的威脅、中國滲透吸收國軍成為匪諜的威脅、中國透過社會交流統戰滲透臺灣社會的威脅,以及中國透過融合計畫統戰吸收臺灣的年輕人與臺灣企業的威脅。為因應這五大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其中一項特別恢復軍事審判,只要現役軍人犯的是軍事犯罪就要接受軍事審判,就是要表達臺灣政府因應中國統戰滲透顛覆臺灣的決心。 針對臺灣可以採取哪些行動防範中國對區域安全的威脅,總統表示,很多人擔心日益緊張的情勢可能導致擦槍走火、引爆戰爭,臺灣一定會謹慎面對中國各項威脅,有問題的不會是臺灣,如果真的擦槍走火變成全面性戰爭,也是中國假借擦槍走火有意為之。中國在東海、南海擴軍時,國際社會沒有制止;中國在臺海演習時,國際社會也沒有強力防止。現在中國在灰色地帶軍演,不只侵擾臺灣海峽、南海、東海,也已經進行到日本海及韓國鄰海,此時臺灣、菲律賓、日本,甚至美國都應正視且嚴肅看待這個事件。大家要團結合作,避免中國的灰色地帶侵擾持續擴大,並避免中國「由演轉戰」,由演習轉化為戰爭,如果此時不採取動作,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關於美國有分析指出,中國將在2027年左右具備侵略臺灣的能力,總統回應,臺灣作為被侵略與威脅的國家,只能做最壞的打算及最好的準備,國軍有句名言「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這是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的原因。第一、強化國防力量,第二、強化經濟韌性,不僅經濟要好,也要有韌性,不能像以往一樣將雞蛋都放在中國這個籃子裡,第三、我們要與日本、美國等友盟國家及民主陣營肩並肩,發揮嚇阻力量,避免中國做出錯誤判斷,第四、只要中國對臺灣以對等尊嚴的方式,臺灣很樂意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謀取兩岸和平共榮。 有關在美中對抗加劇的情緒下,臺日應該在哪些領域加強合作,以及對同樣是少數執政的日本石破政權的期待。總統表示,面對變化如此迅速巨大的政治情勢,每個國家的政府都面臨相當大的挑戰,特別是朝小野大,但石破茂首相領導的日本政府仍相當妥善因應。惟日本與臺灣不同,日本雖然朝小野大,但對內競爭、對外團結,臺灣因為對國家的認同不同,朝野在國家方向上不一致,因此臺灣的情勢更具挑戰。 總統期盼,未來臺灣與日本有更全面性的合作,並提到,臺灣與日本有深厚的歷史淵源,經過這幾十年來的天災地變,兩國的互相關心與支持,臺灣人民及日本人民的感情就像家人一般。此外,兩國同樣面臨來自威權的威脅,有維護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的共同使命,應更開放地進行各項合作,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在產業及經濟方面也要加強合作,像是在半導體產業鏈、人工智慧的生活應用,包括機器人、無人機;也可以在因應氣候變遷方面合作,像是氫能源等各項策略;兩國也應持續加強人民交流,也利用這個機會再次邀請日本好朋友來臺旅遊、了解臺灣,臺灣人非常歡迎日本朋友。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