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08月14日
總統出席民主太平洋聯盟成立大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出席民主太平洋聯盟成立大會,並代表中華民國(台灣)政府及全體人民歡迎前來與會的貴賓之意。
總統致詞時,除對民主太平洋聯盟的正式成立表達祝賀之意,並以「和平共生、民主深化、協商合作、人文復興」四大主軸,呼籲所有環太平洋地區的伙伴們,共同開啟一個「和平世紀」與「自由夢想」的的太平洋新紀元。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首先,本人謹代表中華民國(台灣)政府以及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向所有遠道而來參加「民主太平洋聯盟」成立大會的貴賓們,表達最誠摯的歡迎與感謝之意。
各位都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歷史的創造者。因為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六十週年,六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八月十四日,更是日本無條件向聯軍投降,結束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性時刻。同年九月二日,日本代表在美國密蘇里號戰艦上正式向聯軍提出投降時,聯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為這場艱苦而殘酷的戰役作出最後的註解,他說:「一個嶄新而解放的世界已經降臨在太平洋盆地。今天是自由出征,民主邁步的日子。」
經過三年的籌劃,在理事長呂副總統一手催生,以及中華民國政府相關部會同仁與民間社團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民主太平洋聯盟」終於在終戰六十年後的八月十四日正式成立,讓環太平洋地區二十六個國家,串連成一個團結又堅實的同心圓。
本人除了要再次恭賀「民主太平洋聯盟」劃時代的誕生,並呼應去年「民主太平洋大會」所確立的「民主」、「和平」與「繁榮」三項核心價值之外,也要以「和平共生、民主深化、協商合作、人文復興」這四大主軸,呼籲所有環太平洋地區的伙伴們,共同開啟一個「和平世紀」與「自由夢想」的的太平洋新紀元。
過去一整個世紀以來,環太平洋國家面臨多重的挑戰,包括「人類安全的衝突」、「民主鞏固的反撲」、「金融經濟的風暴」,以及「永續發展的瓶頸」。儘管國際社會嚐試透過國際聯盟、聯合國以及其他集體協商合作機制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仍然無法享有安定、和諧、完整與和平的生活。
在全球化的效應下,所謂「人類安全」的定義早已超過傳統軍事與戰略安全的範疇。特別是在新的世紀,國際恐怖主義興起、朝鮮半島核武的爭議、中國崛起的陰影、南海主權與漁事糾紛、甚至是2003年起襲擊亞太地區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以及禽流感、口蹄疫、狂牛症等,在在突顯「綜合性安全」的重要性。
特別台灣曾經深受SARS的衝擊,未能及時得到國際衛生醫療體系的支援,甚至當台灣連續九年申請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的努力,都因為中國持續打壓而未能如願。更遑論一直到現在,台灣每天都必須承受中國對台部署七百多枚飛彈的威脅,甚至是通過所謂「反分裂國家法」,授權人民解放軍以「非和平」手段解決台灣問題的直接挑釁。美國國防部日前公佈「二○○五中國軍力報告」也明白指出北京的軍事擴張行動,目的不只針對台灣,更擴及包括美國、日本、紐西蘭、澳洲等所有亞太地區國家。國際社會以及環太平洋國家都必須正視這些危及「人類安全」的不確定因素。
六十年前的戰爭教訓,讓我們必須更加珍惜和平的可貴,並且支持經由協商與對話來解決歧見。更重要的,為了有效預防衝突和戰爭的發生,我們必須運用集體合作的機制,強化包括北韓與中國政府在軍事發展與決策過程的透明度,避免誤判或者假藉民族主義為由,導致核子戰爭的可能性,才能確保「太平洋永久和平新秩序」的落實。
在「民主鞏固」方面,現階段亞洲三十九個國家中仍有十五個國家未能符合民主深化的指標,包括其國家領導人非經公民普選、軍隊尚未國家化、人權紀錄不佳、欠缺完善的法治制度與健全的政黨政治等。更嚴重的是,全世界現存的五個共產政權,其中有四個就是在亞洲。因此,「拓展民主」與「傳播自由」將構成全體太平洋盆地國家共同努力的目標。本人在此要向各位貴賓鄭重強調所謂「台灣民主」對「太平洋民主社群」的重要性。
「台灣民主」最珍貴的資產,在於它是由下而上,來自社會最底層的人民對民主與自由價值的堅定追求,才能陸續從八○年代開始結束威權統治、開放黨禁、報禁、推動國會全面改選與總統直選、實現政黨輪替、軍隊國家化與公民投票、深化人權保障、維護自由公平的開放選舉和政黨競爭。
與其他亞洲新興民主相較,「台灣民主」更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它是在中國強大的軍事威脅和外交打壓之下逐步成長茁壯,縱使過去威權體制的舊勢力也無法讓「台灣民主」走回頭路,甚至必須坦然接受台灣主體意識強化以及各項民主改革深化的主流民意。
在經濟繁榮與永續發展方面,一九九七年年底爆發的亞洲金融風暴,讓我們從亞洲經濟奇蹟與泡沫成長的美夢中驚醒,也促使當前環太平洋各主要經濟整合機制,例如亞太經合會、東南亞國協、北美自由貿易區等更加正視亞洲金融秩序的維護。
另一方面,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架構下,國際社會雖進入自由貿易競爭的階段,但是「八大工業國」(G8)主導全球經濟性議題的走向,造成富國與貧國之爭。同時,全球陸地資源的有限,致使海洋資源開發成為人類未來爭奪的焦點。太平洋地區富涵漁業、礦藏、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又是世界重要海上貿易交通線,必然使得太平洋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凡此種種皆有賴一個集體諮商與合作的國際機制。
本人深信,「民主太平洋聯盟」正是因應複雜國際情勢變化下的產物,也是建構一個民主、和平與繁榮太平洋世紀的新動力。唯一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民主太平洋聯盟」的拼圖中,存在著失落的一角,那就是太平洋西側的中國。
本人非常清楚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經濟力量崛起的重視,然而本人也必提醒各位,所謂「中國崛起論」是建立在廣大的市場經濟誘因、持續擴充的軍事能力、潛在的社會與經濟動亂、政治核心的控制能力,以及政治民主能否穩定開放的複雜基礎之上,絕對不能僅由單一面向來看待。
沒有人願意看到中國的崩潰,因為國際社會無法承擔中國崩潰所帶來的代價。因此,為了讓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成為「民主太平洋社群」一股正面的力量,「中國的崛起」必須伴隨「和平的覺醒」與「民主的開展」,這也是全體「民主太平洋聯盟」責無旁貸的使命。
各位嘉賓、各位先進、各位朋友,一個良善、和睦、繁榮、進步的理想國度是每一個人的夢想,然而夢想絕非一蹴可幾。沒有和平共生的環境、缺乏民主深化的過程、窄化協商合作的空間,我們就永遠無法實現一個「太平洋人文復興」的美好願景。
機會就在你我手中,努力就會看見希望。
祝福大會順利、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