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聞與活動

總統府新聞

94年07月08日
總統出席「台灣對外技術援助四十五週年慶紀念酒會」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間應邀出席『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舉辦的「台灣對外技術援助四十五週年慶紀念酒會」,並致詞。
  總統首先觀賞國合會拍攝的影片,回顧我國從「外援」走向「援外」的歷史。致詞後,總統頒發「台灣對外技術合作貢獻獎」,表彰有功人員,另並頒贈一份信物予外交替代役男代表,象徵台灣對外技術援助經驗的薪火相傳。
  總統致詞時強調,台灣的人道援助,為開發中國家,帶來了希望的藍圖與繁榮的前景,台灣會繼續用勇氣、用愛心、用創意、在世界舞台上開闢屬於我們自己的一片天。
  總統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是懷著感恩的心情,來參加『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所舉辦的「台灣對外技術援助四十五週年慶紀念酒會」。從剛才播放的影片當中,阿扁看到台灣對外援助的興起、演進、艱難及成果,一幕幕影像在阿扁的心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與感動,台灣對外提供技術援助已經邁入第四十五個年頭,在這個值得紀念的一刻,阿扁要在此與大家一同分享這個屬於全國人民的驕傲時刻。
  我國自一九五九年派遣第一支農業技術團到越南,協助越南發展農業、迄今已經四十五年。多年來,許多我國派駐在外的技術團團員,冒著戰亂、疫疾的危險、忍受與家人分離的相思之苦、背負著沈重的工作壓力和當地民眾的期望,用生命及愛在艱困的環境中完成許許多多的奇蹟。三十多年前,我國的農耕隊隊員花了將近兩個禮拜的時間,繞了近半個地球從台灣飛到布吉納法索,在荒漠廣佈、炎熱乾旱的的布國,開始進行種植水稻的計畫,如今我們看到荒地上長出綠油油的水稻,這片奇景的背後交織著台灣農耕隊隊員們的汗水與淚水,也是台灣協助我友好開發中國家發展農業,以達到永續經營目標的最好例子。
  截至目前為止,仍然有三十多個台灣技術團駐紮在世界各個角落,以台灣之名,肩負起「人道救援」以及「全民外交」的工作,積極參與消滅貧窮、對抗飢餓、促進經濟發展的國際任務,阿扁深信施比受更為有福,有能力佈施給需要幫助的人,本身就是一種福報的展現。
  幾個月前,吳念真導演與林志玲小姐到馬紹爾群島拍了一支志工短片,目的就是希望國人同胞能夠更瞭解台灣志工在馬國的工作,以鼓勵更多國人加入援外志工的行列。不久之後,阿扁就親自率團訪問馬紹爾共和國,見證台灣的愛心種子在馬國開花結果。台灣從以往被援助的地位,轉化為今日國際助人者的角色,我們都懷抱著感恩的心情來奉獻,並以這樣的方式與國際社會接軌,立足世界。
  阿扁自擔任總統以來,時時以拓展台灣國際空間、提昇台灣國際地位為念,從二000年以來已經進行了七次國是訪問,也親自出席友邦教廷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追思彌撒,足跡踏過二十二個邦交國。每次出訪中南美洲、非洲甚至南太平洋地區的友邦時,無論行程再怎麼緊湊,阿扁都會抽空來探視我們駐外的技術人員,給大家關心與鼓勵,看到大家在異國艱苦的環境裡,用堅韌的雙手及專業,將台灣的種子深種在友邦的土地裡,成長為希望的果實,將友邦人民的需求,變成逐夢踏實的建設,並為我國的邦交打下深厚的友誼基礎,阿扁對於大家無私的奉獻精神,深感無限的敬佩,目前在總統府內舉辦的台灣對外技術援助文物展,就是要感念我國駐外技術人員的勞苦功高。
  台灣從事的絕對不是「金錢外交」,而是「人道關懷」、「多元外交」與「全民外交」,我們毫不吝惜分享台灣成功的發展經驗,提供友好國家可見的美好未來,這般盡心助人的心情,絕對不容中國的抹黑與羞辱;台灣的國格,更不容中國的打壓和欺凌。我們以專業為基礎,強調配套與永續經營,同時也配合國際化與全球化的發展變革,不斷發揮創意,推陳出新,才能有今天這般亮麗的成果,廣受世人的稱許。每當聽到友邦朋友讚許的時候,都讓阿扁替這些曾經為我國技術援助貢獻心力的駐外人員,感到無比的驕傲。
  今天,在座有許多的駐外技術人員,是阿扁出訪時探望過的好朋友,多年來大家的深耕努力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每一位的每一滴血汗、每一步足跡,都將台灣的榮耀拓展到每一個人所在的每一片土地。看到諸位,彷彿就讓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最後,阿扁要強調,台灣的人道援助,為開發中國家,帶來了希望的藍圖與繁榮的前景,台灣會繼續用勇氣、用愛心、用創意、在世界舞台上開闢屬於我們自己的一片天。
返回頁面頂端
網站設計理念