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09月15日
總統接見台灣省機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傑出績優廠商及幹部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接見台灣省機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傑出績優廠商及幹部一行,並在致詞中再度說明金融改革及稅制改革的方向。
總統表示,「金融改革」一路走來非常辛苦,但第一階段「金融改革」的經驗證明,這是一條必須要走的正確道路,同時愈早達成改革的目標,所要付出的代價會愈小,而得到的成果也愈明顯。不只台灣要做金融改革,包括對岸的中國大陸也在做金融改革,很多國營金融機構也引進外國銀行,希望能夠注入新的活水,所以當中國大陸馬不停蹄地在做金融改革之時,台灣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金改,第二階段的金改絕對是刻不容緩。
總統進一步表示,「稅制改革」包括通盤檢討貨物稅、印花稅、營業稅、遺產稅及贈與稅的稅制與稅率;建立最低稅負制度,調整薪資所得與資本利得租稅負擔的比重;簡化稅制及對個人強化就業技能給予適當租稅減免等等,由此可見,稅改不是全面加稅,各種稅目有增有減,而稅收的增加也將優先投入對弱勢團體的照顧及國家的重大建設。「稅制改革」必須實事求是,絕對不可以因為其他的政治目的而扭曲成或誤導為「貧富對抗」或「階級鬥爭」。
總統致詞全文內容為:
今天阿扁非常高興有機會在總統府與各位績優廠商代表見面,原來今天的會面是安排在9月1日,由於颱風的關係而延到今天,如果造成大家行程上的不便,在此先向大家致歉。「台灣省機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創建至今已有18年的歷史,於成立時就設立了「工商服務」、「業務推展」及「財務」等幾個委員會,並推動「台灣地區機器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名錄」的主編,積極強化會員間的溝通與交流,並因應國外廠商採購的需要,對促進整體機器產業的發展可以說是貢獻良多。而「聯合會」所舉辦的績優廠商選拔更受到業界高度的重視,今天各位廠商憑著優異的業績而獲獎,在此本人要代表政府與人民向大家表示恭喜與祝賀之意,希望大家要精益求精,與時俱進,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並促進整體產業的蓬勃發展。
機器產業可以說是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不管是製造業的生產設備,或是一般商業的事務機器,都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各位機器商業的績優廠商更是台灣工商業界的尖兵與骨幹。過去的五年多,大家對整體經營環境的改變一定是感受良多,尤其是與各位有密切關係的「金融改革」與「稅制改革」,大家一定非常關心這兩項重大改革未來的發展與方向。
目前「金融改革」已有了初步的成果,銀行逾放比已降到歷史的低點,在過去的幾年來,從最高的8.4%逾放比降到今天只剩下百分之二點多,而銀行資產的體質也獲得大幅的改善,放款業務明顯增加,廠商不用再擔心銀行會雨天收傘、抽銀根。像農漁會信用部的改革,原先引起很大的反彈,但事到如今大家都可以做最好的見證,我們不再聽說有哪一家農漁會信用部經營發生困難,或有被擠兌之虞,這也是我們的改革令人非常欣慰之處。而第二階段的「金融改革」的重點,則在於提升整體金融產業的競爭力。大家都知道,台灣的銀行與國內其他的企業相比,規模並不算小,但與世界級的金融機構比較則有很大的差距,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不足。隨著愈來愈激烈的自由化與全球化競爭,如果我們不加快腳步,積極強化金融產業的體質與競爭力,未來一旦開放市場,整個產業所面臨的考驗與挑戰將會更加嚴酷。「金融改革」一路走來非常辛苦,但第一階段「金融改革」的經驗證明,這是一條必須要走的正確道路,同時愈早達成改革的目標,所要付出的代價會愈小,而得到的成果也愈明顯。政府將繼續秉持著改革的意志與決心,積極化解各方的疑慮與抗拒,力求依據預定的進度完成改革的目標。不只台灣要做金融改革,包括對岸的中國大陸也在做金融改革,很多國營金融機構也引進外國銀行,希望能夠注入新的活水,所以當中國大陸馬不停蹄地在做金融改革之時,台灣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金改,第二階段的金改絕對是刻不容緩,縱使像昨天台企銀的金改面對一些困難,但是我相信這些都只是一時的,我們絕對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氣餒,也不會因為一時的困難而退縮,我們還是會積極努力來推動第二次的金改。而且在今年,我們預定達成的目標以及明年我們所要達成的成果,我們絕對會繼續地努力,絕對不會讓大家失望。
