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接見凱達格蘭學校青年營學員,除歡迎他們來總統府作客,更期許他們成為台灣民主改革運動的生力軍。
總統表示,凱校的創辦超越了黨派、族群、個人,結合產、官、學界的力量,其宗旨是要建立一個立基於台灣主體意識之上,以培育民主改革種子的教育搖籃。
總統指出,他從政一路走來,特別喜歡與年輕朋友一起合作打拼,在當立委、台北市長期間重用許多年輕人,當選總統之後,也秉持尊重、愛護年輕人的一顆心,繼續委以有熱情、智慧、及責任感的年輕朋友重要職務。總統強調,權力係來自於人民,當他擁有權力的每一天,都會認真努力來報答賦予他權力的人民。所以重點不在於他在位還有多少時間,而是到底人民有沒有因為他每一天的努力而生活過得更好?總統也請大家相信他,他一定會更加努力,請大家拭目以待。
在聽完學員代表致詞後,總統以他年輕時聽了民進黨故主席黃信介先生的一場演講,因而確定志向、轉考台灣大學法律系的例子與大家分享,鼓勵學員們要找到真正的志向與興趣。總統回憶,他的夫人吳淑珍女士擔任立委時,他是她的助理,當時的經驗讓他深刻體認到年輕朋友是國會,甚至國家最大的希望,因此推動告別「一個立委、一個助理、一張桌子」的時代,讓國會辦公室能夠真正建制化。
總統表示,他從立委、市長到總統一路走來,年輕朋友給予他最大的協助與支持,包括針對資深中央民代任期問題的大法官261號解釋的釋憲申請書也是年輕朋友所撰寫,大法官261號解釋結果使國會全面改選,並間接促成直轄市市長民選以及總統直選,2000年更有了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因此,總統鼓勵年輕朋友不應妄自菲薄,繼續在在學習過程中締造歷史。
總統開場致詞內容為:
今天真的很高興,看到這麼多凱校的年輕同學來到總統府與阿扁見面,心中實在充滿了喜悅。每一次與凱校的學員見面,阿扁都會不厭其煩的告訴大家,雖然阿扁是民進黨黨員,也曾經兼任過民進黨的黨主席,但是凱校絕對不是民進黨的黨校,當然也不是扁校,既不等同於國民黨的革命實踐研究院,也有別於李登輝學校。凱校的創辦超越了黨派、族群、個人,結合產、官、學界的力量,其宗旨就是要建立一個立基於台灣主體意識之上,以培育民主改革種子的教育搖籃。
阿扁一向深信,年輕人雖然年紀輕輕,能做的事卻不見得比有經驗、甚至年紀大的人少。正因為各位年輕,往往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創意、想像力、創造力,做事苦幹實幹,吃苦耐勞,不怕失敗,充滿理想,滿懷熱情,也願意虛心學習,與人合作;正因為年輕,學習能力非常強,不但能創新,更有速度,做事比人家快,甚至甩掉包袱的速度也特別快。阿扁從政一路走來,特別喜歡與年輕朋友一起合作打拼,在當立委、台北市長期間重用許多年輕朋友,當選總統之後,也秉持尊重、愛護年輕人的一顆心,繼續委以有熱情、智慧、及責任感的年輕朋友重要職務。
執政黨重視年輕人,率各政黨之先重用年輕人,讓青年有一展長才的機會。阿扁也繼續藉著體制內、體制外的機制,和年輕人來討論國家大事、探討公眾議題。第一屆的「青年國是會議」去年在紅樓舉辦,阿扁和與會的青年朋友針對多項議題進行坦誠、公開的討論,即將在下月初舉辦的第二屆「青年國是會議」全國會議青年眾議院活動,也將再次提供年輕人和我們的政府有交流意見、討論公眾議題的最佳平台。
阿扁在當選總統之後,就開始思考籌劃凱達格蘭學校的創辦,一直到了2003年,凱校才誕生。當時有一些關心阿扁的朋友曾經提出質疑,認為馬上就要選舉了,辦教育每年又要花這麼多錢,又不能立即轉化成為選票,這樣做是不是值得?阿扁當時非常嚴肅的告訴他們,選舉是一時的,但是台灣的進步與發展卻是永遠的;選舉或許有輸有贏,但台灣的民主改革卻是永遠都落後不得。雖然教育不能立即見到成效,但是透過教育,就彷彿為台灣這塊土地播下了民主改革的種子--重點不在於馬上收成,但是只要我們開始去做,有一天一定會開花結果。
當初在規劃創辦凱校的時候,阿扁一直堅持,凱校絕對要超越黨派、族群、個人,凱校不是任何政黨或阿扁個人的學校,凱校是屬於台灣全民的學校。所以我們不但要針對社會菁英人士來開辦「國家領導與發展策略班」,我們也要走入地方,開辦「民間領袖與地方發展班」;針對社會上相對弱勢的婦女與原住民,我們開辦「女性公共事務領導班」和「原住民族研究班」;同樣的,對於各位年輕朋友、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我們開辦「青年領袖夏令營」和冬令營。在每一班的課程裡,阿扁保證各位絕對看不到任何所謂的黨化教育,更不灌輸所謂的意識形態,唯一追求的,只有以台灣主體性與民主改革作為中心思想的傳授。
凱校創校迄今已經進入第三年,再過兩年多,阿扁當然也會從總統這個職位上卸任,阿扁要告訴大家,其實從阿扁踏入政治圈的第一天開始,心裡早就認識到,不管是任何人、任何職位,「上了台就要有下台的心理準備」,這本來就是民主政治的常態,也是任何一位關心民主改革者都要具備的基本認知。民主政治沒有所謂「接班」的問題,關鍵在於,只要在這個位子上一天,你就要每天提醒自己,「我要怎麼做才不會辜負人民的付託」、「要怎麼做才會讓這塊土地能夠變得更好」。阿扁一直相信,權力既然來自於人民,當我們擁有權力的每一天,都應該認真努力來報答賦予我們權力的人民。所以重點不在於阿扁在位還有多少時間,而是到底人民有沒有因為我們每一天的努力而讓他們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好?請大家能夠相信我,阿扁會更努力的。還有兩年多的時間,我相信還可以做很多事,請大家拭目以待,阿扁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各位是凱校學員最年輕的一群,也是台灣民主改革運動的生力軍,或許不見得每一位將來都會走入政治圈,但是阿扁也要鼓勵大家,不管你在什麼位子、什麼地方,只要一日為凱校的學員,就永遠不要忘記自己身上承擔著台灣民主改革的神聖使命。阿扁有信心告訴大家,未來幾天的課程,比起各位過去曾經參加過的訓練營,或許會很累,但一定會讓大家終身難忘。最後,阿扁要再次感謝大家來到凱達格蘭學校以及今天能夠在總統府認識,再次祝福大家身心健康、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