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109年04月08日
感謝旭富製藥捐贈奎寧原料藥 總統:備足國內用藥需求 確保國人健康
總統參訪「旭富製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接受媒體相關時事提問

蔡英文總統今(8)日下午前往桃園參訪「旭富製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感謝該公司捐贈1公噸奎寧原料藥給指揮中心協助防疫工作,並承諾未來每批次生產均會保留至少3公噸原料藥,以備足國內用藥的需求,確保國人健康。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旭富公司董事長翁維駿簡報。隨後致詞表示,幾天前她召開記者會,告訴國人及全世界,臺灣有力量對世界上其它國家進行協助,包括口罩、藥物及科技。她有膽氣這樣說,就是因為後面有國家隊在支撐整個國家的防疫,讓臺灣能夠在行有餘力時,對國際社會提出我們能做到的援助。

總統說,這次疫情對我們而言,一方面是對公共衛生體系的檢視與試煉,更是對國家整體國力的總檢討。在整個疫情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的產業先進,長久以來,一般人或許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也或許雖然知道他們,但不曉得他們在做什麼。但當國家有需要時,大家都挺身而出,讓臺灣在國際社會上被看到、被感受到。她要向這些在臺灣經濟及國家發展過程中默默奉獻的所有人,表達誠摯謝忱。

總統指出,旭富公司提供國內外許多藥廠及製劑廠的需求,讓他們能夠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她感到非常驕傲。她指出,臺灣製藥產業長久以來都非常受到肯定,在「5加2產業創新計畫」中,學名藥更是臺灣生技醫藥產業能量最大的項目之一,而這一次,學名藥所製造累積的能量能夠完全展現出來,她對此也表達肯定之意。

總統感謝旭富公司捐贈1公噸奎寧原料藥給指揮中心協助防疫工作, 1公噸的原料藥可以製造出500萬劑的藥物,依目前的治療方式,能夠治療約20萬人次。除此之外,旭富也承諾未來每批次生產,均會保留至少3公噸原料藥,讓我們有足夠的原料藥來源製造奎寧。

對於政府啟動奎寧藥劑的自製及儲備規劃,總統也感謝信東公司、強生公司、應元公司、元宙公司及衛達公司等五家廠商的加入,以及中華民國學名藥協會共同協助原物料及生產線的調度,讓我們預計在2至3個月內可以陸續生產約1,500萬顆的奎寧,以備足國內用藥的需求,確保國人健康,這是防疫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面向。

最後,總統表示,從原料到製藥,我們整合上游到下游的廠商,組成製藥國家隊。她要代表臺灣人民感謝大家,在這段時間對防疫的支持,更感謝大家在臺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照顧臺灣人的健康,也照顧臺灣的產業。

接著,總統在翁維駿董事長的陪同下,參觀旭富公司的廠區,包括原料成品區及成品倉儲。

包括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桃園市市長鄭文燦、衛生福利部次長何啟功及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吳秀梅等亦出席是項參訪行程。

參訪結束後,總統接受媒體聯訪。詢及我國捐贈國際社會1,000萬份口罩後,是否會有更進一步作法?總統回應表示,上次在記者會中提到,我們不僅援助國際口罩,在藥物、或其他的物資以及科技層面上,行有餘力,其他國家有需要的話,我們都很願意跟他們一起討論,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提供協助。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批評「世界衛生組織」(WHO)以中國為核心,可能因此擱置對WHO捐助一事,總統認為,美國政府的態度,我們當然是尊重。但是我們一向的想法就是,健康或是公共衛生的事務等專業議題不應該被政治所凌駕。

被詢及英國首相強生因病情惡化送加護病房,若國內有類似情形發生,有何應變作為?總統指出,這是全球一起團結合作、一起對抗疫情的時刻。她要利用這個機會對英國首相強生表達慰問與祝福之意,希望他能夠早日康復。至於我們國家整體的掌控都算是穩定,她和執政團隊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健康,勤洗手,該戴口罩的時候也會戴口罩。政府機關的辦公環境也都開始做適當安排,甚至於上班時間也開始有彈性。在這個階段盡我們可以想得到的、能做得到的,都努力去達到,讓防疫可以更周全。

