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9月25日
總統府游秘書長出席「世界台灣人大會2005年大會」閉幕典禮
  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今天上午出席「世界台灣人大會2005年大會」閉幕典禮,除代表總統對於來自海外各地世台會代表返國表達歡迎與感謝外,並期勉全體世台會成員,繼續秉持當初推動台灣民主運動的熱忱,支持台灣第二階段的憲改工程。
  游秘書長表示,陳總統二000年就任後,即面臨朝小野大、中國磁吸效應及全球化的衝擊,許多學者專家更預警台灣當年將會發生本土型的金融風暴,但政府仍推動各項改革措施,不僅將金融行庫的逾放比降至百分之五以下,打消近一兆元的呆帳,經濟成長率更從陳總統就任時百分之零點二二的負成長提昇至去年百分之五.七二的正成長,而這些金融呆帳其實都是先前執政的國民黨所留下的不清不楚的爛帳,如今卻被在野黨用來批評政府,事實上,政府各項金改措施及成效,不僅絕不容泛藍人士抹黑,更顯示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改革的決心,而民進黨堅持改革的路線也絕不會改變。
  游秘書長並指出,由於日本憲政制度健全,當行政、立法部門對政策有不同意見時,就交由人民決定,小泉首相的改革措施獲得人民支持,給予台灣很大的啟示,唯有憲法體制健全,國家才不致陷入空轉及內耗。因此,台灣的憲改工程勢在必行,除了希望藉此凝聚國民意志,讓台灣朝正常化國家邁進外,也是為二00八年的台灣打造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新憲法。為了讓二00八年新憲如期施行,憲改的時程至少要在二00六年九月前送至立法院審議,二00七年五、六月間審議通過,公告半年後,於當年十二月併入立委選舉進行憲法公民複決。
  游秘書長並說明憲改工程的必要性,他表示,我國目前所實行的憲法不合時宜,有超過五十條的條文遭到凍結,加上人權的保障也已不符人民的期待,政府的體制也界定不明,有關節制個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的理念也與經濟現況脫節;此外,有關公民權年齡下降為十八歲、原住民及勞動權的保障等皆需要更新。
  游秘書長進一步強調,為了讓全國民眾了解憲改工程的必要性及憲改內容,必須推行全國性的憲法公民教育,促使民眾對憲法認同,進而對國家產生認同,希望全民國民眾都能參與,因此至少舉辦一萬場包括國內外的憲改座談,游秘書長期盼來自海外各地的世台會鄉親們能秉持當初推動台灣民主運動的熱忱,支持此次的憲改工程。
  游秘書長也指出此次憲改工程的原則:一、由下而上:揚棄過去七次修憲的菁英主導模式,促進人民參與,形成全民運動,以議題切割、雙向溝通的方式,讓利益相關的民眾主動關切議題,例如募兵制、環境權、勞動權及公民權的推動等。二、民間主導:此次憲改工程,沒有官方版的修憲草案,而是鼓勵民間團體、在野政黨提出版本,總統的角色則是在組成憲政改造委員會,協調各版本的歧異點,而政府則是搭起平台,鼓勵並協助民間舉行各種研討活動,以促進憲法公民教育為目標。三、國際接軌:與國際人權保障概念接軌,以最進步的觀念打造一部符合時代潮流的憲法。四、通盤規劃:新憲法不再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修憲,而是全盤思考,依現況與國家長遠需要量身訂作。
  最後,游秘書長重申闡述推動憲改的重要性。他表示,推動憲改是進行台灣最根本的總體改革,必須獲得全國民眾的重視,憲法公民教育應有如水銀洒地、遍地開花,是凝聚全體國民意志的最佳時機,我們要加強國防,第一步就是加強心防,而國民意志的凝聚就是加強心防;此外,憲改工程是為了促使民主深化,讓台灣的民主真正成熟,並進而使全體國民都有國家主權意識-由憲法認同產生國家認同,凸顯台灣的主體性,則台灣邁向正常國家的目標將指日可待。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