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9月07日
總統接見拯救兒童協會代表普雷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拯救兒童協會代表普雷托(Dominique Pierre Plateau),除歡迎他的來訪外,並就體罰問題與訪賓深入交換意見,總統期盼,台灣能成為一個沒有體罰的國度及亞洲國家的教育典範。
  總統表示,今天對他而言是特別的一天,稍早他與國際人權聯盟副主席Chulachain女士就有關廢除死刑議題交換意見,而現又與普雷托代表會見,共同關心體罰問題,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權課題,在廢除死刑的同時,我們也要有替代死刑的新思維及新作法,同樣地,反對體罰也應有其他的管教方式。
  總統指出,台灣在替代廢除死刑方面也有所努力,例如提高有期徒刑的上限及假釋門檻等,以無期徒刑來代替死刑,所以除了積極修法配合因應外,也要減少死刑的判決及執行,1998年台灣有32個死刑判決執行,1999年為20例,但自他2000年上任後,已逐漸降低死刑判決的執行,去年有3例,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1例。
  總統強調,他本人絕對反對體罰,反對將任何暴力施加在不論是婦女或小孩的身上,遺憾的是,不論在家庭、學校或社會仍不時有體罰的情事發生,希望教育部能在教育基本法中,將不得體罰的教育方向正式納入。
  總統表示,體罰對兒童而言絕對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是最糟的管教方法,雖然「兒童及青少年福利法」已在2003年正式通過,將兒童權利主體納入條文中,這是政府重視兒童、青少年權利重要的演進,過去法律把兒童及青少年視為被保護的個體,現在則已成為權利的主體。
  訪賓則推崇總統人權立國的理念,他表示,體罰不只是對兒童人權的侵犯,而且是一種虐待兒童行為,但有許多成人並不這麼想,因為他們認為這是為兒童好,雖然他們的本意良善,但卻對兒童在身心方面造成深遠的影響。他也以將廢除體罰訂為法律的瑞典為例指出,此法實行之初即有人質疑青少年犯罪率是否會因而提高,但後來數據顯示並非如此,反而更能教育兒童尊重人權。
  訪賓也建議經由公共教育,讓民眾了解反對體罰的內涵,絕非挑戰傳統價值或社會存在已久的教育方式,而是一種不同的思維,現在已是人權時代,是廢除體罰一個絕佳的時間點。
  總統回應表示,反對體罰、廢除體罰代之以非暴力、愛的教育是他長期努力追求的目標,更是一種信仰,當兒童只被視為是被保護的個體時,老師、學校及家長往往會以「為了他好」的理由,而施以體罰或實施髮禁,所以他相當肯定教育部杜部長決定解除髮禁,讓學生成為權利的主權而非被保護的對象。
  總統也贊同訪賓所提公共教育的重要性,他表示,徒法不足以自行,將不得體罰納入教育基本法只是政策方向的揭示,並不等同於可貫徹執行,因此,如何加強公共教育,讓老師、家長瞭解體罰並非最好的管教方式也非常重要,希望除了政府相關部門外,人本教育基金會等民間團體也能和政府共同努力,使台灣成為一個沒有體罰的國度、亞洲國家的教育典範。
  拯救兒童協會正式名稱為拯救兒童國際聯盟(International Save the Children Alliance),成立於1919年,目前有26國的分會,服務於111個國家。
  拯救兒童協會代表普雷托上午由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朱台翔、執行長史英等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教育部長杜正勝、內政部次長張溫鷹也在座。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