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11月11日
副總統參加2005年台北影視節「台北國際電視、電影暨數位內容展」開幕典禮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參加2005年台北影視節「台北國際電視、電影暨數位內容展」開幕典禮,除應邀致詞並參觀各展覽單位,為大家加油打氣,祝福展覽圓滿成功。
  副總統首先向與會之國內外大眾傳播媒體、電信網路及資訊產業業者表達誠摯歡迎與感謝之意,並指出,本屆影視節的重點是如何在全球競爭環境下,找出台灣影視產業的前景,以數位匯流為主軸,結合電視、電影、動畫等內容業者,連同電信、網路、手機等平台,運用數位、高畫質等技術,打造一個影視交易市場,以期為台灣影音產業帶來新視野與新商機。
  副總統指出,此次展覽有來自海外13個國家的32家電視、電影及影音業者參展,包括奧地利、比利時、中國、德國、香港、印度、義大利、日本、新加坡、南韓、西班牙、瑞士、美國的知名業者,也有許多國內知名業者參展,希望能促進更多國際合作與交流。她進一步表示,電影、電視、動畫等創意產業具高附加價值,並可帶動許多周邊產業,如電影「魔戒」、韓劇「大長今」為紐西蘭及韓國帶來可觀的觀光客,並刺激國家的競爭力。
  副總統也表示,台灣過去經濟發展仰賴硬體製造業,面對全球經濟時代,傳統代工必須轉型朝向創新,由以往的MIT(Made in Taiwan)到現今的IIT(Innovated in Taiwan),文化創意與數位內容產業不啻提供良好契機。因此,台灣應將文化創意視為產業扶植,並以產業鏈、產業傘觀念,串連上、中、下游產業,並結合各類相關週邊事業,使整體產業在垂直、水平面均衡發展,促使產業豐富化。
  副總統告訴在場賓客,台灣在影視與數位內容產業的發展上有三大優勢,即「產業面」、「社會面」及「文化面」的優勢。「產業面」優勢:台灣多年來在資通訊硬體產業的發展,累積了可觀的人才、資金、技術能力及創新能力;「社會面」優勢即台灣是華人世界中,政治最民主、社會最自由、創造力最開放的極少數地區之一;「文化面」優勢就是台灣除保留完整中華傳統文化,兼具海洋國家廣納外來多元文化特色,文化積累雄厚。副總統表示,她時常提到,台灣由50年前的國民所得150美元,到50年後的15,000美元,期間的發展與努力經驗,都是屬於台灣的故事,值得由任何一個角度加以闡述發揚。
  副總統指出,為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行政院「挑戰2008國發計畫」已納入「振興影視產業」、「數位娛樂產業」及「數位內容產業」等多項計畫,行政院開發基金也規劃5年投資200億扶植數位內容及文化創意相關產業、新聞局推動「台灣電影拼百部」策略等,希能帶動國內影視產業。此外,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本年度正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督導及推動機制」、「創意文化人才培育的強化」及「如何開發創意文化園區」等案,亦著眼於數項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有關之重要議題,提出諮詢建議,期能促進國內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副總統最後表示,台灣處處充可感動人心的題材,值得作為電影與電視節目的題材,台灣因此最有條件建構華文世界中,舉足輕重的文化創意產業以及數位內容產業的基地與領導地位,而台灣的發展經驗及台灣精神更足堪發展中國家參考借鏡。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