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9月12日
總統接見丹麥國會議員訪問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丹麥國會議員訪問團,並代表政府及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表達歡迎之意。
  總統表示,去年4月在丹麥舉行的「北歐五國台灣議題會議」,他很高興能夠透過視訊會議的方式認識北歐五國的國會議員,對於會議主席、同時也是丹麥國會「外交政策委員會」主席麥森(Jens Hald Madsen)議員於會中公開表示將呼籲在丹麥國會成立友台小組一事,總統再度表達感謝之意。
  總統進一步表示,此次來台的訪問團成員,包括執政的自由黨,以及人民黨及社會民主黨等朝野政黨議員,充分顯示丹麥不分朝野對台灣的支持與友好,對此,總統表達誠摯謝忱,他也感謝人民黨籍的諾德格(Karin Nodgaard)議員多次在國會中發言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且籲請歐盟勿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
  總統指出,台灣與丹麥兩國近幾年的經貿往來及經濟交流有極好的進展,以去年為例,台、丹雙邊貿易總額達7億7000萬美元,台灣對丹麥並享有順差,過去二年,雙邊貿易成長幅度每年都有30%以上,顯示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而為了減少台灣對丹麥的貿易順差,同時也為了發展我國的替代能源政策,去年台電也向丹麥採購高達3000萬美元的風力發電機。
  總統並期盼丹麥國會能夠繼續不分朝野黨派地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讓台灣不致成為全球防疫網絡的漏洞。此外,由於台海和平是亞太安全及世界和平的重要關鍵,因此,他很感謝歐盟能夠維持對中國的武器禁運。總統強調,他不樂見歐盟出售武器給不民主的中國,讓不民主的中國用這些武器來對付民主的台灣。
  訪賓除感謝總統撥冗接見之外,並以兩岸關係等議題就教總統。
  總統則表示,中國希望將台灣變成第二個香港、澳門,成為一個地方政府,但是2300萬台灣人民認為且堅持我們是個主權國家,我們不可能像香港一樣接受一國兩制。然而,我們主張,兩岸之間的歧見應該透過民主、和平、對等的原則來解決:所謂民主原則是2300萬台灣人民的意見應受到尊重,所謂和平原則是應以非武力的和平方式來消弭兩岸的歧見,而所謂對等原則是兩岸的協商應透過政府對政府的平等協商。
  總統進一步指出,很遺憾的是,今年3月中旬中國人代會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為非和平方式處理台海議題確立法源基礎,他強調,全世界再找不到第二個國家在自己的國內法中宣稱要對另一個主權國家採取非和平手段,中國的做法是史無前例的,在該法通過之後,他們面臨了巨大的國際壓力,為了消除這樣的壓力,北京當局邀請台灣在野黨領導人前往北京訪問。總統表示,中國向來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也不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因此他們的做法是企圖將兩岸交流去政府化、去公權力化,絕大部分台灣人民都很了解他們的統戰伎倆,也逐漸了解到兩岸之間的交流,凡有關於公權力的事項,都必須經由政府對政府的協商,才有獲得解決的可能。
  總統強調,我們的兩岸政策,套用對岸的說法,是「爭取談,不怕拖」,我們會爭取任何機會和對岸展開對話,但我們並不急,我們不會因為恐懼而去談判,也不能因為談判而投降。
  丹麥國會議員訪問團,包括:諾德格(Karin Nodgaard)議員及其夫婿、霍夫曼議員(Svend Erik Hovmand)夫婦、安納生議員(Kim Andersen)夫婦、安納森議員(Hans Andersen)夫婦、任德議員(Jens Christian Lund)夫婦,下午由外交部次長高英茂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黃志芳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