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11月14日
副總統於國立陽明大學以「四生共榮新人生」為題發表專題演說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於國立陽明大學以「四生共榮新人生」為題發表專題演說,並和在場與會者相互交換意見。
副總統首先肯定吳妍華校長為一位傑出的女性,並擔任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相當不容易。副總統開宗明義地指出,今天演講係以人的一生,由出生到離開世間所承擔的責任,以及如何讓生命更具有意義為出發點,來探討人的價值與生活。
副總統以上帝創造人類為楔子指出,宇宙混沌初開之際,上帝創造亞當,再取亞當肋骨之一,吹氣創造了夏娃,原本想讓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快樂地渡過,因此告誡他們不可偷食禁果,然而夏娃並未遵從規定,因此上帝懲罰她生兒育女,現在地球上已有63億亞當與夏娃的後代,半世紀後很有可能達到100億人口,這是相當值得關注的問題,因為地球只有一個,然而居住在這塊伊甸園地的人卻愈來愈多,對地球環境的破壞亦將日趨嚴重。
副總統接著指出,大家都知道,地球被臭氧層所包圍、保護,但臭氧層現已有破洞發現,大自然環境也隨之產生變化,這是人類不斷追求經濟與科技發展所造成的後果。尤其去年聖誕節隔天,在大家歡度聖誕佳節後,一場南亞海嘯奪走了20萬人生命,也造成了500萬災民,今年美國遭受颶風侵襲,紐奧良幾乎被水淹沒,而幾年前台灣發生921大地震,造成重大傷亡,整個天文地理起了如此鉅大變化,令人心痛。此外,溫室效應的結果形成海水溫度升高,台灣沿海海平面近年已上升較平均值為高,生態平衡面臨鉅大衝擊,地球能否永續生存?值得大家關心。
副總統也提出水資源問題表示,地球表面海洋佔了極大部分,因此能使用的水源相當有限,而台灣因用水無度,目前已名列全世界第18位缺水國家,此為一警訊;另外,地球能源在人類持續開採運用後,也日漸面臨枯竭局面,其中石油僅剩40年可供開採、天然氣僅剩67年,而煤炭則剩約100餘年,能源持續消耗將帶來資源的爭奪,戰爭也就可能因之而生,因此,人類在節約能源方面仍有相當大的改善與進步空間,此為另一值得你我關注之重大議題。
副總統也期許陽明大學同學們,在習醫同時,要仔細思考自己的人生意義、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學成後,如何好好保護被交到自己手上的生命。她以自身經歷指出,小時候她曾兩度差點被雙親賣予其他人家作為養女,因為,早期生活困苦,父母親希望她能擁有較良好的成長環境,因此屬意讓其他人家收養,但後來並未如此,逐漸長大後,她也曾因身為女性,受到較不平等的眼光而與父母有不同意見,即便如此,這卻也無形中成為她獨立自主、不斷往前學習、自我實現的一大動力。
副總統告訴學子們,全球化時代已然來臨,人才的交流已是世界一大趨勢,而科技的高度發展更讓人類生命有效延長,因此比起前人,現代人面對更多挑戰,所以我們會問:生命意義與價值何在?這也是她今天為何以「四生共榮新人生」為題,與大家探討生命意義的精神所在。副總統說,人類之於宇宙非常渺小,因此,在面對宇宙、大自然,並追求新知與科技同時,我們更要以謙卑的心注重人文素養,也就是要做到敬天、惜地與愛人,三位一體,缺一不可。
副總統表示,人生的苦難她幾乎都經歷過,30歲時罹患癌症,差點失去生命,32歲因為美麗島事件,20分鐘演說付出的是12年牢獄生活,即使母親過世也不能返家奔喪,終日以淚洗面,原以為人生最不堪的景況都已遭遇,但卻未想到,60歲與陳總統競選連任時,遭受槍擊。副總統敘述當天狀況告訴同學們,她之所以再提往事,主要是讓大家瞭解,生命靠自己掌握,雖然生死有命,但健康必須靠自己,生命的意義也要由自己創造,如何讓自己生命充滿幸福與榮耀,是每一個人重要的人生課題。
副總統並以已不幸辭世的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先生終生關懷社會弱勢為例表示,溫先生在SARS肆虐台灣期間付出甚多,雖然他後來不幸逝世,但他關心世人的溫暖身影卻永留人們心間,他深知人的生命有限,因此生前盡力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服務,他遺留下來的大愛永遠長存,這就是人生的意義,也是將小我做更大的發揮,成就大我的格局。
副總統同時提醒科技與權勢的交互關係,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製造出的武器更具殺傷力,而擁有權勢更是承擔責任的開始,科技與權勢責任的平衡才能造福人類,此外,人類更不能過度挑戰大自然,兩者須保持共生互持的關係,如此才是人類之福,我們的生活也才能得到更大的保障與維護。
在答覆與會者提問時,副總統強調,台灣對國際醫療與防疫體系一向相當支持,並希望在衛生、健康、防疫無國界的原則下,為世界多作貢獻與付出,因此,今年成立的「民主太平洋聯盟(DPU)」將陸續進行多項相關計畫,包括成立「太平洋疾病防疫中心」,並於12月26日南亞海嘯發生週年當日成立「太平洋防災中心」,此外,更將設立諸多獎助學金等,期勉所有陽明學子能共襄盛舉,一同為世界衛生與科技奉獻心力。(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