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7月25日
總統出席「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年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出席「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年會,為年會開幕敲鑼,並應邀致詞。
  總統表示,如果朝野各政黨都能捐棄成見,開誠佈公地坐下來談,積極尋求國家認同與定位彼此都能夠接受的最大交集,建立起推動兩岸關係正常化的基本共識,對岸就沒有任何的機會可以分化我們、打擊我們,就必然要和台灣民選的政府接觸、協商、甚至談判,如此不但符合國際社會一致的期待,更是有效改善兩岸關係、積極緩和台海情勢唯一的正途。
  總統也衷心期盼,隨著國內政治情勢即將揭開另一頁的新局,不論是朝野政黨或是海峽兩岸之間的和解與合作也能重新啟動,為兩岸人民的福祉與和平,開創更有利的條件與契機。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今天阿扁非常高興再一次應邀來參加「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的年會,看到各位台商朋友們放下各自手邊的事業,從亞洲各地風塵僕僕一路遠道回到台灣,為推動會務貢獻智慧與心力,同時以具體行動表達對政府的熱愛與支持,阿扁在此向各位台商好朋友表達最誠摯的敬意與由衷的歡迎之意。
  「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是於民國82年,由僑委會與經濟部共同協助成立,12年來在歷任總會長卓越的領導之下,加上各屆理監事幹部與各會員的同心協力,目前已發展成擁有九個會員國、會員廠商家數超過1萬5000家以上,是「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轄下六大洲際性總會的一員,是我國在海外極具代表性的台商組織。
  各位台商朋友長年在海外打拼,商會不但提供了彼此聯誼、交流的機會,更是團結台商、凝聚實力最重要的機制。有人說「直到離鄉背井時,才知月是故鄉圓」。只有到了異鄉,才能感受祖國台灣的可貴,也才能夠深刻體會團結的重要性,不但團結才有力,也只有團結才有出路。
  近幾年來,政府的施政是備感艱辛,其中當然有許多的原因,包括:網路經濟泡沫化所帶來的全球不景氣,再加上國際恐怖活動對世界局勢的衝擊,但有更多的原因是由於國內的不團結。有些人為了追求個人的歷史地位,或是為了個別黨派的考量,而把個人、政黨的利益擺在全民福祉之上,令人感到非常無奈與遺憾。
  我們就以攸關國家安全的軍購案來說,日前美國國會共有33位眾議員聯名寫信給中國國民黨連主席,希望連主席能夠協助軍購特別預算能早日在立法院通過。之後連主席在接見美國國務院前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先生時,他說:「沒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釋、提出的預算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把軍購特別預算遲遲未能在立法院通過的責任,完全歸咎於政府。我們認為,這種說法完全與事實顯然不符,我相信所有的國人同胞都能做最公正的見證。
  我們都了解,軍購特別預算案於去年6月2日由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後,為了清楚的向在野黨及社會各界說明相關預算編列的理由與過程,本人也曾於去年9月27日以正式的「總統咨文」,咨請立法院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第三項的規定,讓本人有機會能前往進行「國情報告」,結果遭到國親兩黨共同的杯葛而無法成行。同時,軍購特別預算案自提出以後,在立法院歷經兩屆立法委員,前後在程序委員會一共被封殺了26次,至今都還沒有辦法排入議程。如果在野黨真的認為預算「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就該讓預算案儘快交付委員會進行實質的討論與審查,針對重大政策大家來辯論,該支持的就支持,該刪減的就刪減。不能說,一方面在程序委員會不讓法案排入議程,另一方面又指責政府是預算不能通過最大的障礙,這不僅在邏輯上完全講不通,在政治上更是非常不負責任。
