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08月11日
總統出席「民主太平洋聯盟」成立大會中外記者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以「和平共生、民主深化、協商合作、人文復興」四大主軸,呼籲所有環太平洋地區的伙伴,共同開啟一個自由、安定與繁榮的太平洋新世紀。
由呂副總統秀蓮女士一手催生的「民主太平洋聯盟」今天舉行成立大會中外記者會,總統是應邀為記者會致詞時作了以上呼籲。去年總統也以「擁抱新民主‧榮耀太平洋」為題,呼應「民主太平洋大會」所確立的「民主」、「和平」與「繁榮」三項核心價值,共同賦予「民主太平洋聯盟」劃時代的意義。
總統表示,對於如何在太平洋地區建構一個永續發展的人文、科技與環境保護願景,他本人始終抱持高度的期待;他並建議本屆大會將如何開啟一個「民主太平洋的人文復興運動」列為討論議題,藉以彰顯環太平洋地區在全球文明進步中的重要地位。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真的是夢想實現的一天,也是令人非常欣喜的一天!就在呂副總統一手催生,以及政府相關部會與民間團體大家共同努力之下,籌備多時的「民主太平洋聯盟」終於正式成立,並且將於這個週末於台北舉行成立大會,由來自環太平洋地區二十六個國家,超過七十多位外賓共襄盛舉,一起見證「民主太平洋聯盟」的誕生。
記得一年前,本人以「擁抱新民主‧榮耀太平洋」為題,呼應「民主太平洋大會」所確立的「民主」、「和平」與「繁榮」三項核心價值,共同賦予「民主太平洋聯盟」劃時代的意義。
一年後,本人要再以「和平共生、民主深化、協商合作、人文復興」這四大主軸,來呼籲所有環太平洋地區的伙伴,共同開啟一個自由、安定與繁榮的太平洋新世紀。
今年是二次大戰終戰六十週年,前幾天我們看到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舉行和平與追悼的儀式,相信大家都有非常深的感觸。儘管城市重建的工程浩大費時,歷經人類戰爭史上最殘酷破壞的廣島和長崎,終於逐步獲得重生。城市的外貌固然可以重塑,但是戰爭的陰影,卻永遠拓印在那些受創與受害的人民心中。
歷史的脈絡與經驗清楚告訴我們,戰爭是無情的、和平是可貴的,但是對於和平的斲傷卻大多伴隨著不民主的決策或者是對情勢的誤判。二次大戰的殷鑑不遠,全球「民主社群」的成員也都能體會戰爭的可怕,但是如果有人仍舊無法記取六十年前的慘痛教訓,或者根本無視戰爭的危險,甚至動輒以發動核子戰爭來作軍事的恫嚇,那這個世界就更需要集體合作的力量來制衡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張。
除了透過協商與合作來解決紛爭、消弭誤會,正本清源之道還是要以「民主與和平」作為治療「威權與武力」的最好處方。特別現階段亞洲三十九個國家中仍有十五個國家尚未達到完全的民主標準,包括其國家領導人非經公民普選、軍隊尚未國家化、人權紀錄不佳、欠缺完善的法治制度與政黨政治等等。更嚴重的是,全世界現存的五個共產政權,其中有四個就是在亞洲。
政治的不民主與決策的不透明,往往就是區域性衝突與危機發生的導火線。剛結束的朝鮮半島六方會談無法獲致立即的共識就是證明,更遑論中國長期對民主台灣施以飛彈部署的軍事威脅,並且通過所謂「反分裂國家法」明定以「非和平手段」要來處理台灣問題,這些都是明顯違反區域安全與和平維護的舉措。
因此,本人於日前提出要建立一個「以支持『台灣民主』與『兩岸和平』的新台海權力平衡」作為台灣外交戰略目標。這項戰略目標有三個主要重點:一是確保作為全球「民主社群」核心成員的「台灣民主」不受中國以「非和平」的方式加以威脅與破壞;二是串連全球「民主社群」成員共同協助包括中國在內等非民主國家來發展民主;三是在「兩岸和平穩定互動的架構」下,尋求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與區域繁榮。
本人深信,一個「平衡的兩岸關係」是考驗太平洋「和平新秩序」能否成型的重要關鍵,一個良性、對等與務實的兩岸關係正常化,才能確保亞太繁榮與經濟的進步。
今年以來,本人有機會兩度前往台灣位於太平洋的五個邦交國訪問,並且過境美國屬地關島和斐濟共和國。除了強化邦誼,更重要的目的就是針對太平洋地區在安全維護、漁業合作、環境保護、以及文化交流等議題來交換意見。
本人對於如何在太平洋地區建構一個永續發展的人文、科技與環境保護願景始終抱持高度的期待。所以本人也要建議本屆大會將如何開啟一個「民主太平洋的人文復興運動」列為討論的議題,藉以彰顯環太平洋地區在全球文明進步中的重要地位。
最後,本人要再一次高度肯定呂副總統籌劃「民主太平洋聯盟」的努力與苦心。台灣雖然位處西太平洋的邊陲,但是台灣所散發出的「柔性國力」卻已經藉由呂副總統在孕育「民主太平洋聯盟」的過程中,讓整個太平洋盆地發光、發亮。希望全體國人同胞以及社會各界能夠給予呂副總統以及所有催生「民主太平洋聯盟」的伙伴們更多的鼓勵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