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10月20日
總統參加第九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參加第九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除應邀致詞也與五位得獎人合影表達祝賀之意。

總統致詞內容為:

阿扁今天非常高興受邀來高雄參加第九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與在座來賓一同分享得獎者的成就與喜悅,內心感到萬分榮幸。今年「國家文藝獎」的五位得獎人,我們最敬重的王安祈女士、林麗珍女士、侯孝賢先生、鄭清文先生以及錢南章先生,是這個典禮的主角。五位得獎人分別在戲劇、舞蹈、電影、文學與音樂等領域展現了卓然出眾的藝術成就以及無與倫比的創作活力。他們長期的灌溉與耕耘,使我們台灣的文化土壤得以飽滿肥沃、得以孕育生命;各位得獎人在國際間獲得的崇高聲譽,更使得台灣的藝術成就得以揚名海外、得以昂然挺立,所以我們首先要請大家以最熱烈的掌聲向五位得獎人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恭喜。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對生命的禮讚。王安祈教授為當代戲劇作史,同時也致力為當代表演藝術家作傳、寫戲,對傳統戲曲在當代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良多;林麗珍女士以其自身的生命歷練,融合藝術與心靈的諦思反省,發展出沉緩細緻的東方身體美學與豐采凝斂的舞台視覺,展現道地台灣孕育衍生的藝術生命力;侯孝賢導演為台灣新電影最重要的創作者之一,其獨特的電影藝術成就備受國際肯定,足以為台灣的最佳代表;小說家鄭清文先生的作品常鼓勵人在困境中的奮鬥,高揚生命的價值,更蘊藉其悠遠的藝術理想;作曲家錢南章教授以現代音樂的技巧,堅持走自己的音樂路,創作出極富原創性且多樣性的作品,其毅力與執著均為後進的典範。

文化是國家整體發展據以茁壯的養分,隨著經濟發展促進了人類的福祉,我們更需要藝術文化陶冶社會人心、提升人文價值。阿扁認為,我們除了要肯定這五位文化工作者的顛峰成就之外,更要推崇他們長期累積的努力對整個國家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他們不僅為我國藝文發展屢屢開創出新的高度,引領藝文界激發出更豐沛的創作動能,同時也為社會大眾提供了具有豐富文化涵養的生活環境,讓民眾可以在呼吸之間體會文化之美,這正是阿扁提出「文化立國」目標的最大意義。

阿扁認為,文化事業最高的境界是讓文化完全與民眾的生活融為一體,進而產生大家對文化認同的原動力,如此台灣文化才能真正的深耕厚植;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藉由台灣在地文化潛力的發掘與經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厚植國家全面的競爭力,進而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大國。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這五位得獎人每一位都是我們台灣的文化英雄。

當然,在把台灣打造成文化大國的過程中,全國藝文資源的均衡發展絕對是必要的,這也是阿扁上任以來一直推動的政策方向,因此這次「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首度將「國家文藝獎」移師到高雄舉辦,可說是意義非凡,代表著主辦單位對促進南台灣藝文環境發展的殷切關懷。阿扁期望未來有更多的藝文工作者,繼續為平衡南北、平衡城鄉差距奉獻心力。

除了藝文工作者的努力之外,阿扁深知在文化立國大業上,政府扮演著責無旁貸的角色。政府有義務也有必要為藝術家營造一個良好的創作、展演環境,提供更多的表演、展覽設施,使得民眾能夠享受藝術的果實,這些都有賴政府與藝文界併肩協力,才可以達成。且讓我們攜手同心、一起追求「扎根台灣、放眼國際」的新文化願景,讓「國家文藝獎」五位得獎人所點燃的藝文薪火可以綿延不絕、代代相傳。最後,阿扁要再次恭喜各位得獎人,並祝福各位身心健康、萬事如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