至清明連假因有許多民眾群聚,是否支持延後或取消五一勞動節連假,以避免疫情擴大?總統回應表示,這件事不論是陳時中部長或蘇貞昌院長都有講過,我們會觀察後續疫情狀況進行考量,在這個階段,並沒有規畫五一勞動節的連假有什麼調整或不一樣的措施,但還是要看未來的疫情來評估有沒有調整的必要。

有關近來國際上都稱讚臺灣的防疫,但有人評論這是外國藉由拉攏臺灣來反制中國?總統回應,我們是在行有餘力情況下,願意盡一己之力協助全球防疫工作;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很多專業領域,尤其是有關人民健康的事務上,能避免政治的干擾,也不應該讓政治凌駕專業,這是我們基本的立場。期盼能跟各國在一起,同心協力保護人民的健康,同時,在疫情處理過程中,也能盡我們的力量。希望世界上所有國家都能聽到臺灣的聲音,也可以瞭解臺灣的處境。

至臺灣捐贈給日本多少口罩,及外界質疑援外口罩數量不夠透明,總統回應表示,這件事蘇貞昌院長已經講得很清楚,沒有暗槓的情形,我們的政府在各項施政,尤其在這一次防疫的各項措施,都是盡其可能的透明。這種透明化的做法,也有助於這一次抗疫的成功,政府能有這麼高度透明化的作為,也得到很多國家的肯定。「暗槓」是不可能的,我們行有餘力,其他國家有需要,我們會提供必要的協助。至於要提供什麼樣的協助,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跟他們再進一步溝通,但是她也重申,「我們一切以我們國內的需求為優先」。

針對武漢今日解封,滯留武漢國人的回臺方式,總統表示,有關武漢封城的解除,我們還是持續在觀察整個後續疫情掌控的情況。我們當然希望可以透過適當安排,能把國人接回來,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家,而且是熟悉的地方,至於用什麼方式、在什麼時間點,我們會持續跟對方溝通。

至有部分國人認為14天9片口罩數量不夠事,總統表示,我們持續在增加口罩的生產量,短期內可以增加到每天生產1,500萬片。換言之,我們現在所宣布的捐贈數量只占國內產量很有限的比例,後續也會來確保國內口罩的需求,以及充分的供應。

總統進一步指出,全球在目前的疫情情況下,每一個口罩都是很珍貴的。所以我們要呼籲民眾,因為我們超前部署,相關產業、口罩國家隊及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之下,今天口罩的供應,對國內需求來看,算是穩定的供應,因此,希望大家能珍惜口罩,不要浪費。總統也提到,現在14天9片口罩,是從原始的7天3片,一直加到現在14天9片,事實上,在不同的時間,我們按照能量與疫情來增加,後續如果有必要,我們也會做調整。

至詢及政府為刺激消費推出酷碰券,是否發放現金更來得有幫助,總統認為,酷碰券其實不是在這個階段,而是在疫情告一段落之後,要開始走向經濟復甦時才會釋出。酷碰券是要鼓勵消費,同時也希望提供足夠誘因,讓大家出去消費,增加消費量。如果發現金,民眾不必然一定會拿去消費,政府要確保首發的酷碰券或者其他方式,能夠誘導出所需要的消費。

總統接著說明,從以前的夜市券或是國旅補助都有加乘的效果。而過去包括在馬政府時期的消費券,這種全面性發放消費券的結果,其實並沒有增加消費,而只是某一種程度取代現有的消費。但是酷碰券的好處就是在現有的消費上增加消費;而現金的問題就是很多人拿到現金,不必然就會拿去消費,這是最大不一樣的地方。

