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10月25日
總統接見「台美日三邊戰略對話」與會外賓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台美日三邊戰略對話」與會外賓,除歡迎訪賓參與台北回合會議,並就雙方關切議題與訪賓廣泛交換意見。
晤談時,總統首先表示,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60周年,而今天10月25日也是台灣光復60周年的紀念日,能在今天與訪賓們晤面,確實意義深遠。對2300萬台灣人民而言,過去100年有兩個事件對台灣影響非常重大,一是1895年台灣被「割讓」,另一件則是1945年所謂的台灣被「光復」。不論是「割讓」或「光復」,都未經過這塊土地的主人--也就是台灣人民的同意。
總統認為,台灣光復最重要的意義,應該是台灣人民終於可以自己作主人。因此,對台灣人民而言,台灣史觀中的「台灣光復」絕對不等同「回歸中國」。過去的統治者將「台灣光復」等同於「回歸中國」是有問題的,那並不是歷史的真相,而是政治教條。60年後的今天,也有人把「台灣光復」等同「回歸中國」,因此有人在台灣內部推動所謂以促進兩岸和平為名的投降法來慶祝台灣光復,把台灣回歸中國、送給中國,這是不對的。特別是60年來中國從未慶祝過台灣光復,此次擴大慶祝,甚至有台灣在野黨主席及退役高級將領竟然與中國同台慶祝所謂的「台灣光復」,總統表示,那不是慶祝光復,而是統戰回歸,也不是真正台灣光復節的意義,而是實質的政治教條。
對於今年2月19日所舉辦的2加2美、日安全諮商會議,能夠把台灣議題納入美日共同戰略目標之一,並極力主張台海爭議應透過對話和平解決,總統也藉此機會表達感謝之意,並表示願意充分予以支持、配合。總統認為,中國通過所謂「反分裂國家法」及有人在歐盟倡議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等,完全違背美日安全共同戰略目標。總統強調,在美、日安全諮商會議把台灣議題納入共同戰略目標之後,台灣應該如何加強與美日安保合作以及如何建立台、美、日綜合安全的對話機制,已是當務之急。
總統也肯定並支持美國副國務卿佐立克9月在美國某智庫的公開演說提到,中國應該在國際體系中作一個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總統指出,中國的崛起必須伴隨和平的覺醒與民主的開展,這才有意義,也才能真正作一個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總統並感謝訪賓在此次會議特別注意到有關亞太區域經濟合作議題,針對此一議題,總統認為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制,台灣自1991年加入後,雖然非常積極參與,但台灣的領袖卻被排除在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之外,這是最大的遺憾。總統指出,縱使台灣只能夠由領袖派代表參加,人選卻要中國決定,換言之,中國對於台灣的領袖代表享有否決權,這更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地方。總統強調,APEC是屬於全體會員體所共同擁有的,絕不是單獨屬於中國一個國家。此外,在討論亞太經濟合作議題時,他也不希望看到當美國、日本、中國與其他國家在推動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同時,台灣卻獨獨被排除在外、被邊緣化。他呼籲美國與日本應認真考慮與台灣推動簽署FTA,這樣才能避免台灣的經濟安全過度倚賴中國,以符合亞太區域的和平與安全。
日本眾議員北神圭朗則表示,未來的50年內,中國在東亞的崛起確實是美、日、台最大的挑戰,日本現在正積極參與亞太區域安全議題,目前已有堅強的美日同盟,希望接下來能加上台灣形成三邊聯盟,以維護區域穩定。美國前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則表示,台、美、日擁有類似的政治體系與價值觀,而當務之急是如何讓這一套大家所相信的價值觀能真正落實,在此過程中,希望台灣在加強自我防衛上,能付出更多的努力。
總統最後表示,台灣的前途與未來只有2300萬台灣人民才有權利決定,這就是台灣「民主自決」的精神,而要維護台灣的民主、捍衛台灣的主權,就必須要有強大的自我防衛力量,因此,我們不但要通過3大軍購案,而且在2008年也要讓台灣的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百分之三。總統強調,台、美、日是最好的價值同盟、民主同盟、安全同盟與經濟同盟,台灣持續的繁榮與進步是確保台灣民主與安全的最佳利器,因此他希望在亞太區域經貿整合的過程中,不要讓台灣缺席。總統並再度肯定台灣智庫所召開的「台美日三邊戰略對話」,希望能持續舉辦,也希望類似的二軌對話有所蛻變、提升,漸漸形成正式的三方對談。
「台美日三邊戰略對話」與會外賓包括:日本前駐泰國大使岡崎久彥、日本民主黨眾議員北神圭朗、美國前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幕僚長迫田羅賓、美台商會主席韓伯儒(Rupert Hammond-Chambers)、日本前海上自衛隊將領川村純彥、美國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譚慎格(John J. Tkacik Jr.)、美國前國防部日本事務主管詹姆斯奧爾(James E.Auer)、日本國際大學副教授信田智人、雙日研究所副總裁吉崎達彥、日本岡崎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阿久津博康,今天上午由台灣智庫國際事務部主任賴怡忠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黃志芳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