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08月01日
總統出席郭雨新先生逝世20週年紀念活動暨紀錄片發表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出席「郭雨新先生逝世20週年紀念活動暨紀錄片發表會」,並應邀致詞。
致詞中,總統對於郭雨新先生對台灣民主的貢獻至為推崇,並尊稱郭雨新先生為台灣民主之父。總統表示,在緬懷先人的行誼與風範之時,我們更要不斷地自我勉勵,一定要將這民主的火炬一代一代傳下去,跟隨民主前輩歷史的腳步,為鞏固與深化台灣的民主來繼續奮鬥,為提升台灣民主的品質與內涵繼續奮鬥,並以台灣人驕傲的民主成就,做為紀念所有民主前輩最佳的獻禮。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阿扁非常榮幸能應邀前來參加台灣民主運動的前輩—郭雨新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的紀念研討會。郭雨新先生是戰後將近半個世紀以來,開拓台灣政治民主的先驅,在威權高壓統治之下,不但敢做、敢言,不斷提攜後進,讓台灣民主的香火能不斷地傳承,而當初他樹立的黨外政治傳統,更加打響了反對運動的名號,並深耕了台灣政治民主化的基礎。
郭雨新先生一生的事蹟,更是永遠激勵我們後輩不斷打拼的傳奇故事,郭雨新先生是宜蘭人,於國民黨一黨獨裁的威權統治之時,能夠在選舉舞弊橫行、極端不公不義情況之下,仍靠著雄厚民意,連續當選五屆的省議員。省議會在當時是台灣唯一定期改選,並擁有真正民意基礎的最高民意機關,郭雨新先生與其他幾位非國民黨籍的省議員,包括:有「郭大砲」之稱的郭伯基先生、「公論報」的創辦人李萬居先生、以及後來當選第一屆台北市民選市長的吳三連先生、以及高雄市選出的李源棧先生,不畏懼強權,對國民黨政府各種違反民主、迫害人權的作為直言批評,而人稱省議會的「五虎將」,後來再加上嘉義市民最愛戴的老市長許世賢女士,而成為眾所周知的「五龍一鳳」。
郭雨新先生曾說:「沒有政黨政治就沒有民主政治。要讓台灣民主化,就一定要先讓台灣人民來主導。」為了要建立一個真正的反對黨,郭雨新先生積極參與了由雷震先生所推動的「中國民主黨」的組黨工作,儘管後來受到國民黨政府的全力打壓與迫害下,雷震先生被關,郭雨新前輩也被迫長期流亡海外。但台灣民主的種子卻在這時候種下台灣土地,最後在1986年9月28日促成了「民主進步黨」的誕生,讓組黨的工作終於水到渠成、開花結果。1985年1月,阿扁因為蓬萊島案被國民黨政府判處一年徒刑,之後,受到美國愛德華甘迺迪、裴爾兩位參議員共同邀請到華府訪問,在華府一次演講會中看到郭雨新先生及其家屬,經過半年,郭雨新先生不幸逝世,阿扁聽到後心中也感到非常不捨與難過。其實郭雨新先生比我更有資格當台灣的總統,因為在當時戒嚴時期無法參選而已。1978年郭雨新先生曾說,他想選台灣的總統,他認為,台灣人也可以做總統,這樣經過22年,在大家共同努力打拼下,我們實現了郭雨新先生生前的願望,不僅是台灣人做了總統,更由反對黨的人當選了台灣的總統;而郭雨新的兒子、郭時南先生更是在政黨輪替之後,成為台灣最出色的外交官,擔任我國駐斐濟代表,今年5月很短時間之內,促成讓阿扁成為第一位過境訪問斐濟的總統;30年前那些為郭雨新先生發傳單的年輕人,一個一個在台灣民主之路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更在台灣政府中擔任重要的職務,所以阿扁要說,我們若稱郭雨新先生為台灣民主之父,一點都不超過。
郭雨新先生在流亡美國期間曾寫下:「民主是世界的趨勢,是隨時可以聽到的聲音、歷史的潮流,任何地區、任何人都阻止不了這個歷史的潮流。」就是這一份對民主、自由、人權的堅持,透露出台灣人不畏強權的骨氣。同時也正因為有郭雨新前輩這樣的風範,鼓舞了無數年輕的有志之士,包括:我們所敬愛的林義雄前主席、現任考試院姚嘉文院長、法務部陳定南前部長、現任總統府游秘書長、現任宜蘭縣長劉守成、還有我們長期關懷社會弱勢與勞工朋友的陳菊主委等人,不斷投身於台灣的民主運動,使台灣民主的香火得以傳承,而對民主與自由的信念更從此深植人心。
郭雨新先生由於自幼艱困,苦學出身,相較於其他仕紳階級,郭雨新前輩更貼近土地、基層民眾的生活。當年郭先生在省議會為農民的福利四處奔走,讓許多宜蘭的鄉親到現在仍然非常感念,是台灣農民的代言人,更由於始終秉持「傳賢不傳子」的信念,讓從日據時代的蔣渭水先生的精神,可以藉由郭先生傳遞給林義雄先生、陳定南先生以及游秘書長、陳菊主委、劉縣長等人,使宜蘭成為台灣民主運動的聖地。我相信,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先生在天之靈,應該感到很安慰才對。
在緬懷先人的行誼與風範之時,我們更要不斷地自我勉勵,一定要將這民主的火炬一代一代傳下去,跟隨民主前輩歷史的腳步,為鞏固與深化台灣的民主來繼續奮鬥,為提升台灣民主的品質與內涵繼續奮鬥,並以台灣人驕傲的民主成就,做為紀念所有民主前輩最佳的獻禮。最後,要再一次祝福今天的研討會順利圓滿成功,並敬祝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快樂!我們永遠懷念的郭雨新先生在天之靈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