媒體也詢及總統的防疫作法,總統表示,在抗疫期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角色要扮演,每個人都應該要愛護自己的健康,守住自己的健康。在抗疫期間,大家都要站出來,一起對抗疫情。當然。做為總統,應該要最注意自己的健康,所以她與她的健康團隊都非常注意她的作息及健康,隨時都讓她的健康保持在最好狀態,而且她會常常洗手,該戴口罩的時候會戴口罩。在很多的生活習慣上,也都遵循指揮中心的指引,比如說,保持一定社交距離,如果沒辦法保持社交距離,就要戴口罩。「像這一些行為準則,指揮中心告訴我做什麼,我就跟著指揮中心做」。

相關新聞
2025生策年會 期許扮演政府最佳智庫 共同促進國人健康與生醫產業發展">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9日
總統出席2025生策年會 期許扮演政府最佳智庫 共同促進國人健康與生醫產業發展
賴清德總統今(9)日下午出席「2025生策年會」,肯定生策會積極搭建政府與產業之間的橋梁,並啟動醫療、科技與生技三大領域整合的超前部署,以實際行動協助政府推動各項健康政策。並表示,臺灣擁有完整的健保巨量資料庫,醫療與高科技實力更是世界有目共睹,在全球邁入AI科技時代的關鍵時刻,相信生醫產業能成為臺灣另一座護國神山。期盼生策會持續凝聚各界力量,扮演政府最佳智庫與橋梁,一起為促進國人健康與國家產業發展創造更豐碩的成果。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很高興能再次和生策會的先進共聚一堂,一起推動大健康產業。並提到,生策會創立以來,在王金平創辦人、翁啟惠會長、各位副會長及歷任幹部的努力下,積極搭建政府與產業之間的橋梁,並啟動醫療、科技與生技三大領域整合的超前部署,意義非凡。 總統說,無論是蔡英文前總統任內推動生醫及精準健康產業,或是他上任後打造「健康臺灣」的規劃,只要和生醫產業發展有關,生策會都扮演關鍵角色,集結產業力量提出建言,並以實際行動協助政府讓政策具體落實,他要代表政府向生策會表達十二萬分的感激。 總統表示,王金平前院長是他敬重的政壇前輩,翁啟惠會長是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的副召集人。他非常歡迎各位先進持續提供政府寶貴意見,讓政策更周延,共同促進臺灣先進醫療和健康科技的發展。今年,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民眾的醫療照護需求日益迫切,如何打造「健康臺灣」,讓國人活得久、活得健康,是政府的重要責任,也是他擔任總統的重要使命。 總統說明,將近一年來,經過執政團隊和各位先進的共同努力,我們推動了各項健康政策,無論是提高重要癌症篩檢率、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三高防治888計畫」、「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或是大幅增加健保總額,推動5年489億元的「健康台灣深耕計畫」,都已經有初步的成果。 總統提到,目前,發展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產業,推動生醫產業成為兆元產業,已經納入「擴大醫療投資、打造健康臺灣」的核心計畫。例如,國家癌症防治計畫中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透過NGS篩檢套組的研發,能讓醫材產業更加精進,而透過NGS所收集的BioData,也能促進精準醫療與生技產業的未來發展。 總統也提到,在場許多先進關心的《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也在去年6月三讀通過,為臺灣再生醫療的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但除了政府要有完備的法規制度,積極落實政策的決心,更要有卓越的醫療品質,加上國際級的科技實力,進行跨域整合,才能形成強大的健康產業後盾,為臺灣生醫產業提供更多商機,為民眾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服務。 總統說,臺灣擁有完整的健保巨量資料庫,醫療與高科技實力更是世界有目共睹。在全球邁入AI科技時代的關鍵時刻,只要我們齊心努力,持續透過法規環境調整,放寬募資、投資限制,完備生技園區聚落,強化人才培育與場域試驗,相信生醫產業不僅可以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也必定能成為臺灣另一座護國神山。 總統強調,未來政府將持續與醫界、產業界合作,也期待生策會凝聚各界力量,扮演政府最佳智庫、橋梁,一起為促進國人的健康、國家產業的發展,創造更豐碩的成果。 包括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經濟部長郭智輝、衛福部長邱泰源、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創辦人王金平、會長翁啟惠、副會長林百里、楊泮池及蔡長海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7日
