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副總統秀蓮女士日前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台北支局長石井利尚專訪,針對民主太平洋聯盟、台日互動及兩岸關係等相關議題發表看法,讀賣新聞已於今日刊出專訪內容。
針對日本參議院通過決議,讓台灣旅客赴日訪問、旅遊得享「永久免簽證」優惠措施,副總統指出,此一友善決策充分顯示台日關係的密切與友好。此外,日本眾議員平沼赳夫所領導的「日華懇談會」與民主太平洋聯盟在今年6月10日正式合辦亞太區域會議,讓她得以透過視訊方式發表演說,副總統也藉此機會表達感謝之意。
副總統透露,她準備在民主太平洋聯盟成立大會發表題為「太平洋世紀—藍色文明」的演說,她認為,「藍色文明」指的是一個「科技、人文、柔性」的太平洋,此外,她也將籌備成立「民主」、「和平」及「發展」三學院,非常期待能借重日本的歷史經驗在「和平」學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副總統也提出「太平洋海上大學」的構想,認為各行各業的民眾可以搭乘遊輪,往返台灣、日本、韓國或新加坡等地,藉此機會相互交流與分享。
副總統指出,她正戮力提倡「共生主權」的觀念,因為她認為,所有人類都不是地球的主人,而僅是過客,因此,所有的主權爭議都應當秉持「民主、和平、發展」的精神來理性探討、解決。以釣魚台事件而論,中國、日本與台灣都曾與其有相當的歷史因緣,因此,大家應當思考的不是爭議主權的歸屬,而應該坐上談判桌,共同討論如何透過保育及永續經營的理念來分享資源。
有關台灣的戰略地位,副總統則認為中國不斷擴充軍備,目標顯然不僅是針對台灣,而是想藉此延伸觸角、向太平洋發展。她相信,全世界都不願意台灣成為共產中國的一部份,因此,台灣首先要強化自我的戰略地位與針對軍備上的缺失,強化自我防衛的能力,此外,區域軍事結盟關係也是確保國家安全相當重要的一環,所以她對於美日安保條約將台灣納入範圍一事,也表示樂見與肯定。但副總統也強調,台灣發展國防是為了自我防衛,而非與對岸軍備競賽,相信誰都不希望回到如同二次世界大戰的緊張局勢。
針對記者詢問台灣是否有發展核武的計畫,副總統則嚴正否認,並強調「非核家園」是她與陳總統共同的理念,且發展核武完全違背我國立國精神,對於某些國家在核生化武器的發展與使用,她也藉此機會表達譴責之意。
至於近來兩岸的互動情形,副總統表示,日前中國對台灣在野黨主席赴訪的高規格接待,明顯是一項政治動作,中國不願與真正的台灣政府對話,在國際場合如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等亦一再打壓台灣,完全沒有誠意。另外,大陸觀光客來台一事,副總統也表示,原則上這有助於兩岸人民的交流與瞭解,但政府仍須針對國家安全有充分準備。她也認為,兩岸直航是擋不住的潮流,但若中國仍刻意貶低台灣為地方政府,雙方無法透過對等的談判充分溝通,恐怕很難達到共識。
當被詢及總統日前表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中國指稱總統此一說法是朝台獨方向運作時,副總統表示,除非我們承認「一個中國」或「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否則中國永遠不會滿意。事實上,總統所說的是歷史事實,無人能夠抹滅。
副總統也指出,她在擔任副總統之前,經常有機會到訪日本,可惜現在礙於政治現實,遲遲無法成行。因此,副總統也提出她與陳總統出訪友邦時,得以過境美國並獲得「安全、舒適、尊嚴」的待遇為例,建議日本政府可以參考此一作法,讓陳總統與她也可以過境日本。此外,美國國會制訂的「台灣關係法」,在維繫台美實質關係上發揮了極大效用,副總統表示,這也是一個很值得日方思考的方向。相信,在台、日既有的良好基礎上,雙方關係還有很多可以發揮的空間。
最後,在回應是否有意規劃在政治生涯更上層樓的詢問時,副總統表示,她能夠成為中華文化圈中第一個擔任國家副元首的女性,誠屬不易,但她相信,時代會繼續往前推移,台灣社會也會越來越開放,未來遲早會出現一位女性的國家元首,而且,優秀的女性人才非常多,將來是誰出任都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