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1年10月03日
總統參加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司法官第四十三期開訓典禮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應邀參加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司法官第四十三期開訓典禮,並與全體學員合影及致詞。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非常高興能參加各位的開訓典禮,這不僅是阿扁的第一次,也是中華民國總統第一次應邀出席司法官訓練的開訓典禮,意義特別重大。阿扁希望以具體的行動表達個人對司法改革的支持與肯定,同時也要親自向各位學員表示阿扁最深刻的期許。
  法國的大思想家盧梭曾說,人之所以願意將自我裁判的權力讓渡給國家,因為相信唯有如此,個人的權益才能受到更好的保障,至此人類社會由野蠻暴力進入了理性文明。因此,司法的公正不但直接影響社會正義能不能實現,更維繫著全體國民對於國家公權力的信賴及社會人心的向背。所以法家也主張:「國無常強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現在國家即將要把維護社會正義的重責大任,交到各位的手中,這是無上的光榮,也是極為重大的責任。阿扁首先要恭喜大家順利通過嚴格的國家考試,即將要投身司法的工作,為維護社會正義而奮鬥。同時,阿扁也要以「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來勉勵大家。未來的挑戰依然非常的嚴峻,大家要以堅忍不拔的精神,以公平和公正為己任,積極承擔司法改革的大業,為建立一個公道正義的社會而盡心盡力。
  差不多一個月前的今天,阿扁曾受邀參加國史館所主辦的「雷震案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會,從警備總部已經解密的極機密檔案中,可以清楚看到在雷震案宣判的當天早上,當時的執政者曾事先在總統府召集專案會議,明確指示:「刑期不得少於十年,且覆判不能變更初審判決。」這種未審先判的威權統治,為我國的司法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頁。
  雷震案發生後的二十年,另一次的軍事審判,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美麗島軍法大審」,以司法之名掩飾執政當局赤裸裸的政治迫害,再一次使台灣的司法蒙上了黑暗的陰影。當阿扁以辯護律師的身分聽到法院的判決時,深深的感到強壓在台灣人民身上的威權統治是如此的牢不可破,而整個不公不義的司法體制也幾乎絲毫無法撼動。
  五年之後,阿扁則因「蓬萊島雜誌」涉嫌誹謗案,被判刑一年。當時為抗議司法的不公,阿扁毅然放棄上訴,不得不選擇入獄服刑。當時有人說阿扁在做秀,把司法的案件泛政治化,但他們無法瞭解阿扁當時的心情。身為一個法律人,卻對整個司法體系失去信心,甚至完全否定它的價值,各位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這是多麼令人無奈、悲憤和痛心。威權統治的不公不義,不只是對個別當事人的迫害,更是對整個民主憲政及司法體制的戕害。
  但令人驕傲,也非常幸運,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由於台灣人民追求自由、民主和公義的渴望與信念,以短短四十年的時間,帶領整個司法走出了黑暗的幽谷。隨著政治的民主化及整個戒嚴體制的崩解,司法不再為政治服務,而法院也不再是鎮壓人民的工具。任何制度性的迫害或結構性的不公已完全不存在,獨立審判的精神得到了貫徹,我國的司法獲得了重生。
  然而,不諱言的,雖然台灣的司法已掙脫了威權統治的桎梏,也卸下了白色恐怖的枷鎖,但司法改革的道路依然非常的長遠,還未走到理想的盡頭。
  今天一般的社會大眾對司法的公正已恢復了信心,民眾不再害怕喚不到正義,但他們卻必須飽受長時間等待正義的痛苦與煎熬。我們不得不承認,目前老舊的訴訟制度和法院組織,不但不足以滿足民眾的需求,更一點一滴腐蝕著國人對司法改革的信心與期待,及早建立一套合理而有效率的司法制度已是刻不容緩的要務。
  一個現代化的司法體系應該是呈金字塔型,因為審判的基礎在於事實的認定,愈接近事實發生的時點愈容易釐清,因此第一審的法院不但應配置大多數的法官,且原則上事後審不能變更第一審所認定的事實。但目前我國的司法體系基本上是呈圓桶狀,不但一審至三審的功能多有重複,且員額配置的差距也不大。在心理上,更有上級審法官的地位及審判權力高於下級審法官的觀念,嚴重阻礙了司法改革的進步。從一審到三審,反覆審認事證,卻愈審愈不清楚,結果是法官辛苦但民怨叢生。
  另一方面,長期以來我國法官與檢察官對於舉證的責任混淆不清,使民眾常誤以為在審判的過程中,被告所對抗的實為法官而非檢察官,對於法官的獨立公正性及司法對於人權的保障,產生不必要的嚴重質疑。
  針對以上的積弊和其他不合時宜的體制,司法院、法務部及其他民間司法改革團體,於八十八年七月共同促成了「全國司法改革會議」的舉行,針對人權保障、法院組織及法官人事、民事及刑事訴訟制度、行政訴訟和公務人員懲戒及司法業務的資訊化等重要議題,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方案和時間表,積極予以落實。
  「全國司法改革會議」的召開及後續改革工作的推動,不但是台灣司法體制揮別舊時代,迎接新使命的偉大創舉,更展現了全體司法同仁追求社會正義及捍衛法律尊嚴的決心。阿扁在此要特別向司法院、法務部及所有全心全意投入司法改革工作的同仁,表示最誠摯的感謝與由衷的敬意。
  奧地利著名的法學家尤金‧埃希利曾說:「除了法官的人格外,正義沒有任何的保障。」我想這一句話也適用所有的司法人員。司法的改革除了制度的更張外,更需要全體司法人員的認同與支持,阿扁要特別期勉大家,身為一位司法官,不但要有高貴的道德情操、謙遜包容的心胸及廣博的專業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捨我其誰」的熱血正義感。社會正義不會自我實現,它需要人心不停的照顧與灌溉,而這正是各位責無旁貸的使命與義務。
  阿扁的恩師,也就是司法院的翁院長,在「全國司法改革會議」三週年時,曾給全國的法官一封信,信裡寫著:「如今,司法改革的列車已經行駛到進站前的陡坡….一切都需要您的肯定、支持、參與和奉獻,….克服重大制度轉型的艱辛。….讓我們跳開官僚體系思考的束縛,同心協力迎向司法嶄新的面貌!」阿扁對於翁院長誠摯的呼籲表示由衷的感佩,同時也要借用這相同的話語,勉勵在場的每一位學員,今天的開訓是各位人生與事業新的起點,但更期待因為有大家的加入和參與,使未來司法改革的步伐走的更穩健,人權和公義的道路走得更長遠。最後,敬祝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國的司法事業能與時俱進,社會正義充分獲得實現。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