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10月04日
總統接見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亞森柏斯基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亞森柏斯基(Georg JARZEMBOWSKI),除對他再度來訪表達誠摯歡迎外,並對他長期關切台海安全及對台灣的堅定支持,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表達感謝之意。
晤談時,對於訪賓所關切的兩岸關係及國內政局等議題,總統也清楚地說明。總統在回覆訪賓有關台灣內部在兩岸議題的歧見以及如何尋求共識時表示,他可以引用一位重要國家資深外交官前不久的說法,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二000年及二00四年總統大選他的勝選就足以說明一切,尤其是二00四年總統大選,他贏得過半數選民的支持,雖然並非高出很多,但勝選的關鍵就在於他所強調的「台灣優先」、「台灣主體意識」,是執政的民進黨站在台灣多數民意及正確的一邊。特別是連先生及宋先生兩位主席今年四、五月間訪問北京之後,並沒有為國、親兩黨在五月十四日任務型國代的選舉帶來勝選,儘管在國會中是朝小野大的局面,在野黨也一再阻撓、杯葛政府的施政,但並未影響執政的民進黨取得多數民意的支持。
總統接著指出,該名資深外交官員也認為,民進黨執政五年多來,讓國際社會更清楚了解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台灣與中國是不一樣的,不會如同國民黨執政時期,台灣與中國是分不清的。總統表示,二000年總統大選前,民進黨提出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中提到,必須揚棄「一個中國」的主張,這是民進黨與國、親兩黨最大的不同之處。而事實上,國、親兩黨所謂的「九二共識」根本就不存在,這是二000年四月國民黨交卸政權之前,由當時的陸委會主委蘇起所發明的名詞,並非真的有所謂的「九二共識」,連、宋兩人所提出的「九二共識」是「一中各表」,但以北京而言,所謂「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並沒有各自表述的空間,當兩方對「一個中國」有不同的解讀時,如何有所謂「九二共識」?
總統表示,「九二共識」就是沒有共識,由於台灣是民主多元的社會,長期以來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敏感而複雜,有許多政治因素牽涉其中,並非國際社會所能清楚了解,但他深信,民進黨所堅持的台灣主體意識絕對獲得台灣多數民意的支持。而亞森柏斯基主席及歐洲議會友台小組成員所積極推動的支持歐盟在台設處、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敦促中國撤除部署對台飛彈及支持兩岸進行建設性對話,以及以和平手段解決台海安全議題、要求歐盟堅定維持對中國軍售禁令等多項決議案,這些都是正確的決定,同時也為台灣大多數民意所支持,對於亞森柏斯基主席及歐洲議會友台小組成員的友好與支持,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銘感在心。
至於連、宋兩位主席受邀前往中國訪問,卻不願和我政府進行對話,總統也指出,這是中國統戰的一部分,企圖分化台灣內部的團結,將台灣去政府化,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因此不願與台灣政府打交道,由於中國是非民主國家,長久以來,均是以黨領政,不了解台灣的民主及民選總統是獲得台灣多數民意的支持,以為透過黨對黨的對話及協商,即可逼使政府就範,這完全是反民主的;而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之後,為了紓解國際社會的壓力,所以安排連、宋兩位在野黨主席訪問中國。
總統表示,他並非不願或沒有機會訪問中國,而是他無法接受中國所設定的前提條件,因為接受前提條件等於接受結論,形同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中國的地方政府、特別行政區,等於是向中國豎白旗,不但他無法接受,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也無法同意。不過,總統也強調,政府對中國的態度是爭取談、不怕拖,對於台灣內部的歧異,他並不會放棄、仍會持續尋求朝野和解、政黨合作的可能性。
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亞森柏斯基上午由外交部次長歐陽瑞雄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黃志芳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