慶祝護師節 總統盼給護理人員更多支持 攜手打造健康臺灣
賴清德總統今(7)日下午以錄影方式為「114年國際護師節聯合慶祝大會」致詞,感謝全國護理人員守護臺灣民眾健康及促進臺灣醫療發展。並指出,唯有不斷改善護理職場環境,我們才能提供民眾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政府將持續推動各項政策,包括護理人才的留任、投資及醫院護病比制度等,希望給護理人員更多支持、促進社會進步發展。期盼與護理師攜手合作,一起打造「健康臺灣」。 總統致詞內容為: 下週一就是512國際護師節,很榮幸在今天的慶祝大會表達祝賀。我要代表臺灣人民恭喜現場所有獲得表揚的護理人員,也藉這個場合感謝全國護理人員的貢獻,謝謝大家不僅僅守護臺灣民眾的健康,也促進臺灣醫療的發展。 護理工作是我們醫療體系重要的一環。今年國際護師節的主題是「有護理師才有未來:關懷護理師促進經濟成長」,特別強調護理人員的健康與福祉,對於強化經濟與改善健康體系的重要性。 從去年520以來,政府持續推動各項政策,希望給護理人員更多的支持,也促進社會的進步發展。對於護理人才的留任和投資,我們加強投入資源,要從教育、考試、聘用以及薪資改善等角度著手,包括提供獎勵補助、建立合理的照護標準、強化人力增補以及鼓勵AI輔助措施,來改善護理職場環境。 去年,政府已經啟動「護理人力政策整備12項策略中長程計畫」,編列4年275億元的經費,目的就是要有系統性地解決護理人力問題,並且建立正向的護理職場環境機制。 關於大家關心的醫院護病比制度,目前,我們已經有監測和獎勵措施,未來將朝向法制化的方向發展。 我相信,唯有不斷改善護理職場環境,我們才能提供民眾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這是政府和護理界共同的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我要感謝所有護理團體的協助,也期待各位護理師和政府攜手合作,一起打造「健康臺灣」,讓民眾更健康、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臺灣。 最後,再次恭喜各位得獎人,祝福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27日
總統出席健康台灣全國論壇 盼凝聚醫界力量 落實健康臺灣的願景
賴清德總統今(27)日下午出席「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與醫界討論國家健康政策,期盼凝聚醫界力量,落實健康臺灣的願景,讓民眾更健康、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臺灣。他也邀請大家透過論壇參與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並提供建議,讓國家健康政策的推動更成功,也為民眾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總統致詞時表示,去年4月27日,他與醫界相約要每年相聚一次,討論國家健康政策。從那天起,他一直期待今天的到來,也感謝大家撥出寶貴時間出席會議。他是臺灣第一位具醫療背景的民選總統,時常思考如何團結醫界及社會各界,提升全國人民的健康福祉,讓民眾更健康、國家更強;也希望臺灣的智慧醫療和智慧醫院成為世界的領頭羊,讓生物科技產業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讓世界擁抱臺灣。 總統感謝陳志鴻教授成立「健康台灣推動聯盟」,在全國舉辦5場分區論壇,也感謝全國各地的醫界朋友參與論壇,在去年第一屆「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中,提出「十大建言」與「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倡議。並指出,為了實踐這些目標,他在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邀請來自全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起參與,共同推動健康臺灣。 總統表示,政府積極將大家的寶貴意見納入國家政策並推動,以嘉惠全國人民。例如今年的健保總額相較去年增加531億元,如果加計公務預算,還會多181億元,實質成長率超過8%。期盼讓醫界有足夠的經費與服務空間,回饋在病人的健康福祉上,同時提高醫療從業人員的薪資及改善工作條件。 