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10月13日
總統及副總統與執政黨籍領導幹部座談
陳總統水扁先生及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晚間在台北賓館與執政黨籍領導幹部座談,就大家共同關心的議題進行意見交換。
總統開場致詞全文內容為:
阿扁非常感謝大家,各位不管是在施政、問政、或者在開會或忙於選舉,能夠撥冗來此一起作意見的溝通與交換,阿扁非常感動,也要向各位致上最高敬意。
大家都知道,我們民主進步黨執政,絕不是為了榮華,也絕不是為了富貴,民進黨執政是為了改革,為了保台灣、顧台灣,執政只是手段,絕不是目的,改革才是目的,政黨輪替最大的意義,當然就是改革,改革做得不夠多、不夠好、有負全民的付託,阿扁要負最大的責任,不管作為民主進步黨的一份子或者國家的領導人,阿扁都願意自省,願意自我檢討、砥礪、策進。所以,十月十日總統談話揭櫫今後兩年多的任期之內,我們所要推動改革的六個重大方向,其中包括二次金改、最低稅負的稅制改革、百分之十八優惠存款利率的改革、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改革、不當黨產的追討,以及第二階段的憲政改造,其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繁榮與公義,我們要重新取得一個新的平衡點,這六大改革,絕對是玩真的,不容許有任何打折、跳票,像優惠存款百分之十八的改革,最快年底之前即可實現,二次金改第一階段年底之前官股減半,官股銀行減半,以及三家金融機構市場佔有率達百分之十以上等,都非常具體且有時間表,做不到,當然我們必須要負責,我也必須要將話說在前頭,做不到的部會首長及主其事者,包括相關董事長、負責人等都要負政策成敗的責任,優惠存款百分之十八的改革,如果退休所得合理化,是以原在職薪津九成計,未來二十年大概可節省的公帑七千億,應該全部用於有限資源的重新分配,不論是教育、福利或基層照顧,或弱勢的關懷,都要符合社會的公平正義,我們保證絕不會用在國防或軍購預算。
今天,我知道各位會有許多的意見與質疑,但是我想利用開場白時,將最近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大家所關心的事、所發起的運動,或者所做的提案,來作一些說明、報告與提出個人的淺見,也要請各位不吝給予批評、指教。
首先是有關中鋼董事長林文淵分紅的事,在此,我必須指出,改革與清廉,我們一定要將其分清楚,有些需要改革的部分在沒有改革之前,並不等於有任何不法,或是貪污、貪心,或是不清廉;所以,當一個國營事業的董事長,或者相關部會首長,或已經民營化的事業,但因為是官股的代表,到底可以領多少薪水?他可否分紅利?可否領取查緝獎金等,我認為有必要做全面的檢討,不論是薪水要檢討,紅利、獎金等全部都要做徹底、全面的檢討,我相信,不只是中鋼,包括其他的國營事業也有很多官股的董監事、代表等都有類似的情形,當然有些部會也有一些我們過去所了解的查緝獎金等,我們這樣提,最主要是因為有人認為,縱使合法,但有些不合理的待遇或福利,如果大家認為,在經過徹底、全面檢討之後,我們認為,應要追討,不論是紅利、獎金或薪水,我們認為都應一體適用,不是只針對一個公司或個人,應要一體全部適用,而且既然要改革,我們也認為,也可以支持溯及既往,如果要溯及既往,不只是現任的董事長,也包括歷任的董事長全部一體適用;一樣的,我們認為,查緝獎金如有任何的不合理,儘管合法,也應要追溯到歷任的部會首長,這才是真正的公平與合理,改革是必走的一條路,就像我剛才所提到的優惠存款利率百分十八的改革,這些退休的老師們或即將退休的公務員們,以及軍公教同仁,我們不認為他們有任何的不對,雖然優惠存款利率百分十八的存在,為大家所非議及詬病,甚至批評,但由於制度如此,他們沒有錯,所以,也不能因為我要檢討、改革優惠存款利率百分十八,而說這這些軍公教人員是貪心、不對的,這點我們必須要釐清,也就是說改革與清廉有時有所不同,不能因為沒有改革之前,大家有意見,就說人家不清廉,就認為人家非常貪心,我想這點大家都可以同意才對。換句話說,本人支持全面檢討,也認為要追討,沒有任何反對意見,甚至要溯及既往,大家才認為公平合理,本人也認為應該可以支持。
第二、有關高捷案,阿扁在高捷外勞事件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就下令最高檢察署吳檢察總長務必要給予最嚴厲的關注,徹查嚴辦此事,不要有任何壓力及考量,雖然在第一時間阿扁做如此的下令,而最高檢察署也在隔天做那樣的政策性宣示,但整個案子辦下來,大家覺得不滿意,阿扁也不滿意,大家也了解辦案必須要講究證據,證據到哪裡,案子就辦到哪裡,絕對沒有任何護短或壓力給檢調單位,我們也了解高捷案目前正在積極調查中,我們支持檢調單位採取最嚴厲的標準與步驟,我們沒有任何意見,但希望儘速將案子辦出結果,好對社會有所交待,但目前,案子還未有結果,所以大家很心急,而且社會也有很多批評,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也都必須虛心受教,但大家也都了解,我們過去要推動成立廉政公署,在立法院遇到阻力,這是非常遺憾,不過,我們也知道大家希望民主進步黨傳統的價值,不但要改革,還要清廉執政,我們必須採取最高的標準來要求、檢驗自己。