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9月15日
副總統出席「亞洲民主化世界論壇」雙年會歡迎晚宴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晚間出席「亞洲民主化世界論壇」雙年會歡迎晚宴,並以「建立民主社群」為題發表演說。
  副總統演說內容為:
  今天很榮幸能於「亞洲民主化世界論壇」,向來自全球各地之民主運動夥伴發表演說。台灣民主基金會主辦的「亞洲民主化世界論壇」,是台灣民主發展的重要一程。作為新興的民主國家,台灣在不久前才向民主化跨出關鍵的一步,即2000年政權和平轉移。台灣現在已成為民主社群的一員,與其他成員共同致力於傳播與鞏固亞洲地區民主。本人對台灣民主基金會,為加強與本區域其他民主國家之國際關係所做之努力,表達肯定之意。基金會的工作即是台灣長期追求民主奮鬥的延續。
  亞洲民主化曾被部分人士以文化的捍格及實踐的困難為理由,認為是一項不切實際的任務。當許多西方民主國家,寄望經濟繁榮能帶動政治改革時,不少亞洲國家卻認為,追求經濟成長遠比政治改革來得「實際」。這種慣常的思維,最簡單的說法就是:經濟成長將造就富裕及受教育的中產階級,這些人將對國家的統治要求更多的掌控權,並向獨裁政權施壓,使其採取政治改革。然而,像俄國及中國這類威權國家的經濟崛起,即顯示單靠經濟成長,並不能順勢帶來更大政治的自由。資本主義社會將自然形成民主社會的迷思,驅使許多西方民主國家,在策略上與亞洲的獨裁政體打交道。
  最近的事件顯示,獨裁政體是如何輕易地操控個別公司的資本主義行為,以達到嚴控與壓制自由的目的。像中國政府與雅虎合作調查,致一名新聞記者遭到囚禁的例子,不過是眾多資本主義公司,為獲取益利及市場而與獨裁政權合作,進行壓迫的例子之一。
  根據最新的全球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度調查,亞太地區的39個國家中,有11國仍被列為「不自由」國家,另外11國則被列為「部分自由」國家。對於亞太地區已有17個國家被認可為自由國家,雖然有些人已覺得欣慰,然而,看一下「自由之家」根據同份調查所作的「自由地圖」,便會發現亞洲追求民主化的工作尚待努力。
  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大樓」就近在咫尺。多數參觀者對此摩天大樓讚嘆不已,但,本人總是提醒他們,如此的高樓,並非由上而下所建,而是以堅實穩固的地基由下而上建立起來的。在許多人讚嘆這棟大樓新穎之外觀設計的同時,卻是101大樓內部強固的樑柱,讓它能在強風凜冽及地震頻仍的台灣高高屹立。
  民主化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如同興建一座堅實的摩天大樓,民主之塔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必須由下而上興建,並以堅實的地基及強固的樑柱支撐。構成民主的堅實基礎要素為何?即是:
  一、公正公開的選舉:基於政府應由受統治者選舉產生的原則,也是其正當性的來源。
  二、法治:民主不僅只是選舉,還包括依法保障權利及分配義務。唯有法治能區隔自由與少數特權,以及民主與「多數專制」。
  三、健全的公民教育:民主政府需要人民有效的參與及投入;但人民須對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有所認知與了解,才有能力去實踐。
  四、性別平等:民主機制與政府必須建立在性別平等的基礎之上,男女兩性不僅應該平等參與選舉,也應該獲得平等的代表。
  在這樣堅固的基礎之上,民主政體應有五個支柱:
  一、有效率、透明且負責的行政內閣:美國林肯總統「民有、民治、民享」政府的願景,仍是對民主統治之理想及鞏固民主之目標的最佳闡釋。
  二、具代表性、負責任的立法機關:在代議民主中,立法機關不應只是代表選民各種不同利益的機構,更應是一個以公平正義的方式平衡各種不同利益的機構。
  三、公平、正義的司法機關:為了保護自由,行使正義,一個大而獨立的司法機關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人權最基本的保障,並保護少數人免因多數人濫權而受害。
  四、健全、有應變能力的政黨文化:政黨是民主政體的砌石,它們的素質直接影響到民主治理的品質。好的民主治理需要有效的反對黨,如此才能敦促執政黨負起責任,並將國家利益置於狹隘的政黨政治之上。
  五、自由、負責的媒體:在資訊革命的時代,擁有自由負責的媒體,人民才有力量積極參與民主過程。因缺乏自由而受侷限的媒體,以及因缺乏可信度而受挫的媒體,同樣會危及民主的健全。
  歷經二二八的大屠殺、漫長的「白色恐怖」時期及38年的戒嚴高壓統治,台灣的民主道路是一條艱辛的路程。然而,在20世紀的最後10年中,民主如同象徵民主運動的野百合般盛開。隨著1996年的首次總統直選及最後在2000年的政權和平轉移,台灣最終的民主成就不可不謂為一項政治奇蹟。