總統提到,從74年至今,癌症一直都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5萬多名國人的寶貴生命被剝奪。因此,政府將癌症列為主要防治對象,擴大篩檢經費40億元,從28億元增加至68億元;同時推動基因定序檢測及精準治療,希望對癌症醫療有更好的幫助。另外,並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今年先編列50億元預算,未來也會持續編列。 談到醫藥韌性,總統指出,全社會防衛韌性中非常重要的其中一項,就是要建立醫藥韌性。在全球化的產業鏈中,包括藥品在內的許多商品,原料、設備、生產製造可能都在不同國家。基於兩岸的特殊情勢,國際社會建議臺灣應具備全社會防衛韌性的觀點,尤其在藥物方面,對原料、製造、成品等都要有全盤規劃。這部分也會在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中討論並推動。 關於健保永續議題,總統表示,關心健保財務是政府的責任,行政院日前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利用歲計賸餘挹注健保及勞保基金,行政團隊會確保健保財務狀況不至出現問題。 總統強調,自古以來,醫療的精神就是「以人為本」。因此,健保體制下的醫療行為也不能脫離「以人為本」的精神。他也和大家分享他對健保制度的想法,可試行由各地區自行管理健保總額,不必再經由健保署核定,由該區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診所互相合作,推動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不僅能協助病人獲得妥適的醫療照顧,也有助於引進健康促進的概念,提升民眾的健康福祉。 總統鼓勵醫界人士踴躍參加一年一度的「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他指出,這個論壇有幾項意義,第一,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讓醫界能發揮公民力量,參與政府決策及監督政策的執行。第二,展示落實健康台灣願景的決心,讓大家檢視過去一年政府作為,針對不足之處予以鞭策並提供意見,凝聚醫界的力量。 總統進一步指出,第三,過去30年來,醫療人員在健保制度下服務病人,獲得全國的肯定與支持,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不過,健保制度仍有需要調整的地方。期待透過這個平台,讓醫界一起參與調整健保制度,相信借助醫界的智慧,能讓健保制度調整得越來越好。 總統感謝臺北榮民總醫院提供活動場地,讓大家有機會每年一度見面交流,也感謝大家的參與,期盼醫界人士經由「健康台灣全國論壇」提供意見,讓國家的資源透過這個平台,讓健康臺灣的推動更加成功,也為民眾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包括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志鴻、副秘書長張惇涵、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及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4日
總統接見北科大3系所友會 強調政府稅收應持續投資經濟、強化國防力量及社會投資 用經濟建設照顧人民生活
賴清德總統今(14)日上午接見「社團法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及資訊與財金管理系等3系所友會」,肯定北科大校友透過產學合作與社會回饋,對臺灣經濟發展的貢獻。並指出,臺灣經濟有所發展、稅收增加,政府將稅收運用在持續投資經濟、強化國防力量及社會投資三大面向,期盼透過教育栽培人才、用經濟建設照顧人民,改善人民生活,讓國家變得更好。 總統致詞時表示,看到大家備感親切,他很榮幸3年前在北科大111周年校慶時,獲頒北科大「榮譽校友」,對於能和大家成為校友,他也感到相當光榮。 總統指出,北科大創校114年來,不僅是臺灣開辦最早的工業學府,發展歷程更深深影響臺灣的技專教育制度,對臺灣的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具有巨大貢獻。目前臺灣上市櫃公司有許多負責人都來自北科大,特別是臺灣在國際上引以為傲的科技產業,很多都是北科大校友努力打下的基礎,北科大對臺灣經濟發展有非常大的貢獻。 總統說,今天來自三系所友會的校友,除了在企業經營、數位轉型、科技應用及金融管理等領域持續推動創新,更透過產學合作與社會回饋,展現高度的社會責任,提升臺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大家都是臺灣產業能夠穩健向前行的重要推手,他要表達感謝之意。 