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08月26日
副總統與縣市長座談
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今天上午在總統府與全國縣市長座談,邀集各縣市長及經濟部、財政部、行政院衛生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代表座談,並聽取衛生署「禽流感防範」、水利署與農委會「國土保安」、財政部「財政赤字問題」及工程會「各縣市閒置公共建設問題」業務簡報。
副總統於開場致詞時表示,在座的縣市長有部分將於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中尋求連任,有些則將圓滿結束任期,不論如何,都背負著選民的高度期許,相信大家也非常希望能夠提出一個完美的成績單。因此,她今天邀集大家座談,就是希望能就國家社會目前所面臨的挑戰與困難進行瞭解,透過新思維、新作法,及早因應與掌握。
針對各縣市目前面臨的問題,副總統提出幾點想法,希望與會人士藉著今天的座談能深入瞭解、探討。副總統表示,台灣現今的生活環境可以說是「風不調雨不順」,幾次天災來襲的經驗顯示,許多建設的成果因而毀於一旦,她感慨指出,日前她搭乘直昇機視察台北、桃園、新竹及苗栗地區,發現整個地貌幾乎可以用「山林破碎」來形容,因此副總統再次強調,防災與保安比建設還重要,中央與地方應當一同攜手致力於水土保持工作、防患未然。
副總統也表示,中國對台灣仍舊包藏禍心,偷渡犯已然造成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的威脅,管制鬆散的海岸線成為治安的缺口。另外,社會變遷導致人口結構產生變化,老年人口漸漸增多,造成政府財政負擔日益嚴重,這也是刻不容緩需要面對的問題。
針對日前高雄捷運發生外勞暴動的情形,副總統也表示,希望這只是單一事件,不要再度發生,而社會大眾除了指摘可能有官商勾結弊端外,也應當從另一角度思考問題,那就是社會普遍缺乏人文關懷,對於外勞仍存有歧視心態。事實上,未來台灣社會仍有許多工作必須倚重外勞,她呼籲國人應抱持「民胞物與」的精神,用感恩心、同胞愛來看待外勞朋友。
副總統進一步表示,我國雖然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簽約國,但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還是必須得共同面對能源短缺的現況,因此,她提倡,除了「綠色產業」之外,我們更要推動「綠色生活文化」,檢視生活上的食衣住行是否真正做到節約能源。
日前,媒體報導許多公共建設因設計不良或規劃不當等因素而閒置未用,副總統表示,這種資源浪費的情況令人非常心痛,但與其追究責任,中央與地方更應共同來檢討,如何讓這些建設有效的更新與再使用。至於中央財政赤字、地方也面臨無米之炊的景況,她也希望中央與地方共同思索,如何建立友善、親密的夥伴關係,因應日益嚴重的財政問題。
最後,副總統提醒國人,亞洲目前已經有13個國家遭受禽流感威脅,目前,台灣基於抗SARS的經驗,尚因應良好,但下個月開始即將有來自許多地方的候鳥至台灣棲息,台灣也可能受到禽流感的威脅,倘處理不當,依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模擬評估,台灣可能會有530萬人感染,有7萬人必須住院,1.4萬人可能因而喪失寶貴性命。日前,總統已主持國安高層會議商擬因應對策,政府一定會審慎以對,副總統同時希望地方政府也應正視這個問題,配合政策、預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