  本人曾積極參與並見證台灣的民主歷程。七○年代早期,本人自美國歸國,即發動台灣的婦女運動,同時並參與推動民主化的反對運動。著名的高雄美麗島事件發生在民國68年12月10日,反對運動者齊聚一堂,慶祝世界人權日。本人在集會中發表20分鐘的主要演說,訴求民主化。國民黨政府派警察和士兵在和平的集會中挑起暴動,使民主化運動蒙羞。3天後,國民黨政府逮捕我和其他151位反對運動者。其中以「美麗島八大寇」著稱的8人,被依叛亂罪起訴,是項罪名得處以死刑。
  1980年3月,我們8位接受軍事法庭審判,並由一群勇敢的律師幫我們辯護,包括1位年輕、認真、名叫陳水扁的律師。儘管他們英勇努力,但軍法庭仍依刑求逼出的口供,判我們長期坐監。這項審判引起了公眾的注意,讓更多人看清國民黨政權的不公,並激發更多人加入民主運動。沒有人預測到20年後,在2000年3月,美麗島事件中的1位辯護律師和1位被告會當選這個國家的總統和副總統。透過公開、公平、民主、和平的選舉,台灣人民取代了一度迫害他們的威權政體,並以最民主和平的方式,將統治權轉移給受迫害的人。這是台灣民主最榮耀的一刻。
  台灣的政治奇蹟不僅僅是經濟繁榮的結果。促成台灣之民主化有三個因素。第一,七○年代和八○年代的經濟成長讓台灣培育的中產階級能積極為台灣權益挺身而出。第二,七○年代晚期反對運動的各種組織將民主的訴求帶上街頭,打破秘密警察和情報人員網絡帶來的恐懼和沈默。最重要的是,本人在1971年發動的婦女解放運動,將性別公平的議題推至最前線,並帶領另一半的人口投入民主戰役。今天,台灣的政治民主與經濟繁榮已獲得舉世的肯定。
  今年8月14日是太平洋地區二次世界大戰終戰60週年紀念,本人在台灣成立了一個國際組織,名為民主太平洋聯盟,作為台灣民主發展的下一步。民主太平洋聯盟的目標是團結太平洋地區的民主國家,以推動民主太平洋聯盟「民主、和平、繁榮」的原則。民主太平洋聯盟的種子係應聯合國2000年國際和平文化年之訴求而生。在民主太平洋聯盟成立之前,台灣曾舉辦過世界和平大會、一次民主太平洋聯盟籌備會議及二次大會。今年八月正式成立之時,民主太平洋聯盟已擁有三大主要區域-美洲地區、亞太地區與南太平洋地區-的28個會員國。
  近來蓬勃發展的資本威權政體崛起,突顯出非民主的經濟繁榮蘊藏的危險。民主太平洋聯盟的創始會員們體認到,惟有民主才能促進和平,亦惟有和平才能繁榮發展。惟有共同推動和平、民主和繁榮之價值,亞洲才能真正的進步。
  為推動民主、和平與繁榮的原則,民主太平洋聯盟已展開未來兩年內的十項計畫。
  1.禽流感座談會將於今年11月在印尼召開,並由哈比比中心協辦。會中將邀集國際學者就亞洲禽流感疫情交換意見並討論合作方案,以對抗疫情可能波及全球釀成災難的立即威脅。
  2.2005年台灣選舉訪查團將由選舉專家、學者組成,訪察台灣地方的合併選舉,並參加相關座談會。
  3.「民主太平洋聯盟」研究生獎學金將提供資格符合的學生至台灣進修的機會,以增進對台灣文化、社會發展,以及其經濟與民主經驗的了解。
  4.「民主太平洋聯盟」訪問團計畫促進聯盟成員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5.太平洋女性發展中心為處理女性發展相關議題之組織網,將提供論壇以增進婦女的力量。
  6.太平洋防災中心將協助聯盟成員共同防制並減少天然災害,並提供災害相關研究之資訊。
  7.太平洋遙測中心將推動聯盟成員合作,促進海洋資源永續經營。
  8.太平洋顧問團將由聯盟中開發較快之成員國的經濟、商業、政治與非政府組織領袖組成,以和其他開發較慢的成員們分享其政、經及社會發展的經驗與專業。
  9.太平洋國會連線為太平洋地區各國國會議員建立起網絡,促進國會議員之間的對話,並分享國會改革的經驗。
 10.太平洋網路大學將透過網際網路促進各領域之經驗及專業分享,並於聯盟成員國內推廣終身學習。
民主太平洋聯盟將藉由這十項計畫,推廣各成員國間的務實交流,並促進太平洋地區之民主、和平與繁榮。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我們都是民主路上的旅客。這是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許多同伴都為了國家的民主做出重大犧牲。或許我們有幸可以嚐到民主最終的勝利果實,但在這之前,還有很多工作等著我們。作為新興的民主國家,我們必須繼續致力鞏固民主。同等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擔負起對鄰國及其人民的責任,確保他們有一天也能享受民主的果實-我們必須成為後繼者的榜樣與燈塔。我們無法獨力完成這些使命,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團結與合作,建立起一個民主社群。透過我們集體的力量,為亞洲的民主立下穩固的根基。本人相信,藉由我們集體的力量和類似「亞洲民主化世界論壇」的組織,亞洲的民主夢終將實現。
  敬祝各位台灣之行順利愉快,並預祝此次會議圓滿成功。謝謝。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