總統指出,這些年來臺灣走過疫情挑戰,經濟表現成績亮眼,而國際趨勢瞬息萬變,面對貿易戰、關稅戰等經濟風險,我們要步步為營,才能化危機為轉機,並順勢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因此,對於美國政府公布新的關稅政策,政府很早就開始準備,行政院卓榮泰院長也率領團隊,公布了9大面向、20項措施,預計投入880億元經費,針對各產業的不同影響與特殊性給予支持,協助創新升級轉型。 總統說,臺灣已與美國展開談判,第一階段的談判過程順利,我們會持續在確保國家利益的前提,以及保障產業發展的目標下,與美國進行談判工作。他也希望利用此次挑戰,化為臺灣的機會,推動「臺灣加1」,也就是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 總統提到,他在去年520上任後,定位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為了讓企業立足臺灣,政府積極改善臺灣投資環境,並鬆綁法律、減稅,解決改善水、電、土地、人力、人才等問題,以及延長歡迎臺商回臺投資方案、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等「投資臺灣三大方案」,並推出投資抵減等措施,就是要讓企業在臺灣這塊土地深根茁壯。 總統表示,為了協助臺灣企業布局全球,政府積極與友盟國家簽訂投資保障協定,協助企業界到友盟國家布局。此外,也積極與友盟國家洽簽雙邊經貿備忘錄或協定,像是與美國洽簽「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並分別與加拿大、澳洲、英國簽訂相關經貿合作倡議,就是希望臺灣可以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透過多邊解決貿易障礙問題,讓臺灣產品行銷全世界。 談及臺灣經濟成長,總統感謝產業界這幾年來共同打拚;去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達4.59%,是亞洲四小龍第一,贏過日本、美國及歐盟主要國家,也高於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蔡前總統剛上任時,股市是8千多點,卸任時2萬多點,上漲超過150%。此外,近期也有許多國內外藝人在臺舉辦演唱會,代表臺灣經濟在各行各業努力下有所成長,並反映在各種面向上。 總統指出,經濟發展,稅收得以增加,政府將稅收用在幾個方向。第一,持續投資經濟,我們不僅持續改善臺灣投資環境、強化科技產業,也特別幫助中小微型企業。行政院提出協助中小微型企業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及通路發展等三對策,並提出普惠貸款、租稅優惠及信保機制等三項配套措施,協助中小微型企業持續發展。 總統接著說,第二,強化國防力量。因為地緣政治變化,我們要靠實力獲得和平,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透過強化國防力量的過程,發展國防工業,與友盟國家合作,讓臺灣智慧機械或相關產業得以升級轉型。 總統也提到,第三,強化社會投資。政府推動「0到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0到6歲的小孩自己帶,政府每個月給予育兒津貼,第一胎5,000元、第二胎6,000元、第三胎7,000元。0-2歲幼兒托育補助,送托公共化托育機構每月補助第一胎7,000元、第二胎8,000元、第三胎9,000元;送托準公共服務者每月補助第一胎1萬3,000元、第二胎1萬4,000元、第三胎1萬5,000元。2-6歲幼兒就學補助,就讀公立、非營利及準公共幼兒園者,第一胎家長每月繳費分別為1,000元、2,000元、3,000元,第2胎、第3胎以上再優惠,政府共編列超過1,200億元經費,就是希望可以減輕年輕夫婦的負擔。 總統表示,政府也擴大高中職免學費範圍、拉近公私立大專學雜費的差距,並對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學生提供每年1.5-2萬元的補助。他認為,教育非常重要,政府透過教育栽培人才,個人透過教育取得專業知識、改善生活,使國家變得更好,當經濟變好,國人稅收增加,國家在遇到疫情、地震等重大事件時,中央才有能力應變;或在面對美國關稅政策時,政府也才有辦法照顧受到影響的中小企業,並能用經濟建設照顧人民、強化國防,確保國家安全。 訪賓一行由經濟部次長江文若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
詳細內容
114年04月11日
總統與機械器具業者座談傾聽心聲 期盼共同團結合作化危機為轉機
