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10月17日
總統出席「第三屆總統文化獎頒獎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間參加在總統府敞廳所舉行的「第三屆總統文化獎頒獎典禮」,除親為每位得獎者頒發獎項外,並與主辦單位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秘書長陳郁秀共同啟動文化總會網站改版按鈕。
總統致詞時除對每位得獎者的努力與奉獻表達高度肯定與敬意外,並期許政府各部門及民間社團共同努力,完成建構台灣文化內涵的四項重要工作,包括簽訂「文化公約」、「推展文化普及」、「落實文化紮根」及「推動文化下鄉」等。
「第三屆總統文化獎」得獎名單如下:
太陽獎:瑪喜樂女士
玉山獎:台南市南區金華社區發展協會
菩提獎:星雲法師
百合獎:陳雲程先生
青年創意獎:朱學恒先生
鳳蝶獎: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總統致詞內容為:
首先歡迎各位在百忙中撥冗前來參加第三屆「總統文化獎」的頒獎典禮。剛剛隨著悠揚樂音,從辦公室步入會場,一路穿過了感覺熟悉但卻又些許不同的總統府,有種驚艷之感,好文化、真創意,就是這麼愜意。
八十四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21年的十月十七日,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正式成立了「台灣文化協會」。在那艱困的年代,前輩們仍能堅持透過文化覺醒,重建台灣主體性,在關鍵時刻,留下了追求理想和志業的真切腳印,令我們非常感動。2000年十月十七日,阿扁特別宣布每年的十月十七日為「台灣文化日」,今年特別選在今天舉行第三屆「總統文化獎」的頒獎典禮,就是要紀念這段歷史。「台灣文化日」其實背負著許多人的情感期待,而許多人對於這片土地的回憶與夢想,將在這裡找到一個投射基礎。期望在政府各部門及民間社團的共同努力下,能夠完成下列對於建構台灣文化內涵相當重要的工作:
第一、簽訂「文化公約」:結合民間與地方政府的力量,發展足以代表當地文化的歷史人物與遺跡,藉以喚起在地民眾對在地歷史與文化的記憶,讓民眾透過親近在地文化,凝聚在地的自信心與更為強烈的在地認同,做為地方推廣文化特色與形塑台灣認同的基礎。
第二、推展文化普及:核心的理念在於「讓文化進入生活之中」。透過便利的公共建設與政策,讓國人同胞更容易親近文化活動,讓文化自然地進入國人的生活之中。
第三、落實文化紮根:發揚優良的台灣文化傳統,致力於台灣文化的教育啟迪。以優質的台灣文化基因與內涵,強化國內中、小學生的人文教養,普及青年學子對於台灣文化的廣泛認知,趁著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趨勢,一方面凸顯獨特的本質,另一方面透過現代知識的學習,融合並孕育年青人現代化之競爭力,培養出真正能夠「立足台灣 接軌世界」的年輕世代。
第四、推動文化下鄉:承續八十年前「台灣文化協會」的精神,下鄉宣揚台灣文化,闡述文化與生活的緊密關係,讓國人體認到文化「不過是生活的二、三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信手拈來皆文化」,親近台灣文化、享有台灣文化況味的生活其實就是那麼地自然與容易。
第三屆「總統文化獎」「太陽獎」得主,是今年91高齡、有「二林的美國媽祖」美譽的瑪喜樂女士;大幅提昇民眾生活品質的台南市南區「金華社區發展協會」,是「玉山獎」得主;星雲法師出家一甲子,弘法半世紀,創建佛光山四十載,獲得「菩提獎」實是眾望所歸;「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在過去十八年歲月裡,為了維護台灣的生態環境積極奔走努力,獲得「鳳蝶獎」絕對是實至名歸;「百合獎」得主陳雲程老先生,其獨特的書法風神備受國內外書壇的推崇,可說是本土書法藝術發展史的最佳見證;「青年創意獎」得主朱學恒先生,完成翻譯「魔戒三部曲」中文版的大工程,且以其創意及熱忱,成立財團法人「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可說是落實青年創意的最佳典範。
阿扁要感謝所有參加甄選的個人和團體,並對每一位參選者展現出來的生命活力、以及關愛土地的情感,表示敬意。由於每一個獎項得獎者只有一位,難免會有遺珠之憾,因此阿扁對於每一位參選者的努力與奉獻,在此也要表達十二萬分的敬意。由於大家長期默默在各領域的努力付出,才能讓這塊土地成為民主進步、安身立命的所在。
對於所有參與評審的三十一位社會賢達和學者專家,以及今晚所有的工作伙伴們,阿扁要說聲:大家辛苦了!由於大家的參與和付出,才能讓這項活動圓滿有成。更要感謝的是在場的六位得獎者及其代表,因為有您們的堅持與努力,樹立文化崇高的典範,請接受我們由衷的禮讚和誠摯的敬意。謝謝!
最後,預祝今天晚會順利圓滿,也祝福大家身心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