今天,我也要特別呼籲、要求黨中央成立一個超然、獨立、客觀的廉政委員會,由社會上具有清譽的公正人士組成,包括阿扁在內的所有從政同志,如果有任何不清廉、貪瀆不法,我們願意接受最高、最嚴厲標準的檢驗與調查,包括阿扁在內,我都願意接受任何調查,我們也希望廉政委員會能接受各界的檢舉與陳情,我覺得我們要做得坦蕩蕩,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必須對得起黨的先烈及前輩,以及所有對民主進步黨、對政府有期待的鄉親朋友,在廉政委員會認為有必要調查時,如果對高捷案,阿扁有任何牽扯,不論是不法貪瀆或者有任何包庇,我都願意下台一鞠躬,我覺得,只有展現如此的擔待及負責,才能向社會交待。
第三、我們反對任何型式的暴力,目前我們已經執政,在立法院問政的在野黨有他們的考量那是他們的事,作為執政黨的黨團,我們仍希望能理性問政。雖然我們是執政黨,我們反對任何型式的暴力,包括多數暴力,我們不同意只因為站在立法院的多數,就讓立法院的法案、預算案亂來。
報載有關立法院監察院人事同意權行使相關條例,在野黨要改為2/3高門檻才能過關,若2/3才能代表一切,才代表真正的正義與民主,是不是所有的案子要通過都要2/3的立委同意才行,那麼為何獨獨只有監察院人事同意權要2/3高門檻。若對監察委員人選有意見,認為不該通過,相信以目前國會的多數絕對可以這樣做,但如果他們認為1/2是不夠的,那就是因為很多人仍會投同意票,如此反映出這樣的反對與杯葛是違背民意的,像這樣的多數暴力,我們要給予譴責,並表示反對之意。
同樣地,動不動就用政黨比例來產生一種組合,在立法院怎樣作我們都沒有意見,因為在立法院怎樣是立法院的事,但是一旦涉及到監察院、司法院、考試院、甚至行政院,那就絕對有問題。選民做出決定,把立法院的多數給他們,讓他們可以扮演監督制衡的角色,而選民讓我們選上總統,使我們有機會組閣,就是把行政權交給民進黨、立法權交給在野黨,在此情況下,如果把立法院政黨比例運作移植到行政部門,那是很有問題的,把政黨比例移植到其他幾院,也非常奇怪,難道大法官要有政黨比例嗎?有些政黨說監察委員一定要有他們的人,如果沒有他們的人,就一定要杯葛、反對、不付委、不行使同意權嗎?若照這樣,難道包括行政部門、公平會、環評、都市審議委員會也要依照政黨比例嗎?這都是值得探討的。若說依照多數,為什麼要依照立法院的多數,為什麼不依照總統選舉的多數?是不是我們贏得總統選舉,但組閣也要依照政黨比例來分配部會首長的席次呢?所以,我們反對任何型式的暴力,包括多數暴力。
第四、關於「海峽兩岸和平促進法」,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法案,如果說朝野有任何決戰點,那就在於「海峽兩岸和平促進法」的審議與通過,此一議題攸關到我們為何要執政,我們執政最重要的目的不只要改革,也要捍衛台灣。如果「海峽兩岸和平促進法」照此一版本通過,台灣就全完了,這是台灣命運、台灣前途的生死戰。中國有所謂的「反分裂國家法」,今天的「海峽兩岸和平促進法」是台灣版的「反分裂國家法」,此一法案表面上是和平法,其實是投降法,是台灣向中國投降的投降法,我們絕不能小看此案的提出以及它背後的目的,簡單的說,「反分裂國家法」主張台灣前途不是由2300萬台灣人民決定,而是由中國決定,這是反分裂國家法的精神,竟然有人呼應「反分裂國家法」,認為台灣前途不是由台灣人民決定,對此難道我們不能有意見?當「反分裂國家法」通過時,台灣有百萬人民站出來,如果「海峽兩岸和平促進法」真的一意孤行、憑藉多數暴力通過時,屆時不只有百萬人民走上街頭,就算是有兩百萬人民走上街頭,我也不會感到奇怪。
最後,我要提到,近來有人發起「新民進黨運動」,阿扁絕對支持「新民進黨運動」所提出的,我們一定要自省、一定要改革,一定要抓住民心向背以及民主進步黨的傳統價值,就是追求民主、自由、公平正義,我們追求不斷改革、追求清廉執政,這樣的精神、這樣的內涵,阿扁百分之百支持。但用「新民進黨」這樣的字眼,我有保留意見。因為有所謂「新」就有所謂的「舊」,新舊之間要如何劃分呢?用世代來劃分嗎?美麗島世代之前是舊,之後是新。用年齡來劃分嗎?幾十歲以上是舊,以下是新。用有無在野來劃分嗎?過去在野是舊今天是新,用兩千年來劃分嗎?之前是舊,之後是新?這種新舊之分會引起很大誤會。民進黨要改革,阿扁要檢討,這都是無庸置疑的事,但檢討絕不是針對阿扁一個人,我們要改革也絕不是針對少數幾個人,我們之所以有今天,大家一路走來,都非常珍惜,但我們能說過去幾年我們分享執政的喜悅與驕傲,而今有一些批評與不滿意就撇得一清二楚而與自己毫無關係。
很多事情我們要想遠一點,所謂「殷鑑不遠」就是這個道理。國民黨過去也有人用「新國民黨」來作區隔,「新國民黨」也有風光的一面,也有一段不算長的時間是「新國民黨」的舞台,但現在我要請問「新國民黨」何在?「新國民黨」造成國民黨的分裂,結果就是使國民黨由執政變成在野,在野之後,「新國民黨」又回到所謂舊國民黨,這是新國民黨的出現、後來的發展與今天的結局,這樣的「殷鑑」我要在此提出,因為歷史是會重演的。我希望大家能夠共同勉勵,阿扁的一些想法、理念也許大家不一定完全認同,但個人的淺見以及肺腑之言,我要提出來,也請接下來大家不吝給予批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