賴清德總統今(11)日上午前往臺中與機械器具業者座談,說明政府因應美國關稅政策所提出的「五大因應策略」及「產業支持計畫」,並傾聽產業界的意見與心聲,希望讓政策更符合業界需求,以及未來臺灣產業發展需要,並期盼與產業界團結合作,將危機轉化爲機會,讓臺灣產業繼續進步,國家繼續向前行。 總統致詞時表示,川普總統當選後,即多次提出要對全世界每一個國家課徵對等關稅,總統府、行政院及所有政府團隊都有密切關注情勢變化,並做好各種情形的準備。因此,當川普總統在臺灣時間4月3日凌晨發布對等關稅政策後,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在4日下午即率領行政團隊向國人說明產業支持計畫,提出「9大面向、20項措施、總經費880億元」,這是全世界第一個面對川普總統關稅所提出的產業支持計畫。 面對美國提出的「對等關稅」問題,總統指出,他在4月5日及6日下午,分別在總統官邸與ICT產業及中小型企業代表進行座談。感謝各界理事長撥冗出席並提出寶貴意見,他也在兩次座談會後,以錄影方式針對政府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發表談話。包括對美談判策略,希望臺灣比照《美墨加協定》(USMCA)的方式與美國談判,並從零關稅開始談起,期盼藉此機會加強臺美多年來的經貿合作關係。 總統進一步指出,我們也要對美進行採購,包括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以及工業、農業產品等,如果沒有平時的盤點與討論,行政院不可能在4月3日川普總統公布後,馬上就在4日下午提出對策。此外,他也相信臺中的機械器具產業,絕對有實力協助美國再工業化,臺灣有其重要性,希望在擴大對外投資時,也能強化臺灣的經濟及產業實力。 總統指出,美國長期關切許多國家出現洗產地的情況,我們也要藉此機會好好面對。政府與美國談判的策略和方向,就是從雙方貿易協定開始談起,並借助採購、投資、降低非關稅貿易障礙、解決洗產地等問題,盡力降低臺灣的對等關稅,相信產業都願意與政府共同合作。 總統說,政府第一時間就將臺灣的對策與計畫遞送至美國政府,並得到正面回應。美國政府已將包含臺灣在內75個國家的對等關稅先降至10%,臺灣也在美國政府第一批談判名單內。政府會做好準備與美國談判,確保國家利益、保護產業未來發展。 總統強調,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臺灣一定要繼續發展,經濟一定要繼續轉型、進步,這就是臺灣精神。臺灣不是沒有遭遇過難關,我們遇過2次能源危機、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危機,也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臺灣,但我們不僅度過難關,還讓產業體質進一步提升。在蔡前總統領導下,大家團結合作,讓臺灣經濟成長率達3%以上。因此,面對此次美國關稅,我們一定要嚴肅因應,他也希望大家團結,朝野能給予支持,相信定能度過難關。 談及日前提出的「五大因應策略」,總統說,未來全民智慧化時代來臨,臺灣經濟一定要升級,善用人工智慧,讓各行各業升級轉型、更具競爭力。另外,他在去年520就職演說時提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策略,也要利用此機會調整為「臺灣加1;亦即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將國家經濟發展策略調整為「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 總統接著說,行政院卓榮泰院長提出的產業支持計畫,或是他向國人報告的「五大因應策略」,一定都有不足之處。因此,他與行政團隊將進行產業座談,昨日卓院長赴桃園,今日他來臺中與業界座談,聆聽大家寶貴的意見與心聲,希望讓政策更符合業界需求,並且更符合未來臺灣產業發展的需要。 最後,總統感謝機械器具業者出席今日座談會,提供政府寶貴建言,共同因應此次美國關稅,希望讓危機轉化為機會,讓臺灣產業繼續進步,國家繼續向前行。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及經濟部長郭智輝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詳細內容
114年05月05日
總統針對臺灣匯率市場變動及新臺幣升值情形發表談話