至於「稅制改革」,長期以來台灣的稅制存在著兩大缺失:第一,租稅負擔比例過低。第二、結構性的租稅不公。目前我國賦稅收入占國民生產毛額的比例(所謂「租稅負擔率」)只有13.6%,比先進工業化國家(OECD)平均的27.0%,我們只是人家的一半。縱使鄰近日本比較低,也有15.9%,而韓國也有19.8%,我們都是相對較低的,壓縮了政府推動重大公共建設的能量,對提升整體國家競爭力形成嚴重的障礙。其次,有關特殊身分的租稅減免,以及對於獎勵投資與促進產業升級所訂定的各項優惠措施,多年來都沒有進行通盤的檢討,該取消或畢業的都沒有進行調整,不但使政府稅基大量的流失,更造成結構性的租稅不公。大家都知道,在場的各位績優廠商是傳統產業,但是傳統產業所繳的稅,竟然比科技新貴、電子產業等等還要多,這樣是不是公平?我覺得非常有問題。就像綜合所得稅,受薪階級所繳的佔四分之三,而投資所得的綜合所得稅只佔了四分之一,不是沒有錢,也不是沒有賺錢,而是投資很多但是可以不必繳稅,比如說,有很多錢去投資未上市上櫃公司的股票,但是賺再多的錢也不必繳稅,但是我們領薪水的人,一塊錢也躲不掉。
所以,為了提升國家整體的競爭力,更為了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稅制改革」勢在必行。本人於今年5月30日的「總統經濟顧問小組會議」,特別針對「稅制改革」做出6點具體的裁示,包括:將國民租稅負擔率於3年內提高至15%,未來再調高至18%,大家要了解其實在民國79年、80年我們的租稅負擔率就已經達到18%以上,甚至20%以上,緊接著慢慢的降低到18%、16%、15%,阿扁2000年上任的時候,我們的租稅負擔率已經降到13.5%,現在我們是控制在13.6%,所以,我們必須通盤檢討貨物稅、印花稅、營業稅、遺產稅及贈與稅的稅制與稅率;建立最低稅負制度,調整薪資所得與資本利得租稅負擔的比重;簡化稅制及對個人強化就業技能給予適當租稅減免等等,就是希望政府各部門能共同加快「稅制改革」的腳步。
從這6點具體的裁示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稅制改革」不是全面加稅,各種稅目有增有減,而稅收的增加也將優先投入對弱勢團體的照顧及國家的重大建設。同時,高所得者多負擔一些稅這不但是天經地義的事,也絕對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但不論是企業家或受薪者都是整體社會的一份子,對於整體經濟的繁榮與富足,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積極做出他們的貢獻。「稅制改革」必須實事求是,絕對不可以因為其他的政治目的,而扭曲成或誤導為「貧富對抗」或「階級鬥爭」。
台灣當然不是一個階級的社會,貧富的差距依據國際的標準也在可接受的範圍,我們2003年的貧富差距是6.07倍,但是美國是10倍,而香港是17倍,新加坡是20倍,而我們的6.07倍相較於2001年、2002年都逐年在遞減,但是貧富的差距還是存在,這也是我們必須要更加努力的地方。日前行政院院會所通過有關「最低稅負制」的立法草案,就是朝向改善稅負不公與縮短貧富差距而努力,不能因為部分稅務稽徵的技術問題而全盤否定它的價值。「稅制改革」這種嚴肅且涉及專業性的政策議題,社會各界應以更審慎的心情,以更理性、客觀的態度來對待,尤其不要因為堅持各自的立場而影響了社會的團結、和諧。
改革絕對不可能一蹴可幾,也不是一次就能到位。今天「稅制改革」終於踏出了第一步,過去的「稅制改革」只會減稅,過去的14年我們也進行了幾次重大的稅制改革,像加值營業稅、實施兩稅合一,但全部都是減稅,從來沒有人願意甘冒天下大不諱而加稅,這一次的「稅制改革」能夠有所突破,勇敢的面對租稅不公的嚴肅議題,大家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同時,這也不是工作的結束而只是一個開始。「繁榮富足」與「公平正義」始終是政府推動各項政務時,堅定不移的信念與目標。大家要對改革有信心,更要對政府有信心,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理想,我們會以更穩健與踏實的腳步,一步一步朝著最後的理想目標堅定的前進。
最後,要再一次恭喜各位績優廠商並感謝「台灣省機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長年來對國家、對社會的支持與貢獻,在此先預祝大家中秋佳節快樂。
上午,台灣省機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傑出績優廠商及幹部一行由理事長陳弄璋率領,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