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新聞
94年07月29日
總統參加「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成立兩週年慶祝活動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參加「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成立兩週年慶祝活動,除應邀致詞,也為第二期標準廠房落成喬遷揭幕。
總統致詞時表示,如果我們把「竹科」、「南科」與「中科」的發展作一個比較,數字可以證明一切,新政府施政的效率與高度的執行力,比起過去要呈現倍數的成長,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或抹殺的。
總統也強調,「發展的主體性」與「有效的風險管理」就是「深耕台灣、佈局全球」最核心的概念與最高的政策指導方針;他進一步指出,唯有持續地深化台灣優先的主流意識,不斷強化台灣發展的主體性,才能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以及台灣的永續發展。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阿扁非常高興能應邀前來參加「中部科學園區」成立兩週年的慶祝活動,大家都知道「中部科學園區」從倡議、籌劃到成立,阿扁一直都是最積極的催生者與推動者,今天離園區選定基地才四年、離開工動土也不過兩年,但「中部科學園區」已成為台灣、乃至於全世界光電產業最重要的研發與生產的重鎮,同時也全面帶動了中部地區的轉型與發展。有這麼重大的成就可以說是完全超乎當初的想像和預期,在此,我們必須飲水思源,首先要向推動「中部科學園區」最大的功臣,我們行政院的游前院長及林前副院長表示最誠摯的感謝與肯定之意,如果沒有他們兩位以以及眾多先進夥伴的共同努力,今天「中部科學園區」可能都還在紙上作業。
「中部科學園區」的成功,再一次應證了「做比說什麼都重要」。自2000年政黨輪替以後,整個執政團隊才剛上路,就有一些有心人士開始製造輿論,說新政府不懂財經、沒有執行力等等,結果證明這些不實的批評甚至「唱衰」,完全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而「中部科學園區」的推動與開發就是最好的見證。
今年5月有一份有名的財經週刊以「1兆元的戰爭」作為封面故事,報導了台灣及韓國為了爭奪電視面板全球市場占有率第1名的龍頭寶座,兩國在今後的4年內,各自投資的金額都將超過1兆新台幣,而引發了全世界產業發展史上最激烈的競爭。台灣在這場「1兆元的戰爭」中,至今依然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完全有賴於「中部科學園區」的開發,其中最關鍵的投資項目,就是與「中部科學園區」同日動土開工的「友達光電中科廠」,這個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第六代面板廠,從興建到量產前後只花了15個月的時間,正因為有這樣的拼勁與高效率,讓台灣在面板的產能上能夠不斷地與韓國相抗衡甚至居於領先,也創下了廠商與政府合作無間最佳的典範,更是近年來政府「拼經濟」最突出的成績之一。如果我們把「竹科」、「南科」與「中科」的發展作一個比較,數字可以證明一切,新政府施政的效率與高度的執行力,比起過去要呈現倍數的成長,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或抹殺的。
「中部科學園區」的設置,除積極展現了政府的高執行力外,另外還有「平衡區域」與「深耕台灣」的重要戰略意義。過去政府的施政,長期是「重北輕南、忘記中部」。而「中部科學園區」在過去政府執政時期甚至認為是完全沒有必要,即使要建也必須等到「竹科」與「南科」飽和了以後再說,就這樣使中部地區不斷地沒落下去,不但房地產長期低迷,產業的出走與外移嚴重,失業率更居高不下。
因此,在2000年及2004年的總統大選,阿扁特別提出了新的願景,其中包括:中部地區的「3個第3」:第3個科學園區、第3個國際機場、第3個直轄市;以及「3個第1」:古根漢美術館、台鐵豐原至烏日段高架化、捷運化,以及「國道四號」烏日至豐原段的闢建等等,攸關地方發展的重大政見。這些政見有部分因為立法院修法進度的延誤,有部分是因為地方民意機關的決定而必須有所取捨與調整,但整體的構想是希望透過這些重大的公共投資,將我們大台中地區完全脫胎換骨,重新注入新的活力與希望,進而積極的建立起區域競爭的優勢。
隨著我們「中部科學園區」的開發,再加上2條高速公路、國際機場及國際港,以及未來「高鐵」通車後,將成為往來台灣南北交通的樞紐,整個中部地區發展的潛力絕對是後勢看漲,不論在經濟產業上將與台北及高雄2大都會區並駕齊驅,在生活品質與舒適上也有機會後來居上。
此外,「中部科學園區」最重大的戰略意義,在於具體打破了台灣產業必須倚靠中國才能發展的迷思。過去的政府時代,對中部地區發展的規劃,完全以所謂的「三通」與「直航」為前提,認為只要台中港扮演好與中國直航通商窗口與跳板的角色,中部地區自然就會發展起來。事實證明,靠天吃飯會餓死,靠對手的發展來壯大自己,更是自我矮化、本末倒置。依賴別人絕對是靠不住的,只有靠自己穩紮穩打,艱苦奮鬥不斷轉型升級,積極建立起產業的主體性,這才是迎向全球化競爭最好的正途。
「中部科學園區」在短短2年內「從無到有」,一切從零開始,至今已引進了70家廠商和超過7600億元的投資,建立了一個上中下游完整的光電產業聚落,預估今年的營業額將可達新台幣600億元,就業人口也將突破1萬人以上。「中部科學園區」的設置在最短的時間內,完全扭轉了中部地區產業外移的現象,不但產業不再出走,更吸引外商及高科技產業投資的回流,光是去年1整年,就爭取到外商的投資高達279億元,而台中市去年房地產成交的件數也比前年成長了40%,土地增值稅的收入也增加了將近36%,顯示中部地區不但已建立起發展的自主性,更大幅提升了在國際市場上招商的競爭力。
〈孫子兵法〉有說:「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簡單地說,唯有掌握了自主性與主動的優勢,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如果只想老是靠別人,或是被動的跟著別人後邊跑,永遠只會受制於人,最後一定會導致失敗的。
中國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市場,但也是我們在產業發展上最強勁的競爭對手,以及國家安全上最大的威脅與隱憂。在與中國進行經貿往來時,大家一定要認清自己發展的定位與所面臨的考驗與挑戰,一定做好風險的評估與管理。不但要把發展的主體性與競爭的優勢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更不可以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發展的主體性」與「有效的風險管理」就是「深耕台灣、佈局全球」最核心的概念與最高的政策指導方針,今天非常高興藉著「中部科學區」的發展,使「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整體發展戰略得到具體的落實,希望有關主管機關能將「中部科學區」開發的經過、未來的願景,以及在台灣整體發展上的重大意義,進行全面的介紹與宣導,讓全體的國人同胞瞭解,唯有持續地深化台灣優先的主流意識,不斷強化台灣發展的主體性,才能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以及台灣的永續發展。
最後,要再一次向參與推動「中部科學園區」成立與發展的工作同仁,不管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以及所有投資進駐的企業與廠商,表示由衷的感謝與最高的敬意,同時也祝福在場的貴賓、朋友與先進,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