  在此阿扁也要請各位有所瞭解,這三項軍購不是阿扁任內這五年來特別的創見,其實這是過去的政府就已經做的政策決定。我們記得很清楚,在民國83年第291次由李前總統主持的軍事會談,就決定要採購潛艦,民國87年正式決定要購買8艘,而在民國84年已向美國政府第1次在華美會議提出台灣的需求,而且每年都提出,只是未獲得美國政府同意批准而已,另外像愛國者三型飛彈,早在民國87年已向美國政府提出台灣的需求,後來在民國88年美國政府就已同意批准,一樣地,民國86年我們也提出要購買P3C長程定翼反潛機這樣的採購需求,只是美國沒有立即同意,一直到公元2001年布希總統上台,一次批准,包括潛艦、包括飛彈、反潛機。所以我們非常了解,政府是持續性的,阿扁作為接續的總統,當然為了國家安全,我們必定不分彼此,不分朝野,不分黨派,不能說執政時我們需要軍購、美國也已批准,但是今天在野就換了另一個腦袋,把個人、政黨的利益,擺在國家、人民,特別是國家安全利益之上,這是非常不好的事情。
  在此我們也要呼籲,如果連主席同意他自己所說的:「中國的威脅在升高,而且台灣需要採取行動,以確保具有有效的自衛能力。」如果連主席重視7月19日美國國防部所公布的「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力報告」,兩岸軍力均勢已經向中國傾斜的事實,本人在此要誠摯呼籲,希望連主席在卸任前,能積極促成立法院臨時會的召開,並具體協助早日完成包括軍購特別預算案在內等各項重大法案及預算的審議,為強化台灣的國家安全,確保台海及整個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共同來攜手努力。
  隨著國、親、新三個在野黨的主席陸續訪問中國回台後,前一陣子所興起的所謂「中國熱」也已明顯的降溫,當然後續的兩岸政黨論壇或是台灣水果銷往中國等等,還會繼續餘波盪漾,但在可預期的未來並不會造成太多具體的影響。自1987年政府開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之間的交流已有18個年頭,彼此在經濟、產業、文化與政治等的往來,也已形成一定的模式,不是任何單一的事件就能造成重大的改變。如果台灣的農產品在中國能夠大賣,之前政府又沒有禁止,在商言商,利之所在、無所不在,今天輸往對岸的數量與金額絕對不會只有目前這樣的規模,大家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不然最後受傷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其實,最近這一波的「中國熱」,以及所引發的種種紛擾,歸根究底,根本的原因在於對國家認同與定位的混淆。台灣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事實上只有短短半個世紀的時間,算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而台灣人民經由國會的全面改選,以及總統的直接民選,真正能夠當家做主,實現主權在民的精神與原則,也只不過這十幾年來的事情,還有很多地方台灣人民還在學習、還在摸索。特別是在過去的幾十年,幾乎所有的政治工作都把時間與精力投注在政治的民主化,以及相關憲政體制的調整與改革,對於如何建立新的國族意識與國家認同,仍然有待努力,我們有必要全面深化台灣優先的主流價值、強化台灣發展的主體性,並以捍衛台灣人民自由與民主的集體經驗,進而超越族群、省籍及統獨的意識形態藩籬,積極凝聚一個新的國家共同體意識。
  各位台商朋友長年在海外工作,過去大家所使用的護照並沒有加註「台灣」的字樣,結果造成許多的不便與混淆,自從護照加註了「台灣」,這些困擾就沒有了。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夠秉持著「族群多元、國家一體」的原則,透過相互的尊重與包容,積極的凝聚一個新的國家共同體意識,相信我們一定能更明確地找到台灣在全球體系中的定位,也更能釐清政府、朝野政黨、甚至是一般民眾,在兩岸交流與往來上,應遵守的分際與行為的規範,而不會再出現在野政黨的領袖寧願與對岸的領導人會面,卻不願意與自己國家的領導人見面的怪現象。當然更不會發生在野政黨寧願與中國共產黨和解共生,卻說在野黨與執政黨沒有和解只有鬥爭。
  同時,如果朝野各政黨都能捐棄成見,開誠佈公地坐下來談,積極尋求國家認同與定位彼此都能夠接受的最大交集,建立起推動兩岸關係正常化的基本共識,對岸就沒有任何的機會可以分化我們、打擊我們,就必然要和台灣民選的政府接觸、協商、甚至談判,如此不但符合國際社會一致的期待,更是有效改善兩岸關係、積極緩和台海情勢唯一的正途。阿扁在此衷心期盼,隨著國內政治情勢即將揭開另一頁的新局,不論是朝野政黨或是海峽兩岸之間的和解與合作也能重新啟動,為兩岸人民的福祉與和平,開創更有利的條件與契機。
  最後,要向各位台商朋友致敬,也再一次感謝各位台商朋友長年以來對台灣與政府的支持與協助,並預祝今天的大會圓滿成功,各位貴賓、朋友與先進們,身心健康、萬事如意。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