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10月20日
總統接見「駐美中華總會館暨北加州中華會館回國訪問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駐美中華總會館暨北加州中華會館回國訪問團」,總統於致詞時強調,國家安全是不分朝野黨派的共同語言,美國國會在對伊拉克的反恐戰爭、甚至最近卡翠娜颶風重創美國南部,不管是軍事經費或者是重建預算,共和民主兩黨對外一定是一致的。總統並表示,國家安全絕對不能心存僥倖,美國做得到,為什麼台灣不能?
面對兩岸軍力的失衡,總統也呼籲國人同胞,希望大家能透過各種的方式,促使立法院能儘速完成「三項重大軍購案」的審議,為兩岸人民的福祉及台海之間的永久和平奠定真正穩固且堅實的基礎。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本人非常高興再一次有機會與「駐美中華總會館」及「北加州中華會館」的各位鄉親見面,首先要感謝大家長年以來對中華民國政府的堅定支持,同時在僑居地積極地團結僑社、服務海外的鄉親、推廣中華文化,並堅定的為捍衛「自由」與「民主」等價值奮鬥不懈。這個月初,本人剛完成了一趟「攜手登峰、永續共榮」的環球之旅,在十三天之內走訪了八個國家,原本在回程時安排過境我們「總會館」所在地的舊金山,但因為獲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同意,而改過境阿聯的首都阿布達比,而錯失了在舊金山與大家見面的機會,如果有造成僑領鄉親們任何的不便或是讓大家感到失望,在此要特別向各位僑界的領袖表示歉意,希望大家能諒解台灣在外交處境上的困難,任何可能的突破與機會我們都必須要爭取和把握,這一點還請在座的各位僑領能向鄉親們轉達。
台灣與美國不但擁有非常深厚的友誼,彼此更是最好的價值同盟,兩國人民對於自由、民主、人權與和平等普世價值的追求與嚮往,奠定了台美關係最堅實的基礎。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在全球民主與共產東西兩大陣營「冷戰」的架構之下,台灣曾接受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的經濟援助,並透過亞太地區集體安全體系的保護,才造就了今天台灣經濟的繁榮與政治的民主。台灣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同時身為亞太地區民主同盟的一員,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全世界民主與自由的事業奉獻心力,同時也應該對區域的安全與穩定承擔更多的責任,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目前整個亞太地區最可能爆發軍事衝突的地方,一是朝鮮半島南北韓長期的對峙,另一則是台海之間緊張的情勢。台海的爭端絕對不是像北京當局所宣稱的是中國內部的事務,而是直接衝擊整個亞太地區和平、穩定與安全的國際大事。國際社會一致表示台海的現狀不容許被片面改變,而兩岸之間的歧見也應透過對話和平解決。面對中國不斷增加的武力威脅,台灣並不孤單,但我們絕不可因此而對自我的防衛掉以輕心,對敵人不切實際的幻想或一味的委曲求全,結果只會遭致更慘痛的損失與教訓。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各民主國家普遍厭戰,不希望剛重建起來的家園再一次受到戰火的洗禮,因此對納粹德國不斷擴張軍力,紛紛採取姑息綏靖的政策。雖然當時邱吉爾曾極力要求英國政府要儘速加強國防的建設,但這樣的呼聲卻遭到全面的打壓與排擠,結果進一步鼓勵了侵略者的野心,全面加速了戰爭的爆發。歷史的殷鑑不遠,事實證明唯有備戰才能止戰,也只有堅實的國防才是確保永久和平唯一的希望與憑藉。
今天台灣也面臨相同的困境與抉擇,大家都知道攸關國軍裝備提升及戰力整備的「三項重大軍事採購案」,雖然美國國布希總統批准同意,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卻遭到部分在野黨的杯葛,前後已被封殺了三十三次,到現在還不能排入議程,而他們堅持杯葛的理由,包括:金額太高、項目不符需要、預算編列方式不當、不應以特別預算應該改列年度預算等等,但這些理由完全是似是而非,根本經不起任何的檢驗。如果真的對這些問題有意見,就更應該要交付委員會進行政策的辯論與實質的討論,不能說連排入議程的機會都不給就完全予以封殺,這只凸顯了部分在野黨在軍購這個重大的議題上為反對而反對的本質,以及明知理虧而心虛的窘態。
另外一種反對的理由,就如同中國國民黨馬主席所說的,政府應積極尋求兩岸之間的和平,而不是與對岸進行軍備競賽,刻意把台海的和平與國防的強化對立起來,企圖從根本上來否定台灣必須提升戰力的需要。台海之間永久的和平有賴於各種主、客觀條件的促成,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政治的民主化與對台灣的善意、以及台灣自我防衛能力的增強,前者是我們完全無法預期和掌握的,而後者則是可以由我們自己來決定。但今天卻有人極力主張把國家安全建立在敵人的善意之上,而全力杯葛自我國防力量的提升,這不僅本末倒置,更近乎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當作個人政治豪賭的籌碼,最後只會把整個國家的前途給賠進去。
本人相信國家安全是不分朝野黨派的共同語言,美國國會在對伊拉克的反恐戰爭、甚至最近卡翠娜颶風重創美國南部,不管是軍事經費或者是重建預算,共和民主兩黨對外一定是一致的。國家安全絕對不能心存僥倖,美國做得到,為什麼台灣不能?本人也深信,每一個人都渴望和平,都不希望台海發生戰爭,更不願意把大家辛苦賺來的錢與對岸進行軍備競賽。但面對海峽對岸的中國,半個世紀以來從沒有間斷過的武力威脅與軍事恫嚇,我們不能存有絲毫不切實際的幻想和苟且僥倖的心態,而國家安全更承受不起任何一廂情願的風險,這正是孫子兵法所說的:「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的意義所在。
今年七月美國國防部所公布的「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力報告」明確地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及軍事各方面力量的增強,台海兩岸軍力的優勢已向中國傾斜。」而日前美軍太平洋總司令法隆海軍上將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也明白表示,如果要他維持協助防衛台灣的承諾,台灣政府應有堅強的防衛能力,因此他將促請台灣逐步加強因應中國攻擊的準備,而他也會確保美國有履行「台灣關係法」責任的足夠能力。對於友邦國家的提醒與建言,我們不可以充耳不聞,尤其更不應該為了個別黨派的利益,而把它扭曲成是為了促成軍購案而發出的危言聳聽。沒有人比軍人更希望和平,國防建設真正的目的在確保和平而不是製造戰爭、引發戰爭,今天我們投資國防就等於是投資和平,同樣的,如果我們輕忽了國防就等於間接鼓勵戰爭。
在這裡本人要誠摯呼籲全體的國人同胞,對國軍的支持等於是對自己生命財產安全和後代子孫幸福的支持;而對三項重大軍購的支持,也是對台海永久和平的堅定支持。面對兩岸軍力的失衡,時間很明顯的並不在我們這邊,我們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再蹉跎,也沒有本錢這樣繼續耗下去,希望大家能透過各種的方式,促使立法院能儘速完成「三項重大軍購案」的審議,為兩岸人民的福祉及台海之間的永久和平奠定真正穩固且堅實的基礎。
最後,要再一次感謝各位僑界領袖不遠千里而來,以具體的行動表示對中華民國政府始終不渝的支持,期待大家回到美國以後,把台灣人民追求自由與民主的成功故事與更多的國際友人分享,在此並敬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駐美中華總會館暨北加州中華會館回國訪問團」上午由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張富美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黃志芳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