針對臺灣匯率市場變動及新臺幣升值情形,賴清德總統今(5)日發表錄影談話,向國人說明這一波新臺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以及近期外資匯入買超臺股所造成。並表示,外匯市場的預期心理雖然影響匯率,但很遺憾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的攻防,鎖定在匯率議題進行炒作,造成市場的誤導與非理性的預期心理。事實上,中央銀行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已經證實,這次臺美雙方關稅談判並未觸及匯率議題。 總統強調,面對臺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執政團隊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及「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的三大原則下,快慢有序、穩健應對,期盼國人一起用理性的態度,團結的力量,因應國際經貿變局。 總統談話內容為: 各位國人同胞,所有關心臺灣經濟發展的朋友,大家晚安。從上週到今天,許多人關心臺灣匯率市場的變動,和新臺幣升值的情形,我有五點要向大家報告說明。 首先是,這一波新臺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所造成。而形成市場預期心理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去年臺灣整年度的經濟成長率,達4.59%,創下三年來最佳的表現,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概估將達到5.37%。 即便面臨美國川普總統「對等關稅」的新政策衝擊,但從「國際貨幣基金」(IMF)在川普關稅政策後,所修正的各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來看,在亞洲四小龍裡,香港、韓國、新加坡都是下修,只有臺灣是從2.7%上修到2.9%,甚至比日本的0.6%還要好。 臺灣經濟表現良好是全體臺灣人民的努力打拚的扎實基礎,這也顯示,雖然臺灣不同產業間競爭力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臺灣的經濟體質仍然強韌良好,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對臺灣有信心。 第二,新臺幣匯率升值的第二個原因,是近期外資匯入買超臺股。從4月2號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提出後,全球股市都產生劇烈影響,臺灣也不例外。臺股曾經一度跌到1萬8千點以下,但也漸漸從谷底回升,雖然歷經幾次震盪,但仍回到2萬點以上。而外資擴大買超臺股,也升高近期對新臺幣升值的預期心理;不過,這也表示,即便面臨美國關稅政策挑戰,外資仍然對臺灣的產業深具信心。 第三,外匯市場的預期心理雖然影響匯率,但是,這段時間以來,卻有許多不實訊息,企圖影響市場的預期心理。我們非常遺憾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的攻防,竟然鎖定匯率議題進行炒作,造成了市場的誤導與非理性的預期心理。 身為總統,我必須再次強調,政黨可以競爭,國家不能犧牲,政黨可以競爭,人民不能犧牲。 第四件要跟大家報告的是,中央銀行,以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已經證實過,這次臺美雙方關稅談判,並未觸及匯率議題。 沒有涉及匯率議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臺美貿易逆差,主要是長年所累積而成的國際貿易分工結果,就以今年二月的統計來說,臺灣出口美國的產品,有將近7成,集中在由美國買家主導的電子產品,包括了人工智慧、資通訊、半導體跟相關產品。這不僅證明臺美供應鏈之間的分工,也表示臺美之間的供應鏈,可以互利、互補。 另外,雖然因為貿易逆差的原因,臺灣被列入美國的觀察名單,但從未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而也正因為造成臺美貿易逆差的原因,與匯率無關,臺美之間的談判,自然不會提及匯率議題。因此,我也要請有心人士,不要再刻意散佈不實訊息。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當面對臺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執政團隊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以及「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這三大原則之下,快慢有序、穩健應對。 臺灣的經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打拚,才從家庭工廠,成為世界大廠,不分朝野政黨,無論政治立場,我們都有責任共同守護。 我也要拜託所有好朋友,把我報告的分享出去,把正確的訊息,分享給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我們一起用理性的態度,團結的力量,來因應國際經貿變局。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